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能源结构-产业结构协调性演进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我国目前实际发展现状来看,只有能源结构与产业结构协调发展、共同调整,才能实现经济增长和保障能源安全的目标。运用灰色系统理论的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建立能源结构一产业结构协调度定量评价模型,引入熵权法客观赋权,根据各个指标值的变异程度,引用信息熵所反映数据本身的效用值来计算指标的权重系数,有效地避免了由于人的主观因素而形成的权重分配偏差。研究表明从1990年至2007年之间,中国的能源结构一产业结构协调度值经历了增长——下降——再增长的波浪演进过程,目前的能源结构与产业结构并没有达到充分的良性互动作用。研究结论为中国能源结构一产业结构协调度评价的解析化、定量化提供了有力的手段和理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刘佳骏  董锁成  李宇 《自然资源学报》2011,26(12):1999-2011
能源是重要的生产要素,由于增加能源要素投入,人类的劳动生产率得到了极大提高,推动了经济与社会发展。产业结构变动是影响区域能源效率提高的重要因素。在现代经济发展过程中,产业结构升级与提高区域能源效率密切联系,产业结构状况与能源效率共同反映一国的经济发展方向、发展水平和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论文从空间角度探讨产业结构变动对区域能源效率提高的贡献,利用三次产业结构GDP和相关能源利用统计数据,结合数学模型和空间分析方法,以中国大陆31个省(市、自治区)相关数据为样本,分析得出中国大陆31省(市、自治区)产业结构变动对能源效率提高贡献的空间差异较大;产业结构合理且经济基础较好省(市、自治区)、经济发展起步较晚省(市、自治区)以及处于产业结构调整初期的中国中西部欠发达省(市、自治区)产业结构变动对区域能源效率提高的贡献明显;而经济基础薄弱尚未形成主导产业的省(市、自治区)与形成较为合理低端产业结构的省(市、自治区),产业结构变动对区域能源效率提高的贡献不明显。  相似文献   

3.
以重庆市1978-2013年能源消费数据为基础,根据IPCC提出的碳转化系数计算法,分析了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的变动对碳排放变化趋势的影响,并采用环境库茨涅兹曲线(EKC)模型分析探讨了碳排放量、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35年来重庆市经济增长依赖的主要是能源的大量投入,碳排放、能源消费量与经济增长呈现显著的"倒U型",具有EKC假设图形的趋势特征,拐点出现在2020年左右,短期内经济增长与碳排放离实现"绝对脱钩"较远。从产业结构来看,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部门是碳排放的主要部门,而高耗能行业碳排放占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碳排放量的80%以上。从能源结构分析来看,以煤炭为主的传统型能源结构,煤炭是碳排放的主体。因此,结合区域特点等相关政策,提出了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优化现有产业结构;加快调整工业内部行业结构;大力发展节能新技术,尤其是煤炭净化技术;加大推进碳排放权交易,大力开展林业碳汇交易等方面的思考与建议。  相似文献   

4.
国家能源局副局长吴吟近日透露,新设立的国家能源委将牵头制定国家能源战略规划。国家能源战略规划将指导能源中长期开发建设,覆盖时间预计超20年。国家能源战略规划将突出的内容包括:调整能源结构,鼓励能源多元化发展,提高可再生能源所占比重;  相似文献   

5.
我国产业结构变化对GDP能源强度上升的影响及趋势分析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我国自1980到2000年,GDP的能源强度下降了66%,能源消费弹性仅为0.41,节能取得巨大成效。但本世纪以来.已经持续三年能源弹性大于1.0,GDP的能源强度呈急剧增长的势头.其原因究竟何在?这是未来相当长时期的发展趋势还是特定发展阶段的短暂现象,本文定量分析了近几年产业结构变化对GDP能源温度提高的影响,认为近几年GDP能源强度的上升主要是由于工业特别是重化工业比重在国民经济产业结构中迅速增加的变化过程中所引起能源消费增长阶越式变化所致,并与日本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工业化快速发展阶段的GDP能源强度的变化趋势进行了比较分析,这种急剧的结构性变化会导致一定时期较高的重化工业比例,但在其稳定后相应GDP的能源强度也不会再持续上升,其后随同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产业技术升级以及节能和能源利用效率提高.GDP的能源消费强度仍会继续像前20年一样呈现持续稳定下降的趋势,只要政府得力,这种过渡的时间不会持续太久,“十一五”末期GDP能源强度比“十五”末期下降20%左右的目标是可能实现的.  相似文献   

6.
北京终端能源碳消费清单与结构分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基于政府宏观统计数据,根据IPCC参考方法,估算了1995~2005年北京终端能源碳消费量,详细给出了北京各部门、分能源品种以及2005年分行业的能源碳消费清单,分析了能源碳消费结构.结果表明,1995~2005年北京终端能源碳消费总量和人均能源碳消费量均呈现显著上升趋势,分别增加了71.5%和38.4%;终端能源碳消费强度持续下降,降低了66.2%.各部门的终端能源碳消费中,工业最大,约占碳消费总量的53.0%~68.0%,1995~2005年平均碳消费量为14.59 Mt;其次是第三产业,约占15.0%~30.5%,平均碳消费量为5.23 Mt;与1995年相比,2005年城镇居民生活消费的能源碳消费量增加了2.02倍.目前工业的碳消费仍是主导,产业结构的调整尚未改变工业消费能源碳的主导地位.自2002年北京终端能源碳消费结构基本趋于稳定,但是能源结构的调整未能抵消能源消费增加带来的碳消费增量.  相似文献   

7.
在分析“十一五”期间沈阳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能源结构调整情况的基础上,利用沈阳市经济和环境统计数据,通过单位GDP耗能和单位GDP污染物排放量等指标纵向比较,探讨沈阳市产业能源结构调整对环境空气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产业结构调整,装备制造业、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等在总产值中的占比不断提高,在推动经济健康发展的同时,使单位生产总值煤耗持续下降。新型能源发展战略的实施,能源结构出现良性转变,五年间耗煤量相对降低,燃料油、焦炭、洁净燃气占比升高,使工业废气中烟尘、二氧化硫单位产值排放量分别下降12.4t/4L元、12.2t/亿元。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产业能源结构的调整,相对降低废气的排放量,有效促进了沈阳市环境空气质量的改善。  相似文献   

8.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上海市的能源消费量在大幅增加,相应地,碳的排放量也在逐步增加。文章首先对上海市物质生产部门终端能源消耗以及能源利用二氧化碳排放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再运用不产生残差的方法——对数平均迪氏指数法LMDI(logarithmic mean Divisiaindex),对上海市物质生产部门终端能源利用导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进行了分解分析。结果表明产业增加值是上海物质生产部门碳排放增加的决定因素,能源效率和产业结构因素引起碳排放强度下降,但能源效率并不总是抑制碳排放的增长。总体上说,上海市物质生产部门能源利用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在不断的增加,其中产业结构和能源效率因素起抑制作用,产业增加值起促进作用。最后,文章从产业结构调整和能源结构调整等方面分析了上海市今后几年内的二氧化碳减排潜力,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以人口数量和地区生产总值最大化为优化目标,以水资源可利用量、水环境容量和经济社会发展为约束,构建了包括产业结构、种植业结构和养殖业结构等要素的区域水环境承载力优化模型,为以种植业与养殖业为主要污染源地区的水环境承载力调控提供方法,丰富水环境承载力调控的方法体系.以承德市为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在经济发展调控与污染控制不同情景方案下,研究区可承载的人口与产业规模可分别提升2.6%~29.5%和18.5%~31.8%,表明产业优化和污染控制水平对区域水环境承载力具有重要影响,研究区尚有人口和经济增长空间;(2)控制经济社会发展速度,特别是优化农业种植结构、减少畜禽养殖规模是提高研究区水环境承载力的关键,农业种植结构和养殖结构是区域水环境承载力的敏感指标;(3)在水环境承载力约束下,污染控制指标如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等存在下限阈值,表明研究区污染控制水平对水环境承载力具有短板效应.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国家科研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各行各业都在不断引进新的研究成果或专业技术。例如,火电厂能源在普遍应用的集控运行就是它们引进的一项新技术。然而,在实际运行中会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就针对火电厂集控运行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有效的改进策略,希望对火电厂的集控运行方面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1.
日前由民建天津市委员会企业家工作委员会在滨海新区响螺湾浙商大厦商务会馆有请到天津市中小企业发展促进局蔚永久局长为与会企业家做"中美低碳能源比较与中小企业发展策略"专题报告;民建天津市委欧成中主委、董维中副主委出席了报告会。蔚永久局长首先介绍了随政府代表团出访美国进行能源领域考察及美国耶鲁大学交流情况,针对中美能源发展现状  相似文献   

12.
区域雾霾治理的革命性思路及措施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大气污染形势相当严峻,传统的执法、引导、减排等常规手段已经不足以解决雾霾污染。从更深层次来看,是我国全局性和区域性的产业结构、产业布局、能源结构、能源布局和生活方式出了大问题,必须采取革命性措施。本文建议修改党章和宪法,把社会主要矛盾扩展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环境需要和紧缺的资源供给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阅的矛盾";加强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制建设,采取巡视督奁等手段,落实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的环境保护责任;在"十三五"时期,开展社会性能源结构的大转型,改为以电为主、气为辅的能源结构;以大区域为单元,开展工业结构优化组合工作;优化监管体制,形成真实的环境监测和严格的考核闻责相结合的环境保护监管新格局;开展制度、政策实施的部署和考核,使每一项改革落到实处;针对粗放式的生活方式,法律可以采取力所能及的强制行动,限制面源的大气污染物排放。  相似文献   

13.
为了使陕西省的能源、环境和经济协调发展,文章基于陕西省目前能源和环境与经济发展现状,构建了能源和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提出"协调度"来描述该系统的发展状况,运用层次分析法(AHP)计算出各评估指标的权重和分数,分析评价了能源和环境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协调性。结果表明:陕西省能源、环境和经济目前处于中级协调。  相似文献   

14.
对长春市能源结构和空气质量进行调查分析,根据长春地区的大气环境容量和总量控制目标,强化环境管理,在浓度控制的基础上,实行污染物排放量总量控制;提出优化能源结构,彻底改善空气质量的综合防治方案与建议.建立节能减排领导协调机制,强化重点企业节能减排管理,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经济"和"环境"双赢.  相似文献   

15.
王韶华  于维洋  张伟 《环境工程》2014,32(9):167-171
为了探讨我国制造业行业能源结构和能源效率对碳强度的贡献,根据碳强度的分解模型,研究了能源结构和能源效率与碳强度之间的数量关系,通过贡献系数分析其对碳强度降低的贡献,并利用2005—2009年制造业30个行业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制造业部门30个行业的能源效率贡献系数均大于能源结构贡献系数;13个高耗能行业的碳强度呈现刚性特征,其他17个行业的能源效率贡献系数均大于1%,能源效率对降低碳强度的贡献比较显著,且21个部门的贡献潜力趋于上升。  相似文献   

16.
中国的能源消费和改善大气环境质量的战略分析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周新 《环境保护》2003,(7):47-51
能源消费对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所产生的重大影响是我国政府长期关注的重点问题。本文利用近期和中长期我国能源消费状况和发展趋势的大量数据,从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战略高度,分析了我国能源结构调整和能源消费增长给环境保护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提出了既满足我国经济发展对能源消费的需求,又有利于改善大气环境质量的“双赢”的战略选择。同时,本文提出了利用有效的环境政策促进我国能源结构、产业结构和贸易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新观点和新思路,有利于提高环境管理的绩效。  相似文献   

17.
本文详细描述了能够表示能源和环境相互作用的环境效应系数矩阵的使用方法,它的定义以及矩阵的生成。通过哈尔滨市能源污染对环境影响的综合评价专题研究,说明了它在能源转换和消费导致大气污染的最优控制策略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京津冀鲁地区是我国温室气体减排与大气污染治理的重心,随着末端控制措施减排空间的缩紧,通过能源转型和产业结构优化等源头治理方式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需求日益迫切.基于开发的REACH综合评估模型,通过情景模拟分析,评估了京津冀鲁地区进一步加强末端控制的减排潜力,以及加速能源转型与产业结构调整的环境和健康协同效益.结果表明,未来在京津冀鲁地区快速推行最佳可行的末端控制技术,2035年能够带来约3.3μg·m-3的PM2.5浓度削减,但仅依靠此措施不足以实现区域PM2.5浓度控制目标;加速能源转型和产业结构调整是京津冀鲁地区实现空气质量达标的必要条件,2035年,能源经济系统的加快转型对大气PM2.5污染改善的贡献可达6.3μg·m-3;相比于当前的政策力度,4省市虽然需要额外付出相当于地区GDP 0.9%~2.5%的社会经济成本以实现PM2.5浓度控制目标,但加速转型带来的环境健康协同效益能够部分或全部覆盖该成本.  相似文献   

19.
中国能源生产与消费趋势预测和碳排放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合理、科学地对能源结构进行调整和优化,提出了能源结构的双组份模型。由统计检验估计法,对模型中的能源生产与消费的相关系数进行了预测估计。依据中国统计年鉴2008年数据,对我国2014年能源生产与能源消费的预测结果分别为24.26×108t标准煤及27.15×108t标准煤。利用预测的能源消费总量、结构与碳排放量之间的关系式——即单位能耗碳排放系数的表达式,预测中国2012年的碳排放量为21.87×108t标准煤,且有上升趋势,并提出了相关的能源对策。  相似文献   

20.
"没有充分的证据显示我国经济增速会出现大幅度趋缓的现象,预计"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年均增速仍高达9.7%。"1月15日,北京理工大学能源与环境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魏一鸣教授在《"十二五"能源和碳排放预测与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