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改革开放以来,陕西省在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同时也付出了较大的资源环境成本,环境保护问题已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之一.如不能根本转变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资源将难以为继,环境将不堪重负,全面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将难以实现.  相似文献   

2.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实施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今后的20年中国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将迎来更大的发展。与此同时,环境在经济快速增长的情况下也将面临严峻的挑战。本文介绍了小康社会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的定义、特征,并阐述了二者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刘向东 《环境保护》2007,(21):52-54
党的十七大首次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将其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的更高的要求,并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写入<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这是环保工作发展史上一座伟大的里程碑,开启了我国环保工作的新篇章.  相似文献   

4.
政府绿色采购制度的政策作用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政府历来重视经济、社会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提出了坚持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总体目标,并将改善环境,保障人民身体健康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5.
蒋益民 《环境保护》2007,(21):46-48
生态文明建设的伟大历史意义 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一起列入建设小康社会的具体内容.同时,为小康社会目标设置了前提条件,即到2020年人均GDP翻两番,是建立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的翻两番.  相似文献   

6.
生态省建设是浙江全面建设惠及全省人发的小康社会进程中一项战略性、全局性、基础性的工作.党的十七大把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为我们建设生态省进一步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7.
绿色小康     
韦倩 《环境》2002,(12):1-1
在刚刚闭幕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党中央提出了一个令全国各族人民振奋的奋斗目标:我国将在本世纪头二十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何谓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国家计委主庄曾培炎在十六大第一次记者招待会上阐释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涵义:用大体二十年的时间,使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人均超过3000美元,相当于当时中等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社会主义民主更加完善,社会主义法制更加完备,社会秩序良好,人民安居乐业,接受良好教育,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生态环境得到改善,人与自  相似文献   

8.
姜勇 《环境科技》2007,20(5):57-59
为规范对全省小康社会环境指标评价的管理,正确理解应用小康社会环境质量综合指数评价办法,简要介绍江苏省小康社会环境质量综合指数考核技术体系,阐明指标定义及确定原则、综合指数计算方法以及考核过程中的管理和评价技术经验.  相似文献   

9.
全面小康社会环境指标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全面小康社会对环境质量的需求分析入手,提出全面小康社会环境指标应该针对典型环境要素的质量状况设置代表性指标.就综合性、简明性、可计量性、公平性、衔接性等对现有常用指标进行了评价,结合社会发展和环境演变趋势,针对"水、大气、土壤、生态"四大环境要素,分别选取"环境空气质量在二级以上区域的人口比例"、"国控断面水环境功能区达标率"、"植被覆盖率"、"农业用地土壤环境质量达国家二级标准的比例"等指标,作为全面小康社会环境指标的初步方案.   相似文献   

10.
鄂平玲 《环境保护》2007,(21):37-39
编者按:中共十七大报告中首次提出"生态文明"这一理念,并将"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在海内外引起了强烈反响.什么是生态文明?它包括哪些内涵?如何根据中国的国情建设生态文明?生态文明与哲学、生态文明与传统文化等之间的联系是什么?……带着这些问题,记者走访了中国生态学会理事长、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王如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