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尘肺(pneumoconiosis)是在生产过程中长期吸入粉尘发生的以肺组织纤维化为主的疾病。它是一个古老的疾病,我国在公元10世纪即北宋时代就有粉尘致病的记载。矽肺是尘肺中最多见的一种,是由于长期吸入游离二氧化硅含量较高粉尘引起的,是尘肺中危害最严重的一种。
  矽肺发病一般比较缓慢,接触较低浓度矽尘多在15?20年后发病。但发病后即使脱离粉尘作业,病变仍可继续发展。少数人由于持续吸入高浓度、高游离二氧化硅含量的粉尘,经1?2年后即可发病,被称为“速发型矽肺”。也有个别接触较高浓度矽尘的工人在脱离粉尘作业时X线胸片未发现明显异常,但若干年后被诊断为矽肺,称为“晚发型矽肺”。  相似文献   

2.
正尘肺(pneumoconiosis)是在生产过程中长期吸入粉尘发生的以肺组织纤维化为主的疾病。它是一个古老的疾病,我国在公元10世纪即北宋时代就有粉尘致病的记载。矽肺是尘肺中最多见的一种,是由于长期吸入游离二氧化硅含量较高粉尘引起的,是尘肺中危害最严重的一种。矽肺发病一般比较缓慢,接触较低浓度矽尘多在15?20年后发病。但发病后即使脱离粉尘作业,病变仍可继续发展。少数人由于持续吸入高浓度、高游离二氧化硅含量的粉尘,经1?2年后即可发病,  相似文献   

3.
对某铜矿进行了粉尘危害卫生学评价及尘肺流动病学调查。结果显示,其平均粉尘浓度以运搬工最高,矽肺患病构成比也以运搬工最高。表明,装放矿及矿岩的运输作业已成为该矿的主要产尘源,是该矿防尘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4.
对某铜矿进行了粉尘危害卫生学评价及尘肺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其平均粉尘浓度以运搬工最高,矽肺患病构成比也以运搬工最高。表明,装放矿及矿岩的运输作业已成为该矿的主要产尘源,是该矿防尘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5.
金龙哲 《安全》2020,(1):1-6
为进一步解决我国作业场所粉尘职业危害问题,保障劳动者的职业健康,践行《健康中国2030》国家战略,本文采用资料分析、问卷调查、政策研究、专家咨询等方法,分析与梳理了我国作业场所的粉尘职业危害现状、尘肺病发病的主要特征、粉尘防控存在的突出问题。基于分析与研究,提出加大防尘技术支撑机构建设力度、加强粉尘防治重点科技攻关、提高粉尘防治信息化水平以及职业健康人才队伍建设等粉尘危害防控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6.
煤矿井下粉尘监测、防治技术的现状与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粉尘危害职工身体健康,威胁矿井安全生产,缩短设备、仪器使用寿命,是我国煤矿普遍存在的五大自然灾害之一.粉尘监测与粉尘防治是解决粉尘问题的两个有效且不可分割的手段.介绍了井下粉尘监测仪器及监测方法;总结了目前粉尘防治的四种思路:减尘、降尘、排尘、隔尘,提出减尘是粉尘防治最根本的方法,并详细论述了防治技术的研究现状,分析了存在的一些问题.最后,展望了粉尘监测、防治技术的发展趋势,期望为我国煤矿粉尘监测、防治工作及以后的研究工作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基于烟草粉尘的物理、化学特性,对烟草粉尘的职业病危害与粉尘爆炸双重危害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从"人、机、环、管"4个方面开展烟草粉尘的收集、清扫、治理、监测等烟草粉尘防治工作。通过建立除尘系统、佩戴防尘口罩、定期浓度检测,尽可能降低环境中的烟草粉尘浓度,减少生产过程中的吸入量,可以避免职业性危害;通过采用防爆、隔爆、泄爆设备设施、规范操作行为、实时在线监测,控制烟草粉尘的爆炸风险,尽可能降低爆炸事故发生的可能性或爆炸产生的不良影响,从而降低烟草粉尘的职业病危害与粉尘爆炸双重危害。  相似文献   

8.
矽肺是由于长期吸入石英粉尘所致的,以肺部弥漫性纤维化为主的全身性疾病,是我国目前常见且危害最为严重的职业病,也是甘肃省危害最突出的职业病。甘肃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于2002年6月27日,对某石英砂公司63名破碎工(均为农民轮换工)进行了职业性健康检查。检查项目包括职业史、内科检查、高仟伏X摄线胸片、肺功能检查等。其中检出尘肺病0 的4例,Ⅰ期(包括Ⅰ 期)8例,Ⅱ期11例。63名破碎工平均发病工龄为2.8年,发病最短的工龄为1年,最长的为5年。平均发病年龄31岁,23名肺部呈0 以上状况的破碎工发病最小的年龄仅23岁,其中有3例尘肺病Ⅰ期患者…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尘肺危险环模型的结构、原理,并以尘肺危险环模型为基础,从呼吸性粉尘危害程度分级、呼吸性粉尘监测与治理及呼吸性粉尘管理等几个方面探讨了尘肺病的预防对策。  相似文献   

10.
粉尘危害事件调查分析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在国内外粉尘危害事件频发的背景下,本文通过系统收集国内外报道的典型粉尘危害事件,探讨了粉尘危害事件的基本特征,并从政府、企业和技术发展3个层面对造成这些粉尘危害事件的成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1.
测尘的目的在于正确评价粉尘作业场所的卫生条件,了解粉尘对机体的危害,为制定切合实际的防尘措施提供依据。为了适应防尘工作的需需,研究粉尘浓度与矽肺发病之间的关系,需要有一种适宜的采样仪器。最近的医学观点认为:  相似文献   

12.
全工班呼吸性粉尘测定及防尘措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呼吸性粉尘对矿井工人身体健康的危害,对煤矿综采工作面、综掘工作面、炮掘工作面等进行分工种个体性的全尘和呼尘监测,测定了各工作面粉尘(全尘和呼尘)的浓度、粉尘分散度和SiO2浓度。其结果表明:全工班呼吸性粉尘测定的方法更加真实可靠,更真实地反映了呼吸性粉尘对井下各操作工种的致病危害,测得的各工作面各工种的呼尘浓度均高于国家标准。通过数据的分析以及工人的建议,提出了一些新式的、有效的防尘措施来降低呼吸性粉尘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相似文献   

13.
采用典型抽样的方法选取5个非煤企业,对5个非煤企业的508例粉尘作业人员进行流行病学问卷调查,对20例工程技术人员及粉尘监测人员进行个人深入访谈。粉尘作业人员对粉尘危害预防的了解情况的正答率为84.62%,其中听过企业讲授粉尘危害及预防知识的比例为79.35%,知道工作环境中有人检测粉尘浓度的比例为77.42%。结论是非煤企业对生产性粉尘危害及预防知识的宣传力度不够;个人防护用品使用率低;粉尘作业人员对粉尘危害及基本防尘措施有一定程度的认识,但对国家相关法规认识程度较低;粉尘浓度监测可能存在漏洞。  相似文献   

14.
粉尘爆炸基本特性及防爆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粉尘爆炸的条件、机理、特点.为了降低可燃粉尘的危害,根据粉尘爆炸的基本特性及粉尘燃爆的发生、发展规律,重点总结、归纳5种预防粉尘爆炸的措施,以期指导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15.
马骏 《劳动保护》2014,(3):24-26
<正>针对水泥生产企业粉尘危害严重的情况,本刊特约请国家安监总局职业安全卫生研究中心主任马骏,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防范粉尘危害的措施。水泥生产行业的主要职业危害因素为水泥粉尘,极易导致水泥尘肺。水泥尘肺的发病与接触时间、粉尘浓度和分散度等有关,一般发病工龄在20年以上,最短为10年。目前我国有水泥生产企业5 000余家,规模以小微型企业为主,约占72%。从业人员约60万人,其中接触粉尘人数约20万人。水泥生  相似文献   

16.
对18家大中型井下铁矿通风防尘技术措施效果进行了卫生学评价。其结果表明:采取通风防尘技术措施,井下铁矿作业环境得到显著改善,五十年代与八十年代相比,粉尘浓度由31.4mg/m~3降到3.4mg/m~3;粉尘合格率由19.6%上升至57.9%。在作业环境逐步改善的同时,粉尘危害也不断减轻,五十年代与八十年代相比,接尘工人矽肺发病工龄由10.67年延长至23.42年;矽肺患者死亡年龄由50.35岁延长至60.25岁。综合防尘前后矽肺累积发病率分别为11.23%与1.65%,二者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呼吸性粉尘浓度和总粉尘浓度相关性的研究,得出呼吸粉尘是总粉尘的一部分,且总粉尘是呼尘的3倍左右(算术平均值)同时讨论了不同粉尘对人体危害的大小。  相似文献   

18.
正井下粉尘危害是金属矿山开采重大职业危害之一,粉尘治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安全生产及职工的身体健康。近年来,一些金属矿山开采企业由露天开采转为地下开采,在巷道掘进及挂帮矿回采过程中产生的粉尘过大。针对不同尘源采取相对应的治理措施,有效降低粉尘浓度,扼制粉尘量,减少粉尘危害,是金属矿山转井下开采的当务之急。下面,笔者将结合攀钢集团矿业有限公司兰尖铁矿尖山采场露天转井下开采的实践经验,阐述在巷道掘进及挂帮矿回采过程中如何减少粉尘危害,以供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19.
粉尘是燃煤发电厂重点防治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以某燃煤发电厂2×330MW机组为例,调查和分析了燃煤发电厂中粉尘的种类、分布及防护设施,并对该燃煤电厂主要工种和作业场所粉尘浓度情况进行了检测、分析和讨论,提出皮带巡检工、灰库巡检工是燃煤电厂粉尘危害重点防护对象,而输煤皮带转载点、破碎机以及灰库卸灰操作位现场粉尘浓度超标严重,是燃煤发电厂粉尘危害防治的重点工作场所。在对该燃煤电厂粉尘浓度超标原因分析的基础上,从工程防护和管理等方面提出了燃煤发电厂粉尘危害相应的防治措施,为燃煤电厂粉尘危害防治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20.
石棉纤维对人体健康有不良影响,可致肺纤维化、肺癌、胸膜间皮瘤、胸膜斑等。目前世界上多数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都倾向于逐渐削减石棉的使用量以至禁止使用,而我国是石棉生产和使用大国,因此研究我国石棉粉尘危害情况对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和预防职业病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对全国重点企业重点行业石棉加工企业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对石棉粉尘的区域危害状况、行业危害状况和不同生产环节的危害状况进行对比分析,分析了目前我国石棉粉尘危害的地区分布特征、行业分布特征以及主要工艺环节分布特征,并指出了石棉粉尘危害比较严重的地区、行业和生产环节,分析了上述地区、行业、生产环节石棉粉尘危害情况严重的的主要原因,并初步探讨了石棉粉尘的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