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3.
概要以不同的溶剂系统,包括丙酮、苯、环己烷、二氯甲烷、甲醇、丙酮与二氯甲烷的混合物及苯与环己烷及甲醇的混合物,通过振摇从大气尘粒中提取有机物质。溶剂提取物通过Ames实验进行致突变性的测定。丙酮和环己烷的提取物分别显示出最高和最低的致突变性。重复提取则更能说明问题,因为绝大多数大气尘粒中的致突变物不能被环己烷所提取。用丙酮再以二氯甲烷进行连续提取,比只用丙酮或丙酮与二氯甲烷联合提取的致突变响应更好。通过不同的溶剂量进行实验表明,每毫克大气尘粒用1毫升丙酮提取可使致突变物的重现性达到最大值。使用致突变试验来鉴别复杂的混合物对健康潜在的危险的可行性曾经通过不同的化学和生物学过程进行了测定。这些研究包括采样和分离及接下来的化学及(或)生物学活性的试验。普遍的致突变试验通常是由Ames等(1975)创立的组氨酸回复试验,这 相似文献
4.
环境水体中硫化物的水生生物毒性大,理化性质活泼,其行为特征与水环境安全及多种元素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密切相关.因此,准确和快速测定水中硫化物的浓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长期以来,水体中硫化物的分析方法研究一直是环境监测的热点问题之一,研究人员为此建立并完善了以分光光度法、荧光光度法、化学发光法、电化学法、色谱法和流动分析法等为核心技术的分析方法,同时在分析方法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方面也取得了实质性进展.从技术发展的角度较为系统地综述了水体中硫化物的分析方法,包括样品采集和预处理、实验室分析、现场分析和原位监测,比较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用中国仓鼠肺成纤维细胞(V_(79)),进行次黄嘌呤—鸟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位点(HGPRT Locus)试验,检测了上海市若干环境污染物的诱变性。结果发现,污染物量与诱变性之间呈剂量—反应关系。所有样品经代谢活化后(加S_9),其诱变性均有增高的趋势。卷烟焦油、油烟冷凝物的T/C值均>3,而不加S_9的黄浦江水和自来水样,则对V_(79)细胞可能具有间接的诱变作用(T/C值<3)。 相似文献
6.
早在五十年代,国外学者就就采用蚕豆为素材观察放射线引起的染色体断裂;六十年代,蚕豆根尖细胞技术便广泛应用于化学物、尤其是药物和农药所致染色体损伤的研究。迄今检测了近100种化学物质的致突变性,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结果。1982年,美国环境保护局组织专家在对该方法进行综述评论的基础上,提出可利用蚕豆根尖细胞技术监测环境诱变剂污染。近年来,国内亦有少数单位在这方面进行了初步探索,通过实验室研究和个别的现场实测分 相似文献
7.
英国研究人员正在研究一种方法,利用蚯蚓作为指示生物去监测土壤污染物质如重金属和二(口恶)英在土壤中的累积和影响。指示生物技术最初主要用于水环境监测,现已开始用于土壤污染的监测。研究人员将证明指示生物技术比以化学分析为基础的现行环境监测 相似文献
8.
9.
10.
环境内分泌干扰物浅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国内外对环境内分泌干扰物的研究证实,人类的生殖障碍、发育异常、某些癌症及某些免疫系统、神经系统疾病与环境内分泌干扰物的效应有关,本文对环境内分泌干扰物概念及问题产生背景、种类、对人类健康的危害及作用机制作了浅要的综合分析,并提出了对污染现状的认识与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1.
环境内分泌干扰物研究进展 总被引:39,自引:0,他引:39
环境内分泌干扰物(EEDs)问题已成为全球性的焦点问题。文章从多个方面较详细地综述了环境内分泌干扰物问题及其研究进展。已有研究表明,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大都为环境雌激素,其来源有 天然和人工合成的化合物:环境内分泌干扰物与人类的生殖障碍、发育异常、某些免疫系统和神经系统疾病有关。详细剖析了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对内分泌系统产生的有害影响及机理,概述了其活性的鉴别方法和以色谱为主的检测分析方法。最后,结合雌激素降解的研究,对环境内分泌干扰物的迁移、转化及降解等进行分析,指出环境内分泌物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迁移、降解;一般情况下多数不易降解、易富集;研究其降解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控制放射性废物的排放,为了人类的安全,必须进行核电站的环境放射性监测。核电环境监测分为运行前的本底调查、运行中的常规监测和应急环境监测三个层次。运行前的本底调查天然辐射本底来自宇宙线、自然界中天然放射性核素及核爆炸产生的全球性沉降物。运行前本底调查的主要目的是: 相似文献
13.
14.
15.
环境水质监测的质量保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水质监测采样质量控制,环境监测实验室条件和实验室的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并以实验室内分析COD样品为例,进一步阐述了环境水质监测中COD的控制方法,从而论证了环境水质监测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6.
核电站的辐射监测是核环境科学中的一个应用性课题,该课题涉及面广,综合性较强。鉴于国外核动力堆运行已有4000多堆年,积累了较丰富的辐射监测资料和经验。借鉴国外核电站的辐射监测经验,无疑对我国的核能发展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核电站环境辐射监测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7.
通过TMVOC软件模拟了苯系物在拟定渗流区“自然”环境条件下的污染物运移行为和原位曝气修复过程中的污染物衰减过程,确定了最佳曝气流量和所需要的曝气井数量及分布,并对修复效果进行了模拟.模拟显示,泄露过程中,在重力作用下,不饱和区的苯系物以竖直迁移为主,同时在毛细作用下横向迁移;在饱和区中以顺水流方向水平迁移为主,同时会溶解进入地下水,污染羽可到达含水层底部.从含水层底部的7个曝气孔同时以12m3/h的速率将空气注入时,只需180d即可完全修复苯系物污染区域.该条件下单井有效修复半径约5m,有效修复范围优于从含水层中部和中下部进行曝气. 相似文献
18.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