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长江口芦苇湿地土壤酶活性对长期模拟升温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促进气候变暖情景下长江口芦苇湿地可持续管理,以长江口崇明东滩芦苇湿地为对象,采用开顶室生长箱(Open top chamber,OTC)原位模拟大气温度升高,在升温的第8年研究芦苇湿地0-10 cm、10-20 cm土层5种重要土壤酶(蔗糖酶、脲酶、酸性磷酸酶、中性磷酸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对长期模拟升温的响应.结果显示:长达8年的连续升温显著提高了0-20 cm土层的土壤酶活性,0-10 cm土层蔗糖酶、脲酶、酸性磷酸酶、中性磷酸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分别增加71.9%、84.7%、41.8%、105.7%和18.9%,10-20 cm土层分别提高38.0%、92.6%、46.2%、87.7%和34.0%.升温与季节、土壤深度的交互作用对土壤酶活性影响显著.春季(4月)0-10 cm土层蔗糖酶活性显著提高,但这一土层酸性磷酸酶、中性磷酸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显著降低;夏季(7月)各土层的蔗糖酶、脲酶和中性磷酸酶活性显著提高;秋季(10月)各土层的5种土壤酶活性也显著提高;冬季(12月)各土层的5种土壤酶活性没有显著变化.相关分析表明,土壤蔗糖酶、中性磷酸酶与土壤温度呈显著正相关,5种土壤酶活性均与土壤有机碳呈显著正相关,土壤蔗糖酶、酸性磷酸酶和碱性磷酸酶与总磷也呈显著正相关.综上表明,长期模拟升温能显著地改变长江口崇明东滩芦苇湿地土壤酶活性,进而可能影响这一地区的生态系统养分循环.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汶川地震灾区不同恢复方式土壤呼吸差异性及其影响因素,选取干旱河谷气候区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设置受损治理、未受损、自然恢复3种恢复方式的固定样地,于2015年9月到2016年9月测定土壤呼吸、植被生物量、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和土壤酶活性,分析各指标的季节变化特征及与土壤呼吸的相关关系.结果显示:土壤呼吸速率和9种生物学性质(植被地下生物量和总生物量、土壤微生物量碳和氮含量、土壤过氧化氢酶、碱性磷酸酶、脲酶、纤维素酶和蔗糖酶活性)在两个气候区的季节变化特征整体表现为冬春低、夏秋高.两个气候区的土壤呼吸速率、植物生物量、微生物量碳和氮含量、脲酶和蔗糖酶活性以及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碱性磷酸酶和纤维素酶活性、干旱河谷气候区的过氧化氢酶活性均表现为未受损区受损治理区自然恢复区,在受损治理区和自然恢复区各指标的恢复率介于11%-114%.两个气候区土壤呼吸的影响因子存在差异性,干旱河谷气候区主要为植物总生物量、地下生物量、微生物量氮含量以及土壤脲酶活性,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主要为碱性磷酸酶、纤维素酶活性.本研究表明不同恢复方式区域土壤呼吸速率存在差异性,群落植被生物量、微生物生物量与土壤酶活性是影响土壤呼吸的主要因子.(图5表2参28)  相似文献   

3.
土默川平原不同盐渍化土壤酶活性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探讨土默川平原不同盐渍化程度土壤酶活性的特征,选取轻度、中度、重度盐渍化土壤为对象,采用滴定法、比色法研究了0~40 cm土壤蔗糖酶、过氧化氢酶、脲酶、碱性磷酸酶4种酶活性不同季节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随盐渍化程度加剧,4种酶活性均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蔗糖酶活性变化在0.65~36.55 mg·g-1、过氧化氢酶活性变化在2.76~3.35 mL·g-1、脲酶活性变化在0.003~0.018 mg·g-1、碱性磷酸酶活性变化在0.10~0.98 mg·g-1;土壤蔗糖酶、脲酶、碱性磷酸酶随土层加深酶活性降低,而过氧化氢酶活性表现为20~40 cm土层高于0~20 cm;不同盐渍化程度土壤酶活性的季节性变化趋势不同,过氧化氢酶和蔗糖酶活性的季节性变化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脲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的季节性变化呈先升高后下降再升高再下降的趋势,碱性磷酸酶随时间的推移酶活性逐渐上升,且土壤酶活性出现峰值也不同,蔗糖酶和脲酶出现在8月,过氧化氢酶出现在7月,碱性磷酸酶出现在9月;不同盐渍化程度土壤酶活性在一个生长季内变化幅度表现为轻度>中度>重度盐渍化;不同盐渍化土壤碱性磷酸酶与脲酶、蔗糖酶活性呈极显著正相关,与过氧化氢酶活性呈极显著负相关,蔗糖酶与脲酶活性呈极显著正相关。因此,土默川平原不同盐渍化程度土壤酶活性及其季节性变化差异显著,土壤盐分含量影响着该地区土壤酶活性的变化。  相似文献   

4.
苏南丘陵区林地土壤酶活性及其与土壤理化性质的相关性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研究了苏南丘陵地区马尾松、毛竹、麻栎、杉木4种林分土壤的蔗糖酶、酸性磷酸酶、脲酶活性及其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结果表明,马尾松林土壤蔗糖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最高,毛竹林土壤脲酶活性最高,裸地土壤3种酶活性均最低;3种酶活性在土壤剖面中呈自上而下逐渐减小的趋势,蔗糖酶、酸性磷酸酶活性随土层深度的变化较大,脲酶活性相对变化较小.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蔗糖酶和酸性磷酸酶分别与全N、有效P、有机质在α=0.01水平下呈显著正相关,且2种酶之间在α=0.01水平下呈显著正相关;蔗糖酶与Pb在α=0.05水平下呈显著正相关,酸性磷酸酶与Cu、Pb在α=0.01水平下呈显著正相关;脲酶与全P、有机质、Pb在α=0.01水平下呈显著正相关,与容重在α=0.01水平下呈显著负相关,与全N、酸性磷酸酶、Cu在α=0.05水平下呈显著正相关.回归分析结果表明,3种酶与全N、有效P、有机质、Cu、Pb之间呈非线性关系.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对4种林分土壤肥力起主要作用的因子主要包括:土壤脲酶、酸性磷酸酶、蔗糖酶、全N、有效P、速效K、有机质.3种酶可作为较理想的土壤质量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5.
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的酶活性季节特征一定程度影响了该地植被分布类型,为研究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不同植被土壤酶活性的季节特征,分别选取碱蓬(Suaeda salsa)、柽柳(Tamarix chinensis)、芦苇(Phragmites communis)、刺槐(Black Locust)和高粱(Sorghum)5种典型植被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在4个季节采集不同深度土壤,测定土壤脲酶、过氧化氢酶、碱性磷酸酶、脱氢酶、蔗糖酶活性。结果表明,土壤脱氢酶活性规律表现为碱蓬>柽柳>刺槐>高粱>芦苇,其他酶活性总体变化规律表现为刺槐>柽柳>高粱>芦苇>碱蓬;在同一季节中,不同植被间酶活性存在显著性差异,柽柳和刺槐林土壤脲酶、碱性磷酸酶和蔗糖酶活性普遍高于其他群落,碱蓬最低;土壤酶活性与土壤基础理化指标有着密切关系,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脲酶活性和蔗糖酶活性之间存在极显著性正相关(P<0.01),过氧化氢酶,脲酶和蔗糖酶与有机质、碱解氮呈显著性正相关(P<0.01),脱氢酶与速效磷呈显著性正相关与pH之间呈负相关(P<0.01);在0—...  相似文献   

6.
计划烧除对云南松林土壤微生物及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计划烧除是森林防火与经营的主要手段之一,探究云南松林计划烧除后土壤微生物与酶活性的变化,可为科学实施计划烧除提供参考。以云南省玉溪市新平县照壁山云南松天然次生林为研究对象,对计划烧除后土壤微生物(真菌、细菌、放线菌)与酶活性(蔗糖酶、纤维素酶、脲酶、蛋白酶、过氧化氢酶、磷酸酶)的变化及相关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云南松林计划烧除后,表层土壤微生物数量急剧下降,但这种影响随着土壤深度增加越来越小。细菌和放线菌数量在0-10 cm土层、真菌数量在0-20 cm土层未烧除样地显著高于烧除样地;细菌、放线菌在11-60 cm土层、真菌在21-60 cm土层受火烧影响小。(2)计划烧除导致大部分表层土壤酶失活,随土层深度增加受影响程度越来越小。土壤蔗糖酶和纤维素酶活性在0-20 cm土层未烧除样地显著高于计划烧除样地,脲酶、蛋白酶在0-10 cm土层显著高于烧除样地,过氧化氢酶活性在0-60 cm土层显著高于烧除样地;磷酸酶活性与其它酶不同,在0-10 cm土层未烧除样地显著低于计划烧除样地,在10-20 cm土层未烧除除样地显著高于烧除样地,在21-60 cm土层,受计划烧除影响小。(3)土壤微生物与酶活性相关分析结果显示,与未烧除样地比较,计划烧除样地细菌与脲酶、过氧化氢酶、磷酸酶、蛋白酶的相关性变化不明显,而与蔗糖酶、纤维素酶的相关性减弱;真菌与蔗糖酶、过氧化氢酶的相关性变化不明显,而与脲酶、纤维素酶、蛋白酶的相关性减弱,与磷酸酶的相关性增强;放线菌与脲酶、过氧化氢酶的相关性变化不明显,与蔗糖酶、脲酶、过氧化氢酶、纤维素酶、蛋白酶相关性减弱,与磷酸酶的相关性增强。因此,计划烧除使土壤表层微生物与酶活性受到显著影响,土壤酶活性与微生物之间的相关性也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7.
长期定位施肥田土壤酶活性的动态变化特征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为探讨长期施肥条件下玉米生育期内土壤酶活性的动态变化及其与土壤肥力的关系,该文对北京褐潮土定位试验田第12年的土壤酶以及土壤养分因子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土壤过氧化氢酶、磷酸酶在玉米拔节期出现活性高峰.土壤脲酶在玉米拔节期及成熟期出现两个活性高峰,土壤蔗糖酶在整个玉米生育期内活性变化幅度较小.长期施肥能明显提高土壤中蔗糖酶、脲酶、磷酸酶活性,其中有机肥与化肥配施对于增加土壤中蔗糖酶、脲酶、磷酸酶活性尤为显著.长期施肥降低土壤中过氧化氢酶活性.并且以NPK配施有机肥处理的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降低幅度最大.土壤酶之问及其与土壤养分因子之间具有明显相关性,其中蔗糖酶、脲酶及磷酸酶与土壤养分各因子均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除碱解氮外,过氧化氢酶与其余各养分因子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8.
探究岩溶区不同石漠化程度土壤环境因子与土壤酶活性的关系对石漠化区的生态恢复具有重要意义。以云南省石林彝族自治县鹿阜镇为研究区,探究了4种石漠化程度(潜在石漠化、轻度石漠化、中度石漠化、重度石漠化)土壤碳、氮、磷养分计量特征及6个土壤酶活性(淀粉酶、脲酶、酸性磷酸酶、β-葡萄糖苷酶、脱氢酶和FDA水解酶)随石漠化程度的变化特征及其相关性,并分析了环境因子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研究区不同石漠化程度土壤有机碳、全氮含量变化特征为重度轻度潜在中度,全磷含量变化特征为重度中度潜在轻度;C?N为潜在、轻度石漠化土壤高于中度、重度石漠化土壤,C?P、N?P变化特征为轻度潜在重度中度。有机碳、全氮、全磷含量均为重度石漠化土壤最高;C?N、C?P、N?P为潜在石漠化、轻度石漠化土壤最高。不同土壤酶活性在不同石漠化程度中变化特征不一致,其中,重度石漠化土壤脲酶、脱氢酶活性最高;中度石漠化土壤淀粉酶、脲酶活性最低,酸性磷酸酶活性最高;轻度石漠化土壤酸性磷酸酶活性最低。冗余分析及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有机碳、全氮与酸性磷酸酶活性呈负相关关系,与其他酶活性均呈正相关关系;TP与淀粉酶、FDA水解酶呈负相关,与其他酶活性呈正相关;C?N、C?P、N?P与淀粉酶活性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与酸性磷酸酶、β-葡萄糖苷酶活性呈负相关关系。冗余分析显示土壤因子对土壤酶活性变异影响大小排序为:全氮有机碳p H全磷C?NN?PC?P,其中全氮解释了64.4%的土壤酶活性变异。结合碳氮磷生态化学计量和土壤酶活性特征,该研究表明,全氮是影响喀斯特高原石漠化区土壤质量的主要限制因子。  相似文献   

9.
甲磺隆结合残留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研究甲磺隆结合残留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将黄粉土(水稻土)经甲磺隆结合残留处理98天,检测土壤脲酶、酸性磷酸酶、过氧化氢酶和蔗糖酶活性.结果表明,甲磺隆结合残留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不仅与甲磺隆结合残留处理浓度和培养时间有关,同时还与土壤酶种类有关.培养前期(第14天前),甲磺隆结合残留对土壤酸性磷酸酶和过氧化氢酶具有抑制作用,而对土壤脲酶和蔗糖酶的影响则表现为低浓度时激活,高浓度时抑制;培养后期(第14天后),甲磺隆结合残留对土壤脲酶、酸性磷酸酶和过氧化氢酶具有激活作用,在一定浓度范围内(0.050~0.281mg·kg-1)对土壤蔗糖酶也具有一定激活作用;就土壤酶而言,在污染早期,土壤过氧化氢酶对甲磺隆结合残留较敏感,可以作为表征甲磺隆结合残留土壤污染的生物活性指标.  相似文献   

10.
川西亚高山暗针叶林恢复初期土壤酶活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以川西亚高山暗针叶林恢复过程中初级阶段的鲜类阔叶林(MBLF)、鲜类针阔混交林(MCBLF)和箭竹阔叶林(BBLF)土壤为研究对象,针对不同森林类型采用多点分层[0-10 cm(A层)、10-20 cm(B层)、20-30 cm(C层)和30-40 cm(D层)]采样、测定混合样的方式,研究了不同森林类型不同土层土壤的pH值、有机碳、全氮、全磷含量及脲酶、酸性磷酸酶、淀粉酶、过氧化氢酶、蛋白酶和蔗糖酶活性。研究结果表明,MBLF、MCBLF、BBLF不同土层土壤pH值均低于5.0,有机碳、全氮、全磷含量呈下降趋势,且有机碳、全氮与A层土壤差异显著(P〈0.05)。MBLF和BBLF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脲酶活性较A层呈显著下降趋势(P〈0.05),而MCBLF土壤脲酶活性以B、C层活性最高,分别为A层的1.22和1.08倍。蔗糖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均以MCBLF活性最高;在林型MCBLF和BBLF中,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蛋白酶和淀粉酶活性较A层显著降低(P〈0.05),而MBLF、MCBLF、BBLF过氧化氢酶活性则一直呈显著下降趋势(P〈0.05),D层过氧化氢酶活性分别为A层的60.21%、73.37%和46.84%。  相似文献   

11.
长期施肥对水稻土酶活性及理化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明确不同施肥种类对水稻土土壤肥力与酶活性的影响,以30年(1981年至今)长期定位试验地为基础,研究不同施肥处理(CK,N,P,K,NPK,2倍NPK,NPK+猪粪)水稻田耕层(0-20cm)土壤酶活性与养分的变化趋势及其相关性。结果表明:1)施P(配施或单施)增加土壤全P、速效P含量,平衡施肥配施有机肥(NPK+猪粪处理)土壤的有机质、全P、速效P、全N、速效N均显著增加,所有施肥处理间pH值差异均不显著;2)除了NPK处理土壤脲酶活性最高外,平衡施肥配施有机肥土壤转化酶、酸性磷酸酶、过氧化氢酶活性均较其他处理显著增加;3)酸性磷酸酶活性与土壤全P量呈负相关,过氧化氢酶、脲酶、转化酶与全N、有机质、速效N、速效P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因此,水田土壤长期平衡施肥配施有机肥,能显著提高土壤肥力,增加土壤酶活性,有益于土壤生产力的持续提高。  相似文献   

12.
选取2种入侵植物(一年蓬Annual Fleabane及加拿大蓬Erigeron Canadensis)及本土植物(艾蒿Artemisia argyi)的根际土壤微生物种群为研究对象,以分析不同根际土壤微生物种群的数量及测定根际土壤微生物酶活的活性为切入点来探析入侵植物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及其响应机制。结果显示:2种入侵植物显著增加了其根际土壤中的细菌的数量,而显著抑制了真菌与放线菌的数量。另外,入侵植物一年蓬显著抑制其根际土壤中纤维素酶的活性,而3种植物的根际土壤硝酸还原酶活性无显著差异。入侵植物对其他3种土壤酶(即转化酶、脲酶及酸性磷酸酶)活性的影响却呈现出截然相反的影响,即一年蓬显著增加了3种根际土壤酶的活性,而加拿大蓬却显著减少了3种根际土壤酶的活性。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不同入侵植物的根系释放不同的化学物质进而对土壤微生物的数量和活性造成不同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苏南丘陵地区森林土壤酶活性季节变化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陶宝先  张金池  愈元春  丛日亮 《生态环境》2010,19(10):2349-2354
研究了苏南丘陵区不同林分土壤养分、酶活性的剖面分布以及酶活性的季节动态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偏酸性,土壤中TN质量分数较高,有机质、TK、AK质量分数中等,TP、AP质量分数较低,土壤TN、有机质、AK、AP的质量分数及蔗糖酶、脲酶、H2O2酶、磷酸酶活性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土壤酶活性在不同季节也存在差异,蔗糖酶活性的季节变化表现为:秋季〉夏季〉春季〉冬季,脲酶活性为:夏季〉春季〉秋季〉冬季,毛竹林土壤的磷酸酶活性为:秋季〉春季〉夏季〉冬季,其它3种林分土壤的磷酸酶活性为:秋季〉夏季〉春季〉冬季,H2O2酶活性在马尾松、麻栎、毛竹林土壤内表现为:春季〉秋季〉夏季〉冬季,在杉木内林土壤内表现为:春季〉夏季〉秋季〉冬季。在α=0.01或α=0.05水平下,土壤酶活性与土壤TN、AP、AK、有机质及重元素Pb、Cu、Zn、Cr、Ni呈显著或极显著相关,与土壤容重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冬季蔗糖酶与其它3个季节的蔗糖酶呈现极显著或显著正相关;秋季磷酸酶与其它3个季节的磷酸酶呈现极显著或显著正相关;夏季脲酶与其它3个季节的脲酶呈现极显著正相关;夏季H2O2酶与其它3个季节的H2O2酶呈现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抚顺矸石山立地条件下树龄为10年的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 L.、火炬Rhus typhina Nutt、白榆Ulmus pumila L.、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 L.林以及植被自然恢复裸地(CK)5种植被恢复模式为研究对象,按土壤发生学层次进行采样,对土壤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pH、过氧化氢酶、蔗糖酶和脲酶等指标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与CK相比,4种造林模式显著提高了Ah层的土壤有机质和养分含量,其中,有机质、有效磷改良效果最好的是白榆模式,分别增加了194.8%、442.9%;速效钾改良效果最好的是刺槐模式,增加了262.0%;碱解氮则是火炬模式改良效果最好,增加了509.2%。不同造林模式与CK相比增加了各层次的过氧化氢酶、脲酶、蔗糖酶活性,其中,蔗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Ah层最大的是火炬模式,增加了134.5%和880.9%;脲酶酶活性最大的是白榆模式,增加了119.1%。从垂直角度看,有机质、碱解氮、过氧化氢酶、脲酶随土层加深含量降低,在C层达到最小值,而速效钾、有效磷、蔗糖酶的最小值则出现在AC层;不同模式对土壤pH影响不一,垂直规律不明显。  相似文献   

15.
陆梅  田昆  张仕艳  莫剑峰  原海红 《生态环境》2010,19(12):2783-2788
采用In-situ野外取样技术与室内实验分析相结合,对不同人为干扰程度下滇西北高原湿地纳帕海土壤酶活性和微生物数量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在人为活动干扰下,湿地类型从原生沼泽向沼泽草甸-草甸-垦后湿地逆向演替,F检验显示土壤脲酶、蛋白酶和蔗糖酶活性在各类型湿地间差异显著(F脲酶=14.246,F蛋白酶=13.760,F蔗糖酶=15.392),表现为垦后湿地〉沼泽草甸〉草甸〉原生沼泽,过氧化氢酶活性差异不显著(F过氧化氢酶=2.697),且与上述三种水解酶变化规律不同。(2)F检验显示,土壤细菌数量差异显著(F细菌=10.883),呈现沼泽草甸〉草甸〉垦后湿地〉原生沼泽;土壤真菌与放线菌数量差异显著(F真菌=18.032,F放线菌=15.078),呈现沼泽草甸〉垦后湿地〉草甸〉原生沼泽。(3)回归分析表明,土壤脲酶与过氧化氢酶极显著正相关。在草甸湿地类型中,土壤脲酶、蔗糖酶、蛋白酶间呈显著线性正相关。土壤酶活性虽与微生物数量相性不显著。(4)纳帕海湿地土壤微生物数量与酶活性变化是对人为不同干扰类型与强度的响应。  相似文献   

16.
秸秆与氮肥配施对辽西旱区土壤酶活性与土壤养分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玉米(Zea mays L.)秸秆与氮肥配施对耕层土壤酶活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试验设4个秸秆还田量水平,2个施氮量水平。结果表明:在秸秆配施氮肥条件下,耕层土壤中性磷酸酶、脲酶、转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以及有机质和全氮质量分数均表现为随着玉米秸秆还田量的增加而提高,而硝态氮(3NO-N)和铵态氮(+4NH-N)质量分数则表现为随着玉米秸秆还田量的增加而减少,4种土壤酶活性与土壤有机质和全氮质量分数均呈显著正相关,与土壤硝态氮和铵态氮质量分数则呈显著负相关。玉米秸秆还田量9 000 kg.hm-2配施氮肥量420 kg.hm-2是辽西风沙半干旱区效果较好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7.
陈苏  孙丽娜  晁雷  周启星  孙铁珩 《生态环境》2010,19(7):1659-1662
近年来,污染土壤修复技术发展很快,而污染土壤修复标准的建立则相对迟缓。为了推进我国该领域的工作,对铅胁迫下土壤酶活性(如过氧化氢酶,磷酸酶,脲酶)随时间的变化进行了研究,以确定棕壤土中铅的土壤修复基准。结果表明:土壤中的铅能够刺激土壤中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增加,但随着土壤铅浓度的增加,这种刺激作用逐渐减小。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不宜作为铅污染土壤的生物标记物。土壤磷酸酶活性没有一致的变化规律,土壤磷酸酶活性不能作为铅污染土壤的生物标记物。在整个实验时间范围内,土壤脲酶活性与土壤中铅的浓度具有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P〈0.01),土壤脲酶活性可以作为铅污染土壤生物标记物。以土壤脲酶抑制率降低25%为依据,确定棕壤中铅的土壤修复基准为94mg·kg-1,以土壤脲酶抑制率降低45%为依据,确定棕壤中铅的土壤修复基准为178mg·kg-1。  相似文献   

18.
洞庭湖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对洞庭湖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与主要营养元素循环相关的关键土壤酶(蔗糖酶、脲酶、碱性磷酸酶、过氧化氢酶)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0-30 cm土层,土地利用方式对4种酶活性的影响极其显著,且随土层深度的增加,土壤酶活性受土地利用方式的影响逐渐减小.碱性磷酸酶、蔗糖酶与脲酶在整个土壤刮面中受到土地利用方式的影响都较大,而过氧化氢酶对土地利用方式的响应只限于0-30 cm土层.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蔗糖酶、脲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均随土层深度的增加呈下降趋势,表明土壤有机质的分解、土壤营养元素的循环与土壤剖面结构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