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流域污染物通量测算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流域水系内污染物通量不仅能够用于评价各类污染源的水污染物入河负荷,也是对流域污染特征,水污染物在河流水体中复杂迁移、转化过程的最直观反应。准确测算流域水系内污染物跨界通量及其时空分布是进行流域水环境风险预警和风险管理的重要前提之一。针对目前多种污染物通量测算方法在进行污染物年通量估算时,结果不确定性大这一突出问题,以流域水质监测站年内逐日流量、悬浮颗粒物监测数据作为悬浮颗粒物年通量参考值,基于以月、半月、周为周期的监测策略,将逐日流量、悬浮颗粒物监测数据重新筛选抽样构造,由此,系统分析了不同流域集水面积、污染通量监测频次和目前常用通量估算方法对污染物年通量估算不确定性的影响。所得方法和结论可为进一步制定流域污染物通量的测算规范提供方法指引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2.
长江是南京市最主要的供水水源地,为减缓水环境压力,分析流域水污染物排放分布特征和污染来源,计算入江总磷通量有着重要意义。根据收集到的南京地区各区县的32个雨量站1962~2015年的逐日降雨量资料计算,2014年南京市的环境统计资料,对南京市入江总磷进行了计算分析,对通量法和污染物负荷法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校核,根据通量法以及污染物负荷法计算的入江总磷通量分别为为1 972.87t,为1 866.67t,计算误差为5.4%。  相似文献   

3.
使用内梅罗指数法和等标污染负荷计算法对巴河流域的水生态环境进行评估.结果显示,巴河流域的污染来源主要为农村居民生活污水、城镇居民生活污水、化肥污染,巴河流域的水污染主要为面源污染.提出严控污染物排放、优化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结构、加大流域生态环境治理、修护流域自然生态环境、健全流域水环境监测体系及用水受益方向流域内水环境...  相似文献   

4.
以2001~2007年实测水文、水质数据为基础,计算了四川省主要出川断面高锰酸盐指数(CODMn)和氨氮(NH3-N)污染负荷通量;利用断面水质目标约束,通过污染负荷历时曲线,分析了区域水环境承载力;在基流分割的基础上,利用水文分割法,识别了区域污染物的主要来源,为从源头上开展三峡水库水环境保护提供数据支撑。分析结果表明,各出川断面干流主要污染物(CODMn、NH3-N)大致在可接受的范围内,2001年以来,出川断面CODMn通量呈降低的趋势,有效的减缓了输入三峡库区的污染物总量,氨氮通量整体稳定。嘉陵江、涪江、渠江流域污染物来源主要为非点源,应重点加强面源的污染防控;长江干流为点面源混合型,简单的削减点源已不能保证高功能水体要求,应加强点源和面源污染的综合防控。  相似文献   

5.
流域非点源分布式模型AnnAGNPS参数的不确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流域非点源分布式模型的不确定性研究成为目前的热点问题之一。本研究以宁波市章溪河流域为研究区,通过GIS软件AreView和AnnAGNPS模型,集成利用莫里斯分类筛选法,选取临界源面积、SCS曲线系数、水土保持因子、饱和导水率、氮磷吸收率、施肥量等6个因子进行敏感性分析。模拟结果表明,土壤饱和导水率、水土保持因子和径流曲线CN值对模型输出结果影响较大;水土保持因子对泥沙、总磷和总有机碳负荷的模拟结果影响最大,均呈显著负效应;径流曲线CN值对总氮负荷计算结果影响最大,呈显著正效应。  相似文献   

6.
新疆河流水质调查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2001年水质监测结果,用单项指标法对新疆河流水质进行评价,对新疆河流水质污染状况依据污染物标准做出分析判断。探讨污染途径及污染原因,寻找地下水水质恶化的根源,加强河流点源与非点源污染治理,为改善新疆河流水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石油类在河流中自净能力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河流的特点,利用示踪剂对河流中石油类污染物的衰减情况进行了分析,建立了污染物扩散模式,确定了河流不同断面的石油通量,求出了石油类污染物的衰减系数。为污染物的排放量和河流环境容量的确定提供了保证。  相似文献   

8.
根据湖泊污染物迁移转化机理、质量守恒原理,提出浅水湖泊污染物浓度场稳定判别方法。根据湖泊浓度场稳定后水质控制点污染物浓度与各入湖河道污染物通量的响应关系,构建多入湖河流水质响应系数矩阵,并采用线性规划法求解浅水湖泊各入湖河道水环境容量。与常规方法相比,该方法充分考虑了多入湖河流入湖污染物通量的叠加影响,提高了湖泊水环境容量的计算精度。  相似文献   

9.
基于流域水质改善与水环境管理需求,结合目前流域非点源水污染排放存在的问题,本研究采用SOA-B/S架构,运用MVC6和GIS与环境模型集成关键技术,构建流域非点源水污染排放清单估算系统,并系统梳理了地形数据、污染源环境统计数据、气象数据等基础信息,采用基于输出系数法的非点源水污染负荷估算模型,实现了对全年及年内各分水期非点源水污染排放清单的处理分析和估算。系统通过数据库、GIS平台、模型集成和业务系统建设,实现了对不同时间和空间尺度下不同地区的非点源水污染负荷估算,推进了流域非点源污染排放的信息化、科学化及可视化管理,为决策者制定流域水环境管理措施和方案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0.
针对地面监测点位过少,不能满足大区域范围土壤酸沉降通量研究需求的现状,建立了基于OMI痕量气体遥感数据和地面观测数据的区域酸沉降通量估算方法,并对青岛市硫元素和氮元素沉降通量进行了估算。结果表明,新方法能够实现大区域范围土壤酸沉降通量的估算。与传统估算方法相比,新方法采用大气痕量气体遥感监测数据,是对酸沉降通量常规研究手段的有益补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