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2010年,辽宁省在全国首次提出环境友好学校概念,并在全省大、中、小学(含幼儿园)全面启动开展环境友好学校创建活动。环境友好学校活动的创建,在提高广大青少年的生态文明意识,拓宽环境保护参与途径方面,进行了有意义的探索。环境友好学校的宗旨,就是突出对学生爱护环境良好习惯的培养,提升学生爱护环境的技能。为规范环境友好学校建设,省环保、教育主管  相似文献   

2.
陈伯  冯杰 《环境教育》2012,(10):73-75
自1996年国家颁布《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以来,福建省一直积极开展绿色学校的创建工作,并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但是,由于受到各方面因素影响,此项工作还存在着一些问题。近些年来,伴随着福建经济的发展,环境问题凸显,已成为制约福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加强环境教育势在必行,从意识和理念上端正人们对环境与资源的认识,使人与环境和谐发展。环境友好型学校的建设由此提上日程。建设环境友好型学校正是从环境教育的基础教育人手,通过提高大、中、小学生和幼儿的环境意识来推动整体环境保护观念的养成。一、福建环境友好型学校的发展沿革福建"环境友好型学校"建设是从"绿色学校"的创建开始并逐步发展起来的,"环境友好型学校"的建设是  相似文献   

3.
熊敏桢 《环境教育》2013,(Z1):92-94
论述了中小学校在创建环境友好型学校中环境教育工作的概况及其现状,针对创建环境友好型学校中环境教育工作的强化提出了对策和建议。党的十八大报告独辟专章集中论述了生态文明建设问题,明确指出:生态文明建设的定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创建环境友好型学校正是福建生态省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和生态文明构建战略的重要举措,是提高广大青少年的生态文明意识和环境保护参与能力的有效途径,环境友好型学校是在原绿色学校创建基础上的延续、提  相似文献   

4.
<正>包头市在创建"环境友好型学校"工作中不断摸索、创新,以项目为抓手,积极推进环境教育,对提高全市中小学生环境素质发挥了积极作用。2011年,环保部、中宣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和全国妇联联合颁发《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2011—2015年)》,指出"推进全民环境教育试点,在不同区域的城市、学校、社区等开展一批‘环境友好’试点项目"。2012年,内蒙古作为六个试点省(市、区)之一组织开展"环  相似文献   

5.
<正>上海市浦东新区六团镇中心小学是一所绿色学校,学校树立科学发展观,遵循环境教育的内在规律,从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强化生态道德和环境伦理教育,努力提升师生的环保意识和环保行为能力,建设生态文明,培养和造就环境友好型公民。积极创建绿色学校,大力开展环保活动学校积极创建绿色学校,专门开设了"绿色科技综合教研组"。教研组老师们群策群力,积极参与教研活动,集中学习了《中小学低碳环保读本》,开展集体教  相似文献   

6.
正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环境保护厅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工作,通过平台创建、培训指导、文化研究多方面有力提升了环境教育水平。一是联合自治区教育厅开展创建绿色学校、环境友好型学校、环境教育基地等示范性活动。全区获得国家级环境友好学校荣誉称号的有2所,国家级中小学环境教育社会实践基地称号5家,  相似文献   

7.
正"七步法"即:建立生态学校委员会、开展环境评审、制定行动计划、监测和评估、与课程建立联系、开展社会宣传和参与、制定生态规章。青岛吉林路小学始建于1945年,一直以来,学校重视环保教育,2012年学校获得青岛市环境友好学校。为进一步推进绿色教育,学校近两年按照"七步法"实施,积极创建"国际生态学校"。即:建立生态学校委员会、开展环境评审、制定行动计划、监测和评估、与课程建立联系、开展社会宣传和参与、制定生态规章。2016年1月学校被评为国际生态学校。  相似文献   

8.
校园文化环境隐藏的文化意蕴,以无声的方式影响着中小学生的思想观念,制约着学生的行为习惯,转化为中小学生个体的主观精神,并内化为个人道德。"低碳生活"是低碳经济的基本要求,"低碳生活方式"是人类生活习惯的文明体现,它有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有利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学校。而研究者在2009年开始践行的"低碳生活教育",不同于有关学者提出的"低碳教育"或"低碳型教育",是  相似文献   

9.
《环境教育》2012,(10):103-103
海南陵水思源实验学校,坐落在海南省陵水县椰林镇东线高速路人口处。创建绿色学校,开展绿色教育,是环境教育的最佳途径,是学校开展素质教育的有效抓手。学校为此专门成立了环境教育领导小组,以《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精神为指针,以创建"绿色学校"为抓手,以环保教育课为主渠道,明确分工,强化责任,优化措施,把环境教育与绿色学校创建活动紧密结合,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相似文献   

10.
本刊讯为进一步落实《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高全社会的环境保护意识和参与环境保护的自觉性,推动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等创建活动,在第35个“6·5”世界环境日即将到来之际,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主办,国家环保总局宣教中心和各地环保局承办的“捐闲置物品,过绿色生活,建环境友好型社会”主题活动于2006年“6·5”世界环境日期间,在全国各级绿色学校和绿色社区中开展。本次活动主会场设在绿色学校北京市三十五中学和绿色社区丰汇园社区,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祝光耀在主会场举办的仪…  相似文献   

11.
<正>青岛北仲路第一小学本着"绿色创城我先行"这一宗旨,率先开展了垃圾分类进校园活动,推出了"三动一建"垃圾分类创建活动。近年来,青岛北仲路第一小学本着"绿色创城我先行"这一宗旨,率先开展了垃圾分类进校园活动,推出了"三动一建"垃圾分类创建活动,即以"教育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携动一个楼座,创建一方社区",注重"垃圾分类,从娃娃抓起"。通过践行三个链接,即"垃圾分类我先行与主题活动相链接,与课程实施相链接,与  相似文献   

12.
正自贡市蜀光绿盛实验学校是自贡国家级高新区直属的公办九年制义务教育学校,创建于2002年9月,2013年8月建成南湖校区。现两个校区共342名在编教职工,119个教学班,6091名学生。学校坚持"绿色教育"思想和"绿润生命,盛及未来"的办学理念,注重内涵发展、品质发展。坚守"着一片绿色,圆一生梦想"的育人追求,有效开展"绿色学校"环保教育工作,学校先后评为"四川省环境友好型学校""四川  相似文献   

13.
作为实现污染减排及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基层单元,学校、社区、家庭的环境建设在推进国家环保中心工作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近年来,国家环保总局联合教育部、全国妇联共同开展了“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绿色家庭”等系列绿色创建活动,通过在广大中小学校、社区、家庭中倡导环境友好的理念并开展具体实践,有力促进了环保事业在社会基础层面的开展,成为总局工作的重要抓手和组成部分。根据国家环保总局、教育部、全国妇联有关文件的要求,2007年6月5日,国家环保总局在组织专家进行细致评选、抽查的基础上,结合“六·五”世界环境日纪念活动,组织召开了纪念“六·五”世界环境日暨2007全国绿色创建表彰大会,系统总结了2005年来绿色系列创建工作取得的成绩,继续树立了一批绿色创建工作先进典型,有力发挥了广大学校、社区、家庭参与到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积极性,促进了绿色系列创建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进环保工作历史性转变的有机结合,使绿色系列创建工作更加深入人心,在社会上更加具有影响力。  相似文献   

14.
论述了中小学校在创建环境友好型学校中环境教育工作的概况及其现状,针对创建环境友好型学校中环境教育工作的强化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正青岛吉林路小学是一所具有67年历史的老学校,目前学校的生源多是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无论是从生源的素质还是从学校软硬条件来看,对比其他条件好的学校都存在着相当的差距。在短时间内提高全体师生的环保意识,是学校一直探索的问题。近年来,学校在环境友好学校建设的基础上,注入了生态文明的新内涵,从而确定了学校以"生态教育"为特色办学的核心理念。在生态环境教育方面,从捕捉孩子的需要,捕捉教育的契机,触动情感的心弦等方面入手,开展了全员参与的生态文明环保教育的体验活动。时至今日,学校在绿色育人方面产生了一系列可喜的变化。  相似文献   

16.
《环境教育》2012,(6):100-100
辽宁省盘锦市辽河油田兴隆一小始建于1972年,"国家级绿色学校""辽宁省节能减百万青少年手拉手减碳示范校"、辽宁省"环境友好型学校",学校4次荣获国际爱护动物基金会颁发的"优秀组织奖",2011年被国家环保  相似文献   

17.
回顾江苏省开展中小学(幼儿园)环境教育的历程,我们深刻地认识到,创建绿色学校(幼儿园)活动(以下简称“创建活动”)的开展,使全省中小学环境教育逐步进入了一个更加规范、扎实、深入而富有成效的新阶段。在2000年全国绿色学校表彰大会后,我们再次强调全省中小学(幼儿园)要把创建活动作为全面、深入、持续开展环境教育的重要载体,并围绕“创建活动”做了如下工作。1.列入议程把创建活动列入每年省环保厅和省教育厅联合下发的《全省中小学(幼儿园)环境教育工作计划》的重要议程。在工作计划中,提出了要巩固和发展创建活动的…  相似文献   

18.
生态环境对人类的适应是通过自然力实现的,要求人类必须遵从适者生存的自然法则,否则对人类的惩罚就不可避免,只有二者交互共存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中国要实现又"富"又"美丽",必须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努力推进环境友好学校建设,对于发展生态文化、践行生态文明,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基础性意义和不可替代的作用。一、环境友好的生态文化考量  相似文献   

19.
<正>荔香中学地处深圳市南山区常兴路,是广东省一级学校。2002年6月被评定为深圳市绿色学校,2003年6月被评定为广东省一级绿色学校,2007年被授予"全国绿色学校创建活动先进学校",2010年6月获国际环境教育基金会(FEE)、国家环保部联合颁发的"国际生态学校"证书,并授予"国际生态学校"绿旗。长久以来,学校致力于对广大师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培养,并形成了较为明显的特色。  相似文献   

20.
正青岛南仲小学始建于1947年,办学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校园环境优美,教学设施精良。近年来,学校站在关注儿童健康成长、尊重儿童和谐发展的高度,深入理解"绿色教育"的核心内涵——追求学生与自然和谐共生与可持续发展。学校以"和雅育人"为文化引领,以创建"国际生态学校"为契机,打造和谐优美的和美校园,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绿色环保教育活动,先后创建了"青岛市环境友好学校""山东省绿色学校""全国环境教育示范学校""2015全国生态文明教育示范学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