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海水烟气脱硫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海水对电厂烟气进行脱硫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进气SO2浓度为3429~5714mg/m^3,在装有一块塔板的筛板塔中,液气比为25L/m^3时,脱硫率可达80%以上,吸收SO2后的吸收液经30min的空气曝气,SO^2-3转化为SO^2-4的氧化率可达到100%,经氧化后的中吸收液用未吸收的SO2的海水以1:1中和后,PH值可达到7左右,仍可排放海中。  相似文献   

2.
低浓度SO2冶炼烟气的液相催化法净化处理研究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18  
为了研究适应我国国情的低浓度SO2冶炼烟气修复方法,在某铜冶炼厂通过试验考察了Mn^2+,Fe^2+,Zn^2+3种金属离子吸收液对SO2烟气的净化性能,并由正交试验找出了混合吸收液的最优配比。采用混合吸收液净化处理低浓度SO2冶炼烟气,当吸收液中硫酸浓度为20%时,泡沫吸收塔的SO2净化效率仍可保持在85%以上。  相似文献   

3.
应用气相色谱Ni^63电子捕获检测器,在用6201红色担体为基体,涂10%OV-101固定液的玻璃柱上,以甲苯作吸收液,对空气中CS2进行定量检测,其最低检出浓度可达0.005mg/m^3,方法精密度好,SO2和H2S等不干扰测定,经现场实际测试,能适用于大气环境中微量CS2的分析。  相似文献   

4.
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利用罗曼光谱测定反应生成物的方法,研究了NO2和含SO^2-3溶液的反应机理,反应的生成物中含有NO-3,SO2-4和S2O2-5,反应的初始产物是NO-2离子和SO-3,基团:NO2+SO^2-3→NO^-2+SO^-3。SO^-3基团可以进行重组,或与氧反应生成SO-3基团。在无氧条件下,(SO^2-4)/(S2O^2-3)=1.8±0.3,反映SO^-3基团重组的反应如下  相似文献   

5.
半胱氨酸合铁(Ⅱ)溶液同时脱除烟中SO2和NOx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研究用半胱氨酸合铁溶液同时脱除烟气中SO2和NOx,研究了「SO^2-3」对NOx脱除率的影响,半胱氨酸的再生。实验表明,烟气中SO2可以全部脱除;随「SO^2-3」的增加能增大半胱氨酸合铁(Ⅱ)溶液对NO的吸收。  相似文献   

6.
含锰废渣吸收低浓度SO2生产MnSO4·H2O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在实验室中进行了含锰废渣吸收低浓度SO2废气生产MnSO2·H2O的研究,用MnSO4·H2O生产过程中废弃的含锰废渣在玻砂气体吸收器中吸收废气中SO2,对SO22为0.01m^3/m^3的废气,在固液比r=1:5,pH1.8-2.2,SO2吸收效率η≥90%的条件下一步生成纯度较高的MnSO4母液,经简单的除杂,过滤,浓缩,结晶、干燥得到MnSO4·H2O含量达到94%的产品。  相似文献   

7.
海水和海洋沉积物中总磷的测定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系统介绍了海水和海洋沉积物中总磷的测定方法,选用K2S2O8为氧化剂将有关形式的P转化成PO^3-4,连同样品中原有的PO^3-4-起用以抗坏到为还原剂的磷钼蓝法测定。方法的精密度6%,回收率为91%-107%。  相似文献   

8.
离子色谱法同时测定有机和无机阴离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枢  魏春良 《上海环境科学》1997,16(2):30-31,41
用离子色谱法同时测定有机阴离子和无机阴离子,实验中采用一种新型高容量分离柱,灵敏度高,选择性好。讨论了最佳实验条件的选择测定了F^-,Cl^-,SO4^2-,NO2^-,SeO3^2-、C2O4^2-、甲酸奶和乙酸根等阴离子,并且分析了沈阳地区雪样中的几种阴离子。  相似文献   

9.
地下水中硒存在形态的分析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采用含高浓度Mg^2+和SO4^2-的三种地下水样,在PH〈5条件下,地下水样中的SeO3^2-和SeO4^2-选择性地吸附于CuO颗粒物上,然后在PH=12.5时解吸。接着用HGAAS和IC法分别测出SeO3^2-,SeO4^2-浓度。并对二阶阳离子影响水中SeO4^2-的测定作了估算。  相似文献   

10.
大连海域大气气溶胶物质来源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大连海域采集44个气溶胶样品,利用离子色谱法及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其中的SO4^2-l,NO3^-、Cl^-、Na^+、Mg^2+,NH4^+,Al,Fe,Mn,V,Zn,Co,Cu,Pb,Cd,应用因子分析,回归分析及比值分析对气溶胶物质来源进行鉴别,结果表明,大连海域大气气溶胶物质主要来自海水、气态物、土壤态、煤烟尘、燃油灰和工业废料。  相似文献   

11.
煤渣吸附脱除含硫气体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煤渣是煤炭燃烧后的残余物 ,由于其含有多种活性组分 ,且结构松散 ,比表面积大 ,是一种具有发展潜力的廉价吸附剂。本文利用重量法测量了在不同温度及压力情况下 ,煤渣对纯 SO2 气体和加入空气后对含硫气体的吸附能力 ;并利用 Freundlich经验式对实验数据进行了回归分析 ,得到了不同温度及压力情况下煤渣对含硫气体吸附能力的预测公式。本文同时还测量了煤渣的动态吸附性能 ,并利用实验数据求出了吸附总传质系数 ,为煤渣吸附脱硫的工业应用提供了实验数据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Simultaneous removing SO2 and NO by a new system containing cobalt complex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Absorption and catalytic oxidation of nitric oxide can be achieved by using cobalt(Ⅲ) ethylenediamine (Co(en)3^3+. When simultaneous absorbing SO2 and NO, the precipitation of Co2(SO3)3 will be yielded and the NO removal will be decreased. A new catalyst system using Co(en)3^3+ coupled with urea has been developed to simultaneous remove NO and SO2 in the flue gas. NO is absorbed and catalytically oxidized to nitrite and nitrate by Co(en)3^3+. The dissolved oxygen in scrubbing solution from the feed stream acts as oxidant. Urea restrains the precipitation of Co2(SO3)3 by oxidizing SO3^2-to SO4^2- as COSO4 is more soluble in water.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proved that nearly all SO3^2- can be oxidized to SO4^2- and the high NO and SO2 removal could be obtained with the new system. The NO removal is influenced by gas flow rate, the concentration of Co(en)3^3+ and urea in the absorption solution, the temperature of the scrubbing solution and the content of oxygen in the flue gas. The low gas flow rate is favorable to increase the NO removal. The experiments proved that the NO removal could be maintained at more than 95% by the system of 0.02 mol/L Co(en)3^3+ and 1% urea at 50℃ with 10% O2 in the flue gas.  相似文献   

13.
回收法氧化镁湿法烟气脱硫机理和工艺基础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崔可  柴明  徐康富  马永亮 《环境科学》2006,27(5):846-849
以氧化镁浆液作为吸收液,对空气与SO2混合气的鼓泡吸收做了全过程的实验观察.测试分析表明,在高效而稳定的脱硫过程中,吸收液的酸化是由HSO3-所致;酸化趋势与SO2水解规律相一致,由初期高pH值下SO32-为主的缓变到低pH值下HSO3-为主的剧变;吸收液温度对脱硫率的影响不敏感;MgSO3相对高的溶解度和易氧化性及MgSO4良好的水溶性保持了MgO脱硫的高效率(>98%)和高利用率.燃煤烟气脱硫工业试验确认了MgSO4经吸收液循环可提浓至实验温度(40~50℃)下的饱和浓度而不产生有害影响,脱硫率因脱硫活性物质的富集反而提高,从而显示出回收工艺的技术经济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锰离子催化氧化脱除烟气中SO2的研究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19  
为寻求价廉、高效的烟气治理技术;对Mn^2+催化氧化脱除烟气中SO2的机理及工艺进行了研究。由实验得出其最佳的pH值为5-6,Mn^2+浓度为0.06-0.13mol/L。采用石灰石中和生成的H2SO4可维持较高的吸收率,并副产石膏。与传统的石灰法相比,该法可避免结垢与堵塞,且无需副产石膏所需的氧化过程,从而降低了投资和运行费用。  相似文献   

15.
江永宏 《自然资源学报》2013,28(6):1039-1045
对湖南、贵州剖面的上下岩层的硅质岩、磷块岩、重晶石岩、金属富集层的沉积海水的温度、深度、介质条件、生态条件进行研究,硅质岩沉积期古海水温度平均为84.81℃或87.27℃,磷块岩沉积期古海水温度平均为42.17℃,磷块岩的形成温度与硅质岩比较相似,<100℃,分别约为37~47℃、79~98℃。研究区水深变化在100~300 m之间。硅质岩、富硫化物黑色页岩(金属富集层)、重晶石生成于微碱性的介质环境。而磷块岩生成于微酸性-微碱性的介质环境。成岩成矿模型研究充分揭示亲基性元素Ni、Mo、V、Cr、PGE的存在与基性岩、超基性岩的成因联系。研究区域在早寒武世期间属于东特提斯海域, 中国南部板块和澳大利亚板块于早寒武纪分离期间所形成的深大断裂带,正可能是海水进行深部循环吸取镁铁质下地壳PGE形成富金属热卤水而在海底沉积的通道。  相似文献   

16.
中国近海沉积物在生源要素循环中的功能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5  
中国近海沉积物中生源要素的含量与其粒度、河流输入等诸多因素有关。一般沉积物粒度由粗到细 ,有机质含量由低到高 ,OC ,N ,P的含量递增 ,S和Si含量递减。沉积物的生物地球化学环境涉及到Eh ,pH ,温度 ,OC含量 ,Fe3 /Fe2 值 ,水动力条件 ,沉积物的颗粒大小和间隙水的S体系 ,以及生物扰动等因素 ,它们影响着沉积物中生源要素的早期成岩过程和循环。一般而言 ,中国近海沉积物—海水界面S2 -,HS-,H4SiO4,PO43 -,NH4 的扩散通量是从沉积物向上覆水 ,而SO42 -,HCO3 -,NO3 -,NO2 -的扩散通量从上覆水向沉积物中扩散。生物扰动对沉积物—海水界面生源要素的循环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夏季渤海NOx、O3、SO2和CO浓度观测特征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利用2000-08~2000-09渤海海上观测资料,初次揭示了渤海污染物浓度的时间变化特点,分析了光照、天气等因素对NOx、O3、SO2和CO气体浓度的影响.SO2浓度比较稳定,浓度平均值在0.006 mg·m-3左右.O3浓度变化主要受辐射影响.在弱天气形势下,CO和NOx浓度分别在2.5~3.5 mg·m-3.和0.1 mg·m-3左右,台风天气会造成浓度在短时间内的剧烈增长.文中还简要说明了渤海大气污染与陆地污染的差异,评价了渤海夏季的空气质量.  相似文献   

18.
利用污水生化处理过程中产生的碱度化学吸收二氧化硫,是烟道气脱硫和污水回用的新思路。生化处理出水具有水量大、碱度高的特点,对酸有较强的缓冲能力。试验证明,生化处理出水吸收二氧化硫的效果好,去除率可达95%以上。与海水脱硫方法相比,用水量少,且吸收液pH值高。借助生化反应可增加生化出水的碱度。分析表明:该方法具有二氧化硫去除率高,能耗低,运行费用省,投资少,勿需化学药剂,不产生二次污染的优点。  相似文献   

19.
高浓度氨氮有机废水的吹脱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某化工厂在生产有机酸的过程中产生了一部分高浓度氨氮的有机废水(NH3-N约30000mg/L,SO4^2-约80000mg/L,CODcr约20000mg/L),试验采用投加石灰、通入空气进行吹脱的预处理方法。试验结果表明,控制吹脱温度30℃-40℃、pH值11-12、吹脱时间3~4h时,氨氮的吹脱效率〉99%,氨的吸收率〉87%。  相似文献   

20.
广州市灰霾期大气PM_(10)中水溶性离子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集广州市大气PM10样品并分别对冬夏两季灰霾和非灰霾期PM10中水溶性离子进行分析。实验表明,广州市灰霾期PM10中水溶性离子的质量浓度要高出非灰霾期4~15倍,其中NO3-浓度升幅最大。非灰霾期主要水溶性无机离子的浓度顺序为SO42->NH4+>NO3-,灰霾期为SO42->NO3->NH4+,严重灰霾期则为NO3->SO42->NH4+。非灰霾期SO42-/NO3-质量浓度比为1.78~3.57,灰霾期为1.04~1.20,而在严重灰霾期则<1,说明灰霾利于NO3-的二次转化生成。实验还表明,灰霾期PM10较非灰霾天气偏酸性,灰霾期SO2和NOx的高转化率导致SO42-和NO3-的大幅增加是加重灰霾期PM10污染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