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也迈入新常态,作为国家整个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环境信息化是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内在要求和重要支撑。该文总结了在环保工作中推行信息化对管理工作的重大意义,以福州市环境信息化建设为例,分析了目前福州市环境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由此提出改善环境信息化建设,提高环境管理水平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新常态一词很深刻的概括了我国经济飞速发展阶段的新特点、新思路、新要求。如何能够在新常态下促进江苏经济能够稳健的进步,必须以一种适应新常态的新思维逻辑来进行科学的规划和有效的措施改进。环境保护作为市场经济发展新常态的新需求,在面临很大的发展机遇的同时也要面临新常态的下的各种挑战。如果在新常态下做好环境保护工作,实现环境质量的有效改善,首先要充分的认识到环境保护新常态下的机遇和挑战。同时在法律环境报制度,政策,社会等因素中通过新思维的环境保护策略来推动生态环境的平衡体系和环境治理现代化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3.
我国经济发展已进入新常态,经济新常态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提出了新要求。文章结合对新常态下新要求的分析,认识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新常态在提出新要求的同时也给环保产业发展带来了新机遇,指出要通过环保部门履职尽责进一步加大推动环保产业新发展的力度,环保企业应创新驱动,提升环保产业新发展综合能力,推进新常态下的环保产业新发展。  相似文献   

4.
<正>自习近平总书记提出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到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新常态下的工作做出全面部署,用生态文明理念统筹谋划解决环境与发展问题,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新格局,已成为新常态下的新共识。目前我国的生态环境状况并不乐观,"先污染后治理"的现象普遍存在,已严重制约社会和谐发展。环境保护以主动姿态适应经济新常态的要求,并在此背景下探求"环保新常态"是形势使然,是发展所需,更是一种战略选择。这就要求环境保护工作要把握经济新常态的特征与要求,从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战略高  相似文献   

5.
成言 《环境》2015,(1):3
<正>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从资源环境约束看,过去能源资源和生态环境空间相对较大,现在环境承载能力已经达到或接近上限,必须顺应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期待,推动形成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新方式。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加强环境保护、建设生态文明,是转方式、调结构、上台阶的重要内容和有效途径。各地区各部门须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在新常态下推动环保工作和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要紧紧抓住"推动绿色发展"这个立足点。一部环境保护的历史就是一部经济发展的历史,离开发展谈环保,无异于缘木求鱼。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由高速转为中高速,更加注重提质增效。适应新常  相似文献   

6.
《环境保护》2015,43(1)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既有利于实现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又为推进环境法治建设提供了重大历史性机遇。有关党政机构要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中全面推进新《环境保护法》和其他相关法律的实施,并结合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部署,进一步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各项立法工作,为尽快改善我国生态环境状况提供坚实的法治保障。  相似文献   

7.
<正>环保产业作为综合性新兴产业,跨产业、跨领域、跨地域,并与其他经济部门相互交叉、相互渗透。进入21世纪,全球环保产业开始进入快速发展阶段,逐渐成为支撑产业经济效益增长的重要力量,并正在成为许多国家革新和调整产业结构的重要目标和关键。我国在经济新常态下,生态文明建设、环境保护也进入了一个新常态。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新常态必将对我国的环保产业发展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未来环保产业将迎来更大的发展机遇和空间,进入全  相似文献   

8.
基于协调理念的农村环境保护问题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协调发展是指导今后发展的五大理念之一,也是指导我国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基本理念。当前,我国农村环境保护工作存在城乡二元结构下的割裂式治理、割裂村庄"三生"关系的单一治理、脱离环保"三大战役"的边缘治理、割裂环保与经济发展的片面治理、多部门各自为政的分散治理以及政府主导的包办式治理等问题。本文针对上述问题提出协调推进我国农村环境保护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9.
"十三五"时期,环境保护工作进入新阶段,主要表现在全球价值链的新态势、能源供求的新格局、经济增长的新常态以及区域发展战略的新开局等方面。环境保护工作进入新阶段要求我们尽快找到新模式、新方法,坚持以新的理念引领和谋划新的环境保护布局。建议"十三五"时期,环境保护工作必须协调好以下四个关系:协调前后,强化政策衔接;协调左右,构成部门合力;协调上下,形成积极反馈;协调内外,关注两个大局,从而有效应对新阶段的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十三五"期间的环境保护工作也进入新阶段,为准确制定济南市"十三五"环境保护规划,文章对济南市经济总体发展情况,农业、工业和服务业发展情况,以及能源消费情况等方面进行了全面分析和预测,对"十三五"期间济南市环境保护工作面临的问题进行了识别,以期对济南市"十三五"环境保护所面临的形式做出全面准确的研判。  相似文献   

11.
新世纪企业环境战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汪勇  裴洪平 《重庆环境科学》2002,24(2):14-16,20
介绍了环境营销的定义,开展环境营销的必要性及其给企业和社会带来的好处,指出在新世纪,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企业不仅要做好自身的污染防治工作,更应变被动为主动,选择环境营销导向,从战略的高度来审视企业的环境活动和行为,并对企业进行重新组织,同时本文还对企业建立环境营销战略的具体环境行为作了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2.
以沪东造船厂、上海炼油厂和上海高桥巴斯夫分散体有限公司等为例,阐述了浦东新区企业实施清洁生产和通过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的实践,地方环保部门在推行中所起的积极作用,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3.
新型城镇化迫切需要推进城乡环境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而农村环境公共服务的不足成为实现环境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阻碍和制约。在阐述新型城镇化和城乡环境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之间关系的基础上,从环境基本公共服务投入总体不足、供给主体单一、城乡不均等突出等方面指出:当前阶段城乡环境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现状和面临的问题。探讨了城镇化背景下城乡环境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发展重点领域,包括饮用水安全保障、清洁的大气、污水垃圾治理设施、环境信息服务等,认为推进城乡环境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宜采用政府推动、市场参与、多元化供给的协调推进路径,并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新农村建设中的环境问题与规划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对新世纪农村环境问题的内涵进行了探讨,结合新农村规划的实践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与对策,并进一步以新农村建设中产业选择和污水处理问题为例进行了具体的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以新常态下经济社会新特点、新方向为出发点,分析了经济增速放缓、结构转型等对资源环境的新影响以及环境管理的新需求,并从释放政策潜力、激活市场活力、提高创新能力3方面,提出了我国环境政策发展的新思路与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怀洪新河太湖新银鱼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以下简称保护区)水域浮游动物的群落结构及其与水环境因子的关系,于2014年6月(夏季)在怀洪新河进行采样分析,并对调查区域内的浮游动物及主要环境因子进行了主成分分析(PCA)和典范对应分析(CCA)。结果表明,保护区河段属中营养型河流;保护区浮游动物有4门24属33种,其中轮虫类最多,为11种(占33.33%),其次为原生动物和桡足类,均为8种(占24.24%),最少的为枝角类6种(占18.18%);保护区浮游动物细胞密度平均为1.82×10~4ind./L,生物量平均为2.45mg/L;水温和氨氮是影响水体环境的关键因子;水温、总氮、浊度、氨氮、高锰酸盐指数(COD_(Mn))和pH是影响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的主要驱动因子。  相似文献   

17.
20000~15000a.B.P.间气候最冷,生长喜冷的针叶林和干旱草原植被.在14780±700a.B.P.出现了最低海面(-154m);15000~13500a.B.P.,气候较暖湿,海面上升,生长阔叶混交林;13500~10500a.B.P.,气候有2次温暖和3次较冷,在暖期生长针阔叶混交林.较冷期则出现森林草原和草原.最低的温度比现在低5~7;一万多年来的冰后期,气候变化分为5个新冰期(包括小冰期)和5个新高温期(包括小气候最宜期).最高气温比现在高2~3℃,出现在5000~4000a.B.P.之间;最低温度比现在低3~5℃最高海面在6500~6300a.B.P.,高出现在海面4~5m.在温暖期中生长常绿一落叶阔叶林中亚热带针阔混交林;在较冷期间,生长落叶阔叶林,针叶林或草原草地.在人类影响或自然发展之结果,未来环境变化有可能向干暖气候和高海面演变,或向干冷气候和海面下降转变.这些变化将对长江中下游带来意外的灾难.  相似文献   

18.
Early research showed that citizens’ environmental concern in the United States was linked to three individual-level factors: socio-demographic variables, political orientations, and personal beliefs or worldviews about human-nature relations. Given many changes in the American society over the last several decades, one important, yet unanswered question is whether these factors still drive public environmental concern in the United States today, and if so, to what extent. This study, drawing from extant 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studies, aims to reinvestigate the determinants of citizens’ environmental concern by employing three national public surveys conducted in 2004, 2007, and 2013. Our data analyses confirm and expand the findings of previous research on the significance and importance of political ideology, fundamental beliefs about human-nature relations, and certain socioeconomic factors such as gender and race in explaining citizens’ environmental concern. More specifically, political liberals, people with higher New Ecological Paradigm values, females, and Non-Whites tend to be more concerned about environmental problems than their counterparts are. Our data analyses also reveal some interesting findings when compared to many previous studies: first, our data indicate a posi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age and environmental concern, suggesting that older people in the United States are more concerned about the environment than younger adults; second, unlike most past research showing a positive Education-Environmental Concern relationship, our study suggests that education level seems to have little effect in explaining citizens’ environmental concern measured in this study. Key implications for environmental policymaking and recommenda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 are discussed in the conclusion.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各部门不断加大农村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力度,创新农村环保新机制,农村环保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但是一些新旧环境问题依然存在,并制约着农村的可持续发展。文章对农村环境污染的现状、产生污染的原因及解决对策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基于广西在新常态下的社会经济发展现状和"十二五"环境质量现状,对广西未来5年环境保护形势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十三五"期间,广西工业化、城镇化发展将进入高峰期和机遇期,环境保护地位得到提升,但经济稳增长难度大,产业结构调整短期难以根本改变,工业化城镇化发展带来巨大压力,基本保持且持续改善环境质量的压力加大,环境风险防范任务依然艰巨,公众对环境的述求高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