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交通肇事逃逸案件中事故现场的痕迹物证,由于其形成过程条件的特殊性,变数很多。各种各样大小、五花八门型号的车辆,千奇百怪的原因造成路面上车辆痕迹形态和种类繁杂,结果导致逃逸现场的痕迹物证真伪难辨。因此,在交通事故逃逸案件现场勘查时,应特别强调工作的细致性,去伪存真,尽可能发现可以证明肇事逃逸的相关物证,特别是那些微量物证。  相似文献   

2.
交通肇事逃逸案件中事故现场的痕迹物证,由于其形成过程条件的特殊性,变数很多。各种各样大小、五花八门型号的车辆,千奇百怪的原因造成路面上车辆痕迹形态和种类繁杂,结果导致逃逸现场的痕迹物证真伪难辨。因此,在交通事故逃逸案件现场勘查时,应特别强调工作的细致性,去伪  相似文献   

3.
本文作者结合工作实际,分析总结道路交通肇事逃逸案件的特点和成功侦破案例的经验,认为侦破交通肇事逃逸案件必须做到快侦细勘,重视制动痕迹、现场散落物、人体衣着损伤情况等痕迹物证的勘验。  相似文献   

4.
交通肇事逃逸案件给受害人及其家属带来无法治愈的伤害,对社会秩序稳定构成了严重威胁,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宗旨背道而驰,是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严厉打击的行为。  相似文献   

5.
交通肇事逃逸案件给受害人及其家属带来无法治愈的伤害,对社会秩序稳定构成了严重威胁,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宗旨背道而驰,是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严厉打击的行为。  相似文献   

6.
7.
笔者多年来在侦办重大交通肇事逃逸案件时亲临一线,对每起重大案件的成功破获都能进行分析和总结,从中积累经验,有所感悟。提出了侦办交通肇事逃逸案件从现场勘察、摸排锁定、攻坚预审、应对环境、安抚受害者家属的技术要素以及心理层面的新理念。  相似文献   

8.
交通肇事逃逸案件的当事人在主观上存在故意,客观上扩大了损害后果,使受害者身心健康及生命安全受到危害,是一种故意的犯罪行为,严重影响了一方社会的稳定,笔者根据多年来在交通肇事逃逸案件侦破的经验,在排查工作方面进行一些有益的探索,提出了侦破交通肇事逃逸案件的关键在于合理排查的理念。  相似文献   

9.
在交通事故中,有不少肇事者在发生交通事故后,出于侥幸的心理肇事逃逸,不但使自己遭受牢狱之灾,同时也得不到保险公司的理赔,可谓人财两空,那么保险公司在交通肇事逃逸上,是否应当拒赔?本文就此小做评析,望读者多多斧正。  相似文献   

10.
正值冬茶上市飘香的季节,笔者走进了蜚声海内外的中国茶都交易大厅二楼,七拐八弯走过一条长长的走廊后,茶都交警中队的牌子才在走廊尽头扑入眼帘。茶都交警中队警力少,却要管辖城厢、参内、魁斗、蓬莱等四个乡镇,总里程755公里的交通秩序,以及一般交通事故的处理工作。闲聊中,笔者对该中队一年间接出警3000余起,特别是侦破交通肇事逃逸案件25起产生兴趣。一年间能侦破25起案件,侦破率达85%,这是一串了不起的数字,透过这串数字的背后,一定隐藏着一个个动人的故事。果不其然,在几位经办民警的娓娓叙述中,我感受最深的是,交通肇事逃逸者在这群忠于职责、大智大勇的交警面前,逃也枉然。  相似文献   

11.
这起重大交通肇事逃逸案曾被刻意隐瞒,肇事现场被故意转移,深度昏迷的受害人未吐露只言片语就溘然辞世,甚至受害人家属也一度相信自家亲人是因摔伤不治身故,但福建政和县交警大队民警析疑寻真,抽丝剥茧,仅用两昼夜便还原了案件真相,给死者及家属予告慰,有力维护了法律的尊严和正义。  相似文献   

12.
针对传统交通事故动态分析法在交通肇事逃逸案件侦查中投入高、效率低、精度差的缺点,笔者在信息主导警务理念的指导下,综合运用逻辑学、系统科学、社会学、心理学、情报科学相关原理,动态分析交通事故现场的痕迹、车辆行驶轨迹、道路交通环境、警情综合信息、驾驶人行为与逃逸心理,以及受害者损伤特征,准确掌握车辆或驾驶人局部特征,从而为侦破交通肇事逃逸案件提供精确的查缉信息,使警务行动实现精确用警、快速反应和精确打击的目标。笔者给出了利用动态分析法侦破交通肇事逃逸案件的流程和步骤;指出提高办案水平,迫切需要加强警务信息和社会信息的有效融合,研发专门系统,强化信息研判。  相似文献   

13.
一起发生在惠安县闹市区的重大交通事故逃逸案,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面对来自社会上的压力,惠安县交警迎难而上、连续作战,经过10天全力侦破,最终将肇事逃逸的人车缉拿归案。  相似文献   

14.
一起发生在惠安县闹市区的重大交通事故逃逸案,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面对来自社会上的压力,惠安县交警迎难而上、连续作战,经过10天全力侦破,最终将肇事逃逸的人车缉拿归案。  相似文献   

15.
痕迹物证勘验是交通事故调查取证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交通事故痕迹物证是指交通事故现场提取到的能证明交通事故真实情况的物品、物质和痕迹。痕迹物证是一种客观存在的具体物品,包括在事故车辆、人体、现场、遗留的固定物、附着物、散落物或各种痕迹,比较容易查明,不像其他证据那样容易受到主观因素和其他复杂情况的影响,因此,可以用来审查其他证据的真伪。  相似文献   

16.
2011年7月30日凌晨,泉州市洛江区县道304线罗溪通往马甲的公路上,发生一起交通事故。接警民警赶到事故现场时,现场除了一个伤者后脑着地已经死亡,再就是死者身旁一部倒地的摩托车。现场没有目击证人,事故是怎么发生的没有人知道,而现场的痕迹特征显示,  相似文献   

17.
“闯红灯”是指机动车驾驶人藐视交通信号指挥,驾驶车辆强行进入禁行区的严重交通违法行为。事实证明,“闯红灯”行为不仅扰乱了正常的交通秩序,而且是诱发恶性交通事故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8.
在交通事故处理中,一些民警对现场痕迹勘查不够认真,现场物证不注意提取,没有及时做好现场访问,对当事人的陈述不仔细分析,过分依赖当事人的陈述笔录,没有笔录或者笔录的内容不相符时,就无法判断事故的真相,造成事故无法认定或认定不准确。笔者认为“重证据、重调查研究、不轻信口供”的刑事案件办理原则应该运用到交通事故处理中,只要我们仔细勘查事故现场,认真分析痕迹特点、及时做好现场访问、深入做好相关调查、只要各种痕迹物证能够形成完整的证据链,  相似文献   

19.
交通事故处理实践中,时常出现肇事者指认他人是驾驶人的情形,尤以肇事车辆只有2名驾乘人员,且1人死亡的案件居多。在办理此类案件的过程中,多因办案民警缺乏辨认、提取、应用痕迹物证的技能,加上公安交警部门缺乏相应的技术鉴定手段,致使无从查证肇事驾驶人的真伪。由于长期以来公安机关对造假案件打击的力度不足,产生的后果相当严重,一是社会不良风气得不到压抑。过去的一些造假案件多发生在夜间或者人烟稀少地段,  相似文献   

20.
四昼夜寻踪猎迹,专案组民警寝食难安,睁眼闭眼,脑海里满是现场的情景和纷乱模糊的影像,眼里充盈的血丝和浑身散架的疲惫,最终停息了冤魂的哀叹。"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又有了一次生动的证明。"这4天来,我一直睡不着觉,心里很怕,想自杀,又想去投案自首,却因心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