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对美国广泛应用的生境评价程序(HEP)在程序和方法上进行了改进和简化,在分析现有各生境单元指示物种密度的基础上,根据项目拟占用生境情况,预测拟议项目对指示物种的影响.以丹东港大东港区规划为例,应用改进的HEP,定量分析了大东港区规划对指示物种(涉禽和水鸟)觅食生境的影响,并制定了生境弥补计划和生态减缓措施. 相似文献
2.
以天津市为例,简要介绍了城市环保信息专网的承载网络和组网方案,并从需求分析、设计原则、操作平台、设备选型以及通讯方式等方面对视频会议系统的设计做了说明。 相似文献
3.
4.
综合客观评价河流水质的健康及污染状况,科学分析预测水环境质量的变化趋势,对于河流水污染精准防治具有重要意义。选取绵阳市境内主要河流为研究对象,基于2014-2022年绵阳市12个水质监测断面的4项污染物指标监测数据,结合模糊综合评价法及主成分分析法对其断面水质进行评价并判断污染程度,建立带外源输入的非线性自回归(NARX)神经网络模型,预测研究区域内2025年和2030年的水质变化趋势。结果表明:1)综合不同水期来看,在枯水期,芙蓉溪仙鱼桥与梓潼垢家渡断面的水质级别分别在2015年和2016年都未能达到水质目标,满足水质功能标准的断面占12个监测断面的92%,而在平水期与丰水期各断面水质均能达到各自的标准;2)凯江老南桥、梓潼垢家渡及天仙镇大佛寺断面水质受水期影响较大,平武水文站在所选断面中总体水质较好,而芙蓉溪仙鱼桥较差;3)溶解氧(DO)、高锰酸盐指数(CODMn)、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及氨氮(NH3-N)的实测值与预测值之间高度相关,均方误差均较小,满足水质预测的精度要求;4)从水质变化趋势来看,除天仙镇大佛寺断面2028-2030年的水质级别由2023-2027年的Ⅰ级降... 相似文献
5.
城市绿色空间生态规划的方法与实践——以扬州市为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城市绿色空间具有重要的生态服务功能,生态服务功能的强弱取决于绿色空间规划的科学性、合理性以及管理水平等。城市绿地建设必需实现从传统物理规划走向生态规划的转变。运用复合生态系统理论和生态规划方法,以扬州市为案例,从风景名胜区、河流与湿地、道路与广场、居住区、立体空间绿化、森林公园、都市农业、城郊生态缓冲带、生态功能保育区等方面进行了绿色空间规划。 相似文献
6.
西部小城市旅游规划和城市规划协调关系——以陕西旬阳太极城旅游区规划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阐述了旅游规划和城市规划的主要研究内容,并就目前出现的城市旅游和旅游规划协调问题进行了探讨。以陕西省旬阳县为实证,就小城市的旅游规划和城市规划进行探讨,并提出了旅游规划和城市规划的协调的方案,指出旅游规划的实施对促进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善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针对工业集中区的属性,比较了规划环评与区域环评的共同点与差异性.以镇江新区姚桥镇工业集中区规划环评为例,提出了工业集中区规划环评的技术方法,即以《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为主导,参考《开发区区域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在污染源强和环境影响预测方面进行定量评估,在清洁生产及环境准入门槛设置方面加以约束,在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予以刚性要求.该文提出的工业集中区规划环评的技术方法可为同类区域规划环评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居住区绿色空间的生态规划与设计——以珠海华发新城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居住区绿色空间是城市绿色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提高居民的生活环境质量,增进居民的身心健康至关重要,具有重要的生态服务功能。从生态学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居住区绿色空间生态规划的8项原则,并以珠海华发新城为例,从滨河公园、住区外围防护绿色空间、建筑组团外围和庭院绿色空间、建筑架空底部绿色空间、屋顶和垂直绿化等方面进行了规划设计。 相似文献
10.
生态住宅小区的水环境生态规划--以东莞"森林·湖"小区为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生态住宅已成为住宅建设的发展趋势和潮流,水环境是生态住宅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东莞"森林·湖"生态住宅小区的建设为实例,探讨生态住宅小区的水环境规划,特别突出目前楼盘建设中缺少考虑的水环境生态综合技术、中水回用问题、开发进程中的水环境变化及其相应的生态策略,为生态住宅小区的水环境建设提供范例. 相似文献
11.
能源足迹变化的多因素影响效应研究——以吉林省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对数平均迪氏指数法构建能源足迹因素分解模型,定量分析1994—2008年吉林省能源足迹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其效应特征。结果表明,1994—2008年,吉林省人均能源足迹从0.228 hm2增至0.524 hm2。在能源足迹增长的抑制因素中,能源强度效应占84.54%,排放因子效应占15.46%;在能源足迹增长的促进因素中,经济产出效应占91.39%,能源结构效应占4.30%,人口规模效应占3.73%,土地固碳效应占0.57%。以经济产出因素为主导的正效应明显大于以能源强度因素为主导的负效应,两者之比为1.73∶1,叠加表现为对能源足迹增长的促进作用,导致其总体呈递增趋势。此外,在正、负效应的双变量格局下,能源足迹呈复合曲面分布。目前减缓吉林省能源足迹增长的重点在于通过技术进步促进能源强度下降,同时需调整能源结构以发挥其应有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2.
于敬 《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13,(6):15-19
为解决现行的传统城市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简称控规,后同)对山水风景地区控制不力的现象,以千岛湖地区为例,对山水风景地区控规进行了探讨,对控规指标体系的内容和赋值方法进行了有针对性的扩展和改进。借助GIS等技术手段,对地方性特色元素进行分析,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了以”分区控制和分类引导”为核心的控制指标体系。将单一地块进一步划分为亚区域进行分别控制,同时通过图示的方式对不同的建设类型进行引导。根据山水风景地区的建设特征,进一步引入、明确了地表改变率、建筑绝对高度、建筑投影面积等指标的赋值方法,增加了城市设计导引等内容,丰富、强化了山水风景地区控规的内容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3.
2021年,广东省21地市“三线一单”(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以及生态环境准入清单)成果陆续发布,标志着广东省“三线一单”正式进入成果实施应用阶段。按照广东省要求,地市是实施“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主体,应积极开展成果实施应用,归纳总结有效举措和做法,拓展在各领域的应用路径。以佛山市为例,在介绍佛山“三线一单”编制技术方法、成果及特点的基础上,基于“三线一单”实践与探索,提出成果落地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加强“三线一单”多路径应用的建议,以期为其他地市推动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实践应用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露天开采生态环境影响识别与修复技术的探讨——以崇阳露天石煤钒矿矿山开发环评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矿山开采活动在获得最大的经济利益的同时,势必给原有的生态环境带来严重破坏和影响.结合矾矿露天采矿特点,讨论矿山开采各个环节对生态因子的影响及强度,筛选主要影响因子,分析露天矿山开采可能引起的地形地貌、土地占用、土壤侵蚀、破坏野生动植物生境、地表水水质、景观格局等方面对环境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优化施工方案、闭坑露天矿山土地、植被复垦等生态环境保护对策,对科学开发崇阳钒矿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5.
针对区域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系统的非连续运动特征,基于尖点突变理论构建数学模型对区域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系统的突变过程及其响应机制进行定量描述与分析。吉林省社会经济进入快速发展时期,以吉林省作为研究区域进行实例分析,能够为区域社会经济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战略的制定与筛选提供技术手段和决策依据。研究结果表明,吉林省经济进入快速增长阶段;矿业的衰退将成为影响吉林省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因素;吉林省资源消耗总量与万元产值消耗量的突变,标志着吉林省对钢铁和水泥等大宗固体矿产的消费进入快速增长阶段;受生态省建设战略影响,固体废物、SO2、粉尘的排放总量与万元产值SO2及固体废弃物排放量发生根本性转变,吉林省生态环境进入新的发展时期。 相似文献
17.
普遍的生态敏感性和整体的生态退化趋势,使干旱区成为社会适应和经济适度极端脆弱区,其生态安全问题的典型性和突出性,为完善区域生态安全评价理论体系提供了理想靶区。根据生态安全评价的一般原理和目标,通过剖析新疆绿洲区生态安全问题的驱动、压力和响应机理,主要利用地带性共扼和非地带性耦合分析方法,从哲学观和生态系统、景观生态、土地类型及其稳定性格局层面,初步构建了干旱区生态安全评价的基本原理,得出确保有效的生态需水和生态水位,协调水生态及水安全功能,是干旱区生态安全评价的基础;基于生态承载和再生恢复禀赋的合理、适度利用优势资源,是绿洲开发的生态安全保障;维护天然绿洲和荒漠的“生态标本”价值,引导土地利用的生态化转向,是绿洲生态安全评价的客观依据;通过系统的生态规划和景观设计,保持异质景观的竞争性统一和生态圈层结构的动态稳定性,是干旱区生态安全评价的核心内容。 相似文献
18.
将GIS与层次分析法相结合应用于渝西地区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首先,根据渝西地区生态环境的基本特点确定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的指标体系和基本评价单元,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计算出每个评价单元的生态环境质量综合指数和分指数;然后运用GIS技术,根据每个评价单元的质量指数和分指数,自动生成渝西地区生态环境综合评价等级图;在此基础上,对渝西地区生态环境整体及各不同侧面质量状况的空间分异规律进行分析和研究。结果显示,渝西区生态环境质量基本上由南向北逐渐降低,与自然环境状况的空间格局大体吻合,但局部地区有差异。表明自然条件对渝西地区生态环境质量的空间分异起决定性作用,但社会经济和环境污染等因素同样对生态环境具有重要影响,在某些情况下,甚至可以成为决定因素,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生态环境的空间格局。 相似文献
19.
随着工业社会的发展,环境风险因素日益加剧,环境安全形势日趋严峻.通过对区域环境风险话题的讨论,引起公众对环境安全的关注.同时,通过对百色环境风险因素进行分析、研究,找出存在的环境风险因素和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和方法,为百色市环境风险防控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将GIS与层次分析法相结合应用于渝西地区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首先,根据渝西地区生态环境的基本特点确定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的指标体系和基本评价单元,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计算出每个评价单元的生态环境质量综合指数和分指数;然后运用GIS技术,根据每个评价单元的质量指数和分指数,自动生成渝西地区生态环境综合评价等级图;在此基础上,对渝西地区生态环境整体及各不同侧面质量状况的空间分异规律进行分析和研究。结果显示,渝西区生态环境质量基本上由南向北逐渐降低,与自然环境状况的空间格局大体吻合,但局部地区有差异。表明自然条件对渝西地区生态环境质量的空间分异起决定性作用,但社会经济和环境污染等因素同样对生态环境具有重要影响,在某些情况下,甚至可以成为决定因素,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生态环境的空间格局。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