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钴镍金属二次资源回收利用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世界钴镍金属资源分布及其二次资源综合利用概况.以国内外废旧电池和催化剂中的钴镍资源为例,对其回收体系和利用技术现状进行了概述,并提出了存在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俄罗斯2010年修订并颁布实施的新的二次资源术语与定义国家标准,无论是在内容上,还是在质量水平上,都是一部较为完备的二次资源及其回收利用的法规性标准文件,提供了一套二次资源及其回收利用领域通用的统一术语与定义,从而为俄罗斯业已形成的资源节约标准体系增添了新的成员。我国尚无此项标准,且二次资源领域术语使用不规范,距离形成二次资源及其回收利用乃至资源节约标准体系尚有很长的路要走。因此,俄罗斯此项国家标准的出台与实施,对我国具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3.
废旧资源回收利用具有显著的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特性,发展废旧资源回收利用产业已成为实践循环经济,促进节能减排的重要举措.通过多种途径调研了北京市废旧资源回收利用产业若干重点企业,凝练了近年来北京市废旧资源回收利用产业在产业发展规模、科技支撑水平、政府支持强度以及节能减排效益等多方面取得的发展成效,结合首都北京自身特点和发展要求,分析了发展中存在的若干不足,提出需要在提高产业集聚、完善回收体系以及加强系统激励等方面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对策,以促进其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俄罗斯是资源大国,同时也是工业化水平较高的国家,因此工业废物的产生量巨大,品种亦多。其废物的回收数量和再生利用的水平介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经验值得借鉴,其在苏联解体后的二次资源回收利用动态更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目前废旧电子线路板资源回收处理现状、方法及检测技术,并提出正确回收处理废旧电子线路板的方法及对未来的展望。  相似文献   

6.
电子废弃物资源循环是一系统问题,除电子废弃物收集计划与物流、政策措施外,电子废弃物资源流程结构的建立和资源回收技术是保证.全面分析了电子垃圾中的资源结构,论述了从电子废物中回收材料的各种可行方法,尤其是从电子废物中回收玻璃、塑料和金属的各种再循环技术.如玻璃,讨论了从玻璃-玻璃和从玻璃-铅的再循环技术;如塑料,分析了化学再循环、机械再循环和热量再循环方法;如金属,讨论了铜、铅,以及贵重金属如银、金、铂和钯的回收过程与程序,最后对生物技术在电子垃圾金属回收中的应用这一环境友好的新技术做了介绍.  相似文献   

7.
电子废弃物回收利用体系建设初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电子废弃物是目前世界上增长最快的固体废弃物之一,其不合理处置会造成人体健康危害和环境污染,作为一种潜在可回收利用的二次资源,正日益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概述了当前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电子废弃物回收利用体系现状,分析了我国目前的相关情况,提出了建设电子废弃物综合回收利用体系对于构建循环经济和和谐社会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相似文献   

8.
废钢铁回收利用体系建设及发展前景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废钢铁资源回收利用的重要性 1.1扩大利用废钢铁资源是突破资源瓶颈制约、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然要求 进入21世纪,资源相对不足、环境容量有限,已成为我国国情的基本特征。资源供应紧张,原生资源供应已远远不能满足快速增长的资源需求,  相似文献   

9.
<正>2016年6月13日,第六次中德循环经济与环保技术分论坛在北京举行。此次分论坛是第八届中德经济技术合作论坛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德双方围绕"创新推动循环发展"这一主题,设置了"固体废弃物循环利用领域的科技创新"、"废弃物中的二次资源回收产业发展"和"废水处理与回收"等3个议题。会议上,中德双方研究机构和企业分享了废弃电器电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资源枯竭型城市白银市在工业固体废弃物回收利用方面的现状分析发现存在诸多问题,如对固体废弃物回收利用工作重视不够、激励和引导固体废弃物回收利用产业发展的政策不健全、技术体系不完备等。基于循环经济"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三原则理念,提出建设资源枯竭型城市工业固体废弃物回收利用体系的一系列措施:提高工业固体废弃物的循环利用效率;完善固体废弃物分类回收系统;开发引进固体废弃物回收利用的高新技术;完善垃圾处理收费及管理制度等。  相似文献   

11.
再谈废催化剂中金属的回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孟宪红  李悦 《化工环保》1998,18(5):277-280
介绍了含钯,钴,钼,钨的废催化剂的来源及从废催化剂中回收上述金属的工艺。  相似文献   

12.
2009年3月6日,国家商务部初步通过对永康市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项目的验收。考核组一行对东库废钢收购站、废塑料收购站、永丰分拣中心、芝英废旧有色金属材料市场、天河集团等进行了实地考察。考核组认为,永康市的资源回收体系已形成了特有的“永康模式”,实现了集散、利用、深加工的整个资源再生过程。在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中,  相似文献   

13.
周启云 《化工环保》1994,14(1):26-29
采用以废治废工艺,对磺胺生产排出的3种尾气进行了治理,并回收其中有用资源,获得了较好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中国失效镍钴资源再循环的战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全球战略资源的镍钴金属再循环作为研究重点,特别是在再生资源领域里的失效镍钴资源,它好比一座潜伏的城市矿山.从资源品位、技术路线、环境控制等多个角度对其进行分析研究后发现,从战略角度调整宏观政策,将失效镍钴资源作为一种战略储备资源,尽快推动国内外二次开采的科学发展和再循环步伐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5.
国内外废旧便携式电池的循环利用比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便携式电池包括一次电池和二次可充式电池,含有多种有色金属成分,如Ni,Cd,Mn,Li,Co,Cu,,Ag等。我国已成为世界电池生产、消费和出口大国,电池的生产消耗了大量的有色金属资源,其中包括国内紧缺的镍、钴金属等。分析了不同废旧电池的成分,介绍了废旧电池处理的主要方法。通过了解发达国家或地区,如欧盟、日本、美国、加拿大,以及国内在废旧便携式电池管理方面的立法和循环利用现状,发现国内废旧便携式电池的回收管理和循环利用工作存在很大差距。其主要原因是缺乏有效的收集设施,还没有建立基本的回收体系,法律监管力度不够,责任明细不清,公民回收意识薄弱等。  相似文献   

16.
尾矿作为二次资源,在世界有限的一次资源日趋减少的今天,备受世人关注。它不但可使资源枯竭或资源不足的矿山重新成为新资源基地,恢复或扩展生产,充分利用原有的矿山设施,发挥矿山潜力,使国家企业不必大量投资基本建设就获得已加工成细颗粒原料的资源,而且,可以解决环境污染问题,改善生态环境和国土整治,具有巨大经济、社会、环境效益。尾矿势必成为21世纪竞相利用的新资源和增强国力的基础物资。  相似文献   

17.
万正松 《化工环保》1992,12(5):291-293
本文介绍了昆山化工厂通过硫脲生产工艺流程的改革及三废治理,回收了氯化钡、碳酸锶,较合理地利用了资源、能源,明显地降低了消耗,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8.
一、修改的必要性与主要思路
  《报废汽车回收管理办法》(以下称现行办法)自2001年6月16日施行以来,对加强报废汽车回收管理、保障道路交通秩序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保护环境发挥了积极作用。近年来,我国机动车快速进入家庭消费时代,保有量、报废量大幅增长,报废汽车回收领域面临的各方面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出现一些新的情况和问题。一是报废汽车回收企业资格许可制度需进一步完善,有关许可条件已经不完全符合实际;二是回收拆解过程中,固体废物、废油液等污染环境的情况比较突出,需要进一步加强监管;三是现行办法有关拆解的“五大总成”(发动机、方向机、变速器、前后桥、车架)只能作为废金属强制回炉冶炼的规定,在当时有一定的合理性,但随着汽车保有量、报废量的大幅增长,资源浪费越来越明显,不利于资源循环利用和机动车零部件再制造行业的发展。此外,近年来随着道路交通安全法及实施细则相继出台,商事登记制度改革、价格改革等的进一步深化,现行办法中的部分规定也要相应进行调整。  相似文献   

19.
充分利用废金属资源有利于矿产资源保护和环境改善.但做到这一点,首先需要具有充足的废金属资源.采用废金属指数作为衡量废金属资源状况的指标,通过分析废金属的来源和数量,并考虑金属年产量的变化、金属的生产与金属产品报废之间的时间差、以及废金属的回收状况等因素,获得了金属年产量线性变化情况下废金属指数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金属产量增长,会造成废金属资源短缺;反之,产量下降,废金属资源将比较充足;产量不变,废金属资源状况介于以上二者之间.金属循环率愈高,废金属资源愈充足.估算了 1990-2000年间中国铜、铝、铅、锌四种金属的废金属指数,结果表明,其平均值分别只有-0.608、-0.069、0.156和 0.023,表示这四种废金属资源严重短缺.对比了同期内中国与美国的废铅指数、铅产量变化和铅的循环状况,分析出中国废铅短缺的原因,一是铅产量的持续高速增长,二是铅的循环率比较低下.预测了废金属资源短缺可能产生的后果,以及今后可能发生的变化.  相似文献   

20.
近邻韩国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循环经济有了长足的发展,排放的废弃物大量减少,资源回收和再利用率已达到60%左右,生态环境优美。最近,本刊编辑专门走访了韩国环境资源公社(envico)北京代表处的首席代表洪智善,请他介绍韩国发展循环经济与资源综合利用的做法,从中吸收有益的经验,以便我国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加快经济结构调整,促进产业升级,推动节能减排,进一步发展循环经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