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就对劳动法本身的评价而言,劳动合同试用期制度的引入,按照笔者在前文中对试用期性质和功能的理解,可以说是在一个比较僵化的解雇保护制度框架内注入了一潭活水.表面上看,它至少给了劳动关系当事人双方一个均等的互相考查的机会,但是,考虑到劳动法本身对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持的是纵容态度,即便是一个短期合同,即便用人单位履行合同无任何瑕疵,劳动者只要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劳动合同照样可以解除,因此就其实质意义而言,这一制度对劳动者来说并无多大意义.  相似文献   

2.
在上一期的文章中,笔者表达了试用期不能由单方强行延长的观点,这一立论的依据是,试用期乃是劳动合同的一部分,而劳动合同则是劳动关系当事人双方合意的产物,不能由任何一方通过单方的行为来加以改变.基于这一前提,或许有人会问,既然单方改变不合法,那么双方协商一致变更试用期总可以吧?  相似文献   

3.
不少应聘者在所谓的“试用期”莫名其妙地被妙了鱿鱼 ,其合法权利受到了侵犯 ,甚至直到自己丢了饭碗还不知道饭碗是如何掉的。因此有不少读者询问 ,到底什么叫试用期 ?其期限是如何定性的 ?在试用期内解除合同不要任何理由吗 ?其实 ,试用期是相对正式聘用而言的 ,没有正式聘用也就没有试用期 ,因此它成立的前提是必须订立劳动合同或聘用合同 ,并在这些合同中明确试用期的各项内容。同时试用期不是所有合同的必要条款 ,不少合同的订立双方认为不必有试用期 ,也可以不设试用期 ;即使用人单位希望设立试用期 ,而你却反对 ,对方也不能强设试用期…  相似文献   

4.
主持人:试用期的作用究竟是什么? 李海燕:试用期的作用其实从这3个字上看就显而易见,即试用期间是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双方互相增进了解、磨合的时间,因为招聘的信度与效度毕竟有限,很多时候有些方面较难在招聘过程中考察到,如价值观、对企业文化的认可度、与团队协作的能力等。鉴于此,才有必要设定试用期,以便使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之间在工作中建立信任,实现未来工作的和谐。  相似文献   

5.
依据《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第二十五条的规定,在劳动监察工作中,需要对"违法延长工作时间"的用人单位给予警告、并可处以罚款。本文根据法律法规,就违法延长工作时间如何计算问题,谈谈各人的见解。  相似文献   

6.
1998年 11月 4日 ,商某等 5人以所在单位不办理解除劳动合同手续为由 ,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申诉 ,要求公司补发拖欠工资 ,将档案转移到人才交流中心。经查 ,1996年 3月 ,商某等 5人被招聘到某运输公司 ,双方签订了为期 6年的劳动合同。合同规定 :商某等 5人月工资不低于 80 0元 ,任何一方提前解除劳动合同 ,要向对方支付违约金 ,标准为每提前一年支付违约金 2 0 0 0元。1998年 7月以后 ,运输公司以经济效益不好为由 ,每月只付给商某等人 50 0元工资。商某等人多次找公司协商无效 ,遂于 1998年 11月提出了解除劳动合同的要求。公司…  相似文献   

7.
<正>安监局依据《安全生产法》对发生交通事故的运输企业予以行政处罚,是否属于超越职权的行政行为?一起发生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呼兰区的典型案件,引起了业界的广泛关注。2014年修订的《安全生产法》中,新增了第109的内容:"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对负有责任的生产经营单位除要求其依法承担相应的赔偿等责任外,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依照下列规定处以罚款:(一)发生一般  相似文献   

8.
劳动关系的本质特征,是资本和劳动力的结合。资本的本质就是追求增值,因此它需要被经营,这需要由人的活动来实现;劳动力则是直接附着在自然人的身上的,它的使用也是要由人的活动来实现的。因此在外观上,劳动关系便表现为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结合。  相似文献   

9.
10.
试用期是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为相互了解、选择而约定的不超过6个月的考察期。试用期不仅仅是企业与员工相互考察、了解和熟悉的过程,更是一个劳动用工过程,因而也要依法行事。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对试用期的认识不足,导致试用期内侵权和被侵权的现象屡屡发生。  相似文献   

11.
12.
13.
《劳动法》第二十一条规定:劳动合同可以约定试用期,试用期最长不得超过6个月。试用期包括在劳动合同期限内,劳动合同依法订立即具有法律约束力。非劳动合同期满或者当事人约定的劳动合同终止条件出现,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不能擅自变更、解除劳动合同。但是《劳动法》第二十五条和三十二条规定: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觉得用人单位各方面不尽如意或者其他原因可以随时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向用人单位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后,应配合单位办理辞退手续。如果用人单位无理阻…  相似文献   

14.
公安交通民警在道路上执勤执法时,经常会发现一些营运客车由于使用需要,在客车车厢内加装工具箱,就以“擅自改装改型”予以处罚,致使很多车主或者驾驶员不服,申请行政复议。  相似文献   

15.
《中国劳动科学》2012,(4):54-54
问:屈某于今年6月9日进入某公司从事产品销售,虽然签订了劳动合同,但只是约定试用期5个月,月工资为基本工资1600元加销售提成。今年8月初,公司给屈某下发了解除劳动合同通知书,自8月9日起解除双方的劳动关系。  相似文献   

16.
《中国劳动科学》2007,(10):36-37
新近颁布的《劳动合同法》中,对试用期制度作出了大量新的规定,在试用期期限标准、试用期待遇、试用期解除等方面的规定与以往相比都更加细化。相应地,这也对企业如何加强试用期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法律是需要精读的,这是我经常向人们强调的一点.立法的本意通常是要通过对法律条文的仔细阅读方能真正了解,粗略地浏览,不求甚解,会导致对法律规定理解上的偏差.以《劳动法》关于劳动合同试用期的规定为例,很多人都知道《劳动法》有这样一个规定,他们一般只是满足于知道劳动合同中可以有试用期,但对试用期应当怎么约定却常常不屑于深入了解,以至于很多用人单位不是通过劳动合同与劳动者约定试用期,而是通过其他方式规定试用期.  相似文献   

18.
案情简介 2004年10月8日,陈某与某生物有限公司签订了一份《员工试用期聘用合同》,岗位为技术工种,月薪2500元,期限3个月(2004年10月8日至2005年1月8日),同时该公司口头承诺,试用合格后,年薪5万元,2005年1月8日试用期满后,该公司要求陈某在一份空白的《招聘职工劳动合同书》上签字,  相似文献   

19.
《中国劳动科学》2007,(5):40-45
我国《劳动法》规定,签订劳动合同可以约定试用期,试用期最长不得超过6个月。由于《劳动法》对于约定试用期只是一个原则性的规定,一些用人单位出于自身利益考虑,可能随意或单方规定试用期,由此产生纠纷。用人单位如何约定试用期才合法有效、如何确定试用期录用条件和试用期发生纠纷的法律救济途径等等,本刊从实务的角度对规范劳动合同约定试用期行为进行讨论。[编者按]  相似文献   

20.
危困企业在濒临破产或生产经营状况发生严重困难,确需裁减人员时,有权裁减本单位的富余人员。这是我国《劳动法》赋予用人单位的一项基本权利。作为从事审判工作的基层法院法官,笔者近日对所在法院辖区的11家危困企业调查时发现,危困企业在行使这一权利时,违规违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