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怡然 《环境教育》2010,(2):29-34
他不是什么大老板,却在一年中拿出43万元投入环保公益广告,落款一律5个字——"农民陈法庆"。这个奇人面对坎坷和非议,环保之路上倾尽家资志犹酣。  相似文献   

2.
新疆南疆,对于很多人来说都过于遥远,过于陌生。它是我们祖国的边疆,或许是我们的祖国太大了,以至于百年来人们对它最基本的印象就是沙漠,能歌善舞的少数民族,或是那遥远的原生态。一路走去,视野中都是那些枯死在沙漠与戈壁中的胡杨,干涸的河流,让人心痛。一路上也遇到了许多新种的防沙林,它们在荒野中挣扎,这是一片满是痛苦与脆弱希望的土地。这里渴望发展,但发展与环境的和谐不是那么简单就能实现的,它在这片土地上不断相碰撞,相融合。一路上,接触了那么多的人,听了那么多的故事。他们的故事中充满了喜悦与痛苦,充满了不可调和的忧郁与渴望,他们与这片土地一样,在挣扎,在努力地为了明天而奋斗。南疆,它离我们并不遥远。  相似文献   

3.
正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可我家乡环境的现状却令我担忧,养育我祖辈的土地能否继续哺育我们这一代?我是农民的儿子,深知土地对人的意义。可是在这里每年都有人开垦荒地。小时候山脚下很远才是耕地,然而现在地已经开垦到了半山腰。四年前,在我每天上下学的路旁,一片小树林在推土机的碾压下不复存在了。近几年,周边的树越来越少,一下雨就发大水,河水夹  相似文献   

4.
盐碱地也能变良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绿叶》2020,(4)
正巴基斯坦的Bilqueen Gul博士曾经寄给我一张她的照片,非常美。照片中她坐在洁白的土地上。但这是白色的土地,不是白色的沙滩,也不是白色的雪原,是盐碱地!是没有绿色的盐碱地。这实在令人惊讶,因为盐碱地带给我们中国人的印象,不是美丽,而是愁苦!即便把中国农业近代史简述为盐碱地改良史也丝毫不为过。什么是盐碱地呢?就是土壤中含有过多盐分的土地。类似于腌咸菜,如果把蔬菜放到盐水中,久而久之,蔬菜就变咸了。同理,土壤被盐腌渍过之后,就成了盐碱地。当植物生长在这样的土壤中,你想它能长好吗?轻者抑制生长,重者则导致死亡。我国盐碱地面积约15亿亩,盐渍土5亿亩。目前可以改良利用的在1亿亩左右。过去在盐碱地区有一句谚语,叫"春天白茫茫,夏天雨汪汪,十年九不收,糠  相似文献   

5.
党国英 《绿叶》2012,(2):8-13
城市化未来面临十大风险,但是如果没有城镇化,农村的麻烦会更多.农民的收入会更低。农村金融的重点是支持农民发展现代农业,要在现有的农民当中推进专业农户的成长,而不是让城市资本家下乡。乌坎村事件给我们的理论启示是.充分尊重农民的权利.特别是农民的土地财产权.让他们在私人事务中享有充分的自由.应是超越其他的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6.
成片土地开发是经济发展的新事物,也是进一步扩大开放的必然趋势。我们福建省成片土地开发经省政府批准的已超出80片,各地市县乡镇各自批准的也有几百片。所以,对成片开发的土地如何实施环境管理,已成为人们所关注的问题,需要认真研究。所谓成片土地开发就是企业依照规划对土地进行综合性的开发建设,形成工业用地和其他建设用地条件,然后进行转让或出租的经营活动。如  相似文献   

7.
"我原来是飞行员,地上做了什么事,天上看得一清二楚。什么都别想瞒着我。每当我看到那一片片天然林被斧锯腰斩,我的心就像在滴血。"刘福堂经常重复这句话。一个人如果要谈论起自由,总是希望纵其一生,贯其所有事,都是自由的。他的身体是如此的自由,他的心灵是如此的自由,他的思想是如此的自由,他的行动是如此的自由。他能做他想做的一切事,能说他想说的一切话。在这个时候,当一个人看到环境有了危机,社会有了矛盾,  相似文献   

8.
<正>"我们只是借用了子孙的土地,而不是沿用了上一辈的资源。"这是《穹顶之下》留给我最深刻的话。土地,一片圣洁的承载心灵的地方,一片唯一可以供人类生存的地方。子孙把它借给我们,为什么我们却要置它于死地呢?现实生活中,形形色色的事正在发生。动物之间的杀戮,人与人之间的残杀与迫害,无不让人疚心;但更疚心的是人们逃不出浑浊的世界,摆脱不了黑水的魔爪——这就是污染的代价。在大街小巷中,可以看见的不再是绿茵茵的  相似文献   

9.
名花     
《绿叶》2003,(1)
有一位旅行者,来到了一个十分偏僻的地方。在那里,他发现了一大片兰草。经仔细辨认后,他确定那是兰花中的珍品:佛兰。旅行者惊喜之极,决定把这些花带回城里出售。旅行者找到一户农家,想借一把锄头。当憨厚的男主人明白了旅行者的来意后,很爽快地把锄头递给他,只是提出一个要求:跟着他去看一看兰花是怎样的一种花儿,竟让旅行者如此着迷。看过之后,农民很失望。“原来是  相似文献   

10.
我一直有这样的观点:N G O是一个能给你带来快乐的群体;N G O是一片实现个人理想的天地;N G O是一伙志同道合的人的组合;N G O是一个追求自我价值多于追求名利的单位。这样的单位创造的奇迹之一就是不花钱也能办事。一般人的思维方式是没有钱怎么办事呢,要想干什么,先找钱。但我觉得,钱不是最主要的,人才是。有钱没人,什么也做不了。有人没钱,什么都可能做。我们很少做项目,多是搞活动。做项目和搞活动最大的区别就是,搞活动不用着急找钱绿家园志愿者的很多活动都不是等着有了钱才去做的。我们很少做项目,多是搞活动。做项目和搞活动,…  相似文献   

11.
杜建是一个土生土长的淮化人,从进厂的那一天起他就对淮化充满着深厚的感情。三十多年来,他把一腔热血挥洒在这片热土上,可以说,淮化的每一寸土地  相似文献   

12.
哲夫 《环境教育》2012,(10):84-85
丢卒保车,似乎所有发达地区或日发达国家都是这样走过来的,为了让人过好日子让生态受点制约也不可避免。对待城墙、文物、古迹似乎也是这样。没有记载,却可以想见,自从开天辟地,这片土地便已经存在。那时,这片僻处黄土高原最北部的土地,依托着黄河和海河两大水系,天荒地老,得天独厚,一派风生水起的原生状态,草木自由生长,河流自由流淌,万物自由繁衍。习惯择水而居择草而牧的人们无意中发现了这片原生的乐士,便引朋呼类,始而族之,继而村之,再而镇之,又而县之。这是有考证的,早在十万年前的石器时代,这片土地便  相似文献   

13.
谁也逃不掉     
某日看电视节目,一个农民兄弟在接受采访时自豪地说:你们城市有什么好?就你们吃的那些菜,都是高农药高化肥的。在我们这儿,自己吃的和拿到市场卖的,不是一块地。我们吃的是绿色的,你们在城里吃的是污染的。  相似文献   

14.
@陈主编我的姥爷是地地道道的农民。从小在姥爷家长大的我,小时候总是骑在姥爷的肩膀上跟他一块去地里,常常是姥爷给我一撮小野花,我就能玩上半天。那时的田野里,有成片成片的庄稼,有泥巴,但是也有一股子挥不去的刺鼻味道。后来,我才知道那是农药的味道。差不多每隔一个月,姥爷身上就会有这样的味道。作为农民的姥爷,打药的时候经常不知道自己使用的是什么农药,都是卖农药的老板告诉他什  相似文献   

15.
集体土地登记是土地管理的基础工作,也是保护农民土地合法权益、促进集体土地流转和繁荣农村经济的重要手段.对集体土地所有权、使用权登记效用进行了深入分析,并结合作为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点的重庆市江北区鱼嘴镇双溪村,从农地规模经营、农地融资与农民转市民三方面分析集体土地登记如何促进其统筹城乡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在干旱荒漠区,高山流下的冰雪水滋润了沙漠边缘的土地,形成了一片片绿色植被带,也即自然绿洲。由于人类的开垦灌耕作用,在自然绿洲的基础上出现了繁荣的人造绿洲,也即人们一般所指的绿洲。但也有一些绿洲,是在植被十分稀疏的荒漠地区中开垦出来的,石河子莫这索湾就是这种类型,而石河子附近的绿洲则属前一种类型。  相似文献   

17.
邢成举 《绿叶》2010,(12):80-86
税费改革之后龙村出现了新一轮土地抛荒现象,抛开关于土地抛荒原因层面上农田水利设施的老化,城镇化战略的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滞后等陈旧论调不说,这里至少有两个新因素我们要着重考察:村民的土地权属观念在土地二轮延包尤其是税费改革之后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由此导致农民对土地归属的私有化想象;第二,基层干部还有一些村民都认为政府的政策太"软"了,没有力度,也缺乏统一的执行尺度。村民不再觉得农村可以承载其幸福生活和价值实现,出现了农民"逃离"村庄,大量的土地抛荒。新土地抛荒的出现将会对国家的粮食安全战略形成巨大的威胁。  相似文献   

18.
《绿色视野》2008,(10):10-11
无为农民赵庆生并不知道,自己当初正是被污染"赶走"的。本来在村北种地的他发现自从附近盖了一家生物制药厂后,自己的田就开始减产,后来干脆种不出菜来,而过去这里却是一片优良的高产田地。  相似文献   

19.
正美国诗人惠特曼曾说:"大地给予所有人的是物质的精华,而最后,它从人们那里得到的回赠却是这些物质的垃圾。"的确,随着人们生活品质的提升,我们向大自然无限制地索取,非但没有丝毫感激,反而将这种行为愈演愈烈,生产出环境无法承受的化学废品,你是否发现,我们的环境其实已经面目全非?此时,你却在做什么?一边高喊着激昂的环保口号,一边却连寸步外的一片废纸都吝啬到不肯弯腰,因为你心里认为,环保不是一个人的事,也不是一个  相似文献   

20.
<正>随着经济的发展,私家车走进了千家万户,拥有一辆小汽车,是许多人梦寐以求的事情,然而号称世界五大富国之一的瑞士,街道上却很少有私家车的踪影。从苏黎世机场出来,我四处张望着前来接机的Fadri(我的一位瑞士朋友),在一片黑压压的人群中,我终于看到了Fadri,他也发现了我,一边朝我挥手,一边激动地呼喊着我的名字。Fadri和我相拥着走出机场大厅,来到一个公交车站台前。难道他这是要坐公交车吗?我有些难以置信。以Fadri的身份和地位,他应该不是开宝马,就是驾奔驰,怎么可能连一辆汽车也没有呢?我正惊讶之际,Fadri向我解释说:"真是抱歉!我习惯了坐公交,很少开车,今天得委屈您一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