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可对各影响因素重要程度进行量化比较,为降低爆破地震效应提供依据.首先对灰色关联分析的原理和灰色关联矩阵的计算进行分析,然后以岩体完整性系数为标准,将爆破地震波传播途径的地质条件进行量化并分为5类,以距离、总药量、单段最大药量、段数、微差延时、爆破方向、高程差、地质条件为相关因素变量,以峰值振速、主振频率、持续时间为系统特征变量,并从爆破试验结果中选取9组数据作为分析样本进行灰色关联矩阵计算.结果表明, 影响爆破地震效应因素的主次顺序为距离、单段最大药量、总药量、微差延时、爆破方向、高程差、段数、地质条件,距离和单段最大药量起决定性作用.依据研究结果提出了降低单段最大药量、选择合适微差延时、调整爆破方向和改变地质条件4项降低峰值振速的措施.在爆破验证试验中采取了降低单段最大药量,调整爆破方向和改变地质条件3项措施.测试结果表明, 采取措施后监测点A点和B点的峰值振速分别降低了12.16%和15.15%,主振频率和持续时间略微减小,降振措施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采用下导坑领先再分三步全断面扩大的爆破开挖方法,通过现场监测,参考岩石破坏的最大峰值速度,对在空间上形成超小净距交叉隧道、平面上形成小净距平行隧道工程的爆破震动监测及控制爆破技术进行探讨,对爆破设计、炮眼水压爆破、单孔单响毫秒微差爆破起爆网路和爆破安全控制技术进行了分析和论述。并通过对既有隧道开展围岩稳定性、爆破振动监测和信息化施工的监测,根据各个测点测试的震动速度值和观察的实际情况,进一步验算爆破震动、调整爆破参数和网路,使爆破产生的质点振动速度控制在安全范围内,在确保既有隧道结构的安全和正常营运的同时使在建隧道顺利通过。  相似文献   

3.
新建隧道爆破开挖有可能引起邻近既有隧道的损伤。以湖南益阳亮轩公隧道为研究对象,利用ANSYS/LS-DYNA模拟了邻近隧道爆破对既有隧道的影响,分析了最大段装药量对隧道迎爆面震动速度的影响,模拟了最大段装药量为6 kg、24 kg、96 kg时迎爆侧的震动速度。结果表明,震动速度随最大段药量增加而增大,但增速趋于平缓。当最大段装药量为270 kg时,爆破效率最高。最后提出了一些控制爆破震动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爆区附近岩土质点振动的测试与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工程爆破中一般用质点振速作为衡量爆破震动强度的参数,并按质点振动公式来进行计算,但这样往往不能全面地反映爆破震动所产生的破坏作用。本在对台阶微差爆破震动测试的基础上,通过回归分析,得到了爆区附近不同位置的振速衰减规律及适用于砂质泥岩和砂质页岩等均质岩体的频率特性,同时提出了爆破震动在边坡坡缘处的振速放大效应以及频率的调制作用,并对产生的原因做出了相应的分析。  相似文献   

5.
降低地下矿深孔爆破落矿大块率的技术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降低深孔爆破落矿大块率是矿山凿岩中的一个重要课题。笔者对地下矿深孔爆破落矿中大块产生位置及原因进行分析;探讨在炸药单耗、孔网布置、装药结构、堵塞长度、微差间隔、起爆方式等方面对其产生影响的规律;提出地下矿深孔爆破落矿中通过优化爆破参数降低大块率的技术措施。该优化技术措施主要有:减少地质构造对深孔落矿的影响,合理确定炸药单耗的方法,使用大孔距小抵抗线落矿技术,采用多种装药结构技术,采用多排微差起爆技术,加强深孔的施工管理和加强爆破施工的现场管理。这些措施在工程实践中获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6.
普通爆破方法产生的爆震作用严重地破坏矿石及围岩的整体性和稳固性。国外自五十年代起采用控制爆破法(光面、预裂、微差、缓冲等爆破),对降低爆震、减少超欠  相似文献   

7.
露天矿深孔爆破中,起爆体经常处于水位以下。如果爆破网路绝缘不良,杂散电流就可能进入爆破网路而引起早爆,或造成网路电阻不平衡,分流起爆电流而产生拒爆。 1977年7月,海南铁矿344水平露天深孔爆破时发生了一次早爆事故。这次爆破26个深孔中均有水,沿阶段连续排列为一行,用浆状炸药爆破,胶质炸药起爆,铜壳微差第四段电雷管引爆,每孔装两对并联雷管,在孔外接成一个大串联组(即2×52并串)。网路连好后接成短路,绕于插在穿孔机上的一根木棒上等待起爆。突然,1~2号,9~15号,25~26号孔发生自爆。南芬铁矿在一次深孔爆破中,用营口生产的2500伏起爆器起爆数十个孔中的微差电  相似文献   

8.
以沪昆高铁黄鹤堡隧道工程为研究对象,针对地表建筑物受大跨度浅埋隧道爆破开挖震动影响的情况,采用预裂爆破技术保护地表建筑 物的安全。结合爆破震动监测,并利用FLAC3D进行隧道爆破开挖数值模拟,对隧道地表沉降及建筑物所处位置的质点振动速度进行分析,通过 与现场实测数据进行对比发现:采用预裂爆破技术能够显著降低隧道地表质点最大振速,有效保护地表建筑物安全;隧道围岩等级越高,隧道 地表沉降值越小,地表建筑物越安全;数值模拟监测点质点振动速度与现场实测的质点振动速度变化规律基本一致,振动时间少于1s,水平方 向最大振速约为1.5 cm/s,垂直方向最大振速为1.6~1.7 cm/s,最大振速也比较接近。  相似文献   

9.
深孔爆破孔底充填缓冲吸能材料减震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影响爆破震波各种主要因素的分析,针对深孔爆破采用孔底装填吸能缓冲材料,来削减炸药爆炸在孔底的冲击压力和吸收部分能量,从而达到降低爆破震动对周边建(构)物影响的目的。并进行现场爆破试验,对爆破震动波进行测试,同时对减震爆破装药和非减震的常规爆破装药进行比较,获得的测试数据证明,采用孔底装填吸能缓冲材料其减震率达到3.23%~35.19%。  相似文献   

10.
针对爆破震动速度与其影响因素之间的复杂非线性,结合模拟退火算法(SA)的全局寻优性,提出了一种新的SA-ELM算法.以矿山周边建筑物爆破震动实测数据作为训练样本,选取总药量、最大段药量、测点与爆破点距离、地面震动特性、建筑物震动特性等8个影响因素作为输入变量,建立了爆破震动速度预测的SA-ELM模型.模型训练值和预测值与实测值的均方误差(MSE)分别为0.20和3.26,平均相对误差控制在5%以内,显示出该模型具有良好的训练精度和泛化能力.对比传统ELM模型,SA-ELM模型不但提高了精度和泛化能力,而且降低了隐层节点数变化对训练结果的影响,提高了模型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1.
某工会大楼爆破拆除地震效应监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就某工会大楼定向爆破拆除的地震监测结果,对地震波形在时域、频域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爆破网络的分段微差效果较好,爆破产生的震动在安全范围之内,不会对建(构)筑物产生影响及破坏,用于降震措施的减震沟和土垛的减震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12.
就某工会大楼定向爆破拆除的地震监测结果,对地震波形在时域、频域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爆破网络的分段微差效果较好,爆破产生的震动在安全范围之内,不会对建(构)筑物产生影响及破坏,用于降震措施的减震沟和土垛的减震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13.
煤矿超深孔大药量爆破震动安全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控制煤矿井下超深孔大药量爆破震动对巷道及支护结构造成危害,通过现场爆破震动监测分析,获得了煤矿井下综采遇硬岩超深孔大药量松动爆破地震波的衰减规律.采用HHT方法对震动信号进行分解,研究信号的频谱特性和能量分布.结果表明,超深孔松动爆破震动的持续时间为150 ms左右,震动速度三方向分量中测点与爆源连线的径向分量最大,能量主要集中在100 Hz以内的低频区,随频率分布可分成若干个“子频带”,峰值出现在频率17.75 Hz,存在爆破震动对支护结构和工作面造成危害的可能.根据衰减规律,反算出该场地超深孔爆破的单段最大药量;分析了爆破时出现巷帮岩石崩落和飞石的原因,提出施工时应控制单段最大药量和加强爆破炮孔周围防护,保证了施工安全.  相似文献   

14.
1976年下半年,昆明工学院爆破实验室在昆明有色冶金设计院及海口水泥厂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下,初步研制成功一种无触点可调式微差爆破仪。这种专供露天矿山使用的微差爆破仪的研制成功,不仅为推广微差挤压爆破作出贡献,并为进一步寻求这种新的爆破技术的合理参数提供新的科学试验手段。现将它的结构原理、主要特点及雷管试爆情况作一简单介绍,以资参考。一、结构原理无触点可调式微差爆破仪是根据可控硅无触点延迟开关原理制成的控制仪器。它通  相似文献   

15.
在小波熵去噪理论的基础上,对实际隧道爆破工程采集到的爆破振动信号进行了小波熵方法去噪。利用db8小波对去噪后的信号在尺度a=16进行了连续小波变换得到其模极大值,准确识别了隧道多段别微差爆破实际延期时间间隔,并验证了小波熵方法去噪的可靠性。结果表明,小波熵去噪方法能够有效滤除和抑制爆破振动非线性信号所夹杂的高频噪声分量,并且很好地保留了爆破振动信号的突变细节。对滤波后的信号进行模极大值变换,信号局部奇异点的辨识更准确,可以精确识别隧道微差爆破延时间隔。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露天矿爆破生产中地表震动的安全性问题,采用回归分析方法对相关爆破震动速度公式进行了分析。通过现场监测试验得到了露天矿爆破现场区域的地表震动速度,基于现场测试数据对各地表震动速度经验公式中的衰减系数及衰减指数进行了反演;根据临界震动速度确定了爆破时的安全距离,反演了地表质点震动速度,并对计算结果进行了误差分析。结果表明,广义公式预测的震动速度误差小于采用萨道夫斯基公式的计算误差,印度震动速度预测公式计算结果的误差最大;考虑高程影响的震动速度公式计算结果的误差小于萨道夫斯基公式计算结果的误差,且预测值大于实际测量值。基于现场测试和回归分析方法对地表震动速度公式的分析,对于露天矿生产中的爆破安全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7.
城市控制爆破中碰到了作业空间小、周围环境复杂、对爆生灾害控制要求高等问题。通过对问题的分类分析,结合实际工作情况提出了分区爆破、孔外孔内同时微差爆破、合理控制微差时间等手段,有效地克服了环境困难,成功地完成了爆破工作。  相似文献   

18.
隧道爆破振动影响因素的灰色关联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优化隧道爆破方案,降低爆破振动危害,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GRA)对爆破振动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首先确定振动速度、主振频率和振动持续时间作为系统特征变量,确定总药量、最大段药量、掏槽孔最大段药量、雷管段数、爆心距、最小延期间隔时间、临空面数等作为相关因素变量;再结合厦门某隧道爆破实测数据,进行灰色关联计算;然后对计算结果进行排序和优势分析,得到爆破振动影响因素的主次顺序,其中准优因素为爆心距,可控准优因素为雷管段数和掏槽眼最大段药量;最后对隧道爆破参数进行优化,测点爆破振速由1.2 cm/s减小到0.74 cm/s,降振率达38.3%。结果表明,采用GRA确定爆破振动主要影响因素,为有效控制爆破振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1 爆破卸荷 通过放置在炮眼(孔)中的少量炸药的爆炸,使周围的岩矿体产生破碎、裂隙等,从而在一定范围内得到卸荷。这是在巷道掘进时预防矿山冲击地压发生的一项有效的措施。1.1 用爆破孔(炮眼)爆破卸荷 (1)用超前孔爆破卸荷。当井巷掘进的前方为高应力区时,可以增加掘进炮眼(孔)的长度。孔之间的距离不大于1m,减量装药,按规定的顺序爆破,每次1~2个孔,多则4~5个孔,实行微差爆破。也可实行间隔式爆破。 (2)井巷一侧卸荷孔的布置。当掘进的井巷一侧应力升高并有发生冲击地压危险时,  相似文献   

20.
微差爆破延时的识别是爆破方案调整和优化的重要依据。采用HHT和分形组合方法对实际隧道工程采集到的爆破振动信号进行了分析。利用HHT变换中的EMD(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分解对采集到的典型爆破振动信号分解为12个imf(Intrinsic Mode Function)分量。通过分形盒维数算法,计算得到原信号及其各imf分量的分形盒维数值和自相似性因子值,并确定imf 4分量为信号的主分量。对其进行HHT变换取模,准确识别了微差爆破雷管实际延期时间。分析结果表明,HHT和分形组合方法对于微差爆破延时的识别可靠,精度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