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贾峰 《世界环境》2012,(3):56-61,2
巴西作为发展中国家,20年前成功举办了里约地球峰会.今年它又将举办里约+20峰会.其在环保和可持续发展方面的经验,很值得我们学习.为此,我们四月中旬赴巴西拍摄《巴西环保之窗》,这是继我执导的《美国环保之窗》、《日本环保之窗》《欧洲环保之窗》后《世界环保之窗》系列片的最新一部.图为鸟瞰俄罗斯伊尔库茨克山.  相似文献   

2.
第二次世界可持续发展高峰会议(又称里约+10会议)即将在南非的约翰内斯堡举行,这是继1992年里约会议后又一次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全球环境盛会。这次会议是在世界各国不断朝着可持续发展方向迈进,但同时却出现极大的两极分化的严峻时刻召开的。那么会议将会重点讨论哪些议题?又将出台什么重要宣言或公约?目前准备情况如何?就这些问题,记者近日采访了会议主办国,南非共和国驻华大使顾坦博先生。  相似文献   

3.
贾峰 《世界环境》2012,(3):17-18
里约环发大会回顾 1992年6月,联合国在里约热内卢召开环境与发展大会,这不仅是世界环境保护事业进程中新的里程碑,也是人类摈弃旧的传统发展模式、走向可持续发展的转折点.科洛尔在1990-1992年担任巴西总统期间,亲历并主办了这次地球峰会.会议于6月3日-14日召开,持续了将近两周,大会通过了《里约宣言》、《21世纪议程》和《关于森林问题的原则声明》三项文件,《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生物多样性公约》在会议期间开放签字.  相似文献   

4.
时隔20年,人类环境与发展大会将重返巴西. 1992年6月,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在巴西里约召开,大会通过了《21世纪议程》等重要文件.20年后的2012年,联合国再次选择在里约召开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为纪念这一历史性事件,2012年联合国环境峰会被称为"里约+20峰会".  相似文献   

5.
绿色搜索     
《环境》2012,(7):56-57
"里约+20"开启新起点 2012年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里约+20"峰会)落下帷幕,会议通过了共同文件——《我们憧憬的未来》,强调建立5130亿美元可持续发展资金,并由各国政府、企业和非政府组织等共同承担。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在大会发言中说道:"‘里约+20’峰会不是结束,而是开始。让我们共同期待未来,不只是宣言,更是切实的行动。"  相似文献   

6.
如果说20年前里约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确立的核心概念是可持续发展,那么201 2年里约+20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提出的新概念就是绿色经济。从1 962年开始至今,世界绿色运动已经有50年的历史,那么绿色经济有什么特别的新内涵和新意义?笔者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有机会参加联合国环境署有关绿色新政和绿色经济的研究咨询,6月份也应邀参加了里约+20金砖国家与绿色经济的有关研讨,愿以此文从里约+20大会谈谈绿色经  相似文献   

7.
戈尔  阿贾峰 《环境保护》1994,(11):42-43
两年前在里约,人类丰富的创造力得到了充分的体现.科学家在计算机屏幕上向我们展示出美丽异常的地球画面,如同我们从太空中看见的样子.艺术家们精心制作了雕塑、绘画、音乐以及电影作品等等.当时无论是土著人还是艺术家,科学家还是孩子,旅客还是外交官,他们之间的共同之处远远超过了各自的差异,所有的人似乎都深深感受到,我们每个人只是一个整体的一部分,虽然彼此在血缘关系上相距甚远,但是对我们共同未来的承诺将大家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相似文献   

8.
“里约+20”峰会检阅了“92峰会”各项公约共识的落实和执行情况并总结了成效与目标之间存在的差距,峰会主要成果是高度聚焦于重点问题的政治文件《我们想要的未来》.回顾和展望“里约+20”峰会表明,里约环境发展大会20年来,各国可持续发展固然取得了一定成果,然而各国间的合作行动依然面临着和客观存在一些实际困难;但同时也应看到,推动世界可持续发展行动还是有前进空间的,而且一旦突破困境,会走得更长远.  相似文献   

9.
物权法与环境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佑海 《环境保护》2007,(10):14-21
2007年3月16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以2799票赞成、52票反对、37票弃权的高票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以下简称物权法),该法自2007年10月1日起实施.什么是物权?物权法的基本内容是什么?强调保护物权对环境保护将产生什么影响?物权法对保护环境作了哪些规定?环境保护工作者应当如何认识和应对物权法对环境保护的影响?以上,是我们迫切需要了解和应对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近日发布题为《里约20年:追踪环境变迁》的报告,聚焦全球环境变化趋势.报告称,过去的20年,环境变化席卷全球."这份报告让我们都回到最基本的问题.报告不仅告诉我们,目前世界的温室气体在迅速增长、生物多样性正在  相似文献   

11.
2012年6月20-22日在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简称"里约+20"峰会)把"可持续发展和消除贫困背景下的绿色经济"和"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机制框架"作为两大主题,将"评估可持续发展取得的进展、存在的差距"、"积极应对新问题、新挑战"和"做出新的政治承诺"作为三大目标。一年多的谈  相似文献   

12.
2012年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筹备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联合国人类环境大会(1972年)40年和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1992年)20年之后,各国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将于2012年6月20-22日再聚巴西里约,召开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United Nations Conference 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简称里约+20),为在全球、区域和国家各层次实现可持续发展再次凝聚政治意愿,评估进展和差距,为迎接新的挑战提出未来行动蓝图.  相似文献   

13.
距今年的“里约+20”峰会闭幕已两月有余,但就本次以“减少贫困、绿色经济和可持续发展问题”为主要议题的峰会的讨论仍未停止。“里约+20”峰会将留给人类怎样的“资产”?  相似文献   

14.
2012注定成为历史上重点记载的一年,不仅因为这一年是邓小平具有历史意义的南巡讲话发表20周年,也不仅因为联合国将在人类环境会议召开40周年的时候召开可持续发展大会(“里约+20”),更重要的是这一年中国将召开党的十八大.目前,中国社会,甚至包括国际社会,似乎都在屏住呼吸,等待十八大拉开序幕,作出最终的决策. 为什么十八大对中国和世界如此重要?无他,在世界上具有重要地位的中国,现在正再次处在寻路之中,人们对前景众说纷纭,需要执政党一锤定音.  相似文献   

15.
<正>小野明子(罗马字母拼写为Akiko Ono,下文简称Akiko)小姐的简历里有3个国家的首都。她1978年生于日本东京,13岁赴英国伦敦西南郊的耶胡迪·梅纽因学校学习,18岁赴奥地利首都维也纳学习,后回到梅纽因学校任教至今,和小提琴教育大师西蒙·菲舍、娜塔莉·波亚尔斯基并列在该校的主讲教师名单中,还得到匿名赞助人借用的一把J.B.Guadagnini1772年制造的小提琴。Akiko有什么特别之处呢?她的成长经历对我们有什么启示呢?一、名师出高徒Akiko在梅纽因学校师从娜塔莎·波亚尔斯基5年  相似文献   

16.
6月22日,联合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峰会——“2012年联合围可持续发展大会”,即“里约+20”峰会落幕,来自全球100多个国家的政府首脑,以及数千个非政府组织以及公司的5万名代表,共同见证了2012里约峰会的全过程。与会代表签署了会议最终成果文件《我们憧憬的未来》。会议成果文件写道,世界各国“再次承诺实现可持续发展,确保为我们的地球及今世后代,促进创造经济、社会、环境可持续的未来。”  相似文献   

17.
谭万能 《环境》2012,(7):40-44
20年前,世界各国首脑首度聚集巴西里约热内卢,在那里举行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完成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谈判和协商.里约,也因此成为近20年来,一系列环境谈判和磋商的起点.其中最为著名的,正是在里约签署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UNFCCC),围绕其进行的一系列缔约国会议,就是近年来为大众所熟知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  相似文献   

18.
由中国 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组织专家学者编写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系列论著之三《国际可持续发展战略比较研究》将于今年八月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发行。   在过去的十几年中,特别是里约会议以来,各国纷纷调整发展战略,争取在可持续发展的国际舞台上争取主动,在可持续发展的各个领域维护自身的利益。中国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过程中遇到了许多挑战,中国的可持续发展究竟如何实现 ?中国在迈向可持续发展的征途中有哪些国外的经验可以借鉴 ?全球环境问题将会把 21世纪世界各国的政治、经济和外交关系引向什么格局 ?当今许多不公正的国际…  相似文献   

19.
孙钰  杨雪杰 《环境保护》2012,(14):32-34
20年前,各国首脑共聚里约热内卢,承诺给地球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未来;20年风雨兼程后,带着对地球未来的共同憧憬,各方代表再赴里约,峰会故地重启。如今,里约+20峰会已经逐步淡出我们的视野,对于这次大会所取得的成果,各方评价不一。围绕峰会成果及后峰会时代各国履约路线的问题,本刊记者对前国家环境保护局国际合作司司长、首任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驻华代表夏堃堡进行了专访。  相似文献   

20.
陈济 《世界环境》2014,(6):26-27
<正>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于1992年在里约联合国环发大会上签署,并于1994年生效。公约为之后20多年的气候变化国际谈判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谈判进程推动建立的一系列机制为加强气候变化国际合作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认为公约框架下的多边机制效率低下、与应对气候变化紧迫性要求不符的质疑声始终存在。近年来,随着围绕2020年后国际应对气候变化机制安排谈判的开启,又出现了认为公约已经不适应新的世界格局和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