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环保企业应对金融危机的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全球金融危机,环保企业面临着机遇与挑战,应依靠技术创新,提升企业竞争力;调整结构,务实企业发展基础;建设企业文化,提高企业员工素质;多渠道融资,增强企业发展后劲;加强管理,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2.
《绿色视野》2011,(3):31-34
为提高企业环境守法能力与水平,规范企业环境管理体制与机制建设,国家环保部组织开展了企业环境监督员制度试点工作。要求所有国家重点监控污染企业建立环境管理组织架构,完善内部环境管理制度,提升环境管理水平,强化企业环境责任,切实改善企业环境行为,从而解决工业高速发展引发的一系列环境问题。企业环境监督员制度提出的背景是什么?  相似文献   

3.
2013年6月,由贵州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贵州省企业联合会共同组织的2013贵州企业100强名单发布,贵州粤黔电力有限责任公司入围2013年贵州100强企业行列,这是粤黔公司连续6年获贵州100强企业荣誉。据悉,100强企业的评审是为了全面反映贵州省大企业的发展状况,并参照"中国500强"的排序规则和其他省份的通行做法,在企业自愿申报的基础上,以2012年企业营业收入为入围标准,由省  相似文献   

4.
为提高中国肉类企业生产水平,促进中小企业采用环境友好技术,改善企业环境友好现状,本文基于回收的有效调研问卷,从当前企业生产的环境友好行为意向和企业采用的环境友好型技术着手,重点分析在加工过程中企业对环境的重视程度、资源回收利用情况以及资源环境培训情况;对企业的加工技术和废水处理技术等方面进行对比,并对企业环境友好状况做简单分析;最后对中国中小型肉类企业环境友好型发展提出改进措施及建议。  相似文献   

5.
迟铮  耿玮 《中国环境管理》2024,16(3):113-121
减污降碳与稳定就业并重,是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艰巨任务。本文以沪深A股429家污染类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污染类企业碳风险、环保资产投资与就业吸纳的关系。研究发现,污染类企业碳风险对企业就业吸纳行为的影响呈先促进后抑制的倒“U”形关系;污染类企业碳风险水平大多位于倒“U”形曲线拐点的左侧,即大多数污染类企业碳风险对企业就业吸纳行为起促进作用;企业环保资产投资在碳风险促进污染类企业就业吸纳的关系中发挥部分中介效应。异质性检验还表明,碳风险对企业就业吸纳的促进作用,以及碳风险与企业就业吸纳的倒“U”形关系,仅体现在重污染企业,而非存在于非重污染企业中。研究结论为中国建立和完善企业环保资产投资的长效激励约束机制,进而推动污染类企业减污降碳和就业吸纳提供了实证依据。  相似文献   

6.
冯永锋 《绿叶》2012,(1):76-80
在真正关注环境保护的人眼中,中国也许没有一家企业是真正的绿色企业,而若想推动企业走向绿色转型,需要改变企业的行为约束,提高污染成本,降低污染收益。由此,强化企业责任的环境公益诉讼、责罚相当的环境处罚和公众的积极参与也就成为了推动企业绿色转型的有效外力。  相似文献   

7.
以油田企业的清洁生产实践为主要研究对象,分析我国油田企业清洁生产技术推广及现状,阐述我国油田企业建立清洁生产管理模式的框架,对清洁生产在油田企业的运作方式和保障机制进行详细论证,并对油田企业清洁生产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为我国油田企业清洁生产的推广应用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8.
资源型企业生态责任培育研究——基于财务的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资源型企业生态责任意识淡薄,忽视环境保护,使全社会付出了高昂的环境成本。资源型企业履行生态责任有助于企业融资,可提升企业投资业绩。培育资源型企业的生态责任需要多方的努力,从财务视角来研究培育和提升资源型企业生态责任的途径,认为构建资源型企业生态责任融资机制、认真贯彻实施《企业财务通则》、构建绿色会计理论体系以及建立生态责任信息披露机制等可有效培育资源型企业的生态责任。  相似文献   

9.
山西焦化集团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炼焦生产、煤焦油及粗苯加工、化肥、甲醇等为一体的煤炭综合利用企业,是国务院确定的520户国家重点企业、全国首批82家循环经济试点企业、全国首批"两型"试点企业和山西省工业转型发展百强潜力企业之一,被列入全国千家企业节能行动及山西省双百企业节能行动单位,是山西焦煤集团的子公司。  相似文献   

10.
环境问题是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焦点,而企业是造成环境污染的主体之一,也是环境制度压力的主要调控对象,如何引导和控制企业履行环境责任已成为一个亟须研究的重大议题。根据制度理论,以中国上市公司7459个观测值为基础,采用固定效应模型系统评估了制度压力对企业环境责任的影响,还引入企业环境战略、内部控制作为调节变量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制度压力能显著促进企业环境责任的提升;企业环境战略、内部控制等因素正向调节了制度压力与企业环境责任的关系,并且制度压力对企业环境责任的影响在非国有企业、地方国有企业中更强。以上结论在一系列的稳健性检验、反事实检验之后依然成立。这些结论启发了企业管理者运用企业环境战略、内部控制等企业自身因素强化企业环境责任,同时为政府根据企业不同情况有针对性地制定环境政策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分析企业创新能力的投入结构,可为企业创新活动内部路径的研究提供基础。从组织层、资源层、知识层构建企业创新能力的投入模型,并据此提出企业创新能力转化结构,为剖析企业创新能力内部结构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从企业文化的视角,论述了企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并重是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是促进社会与企业和谐的重要内容,是可持续协调发展的战略需要。环保企业只有将生态文明意识与环境保护责任全面地融入企业文化建设,才能更好地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竞争力。  相似文献   

13.
有效防治工业污染、改善环境是工业企业的基本责任。以能够反映企业环境行为的信息为基础,通过建立科学的百分制量化评价体系,对H省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的重点排污工业企业的环境守法行为、企业污染控制行为、环境信息公开行为等环境行为进行评价。分析结果表明,该省企业环境行为有较大提升空间,重污染行业形势令人担忧,由此明确企业改善环境行为的关键因素和影响机制,并从企业、政府、社会三个角度提出措施改善企业环境行为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做好企业的环境保护工作是目前企业环保部门需要探讨的重要问题,通过阐述市场经济对企业环境保护产生的积极影响,分析了当前企业环保的基本状况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目前企业环保改革的思路。  相似文献   

15.
以中国高科技上市公司2009—2015年面板数据为样本,就金融发展和融资渠道对我国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1)总体上看,我国高科技上市公司企业研发活动存在融资约束问题,金融发展可提高企业研发投入,且企业研发投入不依赖于股权融资而依赖于商业信用融资。(2)分地区看,东部地区的金融发展提高了企业研发投入,而中西部地区的金融发展与企业研发投入不相关。在东部和中西部地区,股权融资会降低企业研发投入,即在东部和中西部地区企业研发投入不依赖于股权融资。(3)从所有权性质看,在国有控股公司中,金融发展与企业研发投入不存在显著关系,国有企业的研发投入依赖于商业信用融资;但在私人控股公司中,金融发展会显著提高企业研发投入,非国有企业的研发投入不依赖于股权融资。从缓解企业研发投入的融资约束、增强高科技上市公司的企业研发投入角度,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企业是造成环境污染的主要肇事者,因此,企业应切实履行其环境责任。开展企业环境责任审计,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行的,在评审企业环境责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事前、事中、事后的环境审计,确定或解除企业的环境责任,以使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减少污染,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正>2013年12月18日环境保护部会同国家发改委、人民银行、银监会联合发布了《企业环境信用评价办法(试行)》[环发[2013]150号](以下简称《办法》),指导各地开展企业环境信用评价,督促企业履行环保法定叉务和社会责任,约束和惩戒企业环境失信行为。企业环境信用评价,是指环保部门根据企业环境行为信息,按照规定的指标、方法和程序,对企业遵守环保法律法规,履  相似文献   

18.
企业环境信用评价是企业绿色治理的重要环节。以企业环境信用评价运行系统为研究对象,运用行动者网络理论,揭示多方共治视角下企业环境信用评价运行网络的动力因素和障碍因素,构建多方共治企业环境信用评价运行网络、参与路径及激励和约束机制,明晰政府引导各主体参与企业环境信用评价的政策着力点,为多方共治企业环境信用评价系统提供长效运行方案。  相似文献   

19.
企业环境责任评价体系及成果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环境保护部近年来众多环保举措的提出,企业的环境责任研究引起了学者和相关政府机构的重视。企业环境责任评价有利于提高企业环保意识和规范企业的环境行为,但目前仍缺乏相关机构对企业环境责任评价体系的独立研究和实践。本文通过对国内外企业环境责任的研究现状进行分析,引入了企业环境责任评价的必要性;在相关概念界定的基础上构建了企业环境责任评价指标体系,最后对评价成果的应用进行了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20.
企业环境信息自愿公开是企业环境信息公开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企业环境信息自愿披露与强制披露有着明显的区别;通过法律责任的设置,保证企业自愿披露的环境信息的质量;运用各种激励措施鼓励企业自愿披露环境信息,建立企业环境信息自愿披露的健康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