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利用2009—2015年滇池水质监测资料,结合ArcGIS空间插值方法,分析评价牛栏江-滇池补水工程对滇池水环境改善效果。结果表明:牛栏江-滇池补水工程运行后,滇池外海的氨氮、总氮、高锰酸盐指数和总磷平均浓度分别下降47.9%、28.3%、22.0%和48.2%,水质明显好转;滇池外海中部、南部水域水质优于北部水域,西部水质优于东部,补水工程对滇池水环境改善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2.
滇池水体中叶绿素A含量的遥感定量模型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研究利用滇池1999年4月14日陆地卫星TM数据与准稿步全湖面监测资料,对滇池全湖水体叶绿素A含量与不同波段遥感值的关系进行了关联度分析,并据此建立了TM图像感叶绿素A水质模型,该模型被成功地应用于滇池水体叶绿素A的遥感动态监测。  相似文献   

3.
根据2011—2014年滇池水质监测资料,分析了牛栏江—滇池补水工程实施前后滇池外海中总磷和总氮的变化趋势及变化原因。结果表明:引牛栏江水入滇池后明显地降低了滇池中总磷和总氮含量,减轻了滇池富营养化程度,从而有效改善了滇池的水质。  相似文献   

4.
“十一五”期间滇池水质变化及原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2006~2010年滇池水质监测数据,分析了“十一五”期间滇池水体富营养化主要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滇池水体的富营养化程度虽有所下降,但水质整体仍属于重度富营养化状态,认为昆明市在“十一五”期间为治理滇池所作的大量工作其成效还未完全显现。  相似文献   

5.
养鸭场对环境影响的调查与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应用卫生学现场观察测量等方法,对滇池周边养鸭场周围大气及纳污水体滇池进行调查监测,并根据监测结果,对养鸭场周边受污染的空气环境质量和滇池水质进行环境健康评价,表明养鸭场对周边大气和水体的污染程度的范围,并提出相应的控制养鸭场污染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6.
滇池水体中透明度的遥感定量模型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研究利用滇池 1999年 4月 14日陆地卫星TM数据与准同步全湖面监测资料 ,对滇池全湖水体透明度与不同波段遥感值的关系进行了关联度分析 ,并据此建立了TM图像遥感透明度水质模型 ,该模型被成功地应用于滇池水体透明度的遥感动态监测。  相似文献   

7.
滇池水体中总悬浮物含量的遥感定量模型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利用滇池 1999年 4月 14日陆地卫星 TM数据与准同步全湖面监测资料 ,对滇池全湖水体总悬浮物含量与不同波段遥感值的关系进行了关联度分析 ,并据此建立了 TM图像遥感总悬浮物水质模型 ,该模型被成功地应用于滇池水体总悬浮物的遥感动态监测。  相似文献   

8.
世行贷款昆明滇池流域管理项目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滇池流域环境管理项目主要是针对控制或削减磷的入湖负荷及其人它如COD,BOD,悬浮物,氮等污染负荷而设置的。应用针对滇池对海磷负荷-水质响应的数学模型可以预测此项目的直观效益。即项目实施后,可以避免滇池水质的继续恶化,保持其原有功能,虽然水质的磷指标仍将维持现在的水平,但COD,总氮等污染物可望有一定程度的消减。  相似文献   

9.
以滇池常规的水质监测数据为基础,运用因子分析法对滇池1999-2008年的水质进行综合评价,并以水质综合评价得分作为监测点位的空间属性值,采用空间插值法定量分析10年间滇池水质的时空变化特征。研究期间内,滇池水质总体呈现不断恶化的趋势,氮磷污染一直是滇池的主要污染类型。滇池南部区域水质一直优于北部和中部区域,尤其是草海和外海交界区域的水质在全湖是最差的。南部片区水质在整个滇池最好,但也呈现出不断恶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10.
于2014年1—6月,对重要的入滇池河流—宝象河具有代表性的河段进行水质监测。结果表明:宝象河水质良好,部分监测点的理化因子达到Ⅰ类。  相似文献   

11.
滇池流域生态环境动态变化研究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滇池流域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人口的急剧增长引起了流域土地覆盖的巨大变化,由此造成了严重的湖泊富营养化和水资源危机.根据1988,1995,2000年滇池流域的Landsat TM/ETM\++影像数据,并结合滇池水质的监测结果,重点研究了流域土地覆盖动态变化过程及其对滇池湖泊生态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应用卫生学现场观察测量等方法,对滇池周边养鸭场周围大气及纳污水体滇池进行调查监测,并根据监测结果,对养鸭场周边受污染的空气环境质量和滇池水质进行环境健康评价,表明养鸭场对周边大气和水体的污染程度的范围,并提出相应的控制养鸭场污染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3.
文章分析了“十三五”期间滇池流域24条主要入滇河道水质和主要污染物超标指标的变化趋势,以及牛栏江-滇池生态补水工程对盘龙江水质影响。结果表明,“十三五”期间滇池流域主要24条入滇河道水质总体呈好转趋势,劣Ⅴ类水质断面明显下降,由70.8%下降为8.3%;优良水质(Ⅰ-Ⅲ类)断面占比逐年上升,由0%上升为41.7%。滇池流域整体水质状况由重度污染转为轻度污染,主要污染物断面超标率逐年下降,CODCr、总磷、溶解氧三项指标超标率分别下降了83.3%、45.8%、33.3%,LAS已不再是污染因子;但氨氮、总磷、CODMn等仍是入滇河道水质提升的主要限制因子。盘龙江水质逐年向好,牛栏江-滇池生态补水工程是盘龙水质改善的影响因子,但不是决定因子,相应的合流制溢流污染控制、完善优化排水系统、防洪调蓄、河道管理能力提升是水质向好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环境一号卫星是我国2008年自主发射的环境与灾害监测小卫星,其2d的时间分辨率使其成为环境变化监测的重要数据源.根据实测的太湖、巢湖、滇池和三峡水库的水面光谱信息以及水质参数,构建基于环境一号卫星多光谱数据的富营养化评价模型,对太湖、巢湖、滇池和三峡水库2009年水体营养状况进行了评价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利用环境一号卫...  相似文献   

15.
滇池二维分层水质模拟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将三维问题“二维化”的分层迭代计算方法引入滇池水质模拟中,建立了湖泊二维分层水质模型,对滇池流场和总氮浓度场分两层进行了模拟计算,计算结果表明,该模型应用于滇池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16.
极端降水是流域水文水质变化的重要驱动事件.本研究使用RclimDex、随机森林回归和Mann-Kendall等方法分析了滇池流域多年极端降水指标变化特征及其对滇池湖体水质的影响,评估了不同极端降水指标、经济社会指标、人为氮磷输入量、调水量等驱动因子对滇池TP、TN浓度的重要性.结果表明:近67年间,滇池流域的总降水量没有显著变化,极端降水的频次及强度显著降低,但由于极端降水对流域总降水量的贡献较大,流域面临的极端降水风险较大.近20年来,滇池湖体TP、TN浓度呈显著降低趋势,水质显著好转,但极端降水将持续影响滇池水质,并且,在人为氮磷输入与极端降水变化的双重作用下,滇池水质持续好转的压力较大.  相似文献   

17.
为总结滇池治理成效并系统分析滇池水环境综合治理存在的问题,采用文献调研等方法梳理了滇池水质演变过程及治理与管理措施。将滇池的治理分为4个阶段:1)探索治滇阶段(1988—1995年),针对滇池水质显著下降问题,初步探索治滇的方式方法;2)工程治滇阶段(1996—2006年),针对污水排放量、工农业发展取水量增多的情况,采取以点源污染控制为主导的工程治理模式;3)系统治滇阶段(2007—2015年),2007年滇池被列入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简称水专项),中央和地方协同治理,科学提出了以“六大工程”为主线的综合治污思路,以水专项科技成果为支撑,推动流域水体污染系统治理;4)精准治滇阶段(2016年至今),形成了“科学治滇、系统治滇、集约治滇、依法治滇”的新思路,加强精细化管理,推进科技攻关与成果应用,滇池水质显著提升。针对当前滇池水生态环境问题仍较严峻,存在水资源匮乏、流域面源污染负荷重、水生态受损等问题,提出“十四五”期间滇池治理应遵循流域水质目标管理的思路,统筹推进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治理与管理,加快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强化流域水体置换,恢复和维护湖泊生态系统功能。  相似文献   

18.
完全均匀混合质量平衡水质模型在滇池中的应用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3  
介绍了完全均匀混合假设下以质量平衡为基础的湖泊水质模型,运用滇池的实测数据对模型进行了参数率定、验证,给出了模型在滇池水质预测中的应用实测,最后讨论了模型的几个假设条件对滇池的适应性。实例研究表明,该模型可适用于滇池水质有机污染长期浓度预测。   相似文献   

19.
滇池水质时间序列变化趋势识别及特征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应用STL(Seasonal-Trend Decomposition using LOESS)方法对1998—2010年滇池外海8个监测站点、10个水质指标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递归迭代,分解出低频率的趋势项、高频率的周期项及随机残差项.在此基础上计算稳态变化指数(RSI),对水质趋势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识别和判定.结果表明,在分析的13年间,滇池外海8个监测站点各指标变化趋势总体一致;BOD5总体呈下降趋势,高锰酸盐指数(COD Mn)总体趋势显著上升,说明有机物可生化性下降;富营养化状态加剧,总氮(TN)总体趋势上升,并逐渐成为藻类的限制性营养盐,总磷(TP)浓度为劣V类,氨氮在氮元素形态中的主导地位正逐渐降低.研究结果表明,"十二五"期间滇池应重点控制氮磷、兼顾有机物污染.  相似文献   

20.
滇池草海水质变化趋势和特征污染物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滇池草海2002—2011年的年均值水质监测数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和《滇池水环境质量地方评价规定》,运用综合水质指数法(WQI)计算得到综合水质指数,结合滇池治理工程,对草海10年来水质变化趋势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第一类重金属指标水质评价优良,2004—2007年,草海的第一类项目水质呈现下降趋势,2007年达到10年来最差情况。第二类分类指数为72~92,评价为严重污染,不安全级别。2009年水质最差,第二类污染物指数成为WQI的贡献值,是草海的主要污染物。第三类分类指数为3~32,水质优良,水质安全程度为安全级。2滇池水质波动的主要因素是富营养类污染物,特征污染物是总磷和总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