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海上钻井平台作业环境复杂、设备密集、危险因素多,一旦发生事故,后果将非常严重。本文主要研究了海洋石油钻井井控风险的问题,探讨了风险的类型、产生原因和应对措施。通过对钻井工程中的井控风险源进行分析,提出了相应的风险控制对策。同时介绍了井控安全技术的发展趋势,展望了未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
针对煤化工项目事故具有突发性强、危害性大、行为复杂、有毒化学品类型多等特点,指出了煤化工项目实施环境风险评价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以10万t/a环己酮项目为例,确定了项目重大危险源(苯)及最大可信风险事故(苯贮罐泄漏及苯贮罐爆炸);环境风险分析表明,最大可信风险事故的发生不会导致周围居民死亡及重伤事故,风险值低于化工行业统计标准,并给出了环境风险管理的内容。本例为煤化工项目的风险评价提供了理论依据及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3.
采掘诱发地震的成因及对策   总被引:14,自引:4,他引:14  
根据煤或岩体的赋存特征及采动后的受力特点,将采矿及掘进等工程进行过程中诱发的地震灾害分为三类,即完整煤岩体受压应力作用的失稳、顶底板受拉应力型地震及断层走滑受剪型诱发地震。文章在分别分析其成因的基础上,研究了采矿诱发三种类型地震的发生条件,提出了防治发生诱发地震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主要在事故灾难范围对安全发展城市进行探讨,提出了安全发展城市的概念。运用事故致因理论对城市事故灾难风险进行分析,提出两类危险源引起事故灾难风险因素的理论。并将城市事故灾难风险因素分为两类,第一类事故灾难风险因素是产生能量的能量源或拥有能量的能量载体,第二类事故灾难风险因素主要包括人、物、环境、管理控制能量方面的问题。并从降低事故灾难风险因素的途径,对安全发展城市各要素进行了构建。  相似文献   

5.
对小概率/高风险的灾难事件的后继风险决策进行探讨,着重在决策的认知神经经济模型框架下,讨论灾难事件后继风险决策的影响因素。灾难事件后人们的风险觉知、信念和假定、经验等认知因素以及灾后情绪因素对于决策分别有不同的影响;人们灾后决策的特点为决策更多直觉化而较少运用理性分析;灾难后继决策有随时间变化的趋势,灾难事件后人们为寻求安全感而出现"损失偏差"(loss bias),该偏差在"获得"和"损失"两种条件下的影响是不同的。灾后风险决策的内在机制或可用思维和决策的双加工系统(dual-process)模型来解释。最后展望了灾难事件后继决策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6.
按《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对火电项目进行了环境风险识别,火电项目环境风险包括存在风险的设施和物质,风险类型有火灾、爆炸和泄漏3种;详细分析了火电项目烟气系统、油罐区、酸碱贮罐区、液氨贮存与运输、灰场存在的各种环境风险,提出了相应的应急预案。  相似文献   

7.
按<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对火电项目进行了环境风险识别,火电项目环境风险包括存在风险的设施和物质,风险类型有火灾、爆炸和泄漏3种;详细分析了火电项目烟气系统、油罐区、酸碱贮罐区、液报氨贮存与运输、灰场存在的各种环境风险,提出了相应的应急预案.  相似文献   

8.
为揭示全球恐怖主义发展趋势,基于全球恐怖主义数据库(GTD),分析近50年恐怖袭击事件的发生次数和伤亡人数的时空变化特征;从恐怖袭击的发生地区、武器类型和袭击目标等方面分析全球恐怖袭击特征,提出一种恐怖袭击伤亡风险量化模型及4级风险划分标准。研究结果表明:地域上,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的风险最高;武器类型中,以交通工具作为袭击武器的伤亡风险最高;袭击目标中,以军事、普通民众和非政府武装部队等作为目标的伤亡风险最高。全球恐怖袭击演变特征仍然呈现出严峻态势,伤亡风险量化模型可杜绝经验评估的主观性。  相似文献   

9.
基于不同类型水体特征,提出了以健康风险评价模型为核心,适用于同一区域不同类型(河流型、湖库型和地下水型)的饮用水健康风险评价方法体系.该方法体系包括区域特征分析、评价指标筛选、评价模型选择、环境风险综合评价和环境风险管理5个步骤.应用该方法体系对郑州市3类水体类型的典型饮用水源进行健康风险评价.结果表明:河流型和地下水型饮用水主要风险因子为Cr6+和Ca,湖库型饮用水主要风险因子为Cr6+和Sn;3类型水体风险较大者为湖库型,应在风险管理中给予重视.  相似文献   

10.
为系统全面地评估城市中的事故灾难类安全风险,通过分析我国城市面临的事故灾难特点,结合构建双控预防机制的要求,提出事故灾难类城市安全风险评估的基本原则,包括网格化原则、分层分类原则和突出固有风险原则;制定评估流程,即首先由“面”及“点”辨识风险,将风险拆分到区域、行业、企业等不同层面,再由“点”及“面”进行评估,通过风险叠加,梳理出城市中高风险的企业、行业和区域;实例应用表明:基本原则和流程充分结合了城市事故灾难的特点和我国安全监管的现状,可用以系统地找出城市不同管理层面的风险管控重点,有效推动城市安全风险差异化动态管理。  相似文献   

11.
为系统全面地评估城市中的事故灾难类安全风险,通过分析我国城市面临的事故灾难特点,结合构建双控预防机制的要求,提出事故灾难类城市安全风险评估的基本原则,包括网格化原则、分层分类原则和突出固有风险原则;制定评估流程,即首先由"面"及"点"辨识风险,将风险拆分到区域、行业、企业等不同层面,再由"点"及"面"进行评估,通过风险叠加,梳理出城市中高风险的企业、行业和区域;实例应用表明:基本原则和流程充分结合了城市事故灾难的特点和我国安全监管的现状,可用以系统地找出城市不同管理层面的风险管控重点,有效推动城市安全风险差异化动态管理。  相似文献   

12.
日本应急管理法律体系的六大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日本地处欧亚板块、菲律宾板块、太平洋板块交接处,处于太平洋环火山带,台风、地震、海啸、暴雨等各种灾害极为常见,是世界上易于遭受自然灾害的国家之一。在长期与灾难的斗争中,日本在应急管理特别是防灾减灾方面,法规健全、体制完善、机制顺畅、宣传到位、保障有力,预防和处置各类突发事件的成效显著,己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综合性防灾减灾对策机制,归纳起来主要有六大特点,非常值得我国借鉴学习。  相似文献   

13.
尹洧  周小凡  李文洁 《安全》2018,39(11):44-46
环保部颁布的《企业突发环境事件分级方法》规定了企业突发环境事件的风险分级的程序和方法,在适用范围、等级划分、风险物质的归类及其临界量等方面作了很大力度的修订和完善,将大气环境风险与水环境风险分开评估,综合定级,更突出了企业大气和水环境风险特征和防控管理措施的针对性,对企业环境风险等级划分更加准确,有助于企业明确风险类型,制定针对性的防控对策。对企业的风险源辨识、突发环境事件的防控及风险物质的管理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油气长输管道是典型的线性工程,其环境风险形式和风险特征随着管道沿程的变化而不同。因此,评估指标选取的准确、全面和代表性是界定管道环境风险评估工作可信性和科学性的重要依据。油气长输管道环境风险评估指标需在掌握管道的基础数据和环境背景资料基础上,结合沿程实地勘察进行筛选和判定,通过对指标体系的细化和分析,可系统地评估管道沿线可能发生的环境风险的类型、可能性、易发地点、后果程度以及控制能力,识别管道各区段环境风险水平,从而实现分级管理,消除隐患,最大程度减少环境事件的发生和影响,为管道环境风险管控和治理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5.
鉴于目前国内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煤矿瓦斯爆炸、森林着火和病险水库垮塌等等.给国家和人民造成深重灾难。本文结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初步研究了病险水库大坝风险预警系统的架构,对今后我国病险水库的大坝安全预警系统的研制开发,起到了外创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丘吉尔瀑布水电站位于加拿大拉布拉多半岛组芬兰省哈密尔顿河丘吉尔瀑布下游23公里处,是当今世界上最伟大的建设工程之一。由于该水电站发电主厂房和引水系统都建设在地下近300米处,所以,水电站的安全保护设施设计建设得非常完美,可以防范各种风险和抵御各类灾难。但在一次例行检查中,水电站工程师无意中听到施工人员说:如果发生更大的灾难,所有安全措施都失效了.  相似文献   

17.
<正>培训是一种投资世界上的新物质、新技术正改变我们的生活和环境。然而,与生产技术发展速度相比,人类控制风险的能力往往相对滞后。纵观近代工业发展史,全球工业领域的安全管理总是在重大工业事故后才会发生质的改变。所幸的是,如今人们开始意识到风险控制的技术和知识需要跟上生产工艺的发展速度,甚至还要更超前,安全管理学科的研  相似文献   

18.
宁丙文 《劳动保护》2012,(11):112-113
联合国报告称人类接触危险化学品的风险在加剧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网站消息,2012年9月5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发布的《全球化学品展望》报告称,为了降低全球范围不可持续的化学品管理对人类健康和环境带来的风险,政府和相关行业必须采取紧急协调行动。该报告介绍了有害化学品带来的经济负担,尤其是给发展中国家带来的经济负担。由于化学品的生产、使用和处置从发达国家持续向新兴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转移,上述风险正在加剧,这是因为新兴国家和发展中网家的预防和管理通常更加薄弱。  相似文献   

19.
石油、石化工业是一种高风险、高危害、高投入的行业,一旦由于管理不善或对可能发生的风险不去预测或预防,将可能导致相当大的危害或损失。为有效地减少石油生产中高风险所带来的灾难,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和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先后推行实施了HSE管理体系,使我国的石油、石化工业从勘探开发、石油储运、管道建设到油气深加工等领域在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方面缩短了与世界石油发达国家的距离。但是这只是刚刚迈开了在HSE管理方面的第一步,深入具体的工作需要不断完善,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与国际接轨。笔者结合工作实际,谈一谈国内与国际工程在HSE管理方面存在的差距。  相似文献   

20.
刚从电视上看到,合肥市城隍庙市场被一场大火烧得一干二净。从报道中得知,消防部门早已指出该商城的火灾隐患,并要求在1999年12月底以前完备防火设施,而该商城却将期限推至 2000年 3-6月。结果是,这个商城全部的资产顷刻间就被无情的大火一并收走。周边单位在此火灾之后,都纷纷紧抓以往疏漏的防火工作。然而,可以推断,在不远的将来导致人员伤亡惨重的人为性灾难还是要发生,因为最根本的隐患就存在于我国普遍的社会心理之中。 中国人对待各种灾难的态度是,灾难发生之前以侥幸心理忽视安全防范制度,这使缺乏防灾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