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肖萍 《环境》2004,(1):5
果子狸命运的起伏,从去年5月开始。 5月:果子狸是“元凶” 2003年5月23日,果子狸的命运开始在风口浪尖飘摇不定。这天下午,深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香港大学在深圳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布SARS病毒溯源研究获得重要进展:从6只果子狸标本中分离到3株SARS样病毒,从1只貉标本中分离到1株SARS样病毒。其中从果子狸标本中分离的1株SARS样病毒进行了基因全序列测定,它的基因全序列分析显示:SARS样病毒与人类SARS病毒有99%以上的同源性!此后,同样的研究结果在美国的两个研究中心先后重复得出。国家林业局果断联合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等12部委下发通知,严禁一切违法捕猎和经营陆生野生动物的行为,广州600多个  相似文献   

2.
忠言 《环境》2004,(1):4-5
非典,及与之相关的果子狸,在这个冬天又一次牵动人们的神经。 2004年1月5日,广州一非典疑似病例被正式确认为非典,这是去年入冬以来全球首例非实验室感染的病例;同在这一天,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向新闻界宣布,经过粤港研究人员检测,在广州、深圳市出售的果子狸等动物身上采集的样本中发观含有大量SARS样冠状病毒,果子狸被认为是SARS冠状病毒的主要载体;还是在这一天,广东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预防非典工作紧急会议,  相似文献   

3.
新闻媒体近日披露,在全世界掀起轩然大波的SARS病毒源头已找到。经深港两地专家联合攻关,目标锁定为哺乳动物,宿主直指果子狸。这无疑是人类在战胜SARS的征程上又前进了一步,人们在为这个成就而庆幸欢呼的同时,果子狸自然也成了千夫所指。人们对之深恶痛绝,大有将其打入十八层地狱之势。不过,这对果子狸倒是件好事,也许果子狸因SARS而得以脱逃灭绝的厄运。传播SARS病毒的果子狸到底为何方神圣?其实,果子狸就是人们俗称的花面狸,在动物分类学上属哺乳纲,灵猫科,果子狸属,因爱吃水果而得此名。又因头部有几块大小不等的白色斑块,构成一…  相似文献   

4.
胡增官 《环境》2004,(3):40
近来,一场禽流感,弄得鸡鸭不亍;去年,一场SARS,引得人心惶惶。科学家从果子狸身上找到SARS元凶冠状支原体,讨伐滥吃野生动物的声浪一时涌起,更有人直指广东人什么都敢吃,现在终于吃出问题来了。我不吃野生动物,是指不吃当下所指的陆地野生动物。并非我端高姿态假撇  相似文献   

5.
消息树     
2003年中华环保世纪行启动以“推进林业建设,再造秀美山川”为主题的2003年中华环保世纪行活动于近日正式启动。由26家新闻单位80多名记者组成的记者团,将兵分6路奔赴陕西、吉林、黑龙江、新疆等地,围绕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防沙治沙等专题进行采访报道。今年中华环保世纪行活动的一个重大改革是公布010-84238172的举报电话,从而拓宽了群众监督与舆论监督有效结合的渠道。(科技日报罗晖)果子狸仍可上餐桌国家林业局最近签发通知,果子狸、鳄鱼、梅花鹿等54种陆生野生动物已被批准可进行商业性经营利用和驯养繁殖,但蛇未列入其中。这意味着…  相似文献   

6.
以2种相关的冠状病毒中的一种重要本科的晶体结构为指导,德国科学家宣称,已确定这是一个有希望的的出发点来设计一种治疗SARS的新药物。许多病毒,包括引起SARS的冠状病毒,是靠一种主要的蛋白酶活化进行复制的。病毒只有大量复制才会引发症状,因此控制这种酶是开发新药的主要目标。  相似文献   

7.
2003年5月30日,学术界、政府和工业界的研究人员和临床医生在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召开名为“SARS:开发相应的研究”的会议,以确定今后的研究内容。科学家们现已确定SARS是由一种新型人类冠状病毒引起的,并确定了病毒RNA基因组排序。 研究的重点将是针对SARS的有效治疗方法。美  相似文献   

8.
数字     
《环境》2007,(12):18-19
150元/公斤 秋天是进补时节,野生动物又开始遭殃。日前,有市民报料称,广东佛山南海大沥庆丰食品城近两个月来不卖食品,却公开叫卖国家保护野生动物小熊猫、梅花鹿、蟒蛇、果子狸等,日销上万只!其中小熊猫批发价为150元/公斤。  相似文献   

9.
2020年3月11日,世界卫生组织宣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简称“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病毒性传染病在人群中的发生需具备3个相互关联的条件,即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其中传播途径是一个关键环节.从环境传播的角度,综述了包括SARS(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病毒、MERS(中东呼吸综合征)病毒等病毒在无生命物体表面的存活时间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包括冠状病毒在内的一些具有传染性的病毒能在多种无生命物体表面存活一定时间,进而可能通过物体表面进行环境传播,造成潜在的健康风险;物体材质、温度、湿度以及病毒载量等因素是影响病毒在无生命物体表面存活的主要因素.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对医疗废物和生活垃圾的收集、运输、处理等过程提出了针对性的防控措施,以期对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以及未来可能出现的其他病毒的环境传播防控对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环境》2003,(6):4
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萨斯(即国内所说的“非典”)病毒的出现?目前还没有权威解释。从科学的角度来推测,较大的可能性有两种,一种是萨斯病毒本来就存在于大自然中,但仅寄生于动物体内,并能与宿主共存,相安无事。有些人在宰杀或生吃某种野生动物时,使原本仅寄生于动物身上的萨斯病毒,传染到了人身上。由于人类对该病毒完全没有免疫力,萨斯病毒进入人体后显示出了极高的致病性和传染性。另一种推测是,由于病毒基因的变异,使本身对人体危害不大的冠状病毒发展成为杀伤力极强的新型病毒。病毒基因的变异过程人类还知之甚少,但  相似文献   

11.
数字     
《环境》2008,(1):14-14
20万公顷 国家林业局新闻发言人曹清尧近日透露。国家林业局已确定20万公顷调查范围。寻找野生华南虎。本次野外调查主要对象既包括野生华南虎,也包括豹类、黑熊等一批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国家林业局将及时向公众公布有关调查结果。  相似文献   

12.
何军 《沿海环境》2001,(2):17-17
有关专家说,野生动物体内含有各种病毒, 还携带各种寄生虫,吃野生动物会得出血热、鹦鹉热、兔热等疾病,这些病因少见,对人体危害很大,有一些病如狂犬病目前还是不治之症。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野味成了宾馆、饭店招揽生意的招牌,蛇、鹿肉甚至连蝗虫、甲壳虫等都成了尝鲜人口中的佳肴。然而,这些餐桌上的美味没有经过卫生检疫就进了灶房,染疫的野生动物对人体构成了极大的危害。据东北林业大学野生动物资源学院邹兴淮介绍,野生动物在野外除死于天敌外,有相当一部分是死于各种疾病,如鹿的结核病患病率就不低,而且,野生动物…  相似文献   

13.
李皓 《环境》2003,(6):13-13
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萨斯病毒的出现?目前还没有解释。从科学的角度来推测,较大的可能性有两种,一种是萨斯病毒本来就存在于大自然中,但仅寄生于动物体内,并能与宿主共存,相安无事。但由于有些人有喜吃野生动物的恶习,在宰杀或生吃某种野生动物时,使原本仅寄生于动物身上的萨斯病毒,传染到了身上。由于人类对该病毒完全没有免疫力,萨斯病毒进入人体后显示出了极高的致病性和传染性。在药物对病毒无效的情况下,隔离病毒感染者,是切断病毒在人群中继续传播的唯一有效的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4.
论《野生动物保护法》修改中的公益诉讼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嘉  薄晓波 《环境保护》2020,48(6):26-30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的暴发表明《野生动物保护法》有关禁止非法野生动物贸易的条款没有得到有效贯彻,因此修改《野生动物保护法》应当重视完善法律的实施机制。环境公益诉讼作为公众监督法律实施的有效机制,可应用到野生动物保护领域,应在《野生动物保护法》的修改中增加野生动物公益诉讼条款,完善野生动物行政公益诉讼制度并建立野生动物损害赔偿诉讼制度。  相似文献   

15.
生态环境对SARS流行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生态环境对SARS流行的影响,包括生态破坏的可能影响、滥捕野生动物的影响、环境污染的影响、人类活动全球化的影响、城市环境的影响等。提出的对策及措施包括:禁止生态破坏及滥捕野生动物,加强对有关污染物的处理处置,注重饮用水及食品的环境安全问题,降低或避免消毒过程中的次生污染,对城市环境和农村环境实行分类管理,对救治医院进行适当的环境影响评估等。  相似文献   

16.
冠状病毒气溶胶传播及环境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正在全球大范围流行,严重影响了人类健康和生产生活.目前已明确的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途径包括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一些传播感染事件的研究间接证明新型冠状病毒可以通过空气传播,然而对于新型冠状病毒通过气溶胶传播机制的认识仍然不足,其对疾病传播的相对贡献等还在研究和论证中.本文分析了引起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中东呼吸综合征和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不同冠状病毒通过气溶胶传播的研究结果,评述了病毒气溶胶的产生机制、病毒气溶胶的空气动力学特征、冠状病毒在气溶胶中的存活规律及环境因素的影响、以及冠状病毒在室内外环境气溶胶中的赋存和传播情况,探讨了当前对于明确新型冠状病毒的气溶胶传播研究的不足以及跨学科研究的展望.  相似文献   

17.
消息树     
SARS病毒污水废物处理方案出台为了加强对医疗机构排放污水及垃圾处理处置的管理和指导,避免SARS流行蔓延,影响人体健康和污染环境,日前,国家环保总局印发了《SARS病毒污染的污水应急处理技术方案》和《SARS病毒污染的废弃物应急处理处置技术方案》的通知,要求各地环保部门在监控医疗机构污水和垃圾的处理处置中,以及防止SARS流行工作中参考使用。(本刊编辑部)严防“非典”向农村蔓延国家环保总局近日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各级环保部门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切断“非典”传播渠道,确保广大农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通知”要求,各…  相似文献   

18.
陈竽秀 《环境》2014,(2):73-75
正从经济学角度来看,销毁收缴来的非法野生动物制品虽然减少了商品的供给,有可能推高市场需求,但在推高需求的同时,野生动物制品的价格也在上涨,反过来又会起到抑制需求的作用。1月6日下午,国家林业局和海关总署在广东东莞举行"执法查没象牙销毁"活动。一件件白里泛黄或者泛褐色未加工的大象牙,摆放在展示台中间,精致的佛像和镯子等小件象牙制品环  相似文献   

19.
1可能被SARS病毒污染的废物(1)SARS专科门诊、医院发热门诊以及接触SARS病人的医院感染性废物,包括病人手术或尸解后的废物(如组织、污染材料和仪器等)以及被血液或人体体液污染的废医疗材料、废医疗仪器以及其它废物(如废敷料、废医用手套、废防护服、废注射器、废输液器、废输血器等)。(2)SARS传染病房产生的所有废物,包括排泄物、废敷料、生活垃圾以及病人接触过的任何其他废设备、废材料。(3)SARS感染者及可能感染者产生的排泄物、生活垃圾。(4)SARS专科门诊、医院发热门诊以及接触SARS病人的医院产生的废弃锋利物,包括废针…  相似文献   

20.
《环境》2003,(6):16-17
为了加强对医疗机构排放污水及垃圾处理的管理和指导,避免“SARS”流行蔓延,影响人体健康和污染环境,国家环保总局组织有关专家编制了《“SARS”病毒污染的污水应急处理技术方案》和《“SARS”病毒污染的废弃物应急处理处置技术方案》,并于2003年4月30日印发给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环境保护局(厅)、环境监测站、环境监察机构、解放军环保办,共供他们在监控医疗机构污水和垃圾的处置中,以及防止“SARS”流行工作中参考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