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8 毫秒
1.
<正> 本文利用噪声分离相对比较和动态基线带统计确定的方法,对双塘等五台七孔电感法相对地应力测量系统中悬空与受力元件观测值的部分统计参数,进行了估算和对比。经类比分析发现:(1)悬空元件与受力元件的观测值经系统改正后,剩余值的精度大多数  相似文献   

2.
<正> 1984年10月10日至15日,国家地震局地应力清理攻关领导小组在山东蓬莱召开了“地应力(电感法)清理评价成果交流总结会议”。经过会前的评选、推荐,有50余篇清理评价研究报告收入了研究报告摘要汇编,其中20篇在大会上作了交流。1983年3月,国家地震局工作会议确定要从科学上清理各种观测手段的实际作用,较客观地对各种观测手段作出评价。地应力(电感法)清理攻关领导小组结合本手段的具体情况,确定了这次清理评价的主要课题:1.地应力(电感法)测量过程和所测物理量—主要从理论、实验和实测资料上回答该测量系统是否测到了地壳应力的相对变化;2.电感法干扰因素的研究—主要研究各种干扰及其交互作用对地应力(电感法)相对测量的影响机理、量级以及对各种干扰  相似文献   

3.
<正> 由中国地震学会前兆专业委员会召开的全国地应力相对测量干扰排除讨论会于1983年元月6日至11日在京举行,来自全国19个省(区)代表在会上宣读了论文,从地应力相对测量系统内传感探头、信息传输线、测试仪器等各个环节上的干扰机理和排除干扰的措施以及数据分析处理的方法等请方面展开了讨论和交流。与会代表认为地应力相对测量的测量原理是正确的,然而,同其他地震监测手段一样,一地应力相对测量中存在有各种因素的干扰,观测数列上亦存在着误差。如井温、井水压力、电磁场的扰动、传感器的工作点、磁  相似文献   

4.
本文提出了一种电感法相对地应力观测资料的处理方法——噪声分离相对比较法,利用电感元件测值异常段的形态特征,给出了可信判别电感测值震前异常的一种原则。  相似文献   

5.
<正> 1983年8月2日至8日全国地应力测量技术专业会议在京召开。会议收到论文65篇,与会代表回顾了自1977年芜湖地应力专业会议以来地应力测量技术所取得的成绩和进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进一步完善了用钻孔变形法测量地应力的理论,从理论上解决了接触式预压元件的率定问题,发展了哈斯特率定法和围压率定法。 2.应用了水压致裂、声发射等新的测量方法。取得了一批绝对应力的测量数据,为研究我国应力场分布特征积累了资料。  相似文献   

6.
<正> 浙江省首次地震学术讨论会于今年8月15日至18日在宁波市举行。会上共宣读了四十七篇学术论文和报告,绝大部份文章都是在实际工作的基础上撰写的,内容比较丰富和广泛。其中,为排除各种干扰因素,探讨予测予报方法的文章19篇。如《水菅倾斜仪的倾斜潮观测及分析》《湖州台电阻率变化的初步研究》《两台中线法测定震中方位的误差剖析》等文具有一定代表性。此外,《温州台水氡泉的初探》、《电感法地应力温度相关性试验》和《电感法地应力探头干扰问题的初探》等文,也有一定特点。  相似文献   

7.
<正> 国家地震局1983年对以下几种地应力测量新仪器通过了鉴定。(1)由河南省地震局研制的ZX—29型弦频式钻孔应变仪,仪器位移灵敏度10000—15000ns/μm,应变灵敏度为3.8×10~(-9),首次在传感器内设计了油面浮动自动调压系统并采用了全金属焊接先进工艺,以消除气压、水压对探头的直接影响。整机按一定程序自动开启打印数据。该仪器在河南辉县、陕西乾陵、江苏徐州等台测到固体潮显示。(2)由地震地质大队研制的41101A自动记录压磁应力仪,量程50~999.9Ω,记录灵敏度0.1Ω/格(相当于电桥测量10μH),对每个电感元件每天可提供一千四百多个稳定的测值,抗干扰能力强,使用中曾记录到83年5月26日,  相似文献   

8.
运用正交试验法开展地应力相对测量干扰影响的试验(L_(25)(5~6)、L_(27)(3~(13))、L_(81)(3~(40))),以便各种干扰因子水平在均衡搭配下进行综合比较,求取一系因子对测值的影响系数和不同测试系统的噪声水平,从而可以采取相应的排除干扰措施。正交设计法对不同监测手段的试验具有通用性。  相似文献   

9.
<正> 电感法地应力测量系统是利用钻孔形变原理而设计的,由于其磁弹性传感器是一非线性无源器件,易受外界因数的变化而使测值变化。溧阳台地应力仪平时工作状态正常,其测值是有规律且平稳变化的。但偶尔出现非震异常,也为震情判断带来麻烦。此举一例,以供分析。  相似文献   

10.
<正> 1989年11月16日—11月18日在南京召开了江苏省地震学会第三次代表大会。出席会议的代表共114人,他们来自包括地震、地球物理、地质、测量、力学、建筑、气象、石油等不同专业和单位。甘肃、上海等省市和兄弟学会的代表5人应邀出席了会议。省科协学会部李茂典副部长在会上讲话。本次会议主要内容和任务是:  相似文献   

11.
"汶川地震断裂带科学钻探"项目(WFSD)是最快回应大地震的科学深钻项目,在钻孔崩落法、水压致裂法等无法使用的情况下,首次使用岩芯非弹性应变恢复法进行深部三维地应力测量。基于黏弹性体非弹性应变恢复理论和岩芯测试理论,模拟深孔岩芯在三维地应力作用下的非弹性变形,在均质各向同性的前提下,计算3个主应力的方向与大小。在WFSD项目现场实验室,使用开发的测试系统,测试深部岩芯非弹性恢复应变的6个独立方向的法向应变,确定测试点的三维地应力方位与大小。为了验证非弹性应变恢复法的有效性,分析了WFSD项目1号孔的测试结果,该结果与震源机制解及其他地应力测量方法得到的结果十分吻合,表明非弹性应变恢复法合理可靠,尤其在复杂地质条件下,其他地应力测试方法无法使用时,非弹性应变恢复法有更好的适用性,该方法为探索大深度钻井条件下使用岩芯法开展地应力测量提供了一种新途径。  相似文献   

12.
<正> 江苏省溧阳地震台于81年1月23日在井下66米深处安装成功Φ110mm电感探头,开始时用CD—2型精密电感电桥观测,观测综合误差小于50μH,从5月1日起,改用4103压磁应力仪观测,观测误差±10μh。观测条件符合规范要求,测值平时比较稳定,干扰因素不明显,整点值变动一般均小于20μh,日均值变动则更小。自安装以来溧阳老震区发生的二次有感地震均有前兆动态信息显示。  相似文献   

13.
《防灾博览》2014,(5):8-8
2014年9月24—26日,第28届全国中心城市防震减灾工作联席会议在深圳市召开。会议研究部署如何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城市防震减灾工作。来自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和10个特邀城市地震部门的代表以及热心防震减灾事业的有关企业代表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14.
地应力是地下工程围岩稳定与支护结构设计的一个基本参数,其测量方法有很多种。本文详细介绍了适用于深部地下硐室的地应力测量方法——应变解除法,并介绍了大红山铁矿矿区深部地应力测量的方法、过程和结果。在区域地质构造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应变解除法进行现场实测,获得了该矿区深部4个水平6个测点的三维地应力状态;利用多方程回归方法分析初始地应力场,获取了大红山铁矿矿区深部地应力分布的基本规律。测量成果为工程设计和稳定性分析提供了依据,并为进一步研究该矿区岩体应力状态和应力场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本文根据新疆乌什台1971年以来的电感法地应力观测资料的计算分析,给出不同震级地震的前兆异常可测范围,得到了 Ms 与可测异常范围 R 的经验方程 Ms=1.222R~(0.258)。并分析了可测异常范围内100余个异常震例,总结了异常特征及异常类型,并重点讨论了单台地应力预报地震“三要素”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16.
本文根据电阻式地应力观测系统实验研究中的资料,分析了干扰因素的来源与识别方法,提出了长期观测中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
<正> 1988年7月16日至24日,在河北省昌黎县黄金海岸召开了地震系统科技期刊编辑研讨会。来自全国二十多个科技期刊编辑部五十名代表参加了这次研讨会。随着我国地震事业的发展,地震科技期刊应运而生并日益发展。工作在这一战线的广大编辑工作者,长期以来默默为地震科技人员作嫁、为繁荣我国地震科技事业进行再创造劳动。通过编辑工作者无私的奉献,全国约有90%的地震科技文献得以产生和传播。作为现代科技文明的创造者和传播者,他们的劳动博得了科技工作者乃至社会的承认和尊敬。为使地  相似文献   

18.
《防灾博览》2015,(3):6
2015年4月24日,中国地震局在北京国家地球观象台举办国家测震台网波形数据共享成果展示与交流活动,中国地震局副局长阴朝民出席活动并做重要讲话。来自中国科学院、中国地质科学院、国土资源部、北京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技大学、中国地质大学、中国石油大学、武汉大学、吉林大学、中南大学和地震局系统有关单位的120余位院士和专家代表参加了本次活动。此次活动重点展示了中国地震局最新投入运行的"全国测震台网波形数据共享服务系统"。该系统具备  相似文献   

19.
<正> 1985年10月18日至26日,来自全国地质、石油、地震、冶金、煤炭、建材、中国科学院及地质院校等六十多个部门的一百六十余名代表在宁召开了全国推覆构造及区域构造研讨会,以此隆重纪念《宁镇山脉地质》发表50周年。这次会议是在著名构造地质学家马杏垣教授倡议下,由中国地质学会构造地质专业委员会、地质力学专业委员会、中国地震学会地震地质专业委员会和中国石油学会地质专业委员  相似文献   

20.
土氡测量在地质灾害勘测中的干扰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米秋霞  刘快胜 《灾害学》1996,11(2):47-52
对土氡勘测中来自测量过程、勘测场地条件、气象因素方面的常见干扰进行了实验研究,探讨了干扰机理,指出了定性及部分定量排除干扰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