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文章综述了国内外物理、化学法修复火炸药污染土壤的研究进展,应用于火炸药污染土壤的物理法主要有深埋、填海及淋洗,化学法主要有碱处理法、高级氧化法、零价铁还原法等。指出了将多种方法综合使用是火炸药污染土壤修复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对地下水铁锰污染现状及危害进行了介绍,概述了地下水铁锰去除技术方法:主要包括自然氧化法、接触氧化法、生物氧化法等。重点综述了生物法除铁锰的研究进展,从滤料、微生物筛选及驯化、运行条件等方面进行强化以提高除铁除锰效率,是该研究方向的重点。  相似文献   

3.
硫化氢的净化技术及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合评述了硫化氢废气的各类净化方法及最新的研究进展。硫化氢废气常规净化的方法有氧化法、吸收法、吸附法等,目前净化硫化氢废气的主要新技术,包括生物法、臭氧氧化法、电化学法和电子束照微波分解法。重点论述了生物法和电化学法净化工艺,生物法主要用于低浓度大气量的硫化氢废气的处理,具有设备简单、运行费用低,较少形成二次污染等优点;电化学法具有处理效率高、操作简便、不产生副产物或二次污染物等优点。这两种方法发展前景非常广阔,是今后发展的一个方向。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水体砷污染已成为一个全球性的环境问题,采取有效方法去除水体中的砷已受广泛关注。文章总结了水中砷主要去除方法:沉淀法、吸附法、生物法和膜分离法的原理、特点和应用现状,分析表明,沉淀法和吸附法已广泛应用于含砷水体的处理,其中开发高效的氧化剂和混凝剂是沉淀法的主要研究方向,寻求新型实用的吸附剂是吸附法的研究热点;生物法除砷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加快微生物除砷的理论和应用研究是该方法的主要研究方向;膜分离法适用于对水质要求很高以及小规模的饮用水处理,研究较好的预氧化处理方法是该工艺的重点。将多种方法联合使用以达到最佳除砷效果,是目前水体除砷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翟由涛 《环境科技》1991,4(1):21-22
臭氧、过氧化氢是氧化法处理废水中应用和研究得最多的两种氧化剂,其应用方式有单一氧化和催化氧化两种。采用氧化法处理废水是目前水处理的一个新的方向。氧化法可以把水中各种不同的复杂物质变为简单物质,将有色物质变为无色物质,将高分子物质变为低分子物质,将亲水性的有机胶体变为疏水性的易凝聚过滤的无机物,提高废水的生物降解性能等等。  相似文献   

6.
偏二甲肼污染及治理方法评价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阐述了偏二甲肼 (Unsymmetricaldimethyl-hydrazine ,简称UDMH)对人体致毒机理 ,对环境的污染特征 ,着重对偏二甲肼污染治理中的臭氧氧化法、自然降解法、离子树脂交换法、活性炭吸附法等技术进行了综合评价 ,并提出了TiO2 光催化氧化法及光和细菌降解偏二甲肼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7.
地下水铅污染修复技术应用与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铅是地下水重金属污染中的主要元素,目前的修复技术主要分为物理屏蔽法、抽出处理法和原位修复法。抽出处理法包括物理、化学和生物的方法,原位修复法是目前该领域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渗透反应格栅、生物修复以及动电处理技术等。文章介绍了铅污染的主要来源及对环境和人体造成的危害,结合近几年国内外有关地下水铅污染的主要科研成果,对各种修复技术的原理、优缺点进行了综合的述评,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提出了一点建议。  相似文献   

8.
文章针对含铜废水生物毒性大,铜回收利用率低,污染严重,处理方法复杂且成本高的问题,介绍了含铜废水治理及资源化利用的技术新进展,分析沉淀法、吸附法、电化学法、湿法氧化还原法、离子交换法、铁碳微电解法,总结出各处理方法的适用性及优缺点。指出特定工艺组合及资源化利用相结合的方法是重点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蔡建国  石洪雁  李爱民 《环境科技》2003,16(4):39-41,44
对Fenton试剂法、光催化氧化法、电催化氧化法、湿式催化氧化法及其它催化氧化法的研究现状和在工业废水处理中的应用情况作了介绍,并且提出了需要加强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0.
全氟化合物(PFCs)具有生殖毒性、免疫毒性和神经毒性,是环境中新型难降解污染物。有效去除PFCs的工艺研究已成为目前环境友好处理处置技术领域的新热点。该文在概述PFCs特性与污染现状的基础上,较为全面地介绍了国内外学者对PFCs的处理技术,包括高级氧化法、物理法、光化学技术、电化学氧化法、生物法等处理处置方法,并就上述技术的降解率、动力学、降解机理、中间产物等方面进行论述。最后,对处理PFCs的未来研究方向与发展趋势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凌芳  李光明 《环境科技》2006,19(Z2):98-101
介绍了染料废水的处理现状,目前国内外主要的处理方法有物化法(常用的有吸附法、混凝法、膜技术等)、化学法(如氧化法、电解法等)和生化法(投菌法微生物降解,好氧/厌氧工艺),介绍了各种工艺方法处理染料废水的实例并指出了各方法的优缺点和技术的关键,最后对今后染料废水处理技术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有机磷农药废水处理技术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有机磷农药废水COD值高、毒性大、可生化性差、组分复杂,排放前必须进行有效处理。综述了处理机磷农药废水的生化法及其吸附、水解、混凝沉淀等预处理方法,常规化学氧化法、超临界水氧化、电化学氧化、光催化降解法等化学法、物理法和超声波法等处理方法。展望了今后有机磷农药废水降解研究的主要方向,包括新方法、新设备的开发、去除机理及影响因素、动力学模型、新微生物菌种、先进检测技术等。为有机磷农药废水处理工艺的选择和设计提供指导和依据。  相似文献   

13.
单独臭氧氧化降解化工废水的效率较低,为提高降解效率,研究者们开发了O3/UV、O3/H2O2、O3催化氧化等组合工艺,不仅能够对难降解有机物进行降解,而且最终生成无害的氧气.关于O3/UV、O3/H2O2、O3催化氧化这三种臭氧高级氧化法处理化工废水的协同机理及一些研究进展取得了一定成效,分别阐述了研究者们对各方法一些应用研究,对臭氧高级氧化在化工废水处理领域的应用前景进行了概述.  相似文献   

14.
综述了剩余污泥发酵制氢的底物预处理方法,主要包括物理法(热水解法、微波法、超声波法、冻融法);化学法(酸碱预处理、臭氧氧化法);生物法(生物强化技术、生物酶法),分析比较了不同预处理方法的剩余污泥发酵制氢体系的氢气含量及产率,污泥处理后溶解性化学需氧量、挥发性脂肪酸含量的变化和工程应用的优缺点,并指出目前研究存在的一些不足和对未来应用前景的展望,以期为剩余污泥发酵制氢预处理方法的研究与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N,N-二甲基甲酰胺(DMF)废水处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DMF是一种性能优良的有机溶剂和精细化工产品中间体,工业用途广泛,但DMF有毒性,难生物降解.在此综述了DMF废水的主要处理方法,包括生物降解、吸附、萃取、化学氧化、碱性水解等,分析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并展望了DMF废水处理工业化应用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6.
高浓度制药废水预处理技术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某制药厂排出的制药废水为处理对象,研究比较了混凝法、Fenton氧化法、臭氧氧化法、电解法和微电解法对废水的预处理效果。发现混凝法不能有效去除废水中的溶解性的有机物,微电解法和电解法对去除有机物有很好的效果,CODcr的去除率可达65%以上。Fenton氧化和微电解法对色度的去除效果较好,臭氧氧化和电解由于氧化还原反应可能生成一些新的物质,使得废水色度反而上升。除化学混凝法外,其他各种方法均能明显提高废水的B/C值,为后续的生化处理创造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7.
对聚醚多元醇废水采用混凝沉淀-水解酸化-生物吸附-UBF-接触氧化一氧化沟-吸附等进行连续处理。结果表明,该处理工艺具有废水处理效果好、出水水质稳定(出水水质达GB8978—1996中的一级标准)、操作管理方便等优点,是处理该类化工废水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8.
垃圾渗滤液深度处理技术及其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敏  阳小敏 《环境科技》2002,15(2):32-34
介绍了化学氧化、化学混凝、活性炭吸附、反渗透、光氧化、催化电解氧化六种渗滤液深度处理技术的原理、国内外研究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并分析其应用于实际的渗滤液深度处理中必须解决的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19.
饮用水预处理技术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常见的生活饮用水预处理方法进行了探讨,介绍了化学氧化法、生物氧化法及物理法的原理、作用及分类,分析了各种方法的优点与存在的问题,并指出生物氧化法是一种经济且安全的方法,是改善饮用水水质的有效途径,为给水厂预处理工艺的选择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20.
水体中四环素类抗生素的去除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环素类抗生素因其可以防治人类和动物由病菌引起的疾病,同时又能用作生长促进剂以加快动物生长,目前在国内外被大量使用。抗生素的使用甚至滥用对自然环境造成不容忽视的污染,并进一步对人类身体健康产生潜在危害。从常规处理、膜处理、化学氧化和吸附等角度讨论了国内外对四环素类抗生素去除技术的研究进展,为环境水体中四环素类抗生素污染的有效去除提供了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