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1 毫秒
1.
论环境成本内部化及政策选择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环境成本内部化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手段。本文首先从环境经济学的角度出发,分析了现行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严重缺陷。在此基础上,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点和要求,提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宏观、中观和微观的环境成本内部化政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2.
环境风险评估是防范决策失误对人群健康和自然环境造成严重损害的重要决策辅助手段。欧美国家由于战略环评涵盖的决策类型较多,并且不同程度地建立了公共政策评估制度,因而防范决策环境风险的能力已经大大提高。反观我国,由于决策体制机制不完善,战略环评参与综合决策的广度、深度不足,缺乏规范的政策评估制度等原因,因而防范决策环境风险的能力总体较低。为此,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高度出发,我国急需建立决策环境风险评估机制。基于以上考虑,本文对当前正在实施的重大战略、主要规划及公共政策三类主要决策进行了系统梳理,提出了应该开展决策环境风险评估的优先领域,以及重大决策环境风险评估的实施建议。  相似文献   

3.
论企业参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通过对企业在实施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地位、作用的分析,提出了国家和企业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应采取的对策和建议。国家应营造企业参与可持续发展的氛围,通过法律、政策和经济手段等途径促进企业参与;企业应提高可持续发展的意识,通过质量论证和环境质量管理,树立企业形象,提高国际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提出人类改造自然过程中所遇到的主要主要矛盾的基础上,运用经济学原理讨论了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价值观念和生产力优先发展理念对经济发展战略选择的影响,并用动态规划模型予以描述,提出了适宜的经济发展战略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本文分析了企业的内、外环境对企业政策和战略的影响因素和过程,提出了企业为适应环境变化而进行内部的诊断和评估的方法,以及制订适宜的政策和战略的程序。  相似文献   

6.
21世纪前5年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取向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十五”期间,可持续发展战略仍将是我国最重要的发展战略之一。本文提出了“十五”计划和2010年规划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目标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政策体系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从经济政策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涵义出发,揭示了可持续发展经济政策的客观基础是在于它能通过经济手段调节产业组织方式、资源与环境要素配置方式及人们的消费方式。基于这些认识,本文在理论上较为深刻地阐述了可持续发展经济政策的基本概念、政策主体、政策目标、政策对象和政策手段;并从产业、区域、投资、金融、税收、价格、贸易等方面探讨了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政策体系。  相似文献   

8.
当代中国的环境政策:形成、特点与评价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当代中国环境政策的形成是在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后开始起步。1979年翻2006年得翻快速发展。中国环境政策十分注意吸取发达国家的经验教训,密切结合中国国情,其主要特点有:①充分运用命令-控制手段;⑦努力推动筹集环保资金;③着力明确谁应承担保护环境的责任;④不断鼓励“防治结合”和“综合利用”;⑤较早体现对外开放和国际合作。30多年来,中国环境政策逐步演变并深化:地位从基本国策到可持续发展战略。重点从偏重污染控制翻污染控制与生态保护并重,方法从未端治理翻谭头控制,范围从点谭治理到流域与区域的综合治理。手段从以行政命令为主导翻以法律、经济手段为主导。文章最后介绍了国际社会对于这些政策的基本评价,展望了中国环境政策的未来。  相似文献   

9.
面向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系统环境分析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先集中论述了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主要环境,然后提出了其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对策建议,以期为我国全面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中国环境保护事业60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总结建国初期及起步阶段环境问题及环保工作的基础上,本文分析了我国改革开放时期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与环境政策的形成:环境保护的战略地位不断提升,环境法律法规与管理制度不断完善,环境保护同环境破坏艰难博弈,环境外交与环境保护参与综合决策,落实科学发展观与建设生态文明。中国环境政策的特点是:充分运用命令-控制手段;努力筹集环境保护资金;明确保护环境的责任;鼓励"防治结合"和"综合利用";较早体现对外开放和国际合作。文章归纳了中国环境政策的演变过程,地位从基本国策到可持续发展战略,重点从偏重污染控制到污染控制与生态保护并重,方法从末端治理到源头控制,范围从点源治理到流域和区域的环境治理,手段从以行政命令为主导到以法律、经济手段为主导。指出发展低碳经济,建设生态文明是环境保护的出路和目标。  相似文献   

11.
环境管制政策的局限性与变革--自愿性环境政策的兴起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我国虽然基本上避免了环境质量急剧恶化的局面。但是现行环境政策并没有从根本上遏制环境状况不断恶化的趋势,我国环境政策的效率亟待摄高。究其原因,我国环境政策以行政直控的管制政策为主。具有强烈的行政管理色彩,使得政府和企业的博弈长期锁定在非合作状态。要摆脱这种困境,必须引入第三方激励、监督机制。促使双方的博弈转变为合作博弈。20世纪90年代中期自愿性环境政策的渐渐兴起,是企业和公众在产品市场上互相影响的结果。而政府起到引导激励、信号传递作用。文章从博弈论的角度对此进行了分析,自愿性环境政策缓解了环境管制成本与效果冲突的困境,是未来环境政策的一个重要的方向。  相似文献   

12.
Most environmental issues and policy designing are uncertain and irreversible;therefore,the timing of environmental policy implementation becomes especially important.This paper establishes a random dynamic programming model and analyzes the optimal timing problems in environmental policy under uncertain variables.This model results indicate that two variables have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timing of environmental policy implementation and they work in opposite directions:on one hand,the more uncertain the economy is,the higher the cost of policies implementation will be,and consequently the incentive to immediately adopt the policy will be stronger.On the other hand,the higher the uncertainty of the environment is,the stronger the irreversibility of ecological harm caused by pollutants per unit will be.Therefore,the government should implement new environmental policies as early as possible in order to gain more ecological benefits.  相似文献   

13.
Abstract

Most environmental issues and policy designing are uncertain and irreversible; therefore, the timing of environmental policy implementation becomes especially important. This paper establishes a random dynamic programming model and analyzes the optimal timing problems in environmental policy under uncertain variables. This model results indicate that two variables have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timing of environmental policy implementation and they work in opposite directions: on one hand, the more uncertain the economy is, the higher the cost of policies implementation will be, and consequently the incentive to immediately adopt the policy will be stronger. On the other hand, the higher the uncertainty of the environment is, the stronger the irreversibility of ecological harm caused by pollutants per unit will be. Therefore, the government should implement new environmental policies as early as possible in order to gain more ecological benefits.  相似文献   

14.
论环境治道变革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环境政策型态是指环境政策采取的存在方式。根据我国环境政策的绩效表现和我国市场化改革的前景 ,我国环境政策应从“政府直控型环境政策”转向“社会制衡型环境政策” ,谓之“环境政策转型” ,主要途径是扩大社会环境权益 ,同时适当简化政府环境管理过程。为了进一步激励社会力量的环境保护行动 ,建议设立“环境权益保护日” ,并建立“全国环境保护协会”。  相似文献   

15.
首先参照投入—产出比,利用环保财政投入占GDP比重与环境污染综合指数之比对各区域环境财政政策治污效应系数进行测算,按系数值域把中国30个省(市)分成两个区域,区域1包括北京、甘肃、贵州等19个省市,区域2包括上海、浙江、福建等11个省市。其次分析环境财政政策、环境税收政策和中国式环境分权的治污效应并分区检验,最后对中国式环境分权和经济发展水平的门槛效应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环境财政政策治污效应显著,区域1财政政策取得了更好的治污效果,中国目前车船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土地使用税、耕地占用税、资源税及排污费等"近似"环境税种总体治污效应不显著,中国式环境分权与污染物排放显著正相关,中国式环境分权和经济发展水平对财政政策的治污效应具有显著的门槛效应,当中国式环境分权度低于-0.164、经济发展水平低于4.174时,环境财政政策具有更好的治污效果。样本期内以中国式环境分权为门槛变量时,有安徽、广西等15%的观测值位于低门槛区域,以经济发展水平为门槛变量时,有贵州、云南等10%的观测值位于低门槛区域。中国目前的能源消费结构和工业结构是加剧环境污染的重要原因,城镇化和对外开放在一定程度上助推了高污染和高排放。鉴于此应加大环境保护财政支出,提升环保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单独开征环境保护税种,中央政府适度地环境集权,全面提升环境质量。  相似文献   

16.
激励生态农业发展的环境经济政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着重探讨了激励生态农业发展的环境经济政策分析过程。该方法体系从农业环境经济系统的起始元——农户入手 ,建立了农户环境经济行为模式 ,进而通过指向农户的环境经济政策激励机制模型分析 ,寻找促进生态农业发展的环境经济政策包。  相似文献   

17.
本文简要回顾了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现在中国环境政策的发展历程,分析了每一个阶段环境政策的内容和特点,探讨了当前中国环境政策存在的问题,并对如何完善环境政策,如何有效执行环境政策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农业贸易政策环境影响评价的案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国际贸易自由化程度的提高,贸易与环境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对贸易政策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指导贸易政策的制定。是解决贸易所带来的环境问题的重要途径。了解中国入世后一系列的农业政策调整会在多大程度上影响环境。对于新的政策决策具有指导意义。本文在总结贸易政策环境影响评价研究步骤和方法的基础上。对农业贸易政策环境影响评价的特点进行讨论,并以河北省迁安市小麦种植业为例,进行农业贸易政策环境影响评价的案例研究。由于农业贸易政策直接作用于农业生产经营活动。再通过农业生产经营等活动间接地影响环境质量状况。本文借助转移矩阵方法进行分析评价。  相似文献   

19.
Reviewing the existing environmental policies in Western China,we find that:in time sequence,the characteristics of China's western environmental policies shift from"development drive governance"to the full implementation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construction;and in spatial sequence,the ecological,social,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Western China reach to coordination through the nature reserve setting,ecological migrants,fiscal transfer payment and differentiated ecological environmental policies.Due to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policies and projects,environmental degradation trends in the western ecological environment were alleviated significantly,the living conditions of farmers and herdsmen were improved,and many successful experiences were explored.However,future ecological environmental construction in Western China requires further improvement in integrated planning,eco-compensation mechanism,and policy assessment.This paper concludes with specific recommendations such as drawing up ecological environment construction planning,strengthening environmental law enforcement and incentive mechanisms,improving policy assessment and scientific support,enhanci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apacity,improving eco-compensation mechanism,and refining the environmental policies for key areas.  相似文献   

20.
环境技术变革的经济机制分析和政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企业和环境管理决策者两个角度,对排放标准、环境税、排污权交易及其政策组合等政策的机制和效果进行了比较研究,提出我国目前在清洁生产要求下促进环境技术变革采用有效政策工具的理论依据和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