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国际有机农产品市场与生产   二次大战特别是绿色革命以来,由于大规模采用现代科技手段,世界发达国家农业生产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同时也面临着一系列严重问题。主要表现为:资源,特别是不可再生资源耗竭;生态环境质量恶化;国家、地区间资源不公平分配;出现了发达国家粮食过剩和发展中国家近 8亿人口粮食短缺的矛盾;巨额农产品补贴与农产品的价格保护,以及农产品进出口贸易中的非关税壁垒等。为解决这些问题和矛盾,人们进行了很多探索,其中以生产有机农产品、减缓常规农业方式给资源和环境造成的严重压力为主要目标的替…  相似文献   

2.
为了保护本国环境,先进国家对有害废弃物投弃的控制愈来愈严,使企业的处理费用不断增加。企业为了降低成本和逃避国内法律的约束,纷纷将有害废弃物向发展中国家输出。有害废弃物越境迁移的危害近年来先进国家有害废弃物的排放主要出路有两条,一条是向控制较松、处理费用便宜的其他工业国输出,由这些国家的有害废弃物处理设施统一处理。另一条是向发展中国家输出。由于输出有害废弃物附带可观的处理费用,对发展中国家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因此这类非法投弃的例子日益增多。  相似文献   

3.
梅雪芹 《绿叶》2012,(8):9-13
与工业化伴生的环境问题,是人类新的生产和生活方式过分干扰生态系统、污染自然环境所结出的苦果,因而是一种人为的灾害。在英美等工业化先行国家,几乎在环境问题出现的同时,对其危害的认知、讨论以及解决问题的努力即已开始,而其成效是从政府到社会、从组织到个人各方坚持不懈地努力甚至激烈斗争的结果。总的来说,这些国家在对待和治理环境的问题上,不是"先发展,后治理",而是边破坏、边治理,不断提高认识并加大治理力度。  相似文献   

4.
论述了意大利及其他欧盟国家的石油天然气防大学工业及环境保护的基本概况,对我国石油企业环保工作提出了建议。意大利及其他欧盟国家社会和经济平衡发展,自然资源利用与保护并重。自然保护区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健全,健康、安全、环保已成为政府、公民和企业的共同理念和行动。我国的石油企业应学习意大利等国的经验和做法,在进行工程建设和生产时,应将开发利用经济资源和保护自然资源并重的理念贯穿始终。遵守法律,在工作实际中加强对自然环境的保护。  相似文献   

5.
今年9月16日是联合国宣布的第四个国际保护臭氧层纪念日。今年的主题是“为了地球上的生命:请购买有益臭氧层的产品”。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和生产经营活动中,有许多产品及产品的制造行业是与保护臭氧层密切相关的。比如冰箱行业中的制冷设备、空调设备、冷冻设备、汽车空调;汽车行业中的泡沫塑料等;消毒品;消防行业;清洗行业;烟草行业等。“有益臭氧层的产品”是指那些臭氧消耗潜值(ODP)为零或较小的产品。有益臭氧层的替代品的生产在所有工业化国家中都很普遍,无论其品牌是否有名。中国、印度、巴西等许多发展中国家也已经开始…  相似文献   

6.
自然保护工作随着人类不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程度的加强,以及所引起自然环境逐步恶化的加剧,而被政府和越来越多的社会团体及公众所重视。为此,有必要根据我国目前自然环境的状况,自然保护工作开展的情况,国家技术经济,人口现状及发展趋势,现行的政策,研究、探讨我国的自然保护工作。  相似文献   

7.
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加强环境与资源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保护环境和发展经济,是对立的统一体。如何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相协调‘关系到人类社会的当前发展和长远进步、我国是一和发展中国家.正处于后工业化的前期‘既需要加快社会经济发展的步伐·又面临着加快解决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在汲取产业革命以来发达国家由于不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对人类生存发展已构成严重威胁这一历史教训l的基础上.我国要全面推进经济和社会进步.必须全面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保护生态环境·实现资源的永续利用。一、实行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l、实行可持续发展·是人类对自然环境…  相似文献   

8.
保护自然环境,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任务之一。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保证农业持续稳定增产的必要条件。反之,如果自然环境遭到破坏,就会导致自然和经济潜力的减退,要恢复起来的可能性也是很小的。所以,近年来国内外都十分重视自然环境保护与自然资源合理利用问题。塔里木盆地是新疆主要农业基地之一,农业开发很早。据《史记》记载,大约在两千多年以前这里就“有城廓田畜,与囚奴异俗”,人们从事着定居的农业生产。著名的西域三十六国大部分分布在盆地边缘;由汉至清历代王朝在这里都有过不同规模的屯垦。这里古代劳动人民辛勤建立起来的绿洲,后来由于自然环境的变迁,大都放弃了。解放后,塔里木盆地进  相似文献   

9.
中国古代哲学中的环保理念是中国思想宝库中的精髓。可从宏观、微观两个层次来总结、归纳。从宏观上看,古人提出了先天地而后万物说;阴阳两仪说;天人合一说;“五行”说。从微观上看,古人提出了惜用说;上天警罚说;人性顺从天性说;保护自然环境和保护人文环境并重说。这些理念,在强调经济社会和谐和可持续发展的今天,值得我们深入挖掘,认真领会,努力实践。  相似文献   

10.
环境保护一靠政策,二靠管理,三靠科学技术,这个指导方针符合国情、省情。这些年,我省在经济发展进程中之所以在环境保护工作上取得一定成效,关键是坚定不移地执行了环境保护这一基本国策,认真贯彻国家环境保护的方针、政策、法规和标准,并紧紧围绕省委确定的“改革开放,治穷致富,开发资源,振兴青海”的经济发展战略,结合全省环境状况,提出了以保护自然环境,维护生态平衡,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为战略目标,以城镇环境综合整治为重点的环境保护工作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11.
阐述了福建省海湾自然环境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开发规划;分析了"十一五"期间福建省近岸海域水质状况和变化趋势;针对海洋经济开发带来的环境问题,提出了福建省加强海湾资源保护、促进海洋经济健康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正>"生物剽窃"现象在各发展中国家以及落后国家愈演愈烈,在我国也存在着严重的生物遗传资源流失现象。我国于1992年通过了《生物多样性公约》,但是公约只是对生物多样性保护做了原则性规定,对于国内的法律规制缺少法律保障。我国有关生物遗传资源国内立法保护稀缺且分散。国内立法规制与国家所有权原则、惠益公平分享原则以及来源披露原则密切相关。本刊特邀请有关专家从物权法以及知识产权保护的角度,阐释应如何对生物遗传资源国内立法进行规制,以期实现国内立法的完善,并预防  相似文献   

13.
一、前言可以预料,水质管理是今后十多年内各国水资源保护的重要问题之一。过去,特别是水资源丰富的国家往往忽略了这一问题。然而,随着城市人口、工业化程度和农业施用化肥量的增长,导致了发展中国家水质的严重恶化。今天,世界各国已充分认识到对水质管理的重要性;然而必须弄清楚污染的方式,才能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和管理措施。本文评述了污染的性质,  相似文献   

14.
森林环境是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份,它涉及环境与持续发展整个范围内的问题与机会,必需采取持续发展的环境保护战略,正确处理好森林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培育扩大的关系。森林保存了世界上绝大部份物种基因资源,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核心。要实施森林环境持续发展,必须强化国家对森林环境管理、保护、培育和科学研究,同时也要结合各地条件确定实施计划和远景规划。  相似文献   

15.
杨红君 《绿叶》2012,(7):91-96
美国政府视国家公园为最宝贵的国家财富之一,自1872年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国家公园以来,一直通过财政拨款对国家公园予以保护,使其管理日趋科学和成熟,同时人们形成了尊重自然、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环境的良好意识。与经济发达国家的国家公园经营管理及开发建设相比,中国国家公园管理体系混乱、规划失范、保护意识薄弱等问题日益凸显,中国生态旅游前景堪忧。  相似文献   

16.
<正> 今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贫穷与环境——摆脱恶性循环”。第三世界的贫困是许多发展中国家环境恶化的根本原因,同时,环境的恶化又导致这些国家更加贫困,如此恶性循环。目前全世界约十几亿人挣扎在贫困线上,贫困对环境造成的压力和冲击十分巨大。贫穷造就愚昧和无知,导致人口急剧膨胀,迫使人们不择手段地向大自然索取。生态环境的恶化,最终使得人们更加贫困。据统计,现今世界已有3000多万环境难民,这些人大部分是发展中国家的贫民,由于生态环境的破坏使他们失去了土地和水  相似文献   

17.
第Ⅷ届“环境影响”国际学术讨论会,于1987年4月27—30日在捷克斯洛伐克的密尔尼克·黑勃里茨“捷克斯洛伐克科学院之家”举行。会议由捷克斯洛伐克科学院发展中国家综合研究委员会技术学组及国家材料保护研究所组成主席团。参加这次讨论会的代表有东西方国家的有关专家,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南斯拉夫、瑞典、匈牙利、挪威、民主德国、保加利亚、苏联和越南等国专家提出了论文。 会议讨论的中心内容是: 1、电气设备的一般老化问题(电工设备老化学),  相似文献   

18.
<正>生态环境是当前社会与经济发展面临的现实问题。政府作为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的主角,应认识政府与其他生态环境治理主体的关系,明确自身在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中的角色,促进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谐可持续。随着当前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自然环境遭到破坏,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失衡问题凸现。政府在保护和治理生态环境、促进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和谐可持续发展等问题上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政府在保护和治理生态环境,为广  相似文献   

19.
生态问题,是当今经济发达国家也是发展中国家所面临的重大课题之一,我国属于发展中国家,也是经济建设飞跃发展的国家之一。我们国家也面临着生态、环境问题。由于人口大量增加、人类活动增多。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以及对自然资源开发建设规模的扩大、造成对自然界及环境的破坏,使土地沙化、城市污染,如果不很好加以治理,对工农业生产、对人们的健康、特别是对今后的经济建设都将带来严重的后果。我国21世纪开发的战略重点是大西北、处于西北的新疆地大物博,美丽富绕  相似文献   

20.
实现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了重要的全球性目标,这反映了公众以及决策者对环境问题日益增长的关注。虽然可持续发展指标为决策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但许多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并没有向可持续发展迈进。本文考查了在发展中国家测量可持续发展指标面临的挑战,这些指标在决策中的有效性和指标对决策过程的影响。特别地,本文将评估这些指标是否被整合到了决策进程中而且是否促进了可持续发展。环境数据的约束,缺乏相关机构的协调,发展中国家资源的缺乏都阻碍了可持续发展指标的测量。水、卫生条件的案例表明在政策和决策过程中整合可持续发展指标的无效性。既要有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指标集以整合决策者关注环境问题,也要辅助以反映地方关注和文化多样性的地方性指标,这是至关重要的。报告应该包括对环境因素和健康产出相关的分析,也应该相应地转化为对经济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