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在我国大城市中,由于垃圾填埋场启用时间早,有相当数量的填埋场在最初的选址、设计和运行管理中不可能按现行的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规范执行.垃圾产生的渗漏液和填埋气体(主要是甲烷气体)给周边企业、社区带来了污染和气体火灾爆炸危险隐患.论述了垃圾填埋场运行管理及封场施工中的安全隐患及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2.
生活垃圾填埋场在运行过程中普遍面临着渗滤液处置困难、恶臭气体过度无组织外溢两大环境问题。本文通过对西安市鄠邑区生活垃圾填埋场环境问题治理实践的分析,得出结论:在实施积存渗滤液处理、垃圾堆体平整,雨污分流建设、填埋气收集与处置等措施后可以减少渗滤液的产生,促进填埋气收集与处置,是有效解决填埋场周边环境问题、降低填埋场环境突发事件隐患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垃圾填埋场的邻避效应困扰着城市的发展,尤其是产生的渗滤液容易造成地表水和地下水污染,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为了解决垃圾填埋场的污染问题,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对已经封场或即将封场的垃圾填埋场进行处置,置换出高价值的土地,是十分有意义且必要的。本文分析了填埋垃圾场存在的问题,针对填埋垃圾的处置与资源化利用进行研究,探讨实现垃圾填埋场的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为评估沿渤海百年一遇高潮淹没区垃圾填埋场的环境污染风险,采用垃圾填埋场和验潮站的位置数据、百年一遇高潮位数据和GEBCO数字高程模型数据,利用地图制作软件和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制作并叠加百年一遇高潮淹没区图和垃圾填埋场分布图,得到百年一遇高潮淹没区内共有15座垃圾填埋场的结果.15个填埋场的环境污染风险评估表明:1)曹妃甸区危废和固废处理处置中心环境污染风险很高,东营市河口区生活垃圾(含石油)填埋场、大韩庄垃圾填埋场和尖子沽生活垃圾填埋场环境污染风险中等,盘锦市生活垃圾填埋场、营口市永远角垃圾填埋场和军粮城简易垃圾填埋场的环境污染风险低,大连市金州西海岸垃圾填埋场、东营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场、营口市同方生活垃圾处理厂、唐海无害化生活垃圾填埋场、大港生活垃圾填埋场、东营市河口区生活垃圾综合处理厂、汉沽垃圾填埋场和昌邑市第二生活垃圾场环境污染风险为很低;2)曹妃甸区危废和固废处理处置中心、大韩庄垃圾填埋场和尖子沽生活垃圾填埋场应修建隔离堤进行保护;东营市河口区生活垃圾(含石油)填埋场的垃圾应清运至东营市河口区生活垃圾综合处理厂进行处理;营口市永远角垃圾填埋场封存的垃圾应清运至营口市同方生活垃圾处理厂进行无害化处理.  相似文献   

5.
采用氨吹脱-厌氧UBF-好氧SBR-膜处理组合工艺处理北方某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渗滤液,介绍了工艺路线、设计参数、工程投资、运行经验等。运行结果表明,该工艺处理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较为成熟稳定,具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生活垃圾填埋场在运营过程中容易产生恶臭气体,恶臭气体的控制也是困扰生活垃圾填埋场环保运营的一个主要环保问题。恶臭气体的无组织排放易引发填埋场周边居民环保投诉。因此,全面查找恶臭气体来源,制定有针对性控制措施,加强恶臭污染物的收集处理,将有效降低恶臭污染物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提升生活垃圾填埋场周边的大气环境质量。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广州市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设施的调查及其排放污染物的监测和分析,阐述了广州市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设施的特点,并提出了规范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建设、加强垃圾填埋场管理、减少其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和发展生活垃圾焚烧发电技术等建议.  相似文献   

8.
卫生填埋是处理城市垃圾和各种危险固体废物的主要方式。垃圾填埋场在接纳了大量垃圾的同时容易引起填埋气体爆炸、有毒有害物质向环境泄漏和填埋场使用年限缩短等环境安全问题。完善的填埋法律法规体系、科学的填埋场建设和运行管理是保证卫生填埋环境安全的核心。德国垃圾填埋处理有很长的历史,技术和管理都比较成熟。介绍了德国垃圾填埋处理的法律法规体系、主要技术指标以及填埋场日常运行系统,为我国垃圾的卫生填埋场建设和运行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卫生填埋是处理城市垃圾和各种危险固体废物的主要方式。垃圾填埋场在接纳了大量垃圾的同时容易引起填埋气体爆炸、有毒有害物质向环境泄漏和填埋场使用年限缩短等环境安全问题。完善的填埋法律法规体系、科学的填埋场建设和运行管理是保证卫生填埋环境安全的核心。德国垃圾填埋处理有很长的历史,技术和管理都比较成熟。介绍了德国垃圾填埋处理的法律法规体系、主要技术指标以及填埋场日常运行系统,为我国垃圾的卫生填埋场建设和运行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正>引言随着我国城市的日益扩张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的产量急剧增加。据官方数据,2013年我国城市垃圾总量已达1.8亿吨,城市垃圾约占全国垃圾总量的30%。按照国际惯例,人均GDP达到欧盟水平时,城市人均日产垃圾1.5公斤。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我国人均垃圾产生量将从过去每人每天1公斤向每人每天1.5公斤发展。与此同时,我国一大批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得到新建,如何高效处理垃圾渗滤液近年来成为广大研究  相似文献   

11.
生活垃圾的处理是城乡生态建设的基础设施之一,其能否正常运行影响着国家经济发展总水平和人民生活环境。随着市政府的总体规划和项目区域要求越来越高,垃圾处理和垃圾场的环境治理相应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生活垃圾处理开始被人们普遍关注。土地是人们生产生活的基础,然而,人们并没有因为土地资源重要而意识到保护土地的重要性,反而忽视了对土地资源的保护,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对土地的污染也越来越严重,我的经济发展也由此收到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垃圾产生量也随着人口的增长、经济的发展不断上升。  相似文献   

12.
垃圾填埋二次污染的危害与防治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介绍了垃圾卫生填埋中二次污染的危害,指出垃圾卫生填埋场建设和填埋操作中为防止填埋释放物对周围环境的二次污染所应采取的防渗、收集、处理和利用等措施,探讨了在垃圾卫生填埋场建设和填埋操作中应注意的问题及应着重考虑的方面.  相似文献   

13.
以河北省某市家庭生活垃圾为样本进行实验,研究了甲烷浓度的变化、垃圾固含量与垃圾平均产气率的关系、填埋表面沉降与时间的关系等。结果表明,该市垃圾产生的渗滤液回灌能够使产气速率和填埋场沉降速率增大,特别是提早回灌时间、增加回灌次数,对加速稳定化进程起到较明显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垃圾渗滤液,又称渗沥水或浸出液,是指垃圾在堆放和填埋过程中由于发酵和雨水的淋浴,冲刷,以及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浸泡而滤出来的污水。垃圾填埋场渗滤液是一种高浓度有机废水,其化学特性与填埋场废物成分、填埋方式、填埋龄以及填埋场环境条件等密切相关,一般评价渗滤液的指标包括:COD Cr、BOD5、SS、总氮、氨氮、重金属等,主要污染物为溶解性有机物、氨氮,无机盐类物质含量较高,一般都极难处理而且会对周围环境造成严重的影响,特别是渗入到地下影响地下水,对周围的居民和植物的生存有很大的影响,渗出的渗滤液味道十分难闻也会产生沼气,影响大气环境。因此渗滤液的处理是城市垃圾填埋场正常运行的必不可少的环节之一。本次课题通过实验对渗滤液进行不同技术路线处理,探索渗滤液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反渗透膜及其在城市垃圾渗沥液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反渗透膜的发展过程、主要特性进行了综述,认为反渗透膜的应用处于高速成长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重点介绍了反渗透技术在国内外城市垃圾渗沥液处理中的应用.分析了反渗透技术的特点和优势,提出其在未来城市垃圾渗沥液处理中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6.
生物碳是有机垃圾热解的产物。生物碳具有多孔性、高比表面积、高度芳香化结构,充当土壤活性调理剂能增加土壤微生物吸附性能,保水、保肥,促进作物生长,同时还具有贮碳功能。综述了近年来有机垃圾热解及热解生物碳的研究进展,着重介绍了生物碳的形成条件、特征结构、在土壤中的生物与非生物氧化过程,以及对全球气候变化和土壤环境效益等研究动态。展望了有机垃圾热解生物碳技术用于城镇有机垃圾处理的发展前景,提出应重点加强的几个研究方向:1)实现不同混合垃圾制取相似结构的生物碳;2)垃圾热解过程中污染物的控制;3)有机垃圾生物碳的土壤环境行为与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17.
北京市生活垃圾中重金属元素的污染特性调查及对策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采用现场调研取样和理化分析检测的方法 ,对北京市城区垃圾中的重金属含量、主要污染元素和主要污染物进行测定 ,并在调查和分析的基础上 ,提出北京市城区垃圾中重金属污染的防治对策 ,为废弃物减量化、无害化与资源化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和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8.
采用现场调研、取样、理化检测和分析的方法 ,以掌握铁路旅客列车垃圾中重金属含量水平 ,垃圾中主要污染元素和主要污染物有关的数据和信息 ;在调查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 ,提出铁路旅客列车垃圾重金属污染的防治对策 ,为有效地处理铁路旅客列车垃圾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针对我国目前城市生活垃圾的现状和特点,探讨了城市垃圾产生量随年度变化的规律,垃圾产生量与人口和GDP的关系,分析了我国主要城市的垃圾组分。简要介绍了处理城市生活垃圾的几种方法和处理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0.
垃圾渗滤液中同步硝化反硝化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对深圳市一坪垃圾填埋场渗滤液中同步硝化反硝化进行了深入研究,从理论方面综述了脱氮中同步硝化反硝化等技术的进展,分析了COD、DO、NH3-N对同步硝化反硝化所产生的影响,提出了在研究中发现的问题和需要努力加强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