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液氨又称为无水氨,是一种沸点在零下33℃比空气轻的气体,极易气化成氨气,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并能在空气中迅速扩散。液氨极易与水剧烈反应,释放出大量的热量。人一旦接触到氨气,皮肤、眼睛和呼吸道会被灼伤,严重者甚至造成死亡。  相似文献   

2.
正氨在常温下是一种有辛辣刺激性臭味的气体,有强碱性,降温加压可变成液体。氨极易溶于水,在常温常压下1体积水可溶解700倍体积氨气,其水溶液又称氨水。氨的用途广泛,主要用于生产硫胺、硝铵、碳酸氢铵、尿素等化肥,氨水可直接用作农业肥料,还可用于制碱、制药、鞣皮、塑料、树脂、染料、炸药、合成纤维等生产原料,也在制冷、石油精炼和  相似文献   

3.
<正>按国内相关标准规定,临界温度高于等于-10℃的气体是液化气体,如应用广泛的液化石油气、液氨等均在较低压力下就被液化,其储运形式常为液态。而临界温度低于-10℃的气体是永久气体,诸如空气、氢气、甲烷等。这些气体不容易被液化,常常以压缩气体的形式进行储运。罐车是一种运送液体、气体、液化气体等介质的常用设备,装载永久气体的罐车与装载液化气体的罐车无论从外观上,还是结构形式上都有  相似文献   

4.
<正>液氨在化工生产、制冷、金属制品热处理等领域中被广泛应用,为工业生产带来便利。但由于液氨通常在常温下加压压缩后,液化储存在储罐、钢瓶中,一旦泄漏到空气中,在常压状态下会迅速膨胀,以及大量气化并迅速扩散至周围空间,造成大面积的毒害性区域,并能导致毒害性区域内的人员中毒,甚至死亡。本文以液氨的危害特性研究为出发点,对液氨泄漏事故的隔离和防护区设置、人员疏散、泄漏源控制、现场洗消等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5.
孙燕 《安全》2010,31(6):48-50
氨是重要的化工原料,用途很广,常用于合成氨生产,化肥制造(应用氨制造硫铵、硝铵、碳酸氢铵、尿素等化肥)、合成纤维、制革、医药、塑料、染料等制造业中。氨在常态下为无色、具有强烈刺激性臭味的气体,通常将气态的氨气通过加压或冷却得到液态氨,液氨具有腐蚀性,且容易挥发,液氨可作为冷冻剂。另外,  相似文献   

6.
<正>氨气常温下为无色有刺激性恶臭的气味,氨常以游离态或以其盐的形式存在于大气中,极易溶于水,与酸作用可得到铵盐。氨作为工业原料广泛应用在化工工业上,主要用作致冷剂及制取铵盐和氮肥。氨气有毒,通常以气体形式吸入人体,若吸入的氨气过多,导致血液中氨浓度过高将会危及生命,长期接触氨气可能会出现皮肤色素沉积或手指溃疡等症状。目前,大气中氨气的测定主要采用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次氯酸钠-水杨酸分光光度法等,这些方法都是以化学反应为基  相似文献   

7.
工艺流程中氨泄漏事故后果分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氨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和产品,工艺流程中氨主要以氨气、液氨、氨溶液三种状态存在。氨气、液氨、氨溶液理化特性及危险特性不同,可能造成的事故后果类型不同,分别进行三种相态下氨泄漏的事故情景分析。氨气泄漏主要考虑蒸气云爆炸、中毒,液氨泄漏主要考虑沸腾液体扩展蒸气爆炸、蒸气云爆炸、中毒,氨溶液泄漏主要考虑中毒和腐蚀。运用半球模型和高斯模型计算某尿素企业液氨球罐泄漏的危害范围。半球泄漏模型计算方法较简单,但没有考虑氨本身性质及气象条件等因素;高斯模型计算过程较复杂,其计算结果与风速、大气稳定度等条件相关。该两种方法计算结果对预防氨泄漏事故发生和氨泄漏事故预警均具有一定参考意义,如何提高模拟分析的准确度是今后研究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8.
《江苏劳动保护》2013,(8):51-51
液氨,因其价廉的特点在制冰和冷藏行业得到广泛使用。液氨,是一种有刺激臭味的无色有毒气体,极易溶于水,水溶液呈碱性,易液化,一般液氨可作致冷剂,接触液氨可引起严重冻伤。氨气爆炸极限为15.7~27.4%。因此、氨气与空气或氧气混和会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储存容器受热时也极有可能发生爆炸。氨气能侵袭湿皮肤、粘膜和眼睛,可引起严重咳嗽、支气管痉挛、急性肺水肿,甚至会造成失明和窒息死亡。  相似文献   

9.
氨主要用作制冷剂及制取氮肥和铵盐等,是化学工业非常重要的但又十分危险的化工原料。在液氨储存、运输和使用等过程中,因泄漏引起的中毒等事故比较频繁。氨属高毒物质,人一旦吸入或接触到泄漏的液氨会造成人体组织坏死,甚至中毒身亡。而且还会对环境产生巨大的危害。所以本文在对液氨危险性分析的基础上进行液氨泄漏定量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安全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0.
2002年7月8日凌晨2点左右,山东省某县化肥厂一辆液氨汽车罐车在卸液过程中连接罐车和液氨贮罐的装卸软管突然爆裂,导致大量液氨泄漏。该事故造成24人死亡,30余人中毒,3000多人紧急疏散转移,是一起典型的由液化气体装卸软管问题造成的特大事故。据调查,在液化气体充装场(站)特种设备定期检验中,检验机构和检验人员往往只注重液化气体贮罐、残气残液罐和充装金属管道的检验检测,而作为充装系统安全附件之一的装卸软管的检验往往被忽视。多数装卸软管长期服役,在阳光下裸露暴晒或被雨雪侵蚀,极易造成老化腐蚀开裂;许多罐车在夜晚通过装卸软管往…  相似文献   

11.
液氨又称为无水氨(简称R717),是一种无色液体。氨作为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工业上应用广泛,运输及储存便利,通常将气态氨气通过加压或冷却得到液态氨。在4种冷媒(液氨、甲烷、氟利昂、液氮)中,液氨由于价格最便宜且大面积使用效果比较好,企业处于成本考虑,一般把液氨作为制冷厂、大型冷库的首选冷媒。由于液氨具有强渗漏性且易挥发,事故发生率相当高。  相似文献   

12.
氨主要用作制冷剂及制取氮肥和铵盐等,是化学工业非常重要的但又十分危险的化工原料。在液氨储存、运输和使用等过程中,因泄漏引起的中毒等事故比较频繁。氨属高毒物质,人一旦吸入或接触到泄漏的液氨会造成人体组织坏死,甚至中毒身亡。而且还会对环境产生巨大的危害,所以本文在对液氨危险性分析的基础上进行液氡泄漏定量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安全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3.
液氨是低压液化气体,通常用气瓶运输和贮存。气瓶是流动性压力容器,掌握其安全技术,对于压力容器管理和化工生产操作都是至关重要的。 1.液氨充装系数的确定 从理论上讲,低压液化气钢瓶的充装量等于30℃时气体的液相密度和钢瓶容积的乘积。一般情况下,正确使用时瓶内介质的温度经试验测定总是小于60℃。但考虑到容积测量、衡器等的误差,必须留有安全空间等因素,低压液化气瓶的充装系数由60℃气体液相密度乘以(1-∑η)∑η是指总的误差和安全裕量,通常取2~5%。 液氨60℃时饱和液体密度为0.5452千克/升,这样充装系数应为0.5452 ×(l-2.5%)=0.…  相似文献   

14.
为了明晰热氨进口流速及其突增加速度、冷液氨剩余填充量关键因素对热氨融霜液击形成过程的影响,设计了热氨进口流速及其突增加速度、冷液氨剩余填充量在线实时监测与控制系统,构建了热氨进口流速及其突增加速度、冷液氨剩余填充量、液击压力和液位在线检测数据实时同步采集与显示系统。基于测试系统建立了回气总管热氨冲霜液击形成机理的实验平台,并开展了热氨融霜高温热氨与深冷液氨多相流动液击形成机制的实验研究。实验研究表明:回气总管热氨进口速度突变会导致明显的液击现象,热氨进口流速自动控制系统的过调纠偏导致的电动流量控制阀开启趋势的突变也会导致明显的液击,通过热氨进口流速自动控制难以消除回气总管的液击现象。  相似文献   

15.
二氧化碳,本身不燃烧,不助燃,制造方便,易于液化,便于装灌和贮存。因此,一向都将它作为一种灭火剂。 二氧化碳在常温常压下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对空气的比重约为1∶5。很容易用加压降温的办法将二氧化碳液化,而后装于钢瓶中备用。固态二氧化碳也叫干冰,是一种良好的致冷剂,温度达到-78.5℃。当干冰变成气态二氧化碳时,能从周围吸收大量的热。  相似文献   

16.
"液氨"是怎样一种化学品,又为何有如此大的杀伤力呢?本文通过八问给予科普。1.液氨为何物?要点:无色液体,带有强烈刺激性气味。据公开资料,氨,分子式为NH3,分子量17.03,常态下是无色气体,有强烈的明显刺激性恶臭味。标准状态下氨的  相似文献   

17.
黄飞 《劳动保护》2004,(7):70-71
液氨,又称为无水氨,是一种无色液体。氨作为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应用广泛,为运输及储存便利,通常将气态的氨气通过加压或冷却得到液态氨。氨易溶于水,溶于水后形成氨氧化铵的碱性溶液。氨在20℃水中的溶解度为34%。  相似文献   

18.
正工贸行业领域宽、企业数量大、从业人员多,安全基础薄弱。近年来,工贸行业企业中存在的较大危险因素成为诱发各类安全生产事故的主要根源。易燃易爆粉尘、高温熔融金属、冶金煤气、液氨等引发的重特大事故时有发生。2013年6月3日,发生在吉林省宝源丰禽业有限公司的一场大火,因电气线路短路,燃烧产生的高温导致主厂房的液氨输送和氨气回收管线发生物理爆炸,大量氨气泄漏,介入了燃烧,带走了121人的生命。  相似文献   

19.
氨(NH3)英文名称:Ammonia一、理化特性外观气味:无色气体,具有很刺鼻的臭味。相对密度:蒸气0.6蒋点:-77.7℃沸点:-33.35℃门点:自燃点651.22℃蒸气压:1013kPa(25.7℃)爆炸极限:下限16%,上限25%溶解性:易溶于水,在醇中溶解度中等。危险性:氨或空气与氨的混合物遇火能爆炸,通热放出氢和氢及氮氧化物的有毒烟雾。二、对人体危害急性中毒表现氨对粘膜和皮肤有碱性刺激及腐蚀作用。短期吸入大量氨气后可出现流泪、咽痛、声音嘶哑、咳嗽、痰带血丝、胸闷、呼吸困难,可伴有头晕、头痛、恶心、呕吐、乏力等,可出现紫…  相似文献   

20.
针对液氨泄漏事故,为了分析不同泄漏点、不同排风条件下氨气的运移规律,以便合理设置应急处置装备、采取有效措施,基于Realizable k-ε的氨气泄漏有限元数值模拟分析方法,计算了液氨泄漏质量,模拟分析了增加排风口、不同液氨泄漏口及不同液氨泄漏量的氨气扩散规律及浓度变化情况。模拟结果表明:对流排风口位置对于泄漏氨气浓度影响较大,泄漏口位置对泄漏氨气扩散影响不显著;氨气泄漏量的增加使得泄漏口垂直方向氨气浓度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