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随着《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推进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的出台,我区排污单位的初始排污权核定工作的开展如箭在弦。《建设项目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审核及管理暂行办法》中明确了火电、水泥、造纸、印染行业建设项目所需替代的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采用绩效方法核定。本文就排放绩效法对某市火电行业各类在用机组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核定结果进行讨论,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以期为火电行业初始排污权核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基于塑料人造革和合成革行业排污许可证核发与管理现状,分析总结了该行业排污许可管理中存在的分类管理要求不统一、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确定依据不一致、行业标准落后、排污单位主体责任意识不强等主要问题;提出统一分类管理要求和污染物排放总量确定依据、推进行业标准修订与实施、加强制度宣传与监督管理等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3.
对排污许可制度作出科学定位是完善排污许可制度的重要前提。长期以来,我国排污许可制度仅仅被视为实现总量控制的一项措施,使得排污许可制度的功能受到严重限制。为了充分发挥排污许可制度的功能,排污许可制度已被明确定位为固定污染源环境管理的核心制度。上述定位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排污许可制度的内部整合,二是排污许可制度的外部衔接。鉴于排污许可立法的滞后,排污许可制度定位的转变提出了新的立法需求。国务院应尽快制定排污许可管理条例,为实现排污许可制度作为固定污染源环境管理核心制度的定位提供法律保障。  相似文献   

4.
动态     
《环境影响评价》2020,(1):I0002-I0002
全国环境影响评价与排污许可工作会议召开2019年12月22日至240,全国环境影响评价与排污许可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生态环境部部长李干杰出席会议并讲话。他强调,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坚持和完善环境影响评价与排污许可制度,为打好打胜污染防治攻坚战、建设美丽中国提供有力支撑。李干杰指出,环境影响评价和排污许可制度是生态环境治理体系的基础性制度,是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的有力抓手,是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  相似文献   

5.
环境影响评价是环境保护参与国家经济运行决策的第一窗口。为了提升环境影响评价质量,推进环评行业管理改革创新,近期,环保部门先后采取一系列行动,修订《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资质管理办法》,深化推进环评资质管理;开展环评机构专项整治行动,规范环评技术市场秩序;促进环评与排污许可的深度融合,强化排污许可制度在环境管理中的核心地位;加强规划环评落地,利用规划环评推动绿色转型。  相似文献   

6.
水泥行业为大气污染物排放的主要行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已建立了完整的环境管理技术体系。通过梳理水泥行业环境影响评价、排污许可、执法等环境管理制度的要求,指出水泥行业全过程环境管理中存在环评和排污许可两个名录的分类管理要求不一致、环评文件与许可证内容没有完全衔接、环境监管执法与排污许可互动不足、多套污染物排放量数据导致“多本账”等问题,并提出了统一环评和排污许可两个名录、创新环评与排污许可衔接方式、完善排污许可证后监管政策与标准体系和统一排放量核算等建议。  相似文献   

7.
2022年和2023年,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以下简称《噪声法》)和《“十四五”噪声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以下简称“声十条”)的相继发布,我国的噪声管理水平将走上一个新的台阶。机场行业一直以来都存在着噪声污染影响突出且较难治理的问题,两部法律法规的实施是机场行业优化航空器噪声污染管理的良好契机。文章结合《噪声法》和“声十条”的最新管理要求,总结了我国目前机场航空器噪声污染防治实践中存在的防治主体不清晰、航空器噪声相关立法和制度缺失、噪声标准年代久远等问题,并充分对接国内外先进管理经验,从立法、收费管理制度、工程治理标准、环评和环保验收、机场布局规划以及航空公司主动减噪等方面提出了优化机场航空器噪声管理的具体建议,旨在推动系统性地解决机场航空器噪声问题。  相似文献   

8.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我国环境管理源头防控的基础制度,排污许可制度是固定污染源环境管理的核心制度,通过环境影响评价和排污许可两项制度共同推动温室气体管控是推进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有效路径。结合环境影响评价和排污许可制度的改革进展,系统分析减污降碳协同在温室气体管控体系中的重要作用,在此基础上提出健全法律法规体系、完善技术规范体系、分阶段推进试点工作的对策建议,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法律法规体系、管理体系、许可证类型、实施程序、与环评的衔接、制度特点的角度,系统梳理了美国、德国、澳大利亚等国家排污许可制度的实践经验,并在此基础上对国外排污许可制度的内涵和实施特点进行总结,从借鉴国外经验和管理的角度,提出完善我国排污许可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目前我国火电行业政策和标准发展的趋势,在此基础上分析目前国内外新型的大气污染物治理技术,提出环保型火电厂烟气污染物防治工艺路线。  相似文献   

11.
<正>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各行业对电力能源的需求与日俱增。目前,火力发电仍然是我国最主要的电能生产方式,火电建设项目技术性较强,管理比较复杂,潜在风险因素较多,如火电项目建设过程中常见的立式高加吊装、锅炉尾部垂直烟道吊装、发电机定子吊装等各种吊装作业均有较高的风险性,火电施工过程中因吊装事故造成不少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因此,应对火电项目施工过程中的吊装作业重点关注,并分析其事故产生的根本原因,从根源上消除事故隐患。是多等损因研研因原关阶  相似文献   

12.
<正>近年来,我国电力工业快速发展,电源结构持续优化,火电、水电、风电、光伏发电等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同时,由于发电行业特点,自然灾害、生产事故、信息网络安全事件时刻都会给人员、设备、电网带来威胁。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继续深化,火电行业受制于燃煤成本、电量的  相似文献   

13.
<正>10月14日,记者从省环保部门获悉,河北省出台的《河北省达标排污许可管理办法实施细则》已开始执行,其中取消了排污许可证年检制度,同时规定排污许可证有效期不超过5年。《实施细则》中明确,省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负责已列入国家污染物排放重点监控范围的设计总装机容量30万千瓦以上(含)规模的火力发电企业排污许可管理工作。其他排污单位的排污许可证管理权限由各设区市、省直管县(市)自  相似文献   

14.
2019年全面启动了汽车制造行业、锅炉行业排污许可证的申请与核发,在申请过程中出现诸多问题,应完善污染物排放标准体系,做到环境影响评价、污染物排放标准与排污许可有效衔接。为此,在文中通过对相关文件的查阅与分析,对当前汽车制造行业、锅炉两个行业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环评与排污许可衔接的建议。为环评与排污许可的衔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垃圾渗滤液排污管结垢原因分析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深圳市下坪垃圾填埋场渗滤液排污管道结垢现象,从结垢物组成分析、水质情况、管道设计、管道使用方法等方面,就其结垢原因进行分析探讨,并提出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6.
<正>陕西是个资源大省,同时也是个燃煤发电大省,目前全省拥有193台套火电机组,其中300兆瓦以上机组52台套,燃煤机组是当前陕西省大气污染物排放大户,如何降低燃煤机组污染排放,是陕西大气污染治理的重头戏。按照国家《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有关加大实施火电等重点行业环保升级改造、推进清洁生产  相似文献   

17.
面对2019年我市排污许可证核发行业多,时间紧,质量要求高但企业基础信息缺乏的突出矛盾,利用污染源普查数据平台强大的数据筛查汇总功能,在初步确定我市核发企业名单、核定企业管理类型及明确核发关注点方面进行了大胆有益的尝试,为我市排污许可证核精准核发提供了技术支持。同时提出了污染源普查数据在排污总量许可方面的指导意义及不足。  相似文献   

18.
全面实施排污许可制是我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切实深化环境治理基础制度改革的重要举措。我国排污许可制改革实施时间不长,依证执法监督在机制、技术、手段等方面还存在问题,与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一证式”管理目标还有一定差距。本文结合我国排污许可管理工作现状,在分析证后监管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从提高核发质量、强化机制建设、提升信息化水平、推进非现场监管、落实企业主体责任等方面提出改进建议,以期为排污许可管理工作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9.
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是满足一个区域的环境质量要求的重要抓手,是我国基本环境政策之一。排污许可证是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中"量"的载体,排污许可证制度是实施污染物总量控制的有效途径。现有的管理制度,已经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本文通过对2008年颁布实施的《内蒙古自治区排污许可证管理办法》(试行)中排污许可证的材料进行分析,找出现有污染物控制量核算方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20.
在近四个五年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基础上,我国正在开展《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研究编制工作,水环境保护工作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建议未来水污染防治工作应进一步强调环境质量改善这一核心命题,强调综合防控、严格执法、制度建设的基础性作用,强调企事业单位总量控制及其排污许可的综合性作用,强调控制单元的精细化管理、差异化政策要求,着力构建国家调控、政府有为、企业负责、市场有效的环境保护国家治理体系,以水环境保护的实效取信于民,并推动环境管理战略转型,相应地也需要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有所侧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