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第二届中日美三边生命线地震工程会议1994年4月19日至22日在西安举行。来自中国的30位、日本18位、美国10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这次会议是继1990年11月北京会议之后又一次三国生命线工程专家参加的学术讨论会。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日本神户大学、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联合主办。北京市政工程研究所孙绍平教授、神户大学H.  相似文献   

2.
<正> 根据中美“地震研究科学技术合作议定书”附件三“地震工程与减轻地震灾害合作研究计划”,于1982年8月27日到30日在哈尔滨市召开了中美双边“地震工程学术讨论会”。会议由中国国家地震局、中国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和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主办。会议的筹备工作由中国科学院工程力学研究所负责。中国科学院工程力学研究所刘恢先研究员和同济大学李国豪教授为中方主席,美方主席是加州理工学院詹宁斯(P.C.Jennings)教授和豪  相似文献   

3.
由云南省天文、气象、地震三个学会联合发起的天、地、气相互关系学术讨论会在云南省科协的大力支持下,于1987年9月22日至25日在云南大理市河海之滨的国家地震局滇西地震预报实验场召开。来自省属有关厅、局、高等院校、科研单位、部分地州的50多位领导和专家、科技人员以云南省的各种自然灾害为研究对象,对各种自然灾害之间的关系、防灾抗灾对策  相似文献   

4.
由中国科协直接领导和主持召开的第三届全国天地生相互关系学术讨论会于1989年12月12日至16日在北京召开。气象、地质、地震、天文等14个全国性学会、研究会的200多名专家参加了会议。中国科协钱学森主席在开幕式上作了重要讲话。  相似文献   

5.
《灾害学》1990,(2)
1990年3月10日~13日,以“灾害与社会”为主题的第三届全国灾害学学术讨论会在北京召开,来自全国14个省、市、自治区的99位科学、教育、管理、新闻工作者参加了会议。这次会议是在90年代国际减灾十年活动开始后我国最早举行的一次群众性减灾学术讨论会。会议积极响应国务院副总理、中国国际减灾十年委员会主任田纪云1990年2月12日发表的电视讲话《行动起来,积极开展中国减灾十年活动》的号召。代表们普遍反映,会议的议题“灾害与社会”重点突出,符合当前减灾活动的需要。  相似文献   

6.
<正> 1983年4月13日至18日,受国家地震局委托由山东省地震局召开了1937年菏泽7级地震及华北平原中南部强震背景学术讨论会。国家地震局及其直属所队和山东、河北、河南、江苏、安徽、陕西等省地震专家和科技工作者近百人参加了这次讨论会。会议旨在进一步系统地认识菏泽大地震并进行深入的讨论;对华北平原中南部强震孕育条件进行研究探讨,进而探索与评价该区域的地震危险性趋势。会前收到有关学术论文四十余篇,并就上述两方面的宗旨会议进行学术交流和讨论。  相似文献   

7.
1991年10月20~24日,全国天文与自然灾害学术讨论会暨第四届全国灾害学学术研讨会在天津市蓟县召开,70余人到会. 这次会议是中国天文学会、中国灾害防御协会、中国科学院数理化学部、北京天文台、  相似文献   

8.
2006年强热带风暴“碧利斯”,气象专家用“怪异”两个字形容它。其特点是,形状怪异,没有统一的台风中心:路径怪异,移动速度忽快忽慢。专家们指出,这类热带风暴风力不是特别强,但含水量比较大,容易发生强降雨。7月14日12时50分,怪异的强热带风暴“碧利斯”如期在福建省霞浦县北壁镇登陆。  相似文献   

9.
由中国水利学会水利史研究会、江苏省水利学会和淮阴市水利学会联合发起的“江淮地区历史上水旱灾害及减灾对策学术讨论会”于1992年11月2日至5日在江苏省淮安市召开。来自北京、天津、江苏、安徽、河南、浙江、上海等省市的54位代表出席了会议。会议共收到学术论文35篇,其中宏观研究的9篇,有关长江下游水旱灾害及减灾对策的9篇,有关淮河流域水旱灾害及减灾对策的22篇。涉及的专业全面,讨论的问题广泛。大多数论文资料丰富,论据充分,观点鲜明。  相似文献   

10.
为促进、提高泥石流、洪水灾害防御理论和技术,加强国内外、路内外科技合作与交流,中国铁道学会、国际泥沙培训中心、铁道部科学研究院、成都铁路局于1991年10月14日至20日在四川省峨眉山市召开了1991年泥石流、洪水灾害防御国际学术讨论会.来  相似文献   

11.
由地质矿产部和中国地质灾害研究会联合主办的中国国际地质灾害防治学术讨论会于1991年10月21日至25日在北京举行。来自美国、法国、德国、加拿大、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泰国、越南、菲律宾、斐济、以色列、南非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与中国同行共200余人出席了会议。国务委员李贵鲜、地质矿产部部长朱训、中国国际减灾十午委员会办公室主任陈虹等领导同志以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华代表武井士魂、国际地科联副主席张炳喜参加了会议开幕式。有100余篇论文在大会上宣读和交流了有关地质灾害勘察评估,监测预报和防治的经验。有关专家还  相似文献   

12.
《灾害学》1987,(2)
①5月5日一7日在西安召开了全国第一次灾害学学术讨论会。②5月6日一6月2日在我国东北天兴安岭地区发生特大森林火灾。③5月14日一16日在天津召开了天律市灾害对策研讨会。④5月15日一18日在北京召开了灾害经济学学术讨论  相似文献   

13.
学术口窗     
<正> △北京举行大陆地震构造及地壳动力学学术讨论会 1981年12月6日至12日中国地震学会地震地质专业委员会在北京举行“中国大陆构造及地壳动力学”学术讨论会。会议收到有关论文摘要一百余篇。这次会议是全国地震地质界自1979年银川“古地震与活动断层”学术讨论会后又一次大规模的地震地质方面论文检阅。会议认为近年来我国地震地质工作有如下几方面新的进展: 地震地质不仅是地震加断层的简单描述,巳开始注意把地球物理、地球化学、构造物理学与之结合,研究岩石圈动力学特征;在深部与浅层研究相结合方面,加强了对中下地壳  相似文献   

14.
在中国科协倡导和支持下,由中国地质学会、中国地震学会、中国地理学会、中国气象学会、中国海洋学会、中国空间科学学会、中国岩石矿物地球化学学会、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中国水利学会、中国天文学会、中国古生物学会等11个学会共同发起和组织的全国第二届天地生相互关系学术讨论会于1986年11月11日至16日在北京召开。  相似文献   

15.
中国地质灾害研究会地质灾害经济学术讨论会暨专业委员会成立会议于1992年12月22日至23日在燕郊召开。这次会议是中国地质灾害研究会委托中国地质矿产经济研究院组织召开,参加会议的有来自21个单位的代表共40人,提交会议的学术论文共21篇,地矿部  相似文献   

16.
墨西哥国家防灾中心与日本国际协力事业团(JICA)等共同筹备,于1992年5月18日至21日在墨西哥市举行国际防御地震灾害学术讨论会。会议目的是讨论和交流低造价房屋抗震研究的新进展。会议主题是:1) 强震观测与地面运动估计;2) 现有结构物的震后修  相似文献   

17.
由国际水文计划中国委员会、中山大学地球与环境科学学院和自然灾害研究中心、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以及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等十二个国内外单位共同承办召开了“东亚和南亚地区热带风暴和洪水国际学术讨论会”,该会议于1993年11月22日——25日在广州中山大学高等学术研究中心举行。来自韩国和东南亚10个国家和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东南亚地区科  相似文献   

18.
《防灾博览》2014,(6):8-9
2014年11月14日,由中国地震局、中国国家航天局和意大利空间局联合主办的“中国电磁监测试验卫星工程第一届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召开,来自俄罗斯、美国、法国、意大利等国家和地区相关领域的100余位专家和学者参加了此次会议。实施电磁监测试验卫星工程对建设地震立体观测体系、探索地震孕育和发生规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由中科院兰州高原大气物理研究所主办的“全国首届地气耦合(地气相互作用)学术研讨会”于1993年9月3日至12日在兰州召开。大会共收到论文50余篇,内容涉及气象、地震、天文等多种学科。会议期间,40多位专家、教授、学者及年青有为的科技工作者,就地气耦合研究的概况、地气耦合模式、地气耦合研究的模式、土壤对地气耦合的作用、人类活动在地气相互影响过程中的作用。地气与地震  相似文献   

20.
由中国科学院地学部领导,成都地理研究所负责筹办的全国滑坡学术讨论会于1987年10月20—26日在成都市召开。全国各地从事滑坡研究的科研、教学等单位的代表270余人(其中有20名日本朋友)参加了会议。会上共收到论文250余篇,分为五个专题进行交流:滑坡研究动态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