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甲胺磷、甲基托布津、邻苯二胺、多菌灵、乙霉威等近十种产品的混合废水可生化性差,用传统的方法处理难度大。笔者进行“酚胺回收—脱硫脱氨—混凝沉淀—生物水解—AB生物氧化”处理新工艺的试验研究,混合原污水COD=4500mg/L,处理后出水COD≤200mg/L,既回收了有用物质又改善了污水的可生化性,达到了满意的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2.
简要介绍了污水生物技术的发展背景及分类,着重介绍了污水生物处理技术的发展及数学模型应用于污水生物处理技术的过程,收集整理了国内外污水生物处理技术的进展情况,总结了基于数学模型的污水生物处理技术的发展方向及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近年来污水生物处理新技术的剖析,进而提出了关于污水生物处理技术的探讨的设想与课题。  相似文献   

4.
上向流曝气生物滤池处理煤矿矿区生活污水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概述了我国煤矿矿区生活污水特点、处理技术发展及上向流曝气生物滤池技术特点,对生物滤池处理矿区生活污水进行试验研究,为工程设计提供合适的技术参数,同时进行了工业性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混凝沉淀后进行生物滤池处理矿区生活污水技术可行,投资省,运行费用低,出水达到生活杂用水标准,可实现矿区生活污水资源化利用。  相似文献   

5.
超声波强化污水生物处理的可行性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超声波空化处理难降解有机废水机理和超声波辐射促进微生物活性作用机制的分析研究,提出将超声波应用于强化污水生物处理的可行性。同时设计了利用超声波空化反应单元作为污水生物处理的前处理工艺,提高污水的可生化性,和在生物处理反应器中直接进行超声波辐射提高生物处理能力的工艺。分析了超声波强化污水生物处理的影响因素,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采用碱销及聚铁二段混凝,改善再生橡胶脱硫废水的物化处理效果,提高BOD/COD值:采用三相流化床生物处理新工艺、提高废水的生化处理效果。通过试验,得到该废水的3种处理方案,按出水COD值,可分别排入污水处理厂、城市下水道或达到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7.
论证了港口化学品污水综合处理技术的可行性及合理性,并通过试验提出了预处理及生物处理的工艺流程,并通过试验提出了预处理及生物处理的工艺流程,试验结果表明,处理后污水全面达到国家一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8.
曝气生物滤池(BAF工艺)是在生物接触氧化工艺的基础上引入饮用水处理中过滤的方法而产生的一种好氧废水处理工艺.该工艺流程较短,基建费用和常年运转费用大大低于常规二级生化处理技术。通过工程实例,证明该工艺是比较理想的生活污水和低浓度工业污水的处理工艺。  相似文献   

9.
当前时期下,世界上使用最多的以及最为广泛地湿式脱硫技术就是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技术。该技术之所以能够被世界广泛地应用,主要还是在于其工艺较成熟、稳定度较高以及效益较好的原因。而且对于各种类型的煤都可以进行很好地脱硫,据研究报道,该技术脱硫效率高达95%以上。然而,该技术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如结垢、堵塞等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该技术的脱硫效率,影响了化工生产的进程,亟待解决。文章就是通过对该技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的一些常见的问题进行分析论述,然后基于这些问题提出几点对策以及对脱硫效率的提高进行一定的阐述。  相似文献   

10.
半干法脱硫技术既具有湿法反应速度快、脱硫效率高的优点,又具有干法无污水排放、脱硫后产物易处理的特征。本文就玻璃熔窑烟气脱硫应用较广的三种半干法技术(RSDA、RCFB、NID)进行简要的阐述及对比,为方案选择与设计提供有限参考。  相似文献   

11.
铁碳法处理味精废水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铁碳法处理高浓度味精废水 ,试验结果表明 ,以铸铁屑作为接触材质提高pH效果优于不锈钢 ,以铸铁屑作为接触材质与废水反应 2h后pH可由 1 .97提高至 4 .88;铁碳反应后出水调节 pH至碱性时COD去除率随 pH升高逐渐上升 ,pH提高至 9.0时COD去除率可达 52 .5 % ;废水 pH由 1 .96提高至 4 .88时Fe2 + 浓度差为 3395mg/L。  相似文献   

12.
无机改性膨润土预处理味精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无机化合物活化膨润土合成无机改性膨润土,并将其用于味精废水预处理,回收废水中的有机物。系统地研究了改性剂的种类与用量、絮凝剂的种类以及无机改性膨润土的用量对去除味精废水CODCr及谷氨酸菌体的影响,并进一步研究该处理法对味精废水的适应性。结果表明:利用7 5mg g的改性剂Na2CO3和K2HPO4可合成具有较高处理效果的无机改性膨润土,它与20mg L聚丙烯酸钠联合处理高浓度味精废水,CODCr和谷氨酸菌体的去除率可达58 2%和87 6%,同时回收的沉淀物中粗蛋白质量分数达0 468。   相似文献   

13.
糖蜜酒精废水微氧厌氧生物脱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糖蜜酒精废水属于富含硫酸盐的高浓度有机废水,采用微氧厌氧生物脱硫技术进行处理。在同一反应器中先利用硫酸盐还原菌(SRB)将糖蜜酒精废水中的硫酸盐还原为硫化物,然后利用无色硫细菌(CSB)在微氧状态下将硫酸盐还原产物———硫化物氧化成硫单质,消除了硫化物对产甲烷菌的毒害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此工艺脱硫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4.
序批式缺氧-好氧工艺处理味精废水试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味精废水经吹脱、稀释预处理 ,CODCr32 0 0mg/L、氨氮 170mg/L、总氮 40 0mg/L ,在CODCr负荷 0 6kg/m3 ·d下 ,接触氧化法和活性污泥法都能达到GB8978 96的排放标准。当负荷为 0 8kg/m3 ·d时 ,低浓度进水方式可以使出水CODCr接近处理目标 ,但出水CODCr排放总量增加。由于味精废水含有高浓度的硫酸盐 ,缺氧状态下 ,硫酸盐还原反应影响了反映硝化反应。味精废水自身碱度不足 ,必须投加充足的碱量 ,以避免硝化时 pH的下降。  相似文献   

15.
味精废水处理工艺设计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许玉东 《环境工程》2002,20(3):18-20
介绍了味精废水处理工艺设计实例。工程实践表明 ,味精废水在回收菌体蛋白预处理后 ,采用两相UBF SBR处理工艺是行之有效的。该处理技术先进 ,出水可达到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6.
串联式氨解脱离子交换法处理味精等电点废母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丽  顾晓彬 《环境工程》1998,16(1):7-10
提出了一种味精生产污染物控制新技术。采用四只串联的离子交换柱连续、交替吸附味精生产等电点废母液中残留的谷氨酸,通氨洗脱树脂吸附的谷氨酸,回收谷氨酸生产味精。这一技术可使味精得率提高45%,污染物CODCr排放量减少256%。  相似文献   

17.
自然选育酵母菌对不同废水处理及资源化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从色拉油加工废水,味精废水、印染废水、钻井废水等4种特性各异的废水中筛选出酵母菌,并根据形态特征和生理生化特征对筛选到的12种酵母菌(包括2种耐氨酵母)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酵母菌处理工艺对色拉油加工废水和味精废水这两类高浓度有机废水具有较好的处理效率,如前者的TOC和后者的COD的去除率均在85%以上。但对人工合成物质含量较高的印染废水和钻井废水处理效果较差。这一结果可能与酵母菌原来所处的环境条件有关。  相似文献   

18.
随着公众对SO2污染危害的进一步认识,火电厂SO2的污染控制问题已越来越得到广泛的重视。现有火电厂多采用湿法石灰石-石膏烟气脱硫法,其脱硫效率可达95%以上。脱硫后的废水因含有多种污染因子,需经水、污泥系统处理后方可排放。  相似文献   

19.
利用酵母菌处理高浓度味精废水的连续小试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利用批量实验对从高浓度味精废水中筛选出的一组酵母菌混合菌群进行了脱氢酶活性(DHA)测试.结果表明用该菌群对COD、硫酸根和氨氮均接近20000mg/L的味精离交尾液进行处理时,其DHA值在前36h高于对离交尾液稀释液的处理,说明高浓度氨氮和硫酸盐对酵母菌活性的影响不显著.利用接种了该酵母菌群的生物接触氧化反应器对味精废水进行的连续小试处理结果表明,COD容积负荷2.0~14.3kg/(m3·d)时,COD去除率稳定在80%以上;适当地补充磷源有利于维持稳定的处理效果对出水pH值和C  相似文献   

20.
水解酸化-SBR工艺处理味精废水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严进 《环境工程》2006,24(6):29-30
利用水解酸化-SBR工艺对味精废水处理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在水解酸化水力停留时间为8h、SBR反应时间为6h、水温为20~25℃的条件下,CODCr和NH3-N的去除率均达92%以上。表明以水解酸化作为预处理可有效提高味精废水的可生化性,提高整个工艺的CODCr和NH3-N去除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