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食醋中总酸、总酯含量的连续测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提出了利用连续分析技术定量地测定食醋中总酸、总酯的含量。操作简捷、快速、准确、所获的结果与常规法基本一致,此法对食醋的质量控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上海大气中总悬浮物浓度分布进行了分析,表明工业区或工业与人口密集居住区的浓度最高,商业区和稀疏人口的居住区的浓度较低.作者讨论了TSP浓度分布的季节变化,表明上海市区TSP浓度分布在很大程度上受局地源的控制,季度变化对分市格局影响不大,而对浓度高低影响显著.浓度的变化主要为气象条件的季节变化所控制.作者还试图以自然正交函数(EOF)分解法对TSP浓度分布的成因进行讨论,结果表明TSP浓度分布在很大程度上为两正交分量所控制,其一为源的影响,其二是大气的扩散、输运作用.  相似文献   

3.
4.
水稻总DNA的快速制备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12  
采用两种不同的简单方法,均不接触有毒的有机试剂,且不需液氮速冻研磨,快速地制备水稻总DNA,用于SSR、STS等检测,效果稳定可靠.其中TritonX-100法提取的DNA具有很好的完整性,可用于后续其他分子生物学操作;NaOH法提取的DNA虽然降解严重,但是及时用于PCR及相关分析同样可行.两种方法均可在短时间内处理大批量的样品,操作简单,效果可靠,适于对杂种后代进行遗传连锁分析和分子标记辅助选育时的单株检测.图2表1参8  相似文献   

5.
6.
滇池及青海湖沿岸土样中总铬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了解内陆湖泊岸边土壤中环境元素铬的含量及差异 .分别对青海湖、滇池沿岸土样中的总铬进行了初步测定和研究 ,对所测数据进行数理统计及研究表明 ,滇池土样中的铬含量显著高于青海湖土样 .1 样本的采取和土样的制备青海湖和滇池岸边各设 5个样点 .每个湖都有 3个样点在旅游区 ,另外两个在农业 (或牧业 )区 .青海湖的 1 ,2号样点在元者、大仓附近的牧业区 ,3 ,4,5号样点在旅游区 (鸟岛的三个不同地方 ) ,而滇池的 1 ,2号样点分别在灰湾和观音山附近的农业区 ,3 ,4,5号也在旅游区 (白渔口 ) .每个样点都有 6个取样点 ,每个点取土样约 1…  相似文献   

7.
土壤总铬测定方法的改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硝酸--硫酸--磷酸消解,高锰酸钾氧化,二苯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检测土壤总铬是土壤总铬检测方法之一。文章在上述方法原理基础上通过实验进一步研究建立新方法。该方法检出限低0.075μg,灵敏度、准确度高,精度小于等于3%。新方法操作更科学,降低实验成本、省力、省时、准确、快捷。  相似文献   

8.
以三江平原的3种主要沼泽类型——小叶樟沼泽、乌拉苔草沼泽、毛果苔草沼泽为研究对象,对其土壤和植物中的总硫质量分数及水中硫酸盐质量分数进行分析。3种沼泽土壤总硫质量分数的顺序为小叶樟沼泽(622.4 mg/kg)<乌拉苔草沼泽(820.5 mg/kg)<毛果苔草沼泽(1022.4 mg/kg);植物总硫质量分数的顺序为小叶樟(1638.5 mg/kg)<乌拉苔草(1796.9 mg/kg)<毛果苔草(1892.8 mg/kg);水中硫酸盐的质量分数为小叶樟沼泽(1.69 mg/kg)<乌拉苔草沼泽(1.81 mg/kg)<毛果苔草沼泽(2.00 mg/kg)。并探讨了典型湿地生态系统中硫质量分数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9.
郝强  刘清伟  宋明星  王梅  毛宇翔 《环境化学》2021,40(12):3936-3946
以焦作市演马洗煤厂进料原煤及洗选产品为研究对象,对低硫煤中总汞与甲基汞含量进行测定,初步探讨了洗选过程中总汞与甲基汞的迁移规律、脱除效果及质量平衡.研究发现,原煤及洗选产品中总汞含量0.128-0.392 mg·kg-1;值得注意的是,原煤及洗选产品中均检出了甲基汞,含量为33.58-56.75 ng·kg-1.经过洗选,总汞在精煤中得到脱除,脱除率为24.68%,在筛末煤、中煤、副产品中被富集;甲基汞在大部分洗选产品中含量均有所降低,整体呈脱除趋势,脱除率为-3.46%-38.78%.该低硫煤中总汞与灰分显著正相关,与硫分呈负相关,在洗选过程中受灰分影响较大;甲基汞与灰分、硫分均极低相关,无明显的迁移规律.煤炭洗选前后的总汞质量平衡为108.06%,甲基汞质量平衡为80.08%.该低硫煤通过洗选,约60.55%的总汞和35.37%的甲基汞随筛末煤、中煤与副产品的排出而被去除,故需留意部分洗煤产品和副产品的存放与使用,避免可能对环境造成的汞污染问题.  相似文献   

10.
基于氧化/吹扫捕集-冷原子荧光光谱法,建立了准确测定海水中痕量总汞的方法.采用硫酸和过硫酸钾体系氧化海水样品,盐酸羟胺预还原,再经氯化亚锡将全部的汞离子还原为单质汞,原位吹扫和金汞齐捕集,在波长253.7 nm处原子荧光光谱法分析测定.结果表明:该方法回收率为94%—104%,精密度相对标准偏差为2.1%—3.6%,方法检出限为0.1 ng·L-1,测定下限为0.4 ng·L-1,与现行国标方法相比,该方法增加了原位吹扫捕集的前处理步骤,因而灵敏度更高,检出限更低,也具有很好的稳定性.用不同海区实际海水样品进行验证,结果显示,该方法满足实际样品的分析需求,建议在海水水质的汞监测领域能够拓展应用.  相似文献   

11.
离子色谱(IC)前处理法测定土壤中的总有机碳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IC前处理法去除土壤中的无机碳干扰,使用岛津TOC-L总有机碳分析仪及SSM-5000A固体测量单元直接测量土壤样品中总有机碳的含量.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线性系数r良好达到0.9999,精密度RSD小于5%,分析效率高,能够满足土壤样品的分析要求.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儿童住宅室内环境污染现状,于2013—2014年,分别在上海、北京、大连、长沙和武汉,对8—12岁儿童家庭室内空气中甲醛、乙醛和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TVOC)浓度进行检测.统计分析表明,不同城市住宅室内空气中甲醛、乙醛和TVOC浓度存在显著性差异性(P0.01),冬春季,大连和北京住宅室内空气中甲醛平均浓度高于上海、长沙和武汉.夏秋季住宅客厅和儿童卧室内空气中甲醛和乙醛浓度均高于冬春季(P0.01).在夏秋季,上海和大连儿童卧室内空气中甲醛浓度超标率分别为15.8%和20%,上海住宅客厅和儿童卧室内空气中乙醛浓度超标率分别为5.3%和10.5%.  相似文献   

13.
水中溶解氧(DO)是衡量水质的一个重要参数,是指溶解在水中的分子态氧,它的饱和程度与空气中氧的分压,大气压和水温有密切关系;影响其含量的因素主要有:曝气作用、光合作用、呼吸作用与废弃物的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两头尖总苷的抗肿瘤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水解和溶剂萃取的方法从中药两头尖中提取制备了待测总皂苷,并研究了总皂苷的体外和体内的抑瘤活性.总皂苷的主要成分是银莲花素A,占总苷的20%.体外试验选用4种人癌细胞KB、HCT-8、MCF-7/WT和MCF-7/ADR,用MTT法测定总皂苷的抑制率,测得IC50分别为7.68、18.52、17.34和19.43μg/mL,并且对表阿霉素无交叉耐药性.体内试验选取小鼠肉瘤S180、小鼠肝癌H22和艾氏腹水癌EAC测试总皂苷的抑瘤率,采用灌胃的方式,总苷在1g/kg时对S180、H22和EAC的平均抑瘤率分别可达到68.1%、62.5%和69.3%.对总苷的急性毒性也进行了测定.通过灌胃给药和腹腔注射,测得LD50分别为5.7 g/kg和106 mg/kg.上述结果说明,采用本方法制备的两头尖总苷具有较好的抑制肿瘤生长的活性,是一个有潜力的抗癌药物.表7参12  相似文献   

15.
16.
土壤中总石油烃污染(TPH)的微生物降解与修复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微生物降解和修复是处理土壤中总石油烃(TPH)污染最简单、有效的方法之一.论文阐述了土壤TPH污染的产生、危害以及物理、化学、生物等修复方法的各自特点,其中重点介绍了微生物修复方法,论述了土壤中TPH在微生物表面的吸附、转运,在微生物体内的降解以及相关降解酶及基因;详细介绍了电子受体、温度、pH、营养元素等外界因素对微生物修复TPH污染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对土壤TPH污染的微生物修复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的土壤碳循环备受关注。土壤活性有机碳变化可以作为土壤碳变化的指示指标。文章以自然林、玉米地、水稻田、不同种植年限橡胶林土壤为研究对象,探讨了纳版河流域土地利用方式的改变对土壤总有机碳(TOC)、土壤微生物量碳(SMBC)、土壤可溶性总碳(DOC)、土壤易氧化碳(ROC)以及土壤颗粒有机碳(POC)在土壤中的质量分数及其分配比例的影响。结果显示:较之自然林(ck),玉米地的TOC、SMBC、DOC、ROC以及POC质量分数分别显著下降了35.04%、42.86%、42.33%、34.39%以及45.91%(P<0.05);水稻田的TOC、SMBC、DOC、ROC以及POC质量分数分别显著下降了38.46%、57.90%、58.56%、27.14%以及39.94%;1、5、10、15、20 a以及25 a橡胶林TOC以及SMBC质量分数均显著降低,TOC质量分数降幅分别为29.05%、24.78%、20.08%、20.08%、23.07%以及34.18%,SMBC质量分数降幅分别为53.44%、43.17%、66.68%、23.84%、30.96%以及27.25%;1、5、10 a以及15 a橡胶林DOC质量分数分别显著下降了47.24%、27.91%、71.35%以及21.77%;一年以及五年橡胶林ROC质量分数分别显著下降14.35%和22.81%;1、5、10、15、20 a以及25 a橡胶林POC质量分数分别显著下降了29.39%、38.54%、22.48%、22.42%以及23.71%;水稻田、1、5 a以及10 a橡胶林SMBC的分配比例显著降低了31.36%、34.16%、24.20%以及58.18%;水稻田、玉米地、1 a、5 a橡胶林DOC的分配比例显著降低了32.92%、11.55%、25.91%以及64.28%;玉米地以及5 a橡胶林POC的分配比例显著降低了16.74%以及18.29%。相关和回归分析表明:TOC与POC之间呈显著(P<0.05)正相关关系;SMBC与DOC之间呈极显著(P<0.01)正相关;ROC与POC之间极显著正相关;SMBC以及DOC均与土壤pH呈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TOC、ROC以及POC均与土壤表层5 cm平均温度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土地利用方式由自然林向农用地(玉米地和水稻田)和橡胶林的转变降低了土壤的碳汇功能。  相似文献   

18.
刘平怀  郝宗娣*  杨勋  张森  时杰 《生态环境》2012,(8):1429-1433
采用一次培养的方式研究硝态氮(NaNO3)、氨态氮(NH4Cl)、有机氮(尿素)及硝铵混合氮(NH4NO3)(氮浓度17.6 mmol.L-1)对新分离的两株热带淡水微藻——网状空星藻Coelastrum reticulatum及栅藻Scenedesums sp.生长情况及总脂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2株微藻在不同氮源影响下生长状况不同,并且造成最终的干质量、总脂含量也有较为明显的差异。2种藻添加NaNO3和NH4Cl情况下分别获得了最高的生物量((0.72±0.08)g.L-1和(0.80±0.03)g.L-1)和最高总脂含量((38.35±1.32)%和(30.24±3.13)%)。最终二者在添加NaNO3的情况下单位体积总脂产量最高,分别为199.26 mg.L-1和190.76 mg.L-1,均可作为生物柴油的良好来源。  相似文献   

19.
20.
水分胁迫对短葶山麦冬生长和总皂苷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盆栽的短葶山麦冬为材料,采用称重控制浇水的方法,设置对照(CK)、轻度胁迫(W1)、中度胁迫(W2)、重度胁迫(W3)4个处理[土壤含水量分别为土壤田间持水量(FC)的80%、65%、50%和35%],研究不同程度土壤水分胁迫对短葶山麦冬生长和总皂苷量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短葶山麦冬生物量总体分配格局表现为叶片>根茎>须根>叶基>块根.在胁迫至d 75(块根发生期)和d 130(块根膨大前期)时中度胁迫(50%FC)组具有最大的叶片和须根生物量及须根分配比例,d 195(块根膨大后期)时对照(80%FC)具有最大的叶片和须根生物量,但各处理差异未达显著水平.随土壤水分胁迫的加剧,叶生物量分配比例总体呈下降趋势.中度胁迫组具有最大的块根生物量和块根分配比例及根冠比,而重度胁迫推迟了块根的萌生.各土壤水分条件下须根总皂苷含量差异不显著,对照的须根总皂苷产量显著高于轻度和重度胁迫组.表明短葶山麦冬对土壤水分有较强的适应性,随土壤水分减少,趋于将更多的资源分配给根系以提高根冠比,50%FC土壤水分条件可提高块根产量,80%FC下可获最大的须根总皂苷产量.图3表1参1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