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生活中常常可以发现这样一种现象:一个人如果发生某些事件--不完全是不幸的事件,就会干扰他的"生物钟"节律和正常的生活规律,或者造成他的思想负担,从而降低对疾病的免疫能力或引起情绪波动,那么这个人就有可能在不久的将来导致疾病或者工伤事故的发生.国外安全工程研究人员很早以前就注意到生活变化与疾病或事故之间存在着很密切的关系,并对此关系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他们的研究证明,可以依据一个人近期所发生的某些事件即生活变化,判断他是否可能发生疾病或者工伤事故,而且生活事件对人发生疾病或事故所造成的负面作用的程度,可以用一种称为生活变化分值(Life ChangeUnit)的数据来定量地确定.  相似文献   

2.
防止灾害的重点是必须防止发生事故。事故之所以发生,是有它的必然原因的。亦即,事故的发生与其原因有着必然的因果关系。事故与原因是必然的关系,事故与损失是偶然的关系,这是可以科学地阐明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马峻  万劼 《安全与环境学报》2017,17(6):2257-2262
在人因事故分析中,导致事故的人因失误因素之间存在的交互作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清晰判定这些因素对事故所起的作用。从影响因素间相关性、相关性强度、因果关系、因果关系强度概念入手,提出了相关性强度与因果关系强度相应定义与命题,通过把人因系统内在作用关系映射为有向网络关系图,建立事件与因素网络拓扑关系图,依据链路预测思路,分析了判定间接影响关系与直接影响关系的方法,构建了消除多重相关性算法及人因失误因素综合判定方法,并通过实例验证了本算法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4.
因果继承原则 事故的发生与其原因存在着必然的因果关系."因"与"果"有继承性,前段的结果往往是下一段的原因.事故现象是"后果",与其"前因"有必然的关系.因果是多层次相继发生的;一次原因是二次原因的结果,二次原因又是三次原因的结果,如此类推.  相似文献   

5.
预防事故发生的基本原则主要有四条:(1)事故可以预防。分析事故发生的原因和过程,研究防止事故发生的理论及方法。(2)防患于未然。事故与后果存在着偶然性关系,积极有效的预防办法是防患于未然。(3)根除可能的事故原因。事故与其发生的原因是必然性关系。任何事故的出现,总是有原因的。事故与原因之间存在着必然性的因果关系。为了使预防事故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工作场所所发生的事件的调查分析和处理在许多安全管理工作中经常被遗漏,在生产中发生的事件如果不及时予以解决,就可能导致生产事故并酿成不幸。在本文中,为了避免在"事件"这个词概念上引起的混淆,把事件限定为以下几类:①各种明火;②来逐事故;③检查到职工不安全行为;④发现的不安全生产环境;⑤检查出的物品、设备和产品的损坏。事故发生后,厂方通常对外称只是发生了生产上的意外。虽然许多事故中没有人员伤亡,但也造成了工厂的财产损失。本文中所指的每一类事件都可能导致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很难想象在当今工业社会中完全不…  相似文献   

7.
编者按:事故调查是通过收集事故发生后所表现出来的各种现象、信息、痕迹与特征,并加以分析、鉴别与判断,从而揭示引起事故的原因.因此,事故调查是一个从果求因的逆向思维过程.在这种逆向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中,正确的思路与思维方法显得特别重要.以严谨的态度去收集、核实、分析与鉴定事故发生后所呈现出来的各种纷繁的现象、信息和面目全非的残骸,查找出事故的可能原因,通过科学的分析,逐一排除,最终认定引起事故的原因,这是国外事故调查工作的程序.客观、公正、实事求是,是调查人员应当遵循的准则.查找事故的可能原因,广泛吸取事故教训,切实改进安全工作,有效预防未来事故,才是事故调查最根本的目的. 从本期开始,我们将陆续编辑一些国外重大事故调查案例.研究和借鉴其思想理论和实践经验,或许能够对我国事故调查工作的开展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陆译 《劳动保护》2004,(1):30-35
事故调查是通过收集事故发生后所表现出来的各种现象、信息、痕迹与特征,并加以分析、鉴别与判断,从而揭示引起事故的原因。因此,事故调查是一个从果求因的逆向思维过程。在这种逆向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中,正确的思路与思维方法显得特别重要。以严谨的态度去收集、核实、分析与鉴定事故发生后所呈现出来的各种纷繁的现象、信息和面目全非的残骸,查找出事故的可能原因,通过科学的分析,逐一排除,最终认定引起事故的原因,这是国外事故调查工作的程序。客观、公正、实事求是,是调查人员应当遵循的准则。查找事故的可能原因,广泛吸取事故教训,切实改进安全工作,有效预防未来事故,才是事故调查最根本的目的。从本期开始,我们将陆续编辑一些国外重大事故调查案例。研究和借鉴其思想理论和实践经验,或许能够对我国事故调查工作的开展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正>遇险人员的心理应激特征在突发性重大灾害事故发生后,对于遇险或受困的人员是一种严重的精神刺激事件,这时会发生被称为急性应激反应(亦称"急性心因性反应")的精神症状。此外,其他原因导致的异乎寻常和来势迅猛的精神打击(严重应激事件)也可以引起这种反应。比如:事故受害者家属在突然得知亲人不幸消息时,容易发生类似精神伤害。  相似文献   

10.
当前煤矿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2016上半年全国安全生产事故普遍下降,唯有煤炭行业重大事故发生数量上升。为研究煤矿安全与煤炭市场之间是否存在某种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制约的关系,选取2000-2015年煤炭产量、煤炭价格、煤矿死亡人数和煤矿百万吨死亡率4项指标,分成两组分别进行相关性检验、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和回归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煤炭产量对煤矿死亡人数有重要影响,煤炭价格与煤矿百万吨死亡率之间存在统计学意义上的因果关系。据此,从化解过剩煤炭产能、科学控制煤炭产量、维持合理煤炭价格角度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从事故中吸取教训是安全科学的主要任务,回顾拆解曾经的研究成果,从理论基础研究和应用实践研究两个方面进行了文献综述,以期达到总结前期成果和启示后续研究的目的。结果表明,在横向研究中,一方面在全学科的宏观层面,相关和因果的研究在经济与管理科学和社会科学中的开展较为成熟,而在安全科学与灾害防治领域还处于发展阶段。同时自2003年至2012年,是相关关系和因果关系研究成果的快速发展时期;另一方面在生产安全事故范围的微观层面,相关和因果的研究相对集中于事故控制阶段的相关关系的研究;在纵向研究中,对于生产安全事故分析时需要进行的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4个阶段中在选取相关关系和因果关系时有所侧重,在事故描述阶段偏重使用相关关系;在事故解释阶段,如果是解释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主要偏重使用因果关系。如果是解释事故发生的损失程度主要偏重使用相关关系;在事故预测阶段,偏重相关关系;在事故控制阶段偏重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LNG槽车运输过程中的事故类型和原因进行统计分析,得出交通事故和槽车故障是LNG运输事故的主要原因,槽车侧翻是LNG运输事故的主要形式。运用事故树分析法对LNG槽车侧翻事故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找出并解释了可能导致LNG槽车侧翻事故发生的原因事件。研究结果可为LNG的安全运输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现代职业安全》2012,(10):111-113
<正>事故致因理论认为,除自然灾害之外,凡是因人类自身活动所产生的危害,总有其产生的因果关系。通过探索事故的原因,采取有效的对策,原则上就能有效预防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管道燃气火灾爆炸事故树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调查与研究的基础上,采用安全系统工程的方法,对城市管道燃气火灾爆炸事故进行了事故树分析。文中给出的由201个基本原因事件和81个逻辑门所构成的管道燃气火灾爆炸事故树分析图,直观地表现了各可能导致顶上事件发生的初始因素及其逻辑关系,经对FT的求解,得出了243个最小径集,指明了预防事故发生的可能途径;在对采用各可能预防途径的可行性,经济性,可操作性进行充分的考虑与比较后,确定出了城市管道燃气火灾爆炸事故预防措施,并做出安全检查表,以供现场实施使用;最后提出了提高燃气安全运行水平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安全信息的深入分析是数据驱动的安全管理基础。为深入挖掘民航安全信息的价值,分析不安全事件的发展和演化过程,预测事件可能引发的后果及可能性,以2011—2015年民航安全信息网收集的390起重着陆事件为样本,结合事件链因果关系分析,运用知识地图分析法,按照事件发展演化过程建立样本信息中包含知识信息及其因果关系、各事件链间的相关关系、不同后果事件演化的可能性的重着陆事件知识地图。结果表明,该知识地图能够获取重着陆事件在时间、地点、机型、运行阶段、原因、后果及可能的预防及管控重点,可以实现一起或多起重着陆事件信息的知识分析,发现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预判引发严重后果事件的可能性,为有效实施风险管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鱼骨图分析法是根据事故发生原因与结果关系来研究与事故有关的原因、规律,进而说明各个原因之间的关系,辨识系统中主要危险因素。通过对一起触电事故的分析,研究相应的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7.
为了提高架桥机风险管控水平,减少架桥机事故的发生,选用事故树分析法对桥梁建设工程中上行式节段拼装架桥机可能发生的事故进行了致因分析,绘制的事故树可直观地表现出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各基本事件及其与顶上事件的逻辑关系。通过对事故树的定性分析,得出其基本事件的结构重要度,指明了预防架桥机事故的途径,验证了事故树分析法在施工现场架桥机事故分析中的实用性,为该方法的深入运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为揭示化工事故发生机理,考虑事故链中因素的因果关系与事故网络的结构特性,基于复杂网络研究化工事故的关键致因因素,以事故案例中因素与结果为网络节点,因素间的因果关系为边,建立化工事故网络模型,分析网络中节点的度值、结构洞,构建化工事故凝聚网络,分析凝聚节点之间的因果关系。结果表明:在化工事故网络中存在8种致因因素,人的不安全行为与环境的不安全状态占比高达87.5%。通过结构洞分析可有效找出网络中具有较强影响力的潜在致因因素;通过凝聚网络分析,人的不安全行为致使设备的不安全状态与环境的不安全状态连接比例高达29%,存在显著的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19.
为解决传统安全性定量分析方法不能描述航天器总装这一复杂人-机-环系统的失效数据波动性和非严格逻辑关系的问题,结合生产实际,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找出影响总装事故的风险因素,即导致事故的事件发生可能性、输入事件对输出事件的影响程度等。在验证调查数据的有效性之后,应用基于模糊数的模糊因果图(FCD),计算某航天器与支架车连接作业的事故风险可能性。提出原因事件重要度的计算方法。通过计算发现,人员注意力和发动机保护罩作用是导致发动机损伤的关键事件。与模糊事故树(FFT)、贝叶斯网络(BN)重要度计算结果对比表明,模糊重要度计算结果能反映事故发生可能性对原因事件发生可能性值的增减的敏感度。  相似文献   

20.
王文先 《安防科技》2004,(10):17-19
“安全工作大于天,安全责任重于山”。安全生产对我们矿山来说尤为重要。人的不安全行为是导致事故的直接原因。行为安全管理模式理论认为“一切事故(事件)都是由于人的行为失误造成的,如能避免人的行为的失误就不会发生任何事故(事件)”。从事故致因理论上讲.造成事故的原因有人、机、物、环境与管理,但从根本上可归类于人的不安全行为与物的不安全状态。轨迹交叉论认为造成事故的根本原因有人的失误和物的缺陷,而两者轨迹交叉时就可能发生事故。从对国内和本企业事故原因分析也说明了这一点。据统计我国因管理不善、违章指挥、违章作业与违反劳动纪律(即不安全行为)所造成的事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