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环境是人类进行生产和生活的场所,是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自然因素的总和,不论是简单再生产还是扩大再生产,都是以环境作为再生产的物质基础。长期以来,人类通过开发利用和改造自然环境,获取大量资源,造成了资源枯竭和生态严重退化;同时又大量排放废弃物,造成环境污染严重,对经济发展带来严重后果。  相似文献   

2.
本文中作者引用并分析了马克思、恩格斯针对人类活动与自然界之间进行物质交换过程中产生的恶性循环所提出的一系列战略和策略思想,给出了变恶性循环为良性循环的概念模型和环境保护的基本内涵。明确地提出了寓于环境之中的各种自然物质资源和以其为载体的环境资源是相互依存、彼此作用的统一体,以及这两类自然资源价值属性的表现形式;分析了人们无偿地向大自然索取、耗用甚至掠夺这两类自然资源的错误认识及价值观,进而就环境问题的三大层次阐述了人们应持有的自然资源价值观,提出应从国民收入再分配中安排用于自然资源保护和再生的投资,建立自然资源再生产过程,并与人类自身再生产和社会物质资料再生产过程相适应。在这个理论前提下,作者认为不宜把环境保护列为“社会公益事业”,而应将其归属于自然资源再生产的范畴,并在文章的最后给出了相应的理论模型。   相似文献   

3.
环境心理学与当代环境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学珉 《环境保护》1994,(10):39-40
本世纪以来,由于工业和科技的飞速发展,人类在科技和经济方面取得了巨大的飞跃.与此同时,资源利用不合理却带来了一系列环境问题,如资源破坏、环境污染、水土流失、生态平衡破坏等.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环境污染、环境破坏,及不合理的环境规划和建筑设计给人类的生理、心理和行为带来了很大的影响,最直接的影响就是环境污染引起的各种疾病,如水俣病、美尼尔氏综合症、空调综合症以及重金属污染引起的生理疾病和心理变态等等.伴随生理疾病,病人往往表现出心理和行为失常,如恐慌、焦虑、心神不宁、行为失常等等.环境污染已直接危及到人类的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4.
张俊 《环境保护》2007,380(9B):56-58
我国环境污染的现状 环境污染是指人类在生产、生活过程中向环境排放超过环境自净能力的物质或能量.从而降低环境质量.影响人类及其他生物生存和发展的现象。环境污染给人类社会造成的危害极大.据有关资料统计.我国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造成的损失每年达2000多亿元。20世纪80年代我国环境破坏的损失约占GNP的6%生态破坏的损失约为9%~12%,  相似文献   

5.
环境管理学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环境管理学与可持续发展邵洪,张力军,张义生本世纪以来,随着科学技术进步和社会生产力的极大提高,人类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加速推动了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进程,与此同时,人口剧增、资源过度消耗、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日益突出,人类也饱尝了工业文明所造成的...  相似文献   

6.
环境污染的现状 环境污染是指人类在生产、生活过程中向环境排放超过环境自净能力的物质或能量,从而降低环境质量,影响人类及其他生物生存和发展的现象.环境污染给人类社会造成的危害极大,据有关资料统计,我国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造成的损失每年达2000多亿元.  相似文献   

7.
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环境问题.既有环境污染问题也有生态破坏问题.环境受到污染与生态环境遭受破坏的程度是触目惊心的,实际上这些问题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已经构成了严重威胁.人类要想持续发展,必须要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减少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8.
环境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人类与环境共存共荣,环境不仅提供人类赖以生存的各种自然资源,并对人类经济活动中产生的废物和废能量进行消纳和同化,还给予人类舒适性环境的精神享受。然而由于人类传统的生产、消费方式而对资源过度索取与大量地排放废物,使得环境的自净能力与再生速度无法及时跟上步伐。当今全球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日趋加剧,环境恶化阻碍了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威胁着人类自身生存。人们日益认识到不能以牺牲环境来获取当前利益,只有保护环境、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才能使整个人类继续生存和发展下去。…  相似文献   

9.
环境法律责任的构成要件有三个:污染环境或破坏生态的事实(事件或者行为),环境污染或生态破坏的结果,事实与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其中,环境污染或生态破坏的结果应当界定为"由人的行为或自然事件引起的,对人类生活生产区域及可控制、可利用范围内造成的,使法律主体的利益受到影响的或短时间内难以恢复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10.
环境和生态问题事关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人类创造文明历史的同时也是人类对大自然的破坏史,在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日益严重的今天,弘扬绿色意识、倡导绿色观念、确立绿色伦理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11.
人类的生活环境问题,近二十多年来在世界各国都已非常重视;特别是由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结果,人类更面临着人口密集与区域生态环境的问题,认识到环境污染与资源破坏对人类生态系统的影响,必须从生态  相似文献   

12.
阿超 《环境》2004,(9):43
环境污染正以惊人的发展态势,威胁着人类的生存。气候的异常变化,沙尘暴的长驱直入,江河湖海水质下降,人为因素造成的资源破坏……尽管所有这一切都在警示人类要保护地球,保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然而,由于经济利益的驱使,污染环境、破坏环境的事件依然屡禁不止,并且花样翻新,愈演愈烈!  相似文献   

13.
资源、环境和发展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我们保护环境、保护生态也就是保护资源,保障人类社会健康、稳定、协调、持续地发展。在我国,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和利用导致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而环境的污染和生态的破坏反过来又加剧了资源的紧缺和枯竭,严重地危及了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的健康与生活。目前,我们正面临着环境状况和资源状况不断恶化的严峻局势,这是一个涉及面很广的问题,要解决好这个问题,靠环保部门或是资源管理部门单方面的努力是不够的,需要有多部门的合作,通过多层次多方面来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4.
一、持续发展的提出近代人类社会,由于人口的迅速增加,生产的不断发展和工业的不断集中,对自然界的索取越来越多,投向环境的废弃物和污染物也愈来愈多.50年代以来,人类所面临的人口剧增,粮食短缺,能源紧张,资源破坏,和环境污染等五大问题日趋恶化,导致生态危机逐步加剧,经济增长速度下降,局部地区社会动荡,形成了迫切的发展需求和脆弱的生态环境之间的尖锐矛盾.为应付世界性环境退化  相似文献   

15.
环境生物技术是21世纪科技发展最富魅力的高新技术。实践证明,当今人类所面临的诸如环境污染、资源短缺、生态破坏、健康受害等许多问题,都有可能从生物技术的开发研究中得到解决。本文简单分析了生物技术的内容及特点,着重介绍了生物技术在环境保护和环境污染修复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前言     
环境与发展是当今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世界各国认识到,全球性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对人类生存与发展构成严重威胁,保护生态环境,实现持续发展,已成为全世界紧迫而艰巨的任务。继1972年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会议之后,今年6月在巴西召开了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会议通过了《里约环境与发展宣  相似文献   

17.
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引发的资源危机、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已成为影响社会发展、威胁人类生存的难题,并呈加剧的趋势。加强环境保护、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无疑是解决这些问题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8.
何红升 《环境》2003,(3):47-47
全球环境正日渐恶化已经是一个公认的事实。地球在变,变得愈来愈不利于人类的生存和繁衍。人类正深深地陷入当代环境问题的困扰之中,中国也不例外。廿多年来,中国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进展。但是,从整体上看,当前环境问题仍十分严重。我国的环境污染仍在加剧,环境质量还在恶化,大气二氧化硫含量居高不下,水环境质量已呈恶化趋势,固体废弃物污染量大面广,噪声扰民严重,环境污染事故时有发生。据中国社会科学院最近公布的一项报告表明:中国环境污染的规模居世界前列。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已经成为制约国民经济发展和影响社会稳  相似文献   

19.
资源、环境、生态问题是我国煤炭资源型地区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严重障碍.山西作为我国重要的煤炭资源型地区,长期以来,由于资源的粗放式开发、低水平的利用以及以煤及相关产业为主的产业结构,造成了资源"衰竭"、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为此,山西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首先要加强对资源的规划和保护;第二要发展环境友好的科学技术,开展煤炭资源的综合利用;第三要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构建生态型产业体系;第四要加快生态环境恢复治理.  相似文献   

20.
环境问题是人类社会普遍关心的重大问题.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全球环境变化以及由此带来的自然灾害和社会问题,直接威胁着人类的生存,环境的恶化阻碍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危及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妇女由于其性别特点及在人类社会繁衍与发展中的特殊作用,则更多地承受着环境恶化的苦果,有权利保护自己正当的环境权益.妇女也更深地感受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有义务加入到环境保护的伟大事业中来.中国妇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