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诺瓦斯科夏深成岩(英云闪长岩、奥长花岗岩、花岗闪长岩和花岗岩)的地球化学研究,并讨论了它们的成因。  相似文献   

2.
<正> 引言 马林卡斯奎拉(Marinkas Kwela)远景区位于纳米比亚(西南非洲)最南部艾艾斯区,紧靠奥兰治河北岸。 20世纪70年代上半叶,好几个矿山公司在这个地区进行了区域勘探。但是马林卡斯奎拉远景区于1976年才首次发现,当时通过区域河流采样地球化学计划在该区发现了Pb、zn、Mo异常。遗憾的是该远景区从未用地球物理  相似文献   

3.
G.Tischendorf(1977)总结的稀有金属成矿专属性花岗岩的主要成分,是探索其标准成分的一种尝试。本文列举的国内外部分稀有金属花岗岩的岩石化学资料表明,G.Tischendorf提出的稀有金属花岗岩的主要成分的代表性不大,不能以此作为一种地球化学准则去衡量稀有金属花岗岩的成矿专属性。  相似文献   

4.
<正> 我国太古宙花岗岩类岩石几乎都分布在华北断块区。人们对属于太古宙的辽宁清原钠质花岗岩、鞍山铁架山花岗片麻岩、吉林桦甸夹皮沟英云闪长岩、河北迁西郭家沟英云闪长片麻岩、山西兰芝山和峨口花岗岩、河南登封奥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日本和太平洋对岸的美国加州南部的带状花岗岩质深成岩体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对研究包括我国沿海地区在内的环太平洋带的带状深成岩体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正> 一、历史概况 苏联前寒武纪地层表的建立工作开始于1955年部际地层委员会机构成立以后。在1958年成立了两个委员会:下前寒武系委员会,由D.V.Obruchey领导(1965年后由K.O.Kratz领导);上前寒武系委员会,从1958—1960年由N.S.Shatsky领导,以后由B.M.Keller领导到现在。在五十年代,划分上前  相似文献   

7.
<正> 始生宙远太古代 1.45(50?)—≈44亿年 地球和太阳系从原始行星系星云中形成。行星内部物质强烈分异,形成各圈成份不同的同心圈状地球,包括局部为似花岗状成分(“初始花岗岩”建造)的地壳以及基本为氢组成的大气圈,这时的大气圈因受逃逸作用而不稳定。刚形成的地壳受  相似文献   

8.
前寒武纪斜长岩在苏联广大地区都有发现;在阿尔丹-斯坦诺大、阿纳巴尔、乌克兰和波罗的地盾,在俄罗斯地台的某些部分,在蒙古-鄂霍次克褶皱基底以及其他地区,它们形成大小不同的独立岩体,或主要以其他岩石组成的杂岩体的一部分。在最近10—15年内,对前寒武纪斜长岩的研究更为重视,地质学家们不仅从各方面详细地研究了已知的斜长岩体,而且还报导了一些新的斜长岩地区(波罗的海地区,远东等)。  相似文献   

9.
人们普遍认为晚期前寒武纪冰川作用分布较广。但是对它们为什么能够扩展到低纬度却很少有资料谈到。如果这~点能得到证明,那么就可以把晚期前寒武纪的冰碛岩当成地层标志层。 近年来,地质年代学的研究对许多冰碛岩的形成年龄给出了某些绝对的控制。根据邓恩等的资料,澳大利亚的埃根-莫里诺冰川作用是670百万年,而木恩莱特谷地-斯特尔提恩冰川作用是750百万年。苏联文德的时间跨度为675—560百万年,而普林格尔推断挪  相似文献   

10.
业已确定,兴凯岩体沃兹涅先斯克构造的锂-氟花岗岩属于S型,而东锡霍特区季格林构造的花岗岩则属于A型。证实了第一种类型花岗岩的流变成因和第一种类型花岗岩形成于熔体的结晶作用。采用温压地球化学方法,测定了矿石-岩浆体系在不同构造中形成时深部流体成分的差别和该成分在时间上的变化特征。探讨了伴随沃兹涅先斯克和季格林构造花岗岩的形成过程金属矿化产生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11.
<正> 引言目前,全世界正以空前的规模从事前寒武纪地盾区中脉状金矿床的勘查工作,其原因有:(1)黄金价格上涨(估计40年后每克黄金值1.13美元),使过去不引人注目的找矿对象变成了富有生命力的勘查项目;(2)地盾区开采的其它金属(贱金属、镍、铁和铀)相对滞销,势必将勘查的注意力进一步集中到金矿上来;  相似文献   

12.
<正> 前寒武纪-寒武纪交界时期发生的从软体动物到介壳动物的变化,是地质记录中最引人注目、最重要而又了解最少的事件之一。关于这一事件(通常被称为寒武纪生物激增或寒武纪辐射(radiation)事件)的起因,一直是众多推测的对象。可能的解释包括:大气氧含量达到临界水平或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降低;由于世界范围的海侵形成了新的浅海生态环境;由  相似文献   

13.
导言 含铁建造从最古老的前寒武纪至近代都有出现,但前寒武纪条带状含铁建造在其规模和组成上都具有恃殊的意义。它们基本上是由硅和铁构成,仅带有少量或微量的其他元素。 硅的来源以及沉积和搬运的形式是一个至今尚未取得一致意见的老问题。许多地质学家认为条带状含铁建造在中前寒武纪或下元古代,即2600至1800百万年前显著发育。然而类似的沉积通常是在较老的前寒  相似文献   

14.
<正> 在查明前寒武纪强烈变质岩石的原始成分特点时,副矿物占有特殊的地位。不同种类的副矿物不仅完全反映了它们所在岩石的形成历史,而且还足以反映出该岩石形成后所能遭受的后期作用的性质。  相似文献   

15.
<正> 在近年来的论文中,Munasinghe和Dis-sanayake(1979,1980a、b、c,1982)对斯里兰卡的地质演化提出了一个新的板块构造模式。所提模式的重要特征,是矿化带局限于两个“小板块”的边界,即现在的地质缝合线中(Dissanayake和Munasinghe,1984)。将板块构造应用于前寒武纪还颇多疑问。  相似文献   

16.
<正> 磷英黑云二长岩(下面简称为V岩)这个词的有效性是由Lacroix(1917)说明的,且由这种深成岩特有的化学成分所证实。 定义 磷英黑云二长岩这个词从来没有得到正确的定义。我们同意磷英黑云二长岩是指这样一些岩石: 1)粒状岩,一般具闪长岩的外貌,富含单粒的黑  相似文献   

17.
目前C.H.斯托克韦尔(Stockwell)对他所提出的加拿大地盾前寒武纪年表的年龄值进行了修正(见表)。同较早公布的一样,造山运动的终结被选作时间划分的界限,但现在已把造山年龄和造陆(或冷却)年龄区分开了。造山运动终结的时间位于最年青造山相和紧接着而来的造陆冷却时间开始之间相当短的间隔之内。伟晶岩一般是最年青的造山物质,其年龄可以用U-Pb法测定。造陆冷却时间开始的时代是用K-Ar法对造山成因角闪石进行的严密测定而测  相似文献   

18.
<正> 本文研究了赋存大多数金刚石矿化的前寒武纪沉积杂岩的成份和组构,其目的是为了评价前寒武纪沉积杂岩含金刚石的可能规模。根据对该杂岩组构特点的分析,可以把含金刚石的陆源沉积剖面划分为两个主要类型,这两种类型的形成与不同的构造运动环境有关,并且它们的稳定矿物组份的堆积条件不同。  相似文献   

19.
<正> 加拿大由几个地块组成,最有名的是格林维尔地块。其年龄为10亿年。今天主要讨论格林维尔造山带的形成问题。有一种观点认为它不是北美地块的一部分,而原来在很远的地方,后来碰撞而成的。我不同意这一观点,这将在报告中用事实来说明。 加拿大的变质岩有深变质岩石,中变质岩石和低变质岩石。我们所研究的是该省的三个岩体,为闪长岩和辉长岩。这些岩石易于做古地磁测量。这三个岩  相似文献   

20.
<正> 引言克里德矿区是美国最富的浅成低温热液矿床之一,也是美国西部唯一的贵金属浅成低温热液矿床。据估计,该矿区自1890年开采以来,已生产了银80.0×10~6盎司(1盎司=31.104g),金150000盎司和贱金属33×10~7磅(1磅=0.4536kg)。过去的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 OH 矿脉上,而对矿区的其它部分至今仍很少注意。因阿姆西斯特矿脉南部成了克里德矿区历史上最大产区之一,故选择阿姆西斯特脉系南部进行了地质研究工作,其中包括详细的地质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