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农村家电产品已经进入报废高峰期,电子废弃物数量迅速增加,对农村环境治理造成极大的负担。2018年9月,国务院颁布《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强调"确定推进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建设,持续改进农村人居环境"。本文依托规划实施背景,分析了我国农村电子废弃物治理的现状和面临的挑战,对规划中关于农村电子废弃物的治理要求进行了解读,提出了完善农村电子废弃物政策法规、创新农村电子废弃物治理资金模式、建立专业的农村电子废弃物回收处理机构、加强农村地区电子废弃物回收的宣传教育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本文梳理了绿色供应链和清洁生产的概念、内涵与关联性,研究了清洁生产在促进绿色供应链建设的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加强宣传培训,全面提高对绿色供应链和清洁生产的认识、加强针对绿色供应链的清洁生产标准体系建设、创新清洁生产审核模式,推进绿色供应链上下游企业"一体化"服务平台和清洁生产审核体系建设等深化清洁生产机制创新以进一步促进绿色供应链建设的建议。通过发挥清洁生产的作用,有效促进绿色供应链健康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3.
乡村振兴战略是推动我国由农业大国转向农业强国的重要举措。新一代数字技术的发展,农业绿色供应链体系应运而生,并将成为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模式。本文分析了绿色供应链的特点,认为构建农业绿色供应链在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方面具有重要价值,并在分析当前农业绿色供应链初步实践中面临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应该增强乡村振兴战略参与主体的绿色供应链管理意识、完善基础设施和科技赋能、增强风险管控和建立绿色供应链的政策导向机制,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和农业农村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4.
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农村生态环境治理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生态环境具有产业相对落后,污染特征较为简单;环境设施不足,但半自然生态系统利于修复;环境问题不突出,但部分地区恶性事件频发等特点。在我国,随着治理体系现代化的提出,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的主体呈现多元化共治,治理对象呈现生态环境问题系统化治理的趋势,从而形成了乡村振兴下的政府美丽乡村综合整治、产业支持下的农村绿色发展协调治理、城乡一体化的城乡统筹治理等农村生态环境治理模式,这些模式的推广将有利于乡村振兴背景下我国农村生态环境的改善。  相似文献   

5.
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农业农村绿色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分析了乡村绿色发展现状及意义,认为乡村绿色发展是全面建成小康的关键,是满足消费升级、提供生态产品的需要,是建设宜居环境、守住乡愁的需要,更是发掘新时期发展新动能的需要。识别了农业农村绿色发展的主要内容和方向:加强农业农村绿色发展要加强规划研究;促进农业现代化、产业化发展;加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旅游、康养、文化产业;加强环境污染治理与生态修复;以特色小镇建设为载体,实现产城融合发展。同时从政策扶持、激励机制、市场机制、创新驱动等方面提出实现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为创造出具有地方特色的新农村景观,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分析了农村景观营造现状,提出农村景观营造方法.应加强重视程度,选择乡土树种,景观营造与产业发展相结合,融合地域历史文化资源,振兴乡村文化,合理规划,完备功能,注意重视村民参与,增强景观保护意识,为繁荣农村景观文化、做好农村景观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是实施“乡村振兴”的一项重要措施,也是提高农村人居环境质量的迫切要求。本文利用PEST分析法对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政治、经济、社会、技术环境方面进行分析,通过掌握目前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强化施政结构、制定合适模式、增加资本技术投入、加强各类宣传工作等具有针对性的发展对策,希望为推动我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9.
10.
随着我国农村经济迅速发展和村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农村生活垃圾种类和数量随之增加,导致农村生活垃圾污染严重。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我国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取得显著成效。本文分析了乡村振兴战略与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的关系,总结了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存在的不足,提出了治理农村生活垃圾的对策,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12.
13.
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作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民生福祉,也关系农村生存和发展的根基。要推动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就要从我国基本国情和农村实际情况出发,针对农村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寻找解决路径,提出相应措施,多方面联动协调,将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引向深入。  相似文献   

14.
15.
16.
17.
正引言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期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七大战略之一。农村环境保护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也是重要短板。日本自20世纪60年代推行工业化政策,实施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制定了一系列的环境政策和环境管理制度,加快了农村振兴。它们利用这些政策和制度卓有成效地推  相似文献   

18.
立足于新时代下,有效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其本质目的在于实现农村全面发展和乡村社会繁荣,通过促进农村经济的持续增长、改善农民生活水平、保护乡村环境、提升农村社会文明水平等方面的努力,实现城乡发展协调一体化,推动乡村与城市间的差距逐步缩小。而随着城乡振兴战略的逐步推进,乡镇地区所存在的各类环境污染问题越发严峻,尤其是大气污染,这不仅对当地居民的健康造成威胁,对乡村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均会诱发不利影响。因此,研究乡镇大气污染治理措施,对于实现乡村振兴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镇大气污染治理展开分析和论述。  相似文献   

19.
实施农业农村现代化创新发展措施,将有效促使乡村振兴战略长远推进,形成我国农业农村创新发展的新局面。基于甘肃省86个县域研究单元,从创新投入、创新保障、创新效果三个维度构建了包含28个二级指标的农业农村创新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就农村地区创新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甘肃省农业农村整体创新发展得分呈上升趋势,但增长幅度较为缓慢。综合创新能力得分较高的县(区)主要集中在河西地区东部,得分较低的县(区)主要集中在南部民族地区。河西地区创新保障和创新效果水平处于全省前列,南部民族地区创新投入水平较低。(2)全省农业农村创新发展在东西方向上表现为西高东低,2013年以后逐渐表现出“两头高、中间低”趋势;在南北方向上表现北高南低;在东南—西北方向上呈现出西北高、东南低;在西南—东北方向上呈现出东北高、西南低。创新发展指数方向特征未发生明显变化,在空间上具有一定的锁定性。(3)创新发展热点区域集中在河西地区张掖市、武威市及金昌市,冷点区域集中分布在南部民族地区;极冷点区和极热点区数量减少,县域农业农村创新发展差距在减小。(4)多元资本投入、农业经济发展、自然地理条件及资源禀赋、农业基础设施配置、农业发展政策等通过内外因素结合创新发展供需两侧作用于甘肃省农业农村创新发展时空演化。  相似文献   

20.
胡锦涛总书记强调,要大力推进文化创新,使全社会的文化创造活力充分释放、文化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原则通过《文化产业振兴计划》时指出,在当前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新形势下,在重视发展公益性文化的同时,加快振兴文化产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