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静电现象是人们最早知道的电现象:一根玻璃棒与皮毛摩擦后就能吸起很轻的物体,如小纸屑等;塑料钢笔杆与毛发摩擦后,也能产生同样的效应,这都是由于摩擦起电的缘故。 在日常生活中,也有许多静电现象,如人在羊毛地毯或化纤地毯上行走,则人体将会带电;纯腈纶的毛衣在天气干燥时,脱穿一下,就会产生超过一万伏的电压,同时能听到“辟拍”之声,这是静电放电的声音。大自然中的雷电也是一种强烈的静电放电。 在工业生产中,许多工艺过程都能产生静电,其中比较主要的有:气体、液体的高速管道输送,粉体的气流输送,流体和粉体的高速喷出,物料的混合、破…  相似文献   

2.
静电是人类最早认识的摩擦起电现象所产生的电荷,它相对于经常使用的动力电是静止的,其特性是电流小,不形成回路;其特点是有运动、有摩擦就会发生静电反应,电位有时可高达几千伏或几万伏,放电后迅速消失,不能输送和分配。随着高分子聚合材料的广泛应用,静电危害问题也随之日益突出,不仅可引起着火、  相似文献   

3.
王万玉 《安全》1994,(3):1-3
1、前言 现代工业许多部门,涉及到的粉尘大都具有爆炸性,而且粉尘在加工、输送、储存、收集过程中易积累大量的静电。目前,国内外对粉尘的爆炸特性、爆炸机理、静电起电规律都进行了一些研究,但对荷电粉尘的放电规律、静电放电引燃粉尘的具体条件和因素的研究,还不象静电放电引燃可燃气体那样深入,还有待于从理论和实验两方面进行深入的研究。本文就现有的报导和资料  相似文献   

4.
静电足油库加油站着火爆炸事故主要点火源之一,油库加油站中的油品在储存、运输、输送、装卸等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静电。油品本身属于易燃易爆液体,当静电放电能量超过油蒸气的最小引燃能量时,就可引燃引爆油品。因此油库加油站在营运过程中静电的危害是非常大的。  相似文献   

5.
油品管输过程中产生的静电是影响油料安全运输的主要危险源之一。总结了输油管道静电起电的宏观和微观过程及影响管道带电的因素,根据各种静电放电类型的发生条件以及金属、绝缘管道(软管、胶管)自身特性,分析得出金属管道的放电形式主要是电晕放电和火花放电,而绝缘管道的放电形式主要是火花放电和刷形放电。针对金属管道和绝缘管道输油作业中可能发生的静电危害事故,从油品进入管道前、管道中及其他如温湿度控制等3方面提出了一系列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6.
炸药用管道压气输送往往产生静电,因此在炸药的气体分散介质中难免发生火花,这是非常危险的。研究炸药压气输送的劳动安全措施,不仅对静电电荷大小,而且对其周围地区有关的性质(即荷电物体的静电场)都要加以详细说明。静电场最重要的特性是强度和电势。达不仅对电荷分布,而且对介质击穿(任何静电闪烁的现象)条件都有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赵阳  滕金山 《劳动保护》2006,(10):90-92
人们的生活与生产无不和静电发生联系,静电直接或潜在地从各个方面给人类带来不同程度的危害。据专家分析,火药、化工、医药、石油等工作场所发生的火灾事故,多数是由于人体活动产生的静电超过安全限值,偶然发生放电火花引发的。静电的产生与人体穿着的服装的质料、活动的强度、使用劳动工具的类型、地面的导电性以及周围环境的温、湿度有密切的关系。长期以来,人们采用接地、屏蔽、中和等方式消除静电的危害。防静电工作服就具有为人体提供静电屏蔽,消除或减轻静电危害的功能。防静电织物防止静电积聚的措施,是通过一定的途径尽快传导物体…  相似文献   

8.
雷电是自然界中极为壮观的声、光、电现象,它那划破长空的耀目闪光和震耳欲聋的霹雳声固然气势磅礴,然而,它可能给人类生产活动造成的灾害也不可忽视。近几年中,我国有10多起石油库起火事故,都起因于雷击。目前,正是雷雨季节,雷雨频繁,预防石油库雷电事故是当务之急。为此,笔者特就石油库防雷问题提点看法,供有关方面参考。 一、雷电的分类 雷电是大自然中的静电放电现象,与生产工艺过程中所产生静电在本质上是一样的。 雷云是构成雷电的基本条件.雷云和大地之间的放电,称作直击雷。雷云接近地面时,在地面感应出异性电荷,两者组成一个巨大的…  相似文献   

9.
静电产生的危害在工业生产部门已受到了相当的重视 ,但在仓储行业中对静电造成的危害与防治的研究还是一个薄弱环节。随着仓储的功能和规模的不断扩展 ,如何控制和防范静电带来的危害已逐步引起人们的瞩目。一、仓储环节中的静电产生静电的产生有其内因和外因。内因取决于物质的导电特性。外因最为常见的是物质相互的摩擦造成的起电现象。如储运过程中物质间的摩擦、滚动、撞击等。其次是附着带电、感应带电等。就仓储部门而言 ,许多商品和包装物都具备了静电产生的内部条件 ,同时在仓储业务中都离不开搬运、堆码、苫垫、覆盖等操作 ,因而商…  相似文献   

10.
我厂的一部分产品在生产过程中,由于被加工对象体电阻系数比较高,火花点火能又较低,加上特定的生产设备和条件,以往多次发生爆炸事故。根据分析,主要是静电造成的灾害。 为了防止这样的静电灾害,从1981年起,我们组织有关人员对生产过程的静电起电和人身静电进行测试,针对性地采取了静电防灾技术措施,广泛应用了湖北襄樊橡胶厂生产的导静电胶板、胶鞋、胶液、胶带、胶轮等导静电橡胶制品。如在存在静电的生产场所,用导静电橡胶板作导静电地面;操作人员穿导静电工作鞋;一些特殊的生产设备使用的普通橡胶传送带改为导静电橡胶传送带;设备上的一…  相似文献   

11.
<正>我们经常会看到油罐车底部都有一条铁链拖在地上行驶,殊不知,这条"铁尾巴"竟是油罐车的保护神。据了解,油罐车底部拖一条铁链是用来导静电用的。因为汽油、柴油等石油产品的电阻都比较大,在运输过程中与罐体频繁摩擦,很容易产生、积聚静电。当静电积聚到一定程度后就容易放电,产生静电火花,引燃石油产品,引发燃烧或爆炸事故。油罐车以四个绝缘的橡胶轮胎着地,不能及时将静电导入地下,而油罐车后带的拖地铁链能将静电及时导入地下,防止静电积聚和放电,起到保  相似文献   

12.
我们对静电-纤维过滤进行了多年的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静电-纤维过滤较普通纤维过滤有着过滤效率高、阻力低的特点。但同时注意到,有许多因素对过滤效果产生影响,只有对这些影响因素加以充分分析并采取解决办法,才能使静电-纤维过滤产生良好且稳定的效果。1 过滤中存在的两种现象 静电-纤维过滤是指:含尘空气或气流通过一荷电段,在高压电晕线和接地极板间通过,使粉尘荷电,荷电后的粉尘被气流带入过滤段进行过滤。我们认为,静电-纤维过滤较普通纤维过滤效率提高主要是由于静电作用而使单一纤维效率增加造成的。荷电后的粉尘在过滤过程中存在着粉尘二次飞扬及粉尘间的静电凝并现象。  相似文献   

13.
当人们在脱化纤织物衣服时,会听到“噼劈叭叭”的响声,如果是在黑暗的环境中.还能看到闪烁的火花。这是因为在人的身体活动时,两种织物相互摩擦,导致发生了静电放电的现象。  相似文献   

14.
当人们脱掉化纤织物衣服时,会听到“噼噼叭叭”的响声,如果是在黑暗的环境中,还能看到闪烁的火花。它是在人的身体活动时两种织物相互摩擦或脱衣时,织物与织物之间产生摩擦,发生静电放电的现象。人体是怎样带电的呢?我们先来做个实验:拿钢笔杆在你头发上先摩擦几下...  相似文献   

15.
防止贮油罐静电爆炸火灾事故,是劳动保护科学技术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几十年来,国内外科学家都致力于静电预防措施的研究和探索,并取得了一定进展。可以认为,尽管目前对定量俘获静电存在一定困难,但是人们只要掌握了与静电现象有关的主要因素,就能够预测出静电灾害,找出潜在的  相似文献   

16.
为分析不饱和聚酯树脂在内衬改造应用中存在的引燃风险,阐述加油站埋地罐内衬改造工艺,测试不饱和聚酯树脂固化放热特性、与玻璃钢摩擦的滚刷及装树脂绝缘桶的表面静电电位。结果表明:不饱和聚酯树脂与固化剂混合后的放热不足以引起树脂自燃;滚刷、树脂与绝缘桶间摩擦可导致桶表面静电位超过7 kV,带电绝缘体表面与金属凸出物间存在静电放电现象、甚至引起挥发苯乙烯局部闪燃风险。油罐内衬改造时需强化通风以及增加静电防护措施,避免静电放电引起罐内燃爆事故。  相似文献   

17.
车辆产生静电,这是自然现象,尤其在冬季气候干燥时更容易发生。由于汽车轮胎是橡胶制品。静电无法通过这个“绝缘体”进入天空和地下。一旦人体接触静电,特别是干燥的手接触有静电的地方,便会放电。虽说静电对身体没有危害,也不会由此引起火灾,但冷不丁被“电”一下会使人很难受。心理产生一种无名的恐惧。  相似文献   

18.
静电放电对电火工品作用机理分析与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分析电火工品静电作用机理的基础上,利用瞬态脉冲试验原理研究了静电放电对电火工品的性能影响。分析了因电火工品个体差异导致分组不均给试验带来的影响,提出用瞬态脉冲试验得到的温升参数对样品进行分组,以保证试验样品的一致性。研究结果表明,经过静电放电试验后,电火工品温升值变大,平均作用时间变长。说明可以用瞬态脉冲试验法检测经静电放电后电火工品的性能变化。  相似文献   

19.
油库加油站静电事故分析及预防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引言 静电是油库加油站着火爆炸事故主要点火源之一,油库加油站中的油品存储存、运输、输送、装卸等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静电.  相似文献   

20.
在油料储运中,由于流动的油料与泵、过滤器、输油管壁和油罐等摩擦,便会产生静电、油料是不易导电的绝缘物质,静电荷不易导走而积聚在油料表面。静电荷越积越多,电压便越来越高,常可达到几千伏甚至几万伏。这时,液面就可能和容器内接地体之间产生静电放电,放电时若遇油蒸汽恰在可燃浓度,就可能发生爆炸、燃烧,造成静电起火。1969年,国际上就有三艘20万吨级的巨型油轮因静电放电而爆炸起火。1970年,两架“波音”飞机因油料静电引起油箱爆炸。在1967-1970年间,某国空军连续发生了17起低温加注航空煤油静电着火事故。 油料装运中静电放电起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