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我国目前面临着水资源短缺、产业结构配置和污水处理能力等严重问题,文章从生态城市建设的现状和问题出发,提出我国生态城市建设中合理利用水资源的政策途径,包括城市水系统规划、产业布局调整、提高节水技术以及培育城市水权市场等。  相似文献   

2.
医疗废物非焚烧处理技术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提出医疗废物的危害性入手,介绍了我国当前的医疗废物管理和处理处置现状。通过分析和比较蒸汽灭菌法、热裂解法、微波处理法、等离子体法等几种处理方法,寻求适宜我国国情的医疗废物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3.
实时控制技术在污水生物处理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目前污水处理厂采用固定时间控制策略所暴露出的问题,从污水生物处理反应机理上分析了溶解氮(DO),氧化还原电位(ORP)和pH值作为污水生物处理实时控制参数的可行性,得出污水处理过程中反应器内DO,ORP和pH的变化可以间接反应有机物降解和脱氮除磷过程,因此,在理论上可以应用DO,ORP和pH作为实时控制参数控制污水处理过程,综述了当前国内外应用DO,ORP和pH作为实时控制参数控制污水处理过程的研究进展,并分析了目前我国在此研究方向存在的问题,指出进一步加强对污水处理实时控制技术应用基础研究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并使其与智能控制技术相结合,最终实现污水处理自动化,参27  相似文献   

4.
在介绍了目前我国农业污水的来源,主要特征和排放现状的基础上,简述我国农业污水处理技术研究动态,重点对近几年我国农业污水处理技术的研究及应用进展进行阐述,同时对处理技术及工艺优缺点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农业污水处理的难点,处理所面临的问题,提出了在设计和选择农业污水处理技术时应注意的问题,对今后农业污水治理的政策,法规及技术发展的方向提出了建议.表3,参21.  相似文献   

5.
吸附-生物降解(AB)工艺的改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AB工艺凭借其独特的优点,在城市污水处理中得到许多应用。但在我国低浓度、低C/N比的城市污水处理中遇到许多问题。以广州某城市污水处理厂AB工艺的应用情况为例,探讨了AB工艺改造的方法及其研究进展,在此基础上提出SND(同时硝化反硝化生物脱氮)技术应用于AB工艺改造的新思路,为我国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改造和优化提供一种新的方案。  相似文献   

6.
污泥处置方式对污水处理系统可持续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脱水污泥的污染问题影响了城市污水处理厂的生存和发展,不同的中水处置方式对经济和环境的影响也不一样.将污水处理、脱水污泥和中水处置结合起来构建污水处理生态系统有利于研究污水处理的综合效益、探索促进污水处理事业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在考虑废物处理处置和排放的影响基础上,提出了针对污水处理生态系统的改进的能值分析方法和指标体系,即能值产出率(WEYR)、环境负载率(WELR) 和可持续发展指标(WESI), 指标反映了资源消耗和废物排放对系统可持续性的影响.以明镜滩污水处理生态系统作为案例,评价了"污水处理系统 污泥填埋系统 中水排放"(方案1)、"污水处理系统 陶粒生产系统 中水排放"(方案2)、"污水处理系统 聚合材料生产系统 中水排放"(方案3)和"污水处理系统 好氧堆肥生产系统 中水排放"(方案4)等4种方案的可持续性.方案1、2、3和4的WEYR分别为1.65、3.84、3.95和3.63, WELR分别为5.19、5.41、7.69和4.24,WESI分别为0.32、0.71、0.51和0.86.方案1由于未对污泥进行资源化利用,其能值产出率远远低于其他3个方案,故可持续性最低;其他三个方案的能值产出率比较接近,但方案4的环境负载率远远低于其他2个方案,故方案4的可持续性最高.结果表明,污泥利用可提高污水处理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而不同废物利用方式由于对不可更新资源的消耗不同对污水处理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影响不一样;改进的能值分析方法适合于评价污水处理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7.
姜晓满  郑少奎  姜娜  王然 《环境化学》2013,32(4):537-548
精神病类药物直接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破坏神经内分泌信号,其在环境中的积累将给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带来巨大的潜在风险,城市污水是其最重要的环境排放源.本文介绍了精神病类药物的分类、使用情况及生物毒性,总结了环境水样中精神病类药物分析检测方法,综述了世界各地城市污水中精神病类药物分布情况,比较了不同类型污水处理技术对精神病药物的去除效率,为促进我国城市污水中精神病类药物排放控制提供了基础资料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全氟烷基化合物(per-and polyfluoroalkyl substances,PFASs)是一类由有机氟疏水烷基链和亲水端基组成的人工合成化合物.由于它们在工业生产和生活中的广泛使用,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它们在全球污水处理厂中均被检出.目前,关于市政污水处理系统中PFASs的研究主要包括赋存水平、转化过程和去除技术三方面.本文系统概括了多种PFASs在市政污水处理系统不同工艺段中的赋存、转化和去除情况,并对不同工艺段PFASs的赋存和转化规律进行了深入讨论.分析了PFASs的结构特征对于其在市政污水处理系统不同工艺段赋存、转化和去除的影响机制.基于此,提出了目前研究所面临的问题和未来研究需要重点考虑的方向.同时,总结归纳了不同水处理技术对PFASs的去除效率,以及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面临的挑战以及未来的发展前景,以期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纯氧曝气在城市污水处理中的经济性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就城市污水处理工艺中鼓风曝气系统和纯氧(或富氧)曝气系统,从原理、技术性指标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比较,显然纯氧曝气系统比鼓风曝气系统具有一定的优越性。在城市污水处理厂老厂改造和新厂建设中采用纯氧曝气法具有良好的前景。  相似文献   

10.
农药厂废水的多有机污染物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应用美国环保局资助开发的多污染物环境影响评价系统,评价了江阴农药厂废水对健康和生态环境的潜在影响,分析了各污染物质的们对影响度,并从有机污染物影响角度评价污水处理工艺的有效性,以及控制对策.  相似文献   

11.
地下渗滤污水处理系统具有投资少、设备简单、费用低、管理简便等特点。主要是通过添加自行研制的微生物菌剂改善土壤性状和增强地下渗滤系统中微生物活性,并进行菌剂的生理生化试验和污水处理试验;试验表明菌剂具有较高的微生物活性,添加在地下渗滤系统中,缩短了系统启动运行时间,提高了有机物降解和硝化效率。  相似文献   

12.
我国污水处理的发展趋势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目前我国污水处理的总体发展趋势;一是普及城市污水处理,二是提高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三是推广污水回用。论文重点介绍了城市污水的强化一级处理、数学模型用于精确控制的技术,清洁生产在提高工业废水排放达标方面的作用,以及再生水作为环境用水的回用方式。  相似文献   

13.
本文运用生态学的观点和方法,以西安污灌区为例证,分析了污灌对农田生态系统的作用。认为污灌既是农田的水源和肥源,也是污染源,影响这种利弊关系的因素是污水类型、土壤性质和作物种类等。提出了污灌条件下农业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的途径:1.发展各种类型的污水处理设施,控制和减少进入农田的污染物;2.选种抗污作物或种植非食用植物;3.改变污染物的迁移途径和积累状况;4.加强耕作措施,提高灌区土壤肥力;5.充分利用经济、管理和法律手段调节污灌系统中的社会矛盾。  相似文献   

14.
中国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现状分析及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查阅我国2000—2016年共计119项≤1 000 m~3·d~(-1)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实际工程案例文献,统计分析我国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的技术模式、出水执行标准、6种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总氮、总磷、氨氮、SS、BOD_5)去除率,结合层次分析法对我国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现状及发展态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57.26%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艺的处理水量小于100 m~3·d~(-1);出水水质主要执行GB 18918—200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文献占比为74.99%;处理技术总体分为生物、生态和组合处理技术3大类,组合处理技术使用最多,多种工艺技术组合是未来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的主要发展方向。文献中对于水质指标的考核重视程度由高到低分别为COD、总磷、氨氮和总氮,污染物去除的难易程度由易到难分别为COD、氨氮、总磷和总氮。  相似文献   

15.
城市污水处理厂运行管理优化方案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城市污水处理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影响其运转率的三大主要因素,工程系统,运营费用及监控体制,对其运营管理中的替代方案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实行污水厂企业化管理,建立宏观环境统一管理制度的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16.
海洋病毒--一种新的、潜力巨大的赤潮防治工具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概述了海洋病毒尤其是藻类病毒(包括原核藻类病毒和真核藻类病毒)的研究进展,以及赤潮发生的新态势和目前赤潮防治方法的不足,评析了海洋病毒与赤潮生物的关系,介绍了藻类病毒在赤潮控制方面所取得的一些成果,强调了海洋病毒在生态环境中的重要作用,提出了利用病毒防治赤潮的可能性及有效性,展望了以病毒调控赤潮的前景.参54  相似文献   

17.
绿色生态住宅小区水环境生态化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汤惠君 《生态环境》2004,13(2):281-283,292
生态住宅是我国当今房地产投资的热点,但目前的“生态住宅”很多只是炒作的时髦包装,有些问题亟待深入探索和研究。文章基于绿色生态住宅的内涵和特征及其水环境系统技术导则的基本要点,论述了水环境系统设汁的重要性和内容,并就水环境生态化问题进行了探讨。文章认为,将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雨水收集系统、景观水系统、中水回用系统和绿地系统综合起来进行总体设计,使人工湿地处理污水工艺与生态小区园林及其水景艺术相结合,建设集观赏、娱乐和污水处理于一体的景观湿地系统,是实现绿色生态住宅小区水环境生态化的理想途径。  相似文献   

18.
抗生素在养殖、制药及医疗卫生行业中的广泛使用导致环境中的抗性细菌(Antibiotic resistance bacteria,ARB)及抗性基因(Antibiotic resistance genes,ARGs)浓度日益增加,甚至已经威胁到人体健康.本文在总结大量文献的基础上,阐述了ARB和ARGs在抗生素典型行业(包括养殖业、制药业和医疗卫生业)和市政污水中的污染特征,重点介绍了污水处理系统(Wastewater treatment plants,WWTPs)不同处理工艺对抗性细菌和抗性基因消长的影响及机制,最后针对污水处理系统中抗性基因的消减提出了新的见解,并对今后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几种植物在生长过程中对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不同的植物及植物的不同生长阶段对人工湿地系统污水处理效果都有影响。对几种华南地区常见的湿地植物在其不同生长阶段处理污水的效果进行了研究,采用了不种植物的沙滤系统作对照。结果表明:(1)植物生长过程中,植物高度能反映污水处理效果总体上的变化;(2)在植物的生长过程中,各人工湿地系统污水处理能力总体上持续增强,各水质指标pH、DO、TN、NH3-N、NO3-N、TP和CODCr等均呈下降趋势,其中TP和CODCr呈逐步下降,pH、DO、TN、NH3-N、NO3-N则呈现锯齿形波动,但总体上仍是下降过程;(3)植物系统氮处理能力好于无植物沙滤系统,而对磷TP和CODCr的去除则恰好相反;(4)不同植物对人工湿地污水的处理效果影响不明显。研究结果对探讨人工湿地污水处理规律和植物在人工湿地中的作用提供了新的科学依据,并为指导人工湿地工程的运行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0.
《环境化学》2012,31(11)
近年来中国农村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迅速,但仍有超过90%的农村地区缺乏基础排水管网和污水处理设施.足量且高效的污水处理设施是遏制地表水体水质恶化的关键所在.农村污水的分布分散、水量和水质变化范围大等特征,使得传统集中式污水处理工艺较难在农村地区推广.分散式污水处理工艺受管网、地形、规模等因素的影响较低且涵盖多种类型,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设计,已在美洲、欧洲、东亚等地区得以广泛应用.我国农村地区污水处理设施的规划、设计、建设虽起步较晚,但在东部地区进展迅速,已建成了多种类型、规模的农村污水处理设施,但这些设施大多缺乏日常的水质监测.因此,系统地调查评估农村地区污水处理设施的净化效果不仅可为我国村镇污水处理设施的规划、建设提供技术借鉴,也能为分散型污水处理设施出水标准的建立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