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伶仃洋是珠江口东北部浅海湾,汇集珠江东四口门的来水,在潮间带及紧邻的潮下带(-5米以浅)形成大片海涂。土壤质地较粘重,有机质含量在1.5—2.2%之间,含盐量为0.2—1.5%,pH 为6.5—8.0,自然肥力较高,有很高的开发利用价值。因潮位带和生态条件不同,可分为 1.宜农围垦带,集中于西部浅滩,土壤含盐量较低,有机质和磷钾养分丰富,宜种水稻、甘蔗、香蕉等作物;2.水产养殖带,包括不宜围垦的潮间带和向海侧的潮下带,宜养鲻鱼、对虾、牡蛎等;3.城市、港口和工业填海造陆岸段,集中于东部浅滩。  相似文献   

2.
台湾浅滩——巨大的砂资源库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台湾浅滩的沉积物由分选优、磨园度很好的中细砂组成,其中含有数量较丰的贝壳碎片、海滩岩和玄武岩砾等。以水深30m计算,浅滩的总面积为1.5×104km2。浅滩砂一直在巨大暴风浪和合成海流的作用下处于改造和运动状态,浅滩上几乎没有或极少底栖生物,可称谓为海底 “沙漠”。由于浅滩砂数量巨大而浅滩区水浅,它将是一项潜力很大的建材砂矿资源,也是海峡两岸共同的天然财富。下一步的堪研工作必须两岸海洋科技界和产业界联合进行,这片浅滩砂必将造福于两岸人民。  相似文献   

3.
本文表述了辽东湾菊花岛海域及其附近湖间带表层沉积物、底栖动物及底质营养盐等最新调查成果。借助因子分析,探讨了该区沉积环境和底栖动物群落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沉积环境导致底栖动物群落及其密度的变化:岛西部近岸为风浪作用的砂质沉积区,生物种群单调、资源量低、生物贫脊;岛屿东部波浪、潮流作用的砾、砂、泥混合沉积区,生物种类多样、资源量离、生物密集;岛屿南北两侧弱动力作用的细粒沉积区,为生物单调资源量中等的过渡区。潮间浅滩(兴城、菊花岛海滩)生物多集中在低、中水动力环境区域。各种群生物量在不同类型沉积物中差异明显:软体动物生物量大多在以砂和砾石的底质中为最高;节肢类多在砂、粉砂和泥的环境区栖息;拟软体动物则择其较高粘土含量的底质为其理想生境。  相似文献   

4.
秦皇岛海域微微藻褐潮遥感监测方法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微微藻褐潮在我国是一种新出现的海洋生态灾害。本文针对秦皇岛海域微微藻褐潮高发区,探讨利用卫星遥感技术监测微微藻褐潮的可行性。首先利用MODIS数据反演秦皇岛海域叶绿素a(Chl a)浓度和海面温度(SST)判别水色异常区域,然后通过HJ-1号卫星真彩色影像中褐潮水体与非褐潮水体之间的水色差异,综合判读褐潮,最后以2014年5月秦皇岛海域的卫星遥感数据为实验数据进行实例研究。结果表明,当Chl a≥2.5 mg/m3和15℃≤SST≤25℃时为海水水色异常阈值,并且褐潮水体在HJ-1号卫星真彩色影像中呈明显的黄绿色,该综合判别法用于微微藻褐潮监测是可行的,这为进一步开展微微藻褐潮业务化监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X55 9703378朝鲜Banweol潮间坪缺氧海洋沉积物中铜的富集机理和锰的衰减二Ameehanismfortheenrich-ment of Cu and depletion of Mn in anoxie marinesediments,Banweol intertidal flat,Korea仁刊,英〕/Hoi一500 Jung…// Mar.Pollut.Bull.一2996,32(11)一782~787北图 为了解缺氧性海洋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性质,在朝鲜的西部海岸的Banveol潮间坪收集了表面和岩心沉积样品,这一地区的硫酸盐还原活跃。该地区铜的含量大大高于朝鲜半岛周围近岸环境,而Mn的含量很低。在Banweol潮间坪沉积物中富集了亚硫酸盐组分的铜,与近岸环境相比,氧化物…  相似文献   

6.
2012年黄海绿潮藻早期发生和聚集动力学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2012年4月份浒苔藻早期调查数据和海洋模型FVCOM,对浒苔早期发生地的苏北海域进行水动力模拟,分析浒苔在该海域发生和聚集的动力学成因。结果表明,浒苔最初还是发生在南通启东沿海,尤其是小洋口外的太阳岛附近应当是浒苔早期暴发的主要发源地之一,并逐渐向北和外海发展,吕四附近的沿岸应当不是早期浒苔暴发的发源地,浒苔大部分都位于辐射沙洲的槽沟附近。模拟结果发现,由于潮流的作用导致早期浒苔聚集并也呈与辐射沙洲相一致放射状的条带状或斑块状分布,黄海苏北浅滩潮致锋面上升流是诱发浒苔早期暴发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7.
Kuo 和 Neilson 的分区段潮交换模式基于 Ketchum 潮冲程理论划分区段,并以各断面的回流系数来反映区段间的交换特征,是一个适合于狭长小潮湾沿程水交换近似估算的简捷有效的模式。本研究对该模式中的混合过程物理简化方式作了更为合理的修正,即引进了“内湾各相邻区段间水体混合交换同时发生”的设定。同时,基于对交换率概念的系统分析,本文还对模式中最重要的特征参数回流系数的特性及其简化确定方法作了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8.
狭窄海湾潮交换的分段模式Ⅰ. 模式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Kuo和Neilson的分区段潮交换模式基于Ketchum潮冲程理论划分区段,并以各断面的回流系数来反映区段间的交换特征,是一个适合于狭长小潮湾沿程水交换近似估算的简捷有效的模式。本研究对该模式中的混合过程物理简化方式作了更为合理的修正,即引起了“内湾各相邻区段间水体混合交换同时发生”的设定。同时,甚至对交换率概率的系统分析,本文还对模式中最重要特征参数回流系数的特征及其简化确定方法作了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渤海中南部表层沉积物为研究对象,采用DMA-80测汞仪测定表层沉积物中Hg的含量,并对其空间分布状况以及生态风险进行论述。结果表明,渤海中南部表层沉积物Hg含量范围为19.5×10-9~106.8×10-9,均值为41.5×10-9,除一个沉积物站位外,其余均高于渤海沉积物Hg的背景含量。Hg含量高值区主要分布在黄河口、渤海中部泥质区和辽东浅滩局部海域,低值区位于渤中浅滩和渤海海峡南部海域,这与河流输入、沉积物粒度以及区域矿物背景有关。应用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渤海中南部表层沉积物Hg的生态风险进行评价,发现72.7%的站位处于中等风险水平,13.6%的站位处于重度风险水平。  相似文献   

10.
中国滨海湿地的分类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滨海湿地是海平面以下6米至大潮高潮位之上与外流江河流域相连的微咸水和淡浅水湖泊,沼泽以及相应河段间的区域,分潮上带淡水湿地、潮间带滩涂湿地,潮下带近海湿地和河口沙洲离岛湿地四个子系统及若干型。对各个子系统和型进行了界定。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南非海岸周围8个地点的潮间藤壸Tetraclita serrata Darwin组合贝壳样品的主量元素和少量元素含量以及碳和氧同位素比值。这些数据已用来评价利用MgCO_3含量和氧同位素分馏建立的藤壶温标。业已发现,由δ~(18)O值求出的海水温度精确到所计算出的藤壶采样点年平均表层海水温度的±1℃以内,因而此由MgCO_3含量估算出的温度更可靠。对MgCO_3在藤壶贝壳剖面中分布情况的详细研究表明,这种成分在该剖面呈不规则变化,特别是向贝壳外缘MgCO_3含量明显增高。这归因于贝壳在潮间带交替地出露和淹没期间其外表面发生的溶解和沉淀效应。碳同位素值与年平均表层海水温度间的负相关关系不明显,因而这种负相关关系不能用作古温度计。业已查明,从南非海岸各采样点采集的T.serrata样品的Sr含量是始终一样的。据文献报道,世界其他地区的藤壸也具有类似的成分特征。所有潮间藤壸的平均Sr/Ca比值约为8.3‰。这一比值的始终一致性表明,沉积物中保存的未蚀变藤壶贝壳的Sr含量可用来估计海洋的Sr含量。  相似文献   

12.
利用中国近海海洋综合调查与评价(908)专项生物调查数据,从海岛类型、地理分布等方面考虑,选取26个具代表性的中国海岛,对海岛潮下带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26个海岛潮下带大型底栖动物共鉴定767种,各海岛底栖动物种类组成均以多毛类、软体动物和甲壳动物为主,棘皮动物所占比例较小;物种数在各海岛间差别较大,在空间分布上有较明显的北低南高特点;在季节分布上,海岛潮下带大型底栖动物物种数、栖息密度和Shannon-Wiener指数(H’)都表现出春季>夏季>冬季>秋季的特点,而生物量则表现出秋季>春季>夏季>冬季的特点;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强烈的长三角地区海岛、近岸岛及河口岛潮下带大型底栖动物物种数及多样性指数明显低于其他海岛,说明目前中国海岛潮下带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已受人类活动的明显干扰.  相似文献   

13.
闽江马尾段咸潮入侵情况阶段性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国霖 《福建环境》1995,12(6):13-14
阐述了1994年初闽江下游马尾江段咸潮入侵的历时、强度和影响范围。初步探讨了咸 潮入侵与迳流、潮流的关系,并提出要使马尾水受咸潮影响,上游的迳流应保证的流量。  相似文献   

14.
<正>山东黄河段近期出现淌凌,多个弯道处出现冰凌堆积现象,大块的冰凌聚集在浅滩处,面积最大的超过千余平方米。在泺口浮桥东侧的河道浅滩处出现大面积结冰,有市民带着铁锤行走在冰面上,并凿开冰层捕鱼。  相似文献   

15.
2013年6月底至7月初、2014年5月中旬至6月初,水质自动监测浮标记录了秦皇岛两次褐潮(由抑食金球藻引发)的发生过程。对两次褐潮发生期间相关监测参数的数据变化情况进行了分析。褐潮发生期间Chl a浓度最高达到50μg/L以上,波动较大;两次褐潮期间,Chl a波动过程中,其最高值多次出现在夜间。褐潮期间水温大部分时间在25℃以下,且2013年褐潮消亡前经历了水温从22℃急剧升高至28℃的过程。  相似文献   

16.
渤海中部底质沉积物重金属环境质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渤海中部底质沉积物中的重金属元素Cu、Pb、Zn、Cr、V、Ni的含量和空间分布进行了分析,与国内外其他海域进行了对比,探讨了重金属来源,并对沉积物中重金属进行了环境质量评价.研究发现,该区重金属元素Cu、Pb、Zn、Cr、V、Ni的平均含量分别为22.50, 24.26, 64.27, 59.66, 67.91, 30.57mg/g,重金属在海河口附近、渤海湾中部、渤海中部泥质区及辽东半岛沿岸的含量较高,而在研究区东部的渤中浅滩和渤海湾北部的含量较低.与国内外其他海域相比,研究区的重金属含量处于中等水平.重金属以自然来源为主,同时受到人类活动的显著影响.采用地质累积指数法和生态危害评价法对研究区底质沉积物的环境质量评价表明:渤海湾北部和研究区东部的渤中浅滩污染程度较轻或者无污染;辽东半岛沿岸为轻度污染;海河口及天津沿岸、渤海湾中部、研究区中部泥质区为中度污染.污染元素主要是Pb,其次为Cr、Zn和V,而Cu和Ni的污染程度较低.  相似文献   

17.
湖泊陡岸带生态建设基底修复工程技术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文章介绍最新开发的湖滨陡坎沿岸水域基底修复技术,主要采用人工方法在需要进行大型水生植物群落恢复的湖滨陡坎沿岸的水域实施基底修复工程措施,在目标水域边界构筑水下围埝,采用绞吸式挖泥船将疏浚的湖泥按设计高程要求吹填至基底修复工程区内,形成缓坡浅滩,改善湖泊沿岸带自然条件,为湖泊沿岸带生态修复创造良好的生境条件。文章对该技术方案、工程效果进行了介绍,并将本技术与同类技术特点进行对比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8.
张学庆  王兴  刘睿  赵骞 《海洋环境科学》2016,35(1):20-26,67
河口的潮能通量和潮能耗散对河口的泥沙输运和地形地貌形成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本文基于FVCOM(finite-volume coastal ocean model)模式研究了辽河口在潮流和径流相互作用下潮能通量和潮能耗散情况。结果表明:辽河口潮能通量最大的区域集中在盖州滩东南侧以及双台子河河口和大辽河口河道急剧缩窄及拐弯处;在两个河口随着径流量的增加,潮能耗散增强,丰水期耗散能量总体上大于平水期和枯水期;在大辽河口,大潮期间的各水期的耗能率约为小潮期间耗能率的两倍;一个潮周期内潮能通量最大值出现在高潮时刻,其值为56.08 KW/m,河流段最大值发生在河道拐角处,低潮时潮能通量最小。潮能通量和耗散的分布的研究结果对于了解辽河口海域的动力过程和河口沉积动力过程方面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孔兰  陈晓宏  闻平  刘斌 《自然资源学报》2011,26(11):1858-1865
研究对翔实的实测数据进行深入分析,总结出2009/2010年枯水期珠江口磨刀门水道咸潮具有出现早、来势猛、影响大的显著特征。通过对此次强咸潮上溯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认为:2009年8月以后,气候变化导致的珠江流域降水异常偏少,径流锐减是2009/2010年枯水期珠江口磨刀门水道强咸潮出现的主要原因;潮汐是驱动磨刀门水道咸潮上溯的主要动力因素,潮汐愈强咸潮愈强;海平面上升是磨刀门水道强咸潮出现的重要影响因素。在全球气候变暖和海平面上升的背景下,研究对深入了解河口区淡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尤其是对保障河口区城乡供水安全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20.
最近,从国际海事技术学术会议获悉,我国近海石油蕴藏量不少于陆上蕴藏量,开发的前景十分广阔。 这是中国海洋石油平台工程公司副总经理何志刚在会议报告中透露的,在我国浅海大陆架上已先后发现七个油、气盆地。这七个盆地分别在渤海、南黄海、东海、台湾浅滩、珠江口、茑歌海和北部湾。这些盆地均有较厚的新生代沉积,具有良好的生油和储油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