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供水管网是影响供水水质的重要因素,特别是在拥有复杂供水管网的现代化大都市。以国内某现代化大都市供水管网为研究对象,该市拥有普通自来水供水系统和饮用净水供水系统,分别建立了水质监测系统,并根据提出的供水管网水质监测点布置原则确定了水质监测点的位置、数量及监测频率、指标;通过从2009年6月至2010年1月为期8个月的水质监测,共采集了560份水样数据,据其对该大都市的供水管网水质进行了分析评价。结果显示:供水管网对普通自来水及饮用净水水质都会产生不良影响;普通饮用水经过管网传输,细菌总数升高甚至超标,特别是在供水管网末梢及两水厂供水交界处;饮用净水的不合格项目为细菌总数和浑浊度,其在距离水厂越近的区域水质越好。  相似文献   

2.
新冠肺炎疫情对公众健康造成了极大威胁。针对疫情可能造成的水污染问题,各地生态环境部门均全力加强城市和农村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监测预警工作,突出了当前形势下饮用水水源保护工作的重要性。为实现安全饮用水目标,美国在法制体系、组织结构、饮用水水源地风险评估和保护计划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我国应对疫情、实现饮用水安全保障提供了诸多启示。美国实践经验表明,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应建立从废水排放控制到水源地风险防范的全方位、一体化管理体系;完善"从水源地到水龙头"的监测与应急体系;构建分工明确、权责清晰的制度体系;完善公众参与和信息公开,形成多方共治的良好局面。基于美国水源地保护经验,本文研究提出如下建议:加强全国饮用水水源地风险评估,严防医疗污水和城镇生活污水向水源地排放;加强水源地水质监测和预警,提升监测预警水平并制定备用水源等应急响应计划;强化地方政府对水源地的统一监管职能,明确水源地管理部门和水源地水厂的职责分工,加强组织协调和联防联控;完善公众参与和信息公开,增强公众环保意识和"主人翁"意识。  相似文献   

3.
排污单位自行监测是构建多元共治的环境治理体系的重要内容。我国目前大力推进排污单位自行监测,但自行监测尚未发挥应有的作用。本研究认为要使自行监测发挥作用,要保证"测起来""管起来""用起来"。当前,排污企业对自行监测的认识不足、自行监测数据的法定地位不够明确、信息公开缺少科学设计等因素,制约了自行监测作用的发挥。对此,文章提出应强化激励处罚机制,促进排污单位提供真实性监测信息;政府的监管重心应从监管排污向监管排污和监管自行监测行为并重转变;科学设计信息公开内容和方式,为社会监督和公众参与提供便利条件;以充分发挥自行监测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介水传染病是当今世界主要环境问题之一,其中人类肠病毒通过污染水体导致人类感染的胃肠道等疾病是主要传染病之一。本文以人类肠病毒经过污水处理厂排放为起点,分析其进入海洋环境后通过海水或海产品等途径给人体健康带来的风险;综述了国内外关于海洋环境中病原微生物的监测与评价技术体系的最新进展,指出目前我国海洋环境微生物监测指标和评价方法还不能满足指示人类肠病毒污染的问题。基于此,本文提出为更好地保护公众健康,我国迫切需要制定切实可行的海洋环境中人类肠病毒的风险监管措施,包括构建科学的海洋环境中人类肠病毒监测技术体系,构建全国相关的监测网络体系,构建海洋环境中人类肠病毒风险评价和预警体系,制定加强我国海洋环境中人类肠病毒的污染监管办法等。  相似文献   

5.
石兜—坂头水库是厦门市的重要饮用水水源地,其水质的好坏直接影响供水安全保障。根据2007年11月-2011年10月的水质监测数据,参照GB 3838-2002Ⅱ类水质标准,将27项水质监测指标分为3类,计算历年丰、平、枯水期水质综合指数(WQI),评价水质状况。结果表明:①难处理的毒性污染指标的WQI值小于10,远未危及水质安全;②易净化的污染指标中高锰酸盐指数、五日生化需氧量、大肠杆菌等在个别时段超标;③影响水质的最主要指标是总磷和总氮,单项指数常年保持在40以上,并曾一度接近80,达到Ⅳ类水质标准,水体受到一定的氮、磷污染。④4年来,水质变化处于相对比较稳定的状态,丰、平、枯水期水质变化不甚明显,最大WQI为33.3,水质评价为优良,是合格的供水水源地。就污染物成因及该水源地保护措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水库,尤其是供水型水库,对经济发展和国计民生有重要作用,因此做好供水型水库水质分析评价工作至关重要。为了科学合理地选择评价方法,本文对比分析不同类型水质评价方法,阐述其优缺点。分析结果显示,需因地制宜地选择评价方法和选取水质指标,综合多种评价方法进行判断。其中,单因子分析法简单直接,但不利于整体情况的分析;层次分析法对整体水质情况的分析较为全面,但易受到主观因素影响;主成分分析法对于单一水质指标的分析更为准确;综合水质指数法和内梅罗法的评价结果相对更加全面。  相似文献   

7.
以松花江流域省界缓冲区典型监测断面数据(2007-2014年)为基础,利用内梅罗污染指数法对流域水质情况进行综合评价,结合年变异系数和相关系数探究水质年际、年内变化趋势.根据监测断面数量和Ⅲ类及以上水比例变化情况分析省界缓冲区水质状况.根据水质特点确定主要超标项目,结合单因子评价法分析主要监测断面的水质类型、年际变化情况,并对监测指标相关性和超标率进行分析.根据上述分析结果,提出针对松花江省界缓冲区的监管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8.
近来我国多地发生危险废物非法倾倒事件,暴露出危险废物监管中的相关问题。美国也发生过类似事件,随后建立了危险废物管理法律制度和监管体系,收到了良好效果。本文全面梳理分析了美国危险废物监管经验,基于我国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进一步完善我国危险废物监管制度的政策建议:明确及细化产废单位的主体责任,建立和完善全国危险废物信息数据库,建立危险废物及产废单位分类管理制度,加大对非法处置危险废物违法人员的处罚力度,配套使用公众监督、经济激励、法律宣贯等保障措施,加强危险废物信息公开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9.
对阜新市韩家店镇南瓦村环境质量进行监测与评价,结果表明南瓦村环境空气质量较好,达到国家二级标准,饮用水源地水质状况较差,水质现状类别为Ⅳ类,部分土壤环境处于轻微污染状态。建议完善农村环境质量监测指标和评价体系,增加生态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价。  相似文献   

10.
供水水量指标和饮水水质指标是城镇地下水饮水安全评价中最为重要的2个指标,采用综合指数法着重从该两项指标对典型小城镇石河子市的地下水饮水现状进行安全评价,以挖掘小城镇供水中的不安全因素,为提高小城镇供水安全性提供理论依据和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1.
信息化监管系统由现地信息采集系统和应用系统组成.前者由闸控现地监控系统、视频监控系统、水量水质监测系统、水雨情监测系统和便携式水质仪组成;后者由一体化平台软件、数据接收处理软件、应用服务系统软件、移动服务软件等组成.尾水导流工程信息化监管系统的建设,能提升尾水导流项目运行维护能力,满足徐州市水务局系统维护便捷、测量精度一致、信息共享的需求,满足江苏省南水北调尾水导流水质监管系统网络的需求,适应后期尾水导流工程的监督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为加强对污染源的执法监管,加大对污染源的监控力度,进一步促进企业达标排放和节能减排,推动环境质量的不断改善,许多城市都在企业普及安装了在线监控系统。要保证在线监控系统的运行效果,关键在于通过合理的方法,严把验收关,科学进行监控系统的性能测试以及在线监控数据与人工监测数据的对比分析和验证,以确保在线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充分发挥在线监控系统在环境管理中的作用。加强在线监控系统维护管理,定期或不定期进行性能测试和对比试验分析,能够确保在线监测数据的质量。  相似文献   

13.
改良综合指数法及其在上海市水源水质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为建立一种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水质评价的改良综合指数法,灵活选取转换指数法、加权平均法、最差因子判别法和内梅罗法等综合指数计算模式,并运用专家咨询法赋以各类指标健康权重.运用该法对2007年上海市的水源水质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显示,水源水质在总体上符合国家标准,但存在一定的有机污染.进一步分析表明,长江是上海市最佳的集中式供水水源;郊区水厂的原水水质要劣于市区;市级水厂的原水水质较好;第一季度的原水水质要劣于其他季度.本文所建立的改良综合指数法具有简单、合理和可操作性强的优点,可较好地应用于其他城市的水源水质评价.  相似文献   

14.
水体质量评价已成为当前开展水环境规划管理,以及污染综合防治方面所不可缺少的基础工作.本文在对河流水质现状评价系统的调研分析和对水质状况全面了解的基础上,通过与传统的综合指数水质评价法的对比,采用一种全新的水质标识指数法对上海市苏州河支流之一彭越浦河1993~2003年10年间监测数据进行了综合分析.并对水质标识指数法在河流水质评价中的应用方法、优缺点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与综合指数评价法的应用进行的比较,水质标识指数法反映的河流水质信息更多、更客观,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5.
地表饮用水源地安全指数及快速评价方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饮用水水源保护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水源地安全监测与评价是进行水源地保护的基础,通常采用的‘自下而上’的调查监测方式,时效性不强并且工作量大。结合遥感数据的时空分辨率高、覆盖面积大、获取数据便捷的特点,文章提出的地表水源地的安全指数,从利用地表水体监测数据与遥感数据各自优势的角度出发,实现对水源地进行快速动态监测。通过对地表水源地的水质、水量、水环境、环境安全监管等四个方面进行监测,构建指标体系,运用模糊数学和层次分析方法,基于水源地安全评价指数对水源地安全进行全面评价,实现对水源地全面及时的监测,为管理工作提供依据。并且,本方案在了解水源地整体安全性的基础上,可以进一步掌握水源地的安全隐患,从而制定合理措施对水源地进行有效保护。最后以密云水库水源地流域为例进行了方法验证。  相似文献   

16.
中国湖库水环境质量现状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湖库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也是我国最为重要的饮用水来源。随着经济发展和污染负荷入湖库量持续增加,我国湖库水环境质量不断下降。以2005-2007年我国大陆地区各省(自治区、直辖市)183个湖泊、531个水库25项水质指标的调查资料为基础,采用单项指标评价和综合评价方法,分析了我国湖库主要的污染状况。结果表明,我国湖库污染的形势十分严峻,Ⅰ类水比例极低,而Ⅴ类和劣Ⅴ类水质比例过高。有机污染仍然是我国湖库主要的污染问题之一,超标因子主要有化学需氧量、石油类、五日生化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和粪大肠菌群;同时重金属和其它有毒有害物质的超标问题也十分严重,超标因子主要为汞、镉、砷、铅和氰化物。我国达到集中式饮用水水质标准(Ⅰ类、Ⅱ类和Ⅲ类)的湖泊比例仅有20.9%,水库比例稍高,但也仅为53.5%。  相似文献   

17.
基于水环境信息规范变换的水质普适指数公式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了建立科学合理、和谐统一、简洁实用的包括地表水、地下水和湖泊富营养化水体的水环境质量的普适指数公式,借鉴物理学中普遍存在的规范不变性(对称性)原理,适当设定水环境各指标的"参照值"和相对于参照值的指标值规范变换式,使不同指标的同级标准值经规范变换后的"标准规范值"彼此差异很小,从而可以认为用规范值或对数变换值表示的不同指标都与某个指标"等效".因此,基于规范变换的不同指标的某种形式水质指数公式都可以用该"等效指标"的相应水质指数公式等效替代.在满足一定的优化目标准则条件下,采用免疫进化粒子群混洗蛙跳算法对公式中的普适参数进行迭代优化,分别得出优化后对地表水、地下水和湖泊富营养化水体的72项指标皆适用的对数型幂函数、韦伯-费希纳定律、Г型分布函数、污染危害S型函数、参数化组合算子和加和型幂函数等6个水环境质量的普适指数公式.最后对公式的可靠性进行了理论分析,并通过若干实例对公式的实用性进行了效果检验.结果表明:水环境质量的多种形式的普适指数公式皆具有形式简洁、和谐统一、计算简便和普适通用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明重庆岩溶山区农村各种分散式供水模式饮用水的水质状况及影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高农村饮水质量,以重庆南川区南平镇石庆村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水文地质调查、饮用水采样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按照国家颁布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对研究区内8种不同供水模式下饮用水的水质状况进行对比研究,并就其影响因素展开深入探究。结果表明该研究区内饮用水水质状况总体上不容乐观。主要存在感官性状明显、pH偏高、部分离子浓度超标和细菌总数超标率高等问题。运用综合指数法分析后得出以雨水和坡面流为源水的饮用水水质较差,基本不适合饮用。雨水未被污染,经过治理可以饮用。地下水普遍受到人类的污染。  相似文献   

19.
选取衡阳市基础条件基本一致的3处人工湖,对其天然成因、水体功能、补给方式、管理方法以及水质现状进行对比研究,发现补给水水质是影响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因素之一,并通过对降水和再生回用水等补给水自身污染成因分析,提出了相应的治理和控制措施,以为城市人工湖生态环境改善和治理方案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