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礼仪是一个人乃至一个民族文化修养和道德修养的外在表现形式。礼仪教育不是一般的礼貌教育,而是一种加强道德修养、健全人格的教育。教育部部长袁贵仁说:"所谓的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说到底,都是文化育人。"校园文化建设对于育人有着重要作用。近几年,我们学校注重抓好文明礼仪教育,努力创建和谐校园,主要做法如下:一、以课题为引领,把握礼仪教育的方向2013年4月,我校课题组申请中国教育学会批准立项的国家级科研规划重点课题《校园文明礼仪教育实验研究》获准立项并开题。课题组结合  相似文献   

2.
黄芝琪 《环境》2006,(11):92-93
创建绿色学校,以绿色环境育人,是当代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同时也是学校教育践行科学发展观的重要途径。为此,要做好科学规划校园建设、营造良好的环境育人氛围的工作,同时,在校园内外积极开展各类环保实践活动,以强化环境育人实效。  相似文献   

3.
当前,环境教育已经成为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已为人类所共知。十余年来,江苏教院附中环境教育主要围绕三方面开展:一是创造优美的校园环境,以之熏陶人、影响人、教育人,充分发挥环境的育人功能;二是开展形式多样的环境教育活动,通过互动性活动培养学生们自觉的环境意识和环保观念;三是努力构建环境教育校本模式,融环境教育于学科教学之中。在立足校内环境教育的同时,江苏教院附中还先后参与实施了“GLOBE”计划和“中国中小学绿色行动计划”,通过进行跨地域师生环保交流活动,使广大师生的环境意识得到了显著提升。一个以学生带动其所在家庭,又由其家庭带动所在的社区,进而达到辐射整个社会的环境教育模式已日臻成熟,在这些环环相扣的环保行动中有效地推进了环境保护工作的进程,从而实现了整个社会保护环境的联动。(华明友)  相似文献   

4.
<正>宁都县第三小学坐落于宁都县梅江镇瑶江村,东临梅江河,西眺翠微峰。校园占地面积23.9亩,建筑面积6461平方米,是一所校园环境优美、文化品牌特色突显的学校,也是全国青少年"五好小公民"主题教育活动示范学校、江西省青少年"五好小公民"主题教育活动示范学校、江西省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示范学校、江西省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宁都三小秉承"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的办学理念,明确提出"打造‘情智教育'流派,构建‘生态课堂'模式"的办学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学校做亮"生态课堂、开放课程、雅行德育、情智文化"四张名片,以"情智和谐"为主线,不断落实学生生命发展和人格健全教育。  相似文献   

5.
<正>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优良品德形成的基础,是有效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和进行智力开发的前提,是引导学生正确交往、合作成功的重要手段,是促进学生身体健康的必备条件。2009年,我们山城区第八小学确立了"每一个学生都很优秀,让每一个学生在全面发展的过程中快乐成长"的办学理念和"文化育人,特色兴校"的办学思路,并以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切入点,以点带面,促进学生健康、全面成长,促进学校科学、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6.
安阳市七中把"和谐育人"作为自己的办学理念及办学特色加以强化,在学校人文制度管理、打造高效课堂模式、构建书香校园等方面融入"和谐"的理念,以此推动学校工作的全面发展。作为全国和谐教学重点实验学校,安阳市七中实现了人与管理制度、人与课堂教学、人与校园环境之间的和谐,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优秀,逐渐成为豫北地区一所特色鲜明的窗口学校。  相似文献   

7.
<正>实施雅美教育构建和谐校园广州市越秀区署前路小学结合自身的发展特色,创造性地提出并实施"崇尚美德,雅美并行,追求和谐,关注发展"的主题型学校文化建设,通过在管理文化、教师文化、课程文化、学生文化、环境文化五个方面进行系统建构与实践,形成了"管理文化——以人为本,主动发展;教师文化——以生为本,引导发展;课程文化——师生共营,和谐发展;学生文化——养成习惯,差异发展;环境文化——生态文明,协调发展"的雅美教育管理格局,拓展了校本课程资源,使师生获得了主动的、个性化的发展,使学校走上了文化立校的特色发展之路。近两年来,该校参加各项比赛捷报频传:舞蹈队创编的舞蹈"船儿荡在扇扇上"参加广州市学校艺术节舞蹈专项比赛获得  相似文献   

8.
韩静 《沿海环境》2003,(3):27-27
环境教育的目的之一就是使人们能够自觉地从保护环境的角度修正自己的行为。在这一过程中渗透式教育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这种方式可以潜移默化地深入学生内心世界,正是所谓“润物细无声”。对于青少年来说,也许这一方式更容易接受,对学生的影响也更深入。德国环境教育中的渗透式教育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校园的环境充满了自然的气息我们在德国参观了十几所学校,他们的校园设施和装饰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比如校园的外墙不是华丽的装饰材料,而是学生绘制的一幅热带雨林的壁画,其间还钉了几个钻了许多孔洞的短木柱来招引蜜蜂等昆虫…  相似文献   

9.
<正>广昌第二小学是江西省首轮素质教育示范学校,江西省科技教育示范学校,江西省文明单位。学校位于广昌县城北路,占地80亩,建筑面积29000余平方米。校园环境优美,建设规模和功能配备居全省一流、全市小学第一。学校致力于内涵发展,提出了自己的教育主张"让每个孩子在书香校园快乐成长",并将此作为新时期的办学理念,从教师、学生、家长三个层面着手创建"书香校园",打造三大课堂,探索家校合作教育模式,以浓浓书香润泽孩子们的精神家园,培养健康、阳光、向上的书香少年。培养学生健康体魄、健康人格、健康心理一直是学校推进素质教育的工作重点,尤其在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方面,近八年如一日,在初步摸索的"一三四"(一个家庭、三个坚持、四个建立)育人模式基础上,全面建立起"爱之伞"关爱留守儿童"六爱"系统工程(设立爱的基金;  相似文献   

10.
曾旅天 《环境》2000,(11):22-22
在当前我国教育理论界开展教育环境与形象设计的研究,至少有以下两方面的意义。在理论上,这一研究填补了我国教育科学研究中的一项空白,丰富和发展了我国教育科学特别是素质教育的理论构成。在实践上,研究这一课题可以使我们深入了解和发现校园环境影响教育活动及学生身心发展的内在机制,全面探索和寻求调控优化教学环境的策略与方法,进而为创建、优化中小学育人环境和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提供有益的理论指导,为深化我国中小学教学改革、丰富和深化素质教育提供新的思路和参考。  相似文献   

11.
安全重于一切。一直以来安全问题都是每一个行业发展过程中必须重视的问题。学校作为学生活动的重要场所,其安全问题更是不容忽视。本文从当前农村小学校园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出发,分析影响小学校园安全的因素,并结合农村小学的现状提出安全教育问题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2.
<正>校园戏剧按学龄可分为幼儿园戏剧、小学戏剧、中学戏剧和大学戏剧。顾名思义,这是一种发生在校园中的戏剧活动,参加者应该是各类在校生。其目的或者是作为国家普及义务教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属于教育内容中的美育部分;或者是作为丰富学生业余活动,培养学生广泛兴趣,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一种辅助教育手段;或者是一种培育未来戏剧艺术家的带有特定目的的专门教育。幼儿园是对学龄前儿童进行早期教育的一种重要手段。其目的是因势利导地利  相似文献   

13.
本介绍了耀华中东小学在开展环境教育中,通过提高干部、老师的环保认识,美化校园环境、渗透学科教学以及开展丰富多采的课外活动,全面推进小学素质教育的做法和经验。  相似文献   

14.
校园是老师和学生共同学习生活的大家庭,校园环境的好坏会对老师和学生的学习、生活等各方面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本文从专业的角度为校园环境绿地植物提质改造提出几点可行性方案,旨在改善校园环境.  相似文献   

15.
本文结合小学教育的特点,探讨了小学环境教育的方法,论述了以校园为基地开展环境教育、主体参与社会实践养成学生环境保护的意识、注重学科渗透提高环境教育实效等观点。  相似文献   

16.
作为隐形的课堂——校园环境,如果浸透着育人的文化底蕴,就会使人感受到文化光辉和智慧火花。我校从中华文明中寻根,从时代的主流价值中寻找文化基因,从学校历史——"致用学堂"中寻找个性,进行了"明体致用"环境课堂的开发建设,对学生良好的学习心态和生活心态的形成,有着基本性、持续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对于初级教育阶段的小学生来说,音乐不仅可以陶冶情操、培养自身修养,而且是一把开启智慧宝库的钥匙。在当今小学音乐教育方面,应适当加强艺术教育与育人为本相结合的教育理念,进一步对艺术教育进行研究和探索。当前小学教育阶段方面的音乐教学内容繁多,所以更需要教师对其进行思考和实践,不断创新。以小学音乐教学生活化的实践与研究为切入点,对其进行简要的介绍和分析。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近年来非常流行的高等学校数字校园构建实践为例,分析了数字校园构建对传统教学模式提出的挑战,以及对教学改革提出的种种要求,并分析了数字校园环境中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的新特点,提出了在数字校园环境中,开展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9.
<正>在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大背景下,学校致力于低碳校园的建设,有助于培养学生低碳消费意识,有助于向学生传播低碳生活的理念,有助于培养学生成为乐于建设美好社会作出贡献的小公民。广州市荔湾区康有为纪念小学积极进行建设低碳校园的探索,并形成了有自身特色的有效策略。一、加强环保教育,树立低碳理念让师生在思想上树立节能环保意识,是建设低碳校园的思想保障。我们通过校园报刊、广播、影视、网络等多种媒体,在师生中开展大力宣传低碳意识、倡导低碳生活,引导师生学习节能方法、掌握节能技术,从而为低碳校园的建设营造出良好的氛围。通过形式多样的环保宣传活动,  相似文献   

20.
从教育学的角度把体育文化环境分成七个重要组成部分:体育社会环境、体育生活环境、信息环境、比赛环境、体育教学环境、绿色体育环境与法制体育环境等。提出“高校体育文化环境”,并论述了体育文化环境的组成、特点、作用、在育人方面重要的价值,结合新时期大学生的特点提出建设校园体育文化的重要性及基本要求,强调体育文化环境重要意义,建议在认识到重视体育文化环境对高校及大学生的重要影响的同时,逐步营造出适合于大学生的个性发展、全面发展的真正的体育文化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