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DDT,666等有机氯杀虫剂,仍然是我国目前使用的主要农药,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以致影响人类健康,所以生物对666的净化,以及对生产666废水的处理,已成为防治污染的一项重要工作。 近年来Mekinney(1971)提出藻菌共生系统,已引人重视,并研究生物净化系统,提高到半控制效率更高的系统。所以藻类对有机农药的富集作用,降解途径,从本质来说是  相似文献   

2.
众所周知,666、DDT 是人工合成的长效有机氯杀虫剂,化学上属于卤代烃类。它们具有杀虫力强,杀虫谱广等优点,在保证作物高产、稳产起着很大作用。某地区用于防治粘虫对小麦的危害有显著的效果。但是,在60年代初,发现 DDT 等农药对环境和  相似文献   

3.
重庆典型岩溶区地下河表层沉积物OCPs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GC-ECD对重庆典型岩溶区地下河表层沉积物中19种有机氯农药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总有机氯农药浓度为4.73~286.03 ng/g,DDTs浓度为0.35~181.78 ng/g,HCHs浓度为nd~23.53 ng/g。与国内外其他河流表层沉积物有机氯农药相比为高,说明重庆典型岩溶区地下河已处于较高污染状态。统计DDE/DDD发现,除姜家溶洞外,其他取样点DDE/DDD均大于1,表明研究区DDT降解主要在好氧环境中进行。除靛水地下河,其他取样点表层沉积物(DDD+DDE)/DDT均大于0.5,表明这些地区近年来没有新的DDT类农药输入。  相似文献   

4.
中国地表饮用水水源地有机类内分泌干扰物污染现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有机类内分泌干扰物(EDCs)是一类对人类和生物内分泌系统产生干扰,并可造成其紊乱的特殊外来物质,对人类和生物健康有极大的危害.以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地表饮用水水源地中的有机类EDCs为研究重点,对中国目前地表饮用水水源地EDCs污染状况、污染物种类及其来源及可能的污染途径进行了评述.目前,中国各地区地表饮用水水源地均有有机类EDCs检出.其中以有机氯农药六六六及其异构体、DDT及其代谢产物和多氯联苯检出率最高,且某些地区检测浓度相当高,主要来源是农药使用和污水排放.国内外对地表饮用水水源地EDCs突发污染事件的研究均较少,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5.
对北京降雨过程中雨水、树冠水、地表径流等介质中有机氯农药(OCPs)的污染特征进行了研究,研究的污染物包括六氯苯(HCB)、六六六(HCH)和滴滴涕(DDT)。结果显示,在雨水、树冠水和地表径流中,HCH含量最高(几何平均浓度分别为11.1、21.6和25.1 ng/L),其次是HCB(几何平均浓度分别为3.71、3.54和5.91 ng/L)和DDT(几何平均浓度分别为2.64、4.66和10.6 ng/L)。对地表径流样品中所测的OCPs组分浓度与径流水质参数和气象参数的相关分析显示,所测各OCPs组分浓度与pH呈显著负相关,与径流的溶解性有机碳含量呈显著正相关,降雨量和雨前晴天数对不同组分OCPs的影响并不完全相同。平均贡献率的计算表明,雨水是城市地表径流中OCPs的一个重要来源,树冠水的贡献也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6.
为降低城市污泥堆肥中有机氯农药对环境的影响,实验室通过外加热源提供堆肥环境温度条件,并在不同堆料中接种不同剂量的产漆酶血红密孔菌,研究不同处理下产漆酶血红密孔菌对污泥中HCH、DDT和HCB的降解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供试血红密孔菌对3种有机氯农药的降解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未接种菌剂情况下,高温堆肥本身对HCH、DDT和HCB的降解率分别为51.1%、43.6%和63.4%;接种1%菌剂时,HCH、DDT和HCB比未接种堆料降解率分别提高了16.2%、34.6%和21.7%;接种3%菌剂时,HCH、DDT和HCB比未接种堆料降解率分别提高了41.1%、34.6%和20.1%。供试菌剂对DDT的降解效果最好,且DDT和HCH的降解能力与接种量大小呈正相关。此外,供试菌剂剂量大小对HCH不同异构体和DDT不同衍生物降解效果也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7.
有机氯农药是我国目前使用的主要杀虫剂。因其化学性质稳定,残留期长,使用后广泛残存于大气、水体、生物体内。主要通过食物进入人体。由于有机氯农药脂溶性强,与酶和蛋白质有较强结合力,不易排出体外,故能在脂肪、肝脏和其它脏器中蓄积。另外,若在体内长期过量蓄积,会造成慢性中毒。有机氯农药对某些生物还有致癌作用。 我们在作了239列人体脂肪中六六六、DDT蓄积量调查基础上,为进一步了解六六六、  相似文献   

8.
从有机氯农药污染而言,天津市汉沽区曾是既具有点污染源,又具有面污染源的地区.分析研究农药污染状况及农药在本区环境中的迁移转化情况,对制定本区点污染源治理方案和确定控制面源污染的措施有重要意义.本文试就几年来有关单位对该区各方  相似文献   

9.
有机氯杀虫剂六六六、DDT具成本低、残效长、杀虫谱广等优点,一度成为我国防治农作物害虫的有力支柱。但因其性质稳定,残留期长,施用后易造成环境污染,并能在人体内积累,引起慢性中毒,所以六六六、DDT在环境中的残留,是人们普遍关注和研究的问题。近年来,在此方面已有许多研  相似文献   

10.
有机氯农药对家畜的污染途径,主要是通过饲料。由于饲料中有机氯农药的残留量、饲养条件、生活环境以及家畜本身生理特性的不同,导至其体内有机氯农药残留水  相似文献   

11.
不同洗脱剂对有机氯农药污染场地土壤修复效果比较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了筛选出能有效修复有机氯农药污染土壤的洗脱剂,选取了16种洗脱剂对2种复合有机氯农药(六六六(HCHs)和滴滴涕(DDTs)、氯丹和灭蚁灵)污染场地土壤进行超声洗脱修复。结果表明,对于HCHs和DDTs复合污染土壤,乙酸乙酯和丙酮对HCHs的洗脱率最高,分别为87.6%和87%,其余有机溶剂对其洗脱率也在70%以上。乙酸乙酯和丙酮对于DDT仍为最优,分别为86.9%与78.4%,其余有机试剂对DDT的洗脱率在60%以上。相对于有机溶剂,表面活性剂对HCHs和DDTs复合污染土壤的洗脱效果不好,总洗脱率均低于4%。同样,对于氯丹和灭蚁灵复合污染土壤,有机溶剂的洗脱效果也明显优于表面活性剂。有机溶剂对灭蚁灵的洗脱率,除了正丙醇较低(63.5%)外,其余均在80%左右。对氯丹的洗脱率,除石油醚(59.6%)、正己烷(49.3%)和正丙醇(42%),其余均在70%以上。相同摩尔浓度的表面活性剂中,吐温80对氯丹的洗脱率为54%,环糊精为20%,鼠李糖脂和曲拉通100为13%左右,其余则小于5%,吐温80对灭蚁灵的洗脱率为29.6%,曲拉通100的为12.4%,鼠李糖脂为5.7%,其余则更低。因此,高效低毒的有机试剂,如乙酸乙酯、丙酮和乙醇等可作为有机氯农药污染土壤修复的首选。  相似文献   

12.
微波催化氧化修复技术处理有机氯污染土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微波催化氧化修复技术处理常州某农药厂有机氯农药污染场地和南通某化工厂有机氯污染场地土壤,考察不同参数条件下实验装置对污染土壤的处理效能。结果表明,在微波功率18kW、微波辐射时间20min、土壤处理量400kg/h、土壤含水率15%、活性炭添加量0.03kg/kg的最佳条件下,实验装置运行稳定,有机氯农药污染土壤中氯丹去除率可达70%左右;有机氯污染土壤中邻二氯苯、石油烃总量、1,2-二氯乙烷、苯酚去除率分别可达到99.98%、91.29%、98.52%、74.74%。研发的污染土壤微波催化氧化修复技术及实验装置对有机氯污染土壤的修复具有一定的普适性。  相似文献   

13.
海河干流、大沽排污河沉积物中有机氯农药的残留状况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调查了海河干流和大沽排污河沉积物中持久性有机氯杀虫剂(OCPs)的残留状况.在所选取的16个断面沉积物样品中均有大量HCHs、DDTs检出,表明海河和大沽排污河的DDT和HCH污染相当严重.海河沉积物中HCHs和DDTs总质量浓度分别为3.30~75.96、1.57~221.57 ng/g.大沽排污河沉积物中HCHs和DDTs的残留量分别为2.30~124.61、11.28~237.30ng/g.与国内外部分河流表层沉积物中HCHs、DDTs的含量相比,海河和大沽排污河沉积物中有机氯农药含量较高.最后根据两条河流沉积物中的OCPs的残留量,分析了其可能的污染源.  相似文献   

14.
前言 目前我国虽然对有机氯农药已采取限制,并将取消生产,但有些地区仍然以有机氯农药作为毒饵使用,以及历年来长期使用有机氯农药,在土壤、水体中造成一定的残留,使环境受到污染。  相似文献   

15.
我国大部分地区长期使用有机氯农药做为杀虫剂,另一方面工厂排放污水中的有机氯农药,致使土壤,水系,大气,生物都存在不同程度有机氯农药的残留,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 环境中残留的农药,一方面可以经过生物的富集转移到食物中,影响人类健康。另一方面生物对农药也有一定自净能力。定量估计浮游植物的繁殖情况,对研究它们参与水域自净,  相似文献   

16.
目前,我国使用的有机氯农药占60%以上,由于其理化的稳定性和脂溶性,因此,造成了对环境的污染和在生物体内的蓄积,引起慢性中毒。为了探讨人乳中常用有机氯农药六六六、  相似文献   

17.
通过实验对比研究植物(油菜)修复、微生物(甲基营养型芽孢杆菌(Bacillus methylotrophicus))修复、表面活性剂(聚氧乙烯山梨醇酐单硬脂酸酯(Tween 60))以及联合修复技术对双对氯苯基三氯乙烷(DDT)污染土壤的DDT去除效果。结果表明:以植物-表面活性剂-微生物共同作用下的DDT去除效果最好,土壤DDT去除率达到52.44%;油菜不仅可有效去除土壤中残留的DDT,同时只在地下部分对DDT进行了微量吸收,但没有进行转运,防止了农药在油菜可食部位的累积,保障了食品与生产安全。  相似文献   

18.
大气中痕量有机物对地表水体的非点源污染是近十年来开拓的新课题,对全面认识和防治水污染具有重要意义。笔者参照近年来的国外文献,对PAHs、PCBs、DDT、666等全球性污染物从大气向地表水体的迁移作了简要的评述。  相似文献   

19.
应用污染模型和地理信息系统评价和管理农业非点源污染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重视农业非点源污染是国际大趋势。美国等发达国家多年研究证实,农业非点源污染是导致水质污染最主要原因之一。研究和控制农业非点源污染已是发达国家政府农业和环保部门主要议程之一。我国大部分地区降水集中,生态破坏导致水土流失严重。近年来化肥农药等农用化学物质的用量不断增加,加上施用技术上的不合理,非点源污染问题日益突出。湖泊、水库、河流已普遍富营养化,并有加剧之势’“。水源中因农药等含量过高造成渔业损失和人类中毒事件也时有发生。随着对农业可持续发展认识的不断深入,研究和控制农业非点源污染的工作已日益受到…  相似文献   

20.
城市污水处理厂不同工艺段中有机氯农药残留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立了基于HLB固相萃取柱和气相色谱 /电子捕获 (GC/ECD)分析城市污水中有机氯农药的分析方法 ,同时分析了北京市高碑店和北小河两个污水处理厂中 4个不同工艺段水体中有机氯农药的浓度。在两个污水处理厂的水体中共检出了 6种有机氯类农药 ,分别是α 六六六、β 六六六、γ 六六六、δ 六六六、艾氏剂和 4 ,4’ 滴滴滴 ,浓度在 1 89—6 9 6ng/L之间。结果表明 ,曝气活性污泥法对六六六类有机氯农药的去除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