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生化组合工艺对高浓度制浆造纸废水的深度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斜网-混凝-厌氧/好氧-臭氧-曝气生物滤池深度处理组合工艺处理高浓度制浆造纸废水,废水中的CODCr从进水质量浓度8-10 g/L降到100 mg/L以下,BOD5从进水质量浓度2.5-4 g/L降到20 mg/L以下,SS降到20 mg/L以下,出水达到国家造纸废水排放新标准(GB3544-2008),且出水水质稳定。废水处理系统的实际运行结果表明,高效的厌氧处理和臭氧-曝气生物滤池深度处理系统是该工艺处理高浓度造纸废水稳定达标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造纸行业的污染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造纸业是造成水污染的重要污染源之一.针对造纸行业废水的来源、特点及对环境造成的危害,提出造纸废水的几种处理方法,并对如何防治造纸行业污染提出一些思路与对策.  相似文献   

3.
造纸废水的治理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了造纸废水处理技术的研究现状,讨论了各自的作用机理及其在造纸废水处理中的应用.为工程设计和生产工艺提出了一些有益的建议.在此基础上对造纸废水处理的发展趋势做了分析和展望.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厌氧反应动力学的主要模式,对厌氧处理黄姜废水的动力学模型进行了探讨,并求出了黄姜废水的厌氧反应动力学模型和动力学参数max和Ks,为黄姜废水的厌氧处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高盐高浓度有机榨菜废水厌氧生物处理系统构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高盐高浓度有机榨菜废水厌氧反应器微生物系统启动时间长的问题,探讨复合式厌氧反应器HAR(Hybrid Anaerobic Reactor)微生物系统的快速构建.结果表明,反应器在温度20~25℃,接种厌氧污泥质量浓度为30 g/L,废水盐度为1.8%(Cl-计),负荷为1.5kgCOD/(m3·d)的条件下,启动运行62d后,可使进水COD为4500mg/L的高盐榨菜废水出水COD为440 mg/L,去除率达到90.11%.反应器pH值为7.3~7.6,VFA小于300mg/L,碱度为1 300~1 500 mg/L,氧化还原电位ORP小于- 330 mV,反应器运行稳定,启动完成,反应器厌氧生物处理系统构建的时间大幅缩短.从中心区到第6反应区的COD降解速率依次降低,COD分担负荷分别为5.01 kgCOD/(m3·d)、2.26 kgCOD/(m3· d)、1.16 kgCOD/(m3·d)、0.70 kgCOD/(m3·d)、0.75kgCOD/( m3·d)、0.29 kgCOD/( m3·d)、0.20 kgCOD/(m3·d),COD去除分担率分别为37.50%、22.16%、11.36%、6.82%、7.39%、2.84%、1.93%.SME监测表明,HAR反应器从中心区到第6反应区存在不同的优势微生物,中心区以甲烷八叠球菌、瘤胃甲烷短杆菌为主,外环第1至第6反应区以索氏甲烷菌为主.  相似文献   

6.
城市污泥厌氧消化产沼气资源化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系统地综述了我国城市污泥处置与利用的现状和趋势,并重点讨论了污泥厌氧消化产沼气的可行性,介绍了提高消化速度的先进技术以及生物法沼气脱硫技术.认为污泥厌氧消化产沼气的资源化利用是符合我国国情的,并将成为我国污泥处置与利用的一种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为了了解采油废水ABR厌氧处理系统中起主要作用的微生物种群,利用高通量测序手段分析了北海涠洲岛采油废水处理终端ABR厌氧反应池内的微生物群落特征。结果表明,ABR反应池内活性污泥中的细菌主要是产甲烷菌,主要来源于变形菌门、厚壁菌门、拟杆菌门和热袍菌门。目前已经形成了以产甲烷菌介导的稳定的功能降解菌群。真菌主要来源于三个门类:Ascomycota、Basidiomycota和Zygomycota,对于采油废水中的组分均有一定的降解作用。  相似文献   

8.
非化学法制浆造纸废水混凝处理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用化学混凝法处理非化学法制浆造纸废水的可行性.采用石灰乳、自制的混凝剂,联合PAM絮凝处理该类造纸废水.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处理效果好,工艺简单,易于操作管理,在沈阳某造纸厂的实际应用中取得很好的效果,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9.
非化学法制浆造纸废水混凝处理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用化学混凝法处理非化学法制浆造纸废水的可行性.采用石灰乳、自制的混凝剂,联合PAM絮凝处理该类造纸废水.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处理效果好,工艺简单,易于操作管理,在沈阳某造纸厂的实际应用中取得很好的效果,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0.
微生物絮凝剂处理造纸中段废水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实验从土壤中分离筛选出1株絮凝活性较高的絮凝剂产生菌,经鉴定为1株黑曲霉.采用其产生的微生物絮凝剂M-2处理造纸中段废水,对絮凝条件进行了优化,在最佳絮凝条件下,M-2对造纸中段废水的CODcr去除率可达70.6%,浊度去除率可达91.7%,其絮凝效果优于传统的絮凝剂.  相似文献   

11.
叙述了冷轧厂废水处理破乳系统原设计存在的问题,全面地介绍了该系统改造方案的选择,确定及实施情况,重点说明了超滤破乳工艺流程,主要性能参数及改造后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为实现对苯酚废水治理工艺的优化,针对传统包埋法制备固定化细胞的工艺方法进行改进,选用磁性纳米颗粒制备磁固定化细胞,将其与电芬顿法结合构建耦合体系,利用耦合协同作用实现催化剂的重复利用,并依托微生物的良好降解性能与稳定性提高苯酚降解率,进一步实现对苯酚废水治理工艺的系统优化。  相似文献   

13.
为提高污水地下渗滤系统(Subsurface Waste-water Infiltration System,SWIS)的生物脱氮效率,改进了基质床体结构组成,采用土柱模拟试验对比了基质床改进前后ORP特征及氨化、硝化及反硝化细菌数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在地下渗滤系统中,氨氮的去除率(Q)随基质层深度的变化规律为Q(100 cm)Q(80 cm)Q(20 cm)≈Q(40 cm)Q(60 cm)。改进后基质铺设顺序依次为:0~60 cm填充炉渣和草甸棕壤(两者体积比为3∶7),60~130 cm铺设活性污泥、炉渣和草甸棕壤(三者体积比为1∶2∶7)。基质床结构组成改进后,20~60 cm区域氧化电位(ORP)大幅提高,尤其60 cm深度处ORP从0提高到180 m V,有效促进了硝化反应的进行;床体氨化、硝化及反硝化细菌数量大幅度提高,对NH+4-N及TN的脱除效率分别较改进前提高了12.6%和10.5%,出水NH+4-N及TN质量浓度满足城市景观地表水水质标准(GB/T 18921—2002)。  相似文献   

14.
钢铁工业焦化废水治理技术研究   总被引:28,自引:3,他引:28  
简述了钢铁工业焦化废水的处理现状。指出焦化废水传统处理方法的缺点,提出焦化废水处理的新技术。  相似文献   

15.
16.
利用厌氧微生物组建技术对重革废水处理工艺进行了工程改造试验.探讨了组建厌氧与好氧微生物的比例、进水水质、进水浓度等因素对改造后系统脱氮、去除COD等效果的影响规律.结果发现,在好氧与厌氧微生物质量比为2∶1,进水水质C/N大于4.0时,组建厌氧微生物的新系统对氨氮和COD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7.2%和92.1%以上,对氨氮和总氮的平均去除率分别提高了70.6%和46.4%,并且新系统的抗冲击性能大大增强,出水水质稳定并达到了综合废水一级排放标准.对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7.
线路板废水处理工艺的探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简要介绍了线路板工业的发展状况,对线路板废水的来源、处理工艺、主要设计参数、 操作要点等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论述。  相似文献   

18.
针对餐厨垃圾厌氧消化液高氨氮(NH_4~+-N)浓度、低C/N比的特点,采用部分亚硝化(Partial Nitrification,PN)-厌氧氨氧化(Anaerobic Ammonium O_xidation,ANAMMOX)串联工艺,进行餐厨垃圾厌氧消化液处理可行性分析。利用启动成功的ANAMMOX反应器进行潜能试验,结果表明,该反应器所能承受的最大进水NH_4~+-N和NO_2~--N质量浓度及COD均为300 mg/L,由此确定亚硝化反应器进水NH_4~+-N质量浓度约为600 mg/L,COD为400 mg/L左右。在该进水条件下,调控亚硝化反应器温度为30℃,DO质量浓度为2~3 mg/L,进水pH=7.8~8.3,经过39 d成功启动亚硝化。进一步调控DO质量浓度在0.5~1.0 mg/L,成功实现部分亚硝化,出水NO_2~--N/NH_4~+-N质量浓度比在0.90~1.27,并于第15 d与ANAMMOX反应器联立。串联工艺整体TN去除率为82.5%,且主要由ANAMMOX工艺承担。研究表明,该串联工艺基本实现了餐厨垃圾厌氧消化液联合生物脱氮。  相似文献   

19.
为进一步开展城市污水处理厂职业健康风险评估工作,运用文献调研方法对国内外城市污水处理厂职业健康风险评估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和展望。研究结果表明:目前,污水处理厂职业健康风险评估主要针对有毒有害气体和生物气溶胶2类危害因素;主要采用问卷调查、矩阵法和剂量-反应模型等3种评估方法;噪声和人机工程等职业危害因素的健康风险评估、暴露特征污染物的识别、复合污染物的健康风险评估、职业与非职业危害因素对工人健康影响等研究工作还有待开展。  相似文献   

20.
The outcome of a 21-month monitoring study on anionic surfactants (AS) at five (27–70 ML/d) up-flow anaerobic sludge blanket (UASB) based sewage treatment plants (STPs) is described. The average removals of AS were around 8–30%. Appreciable concentrations of AS were being discharged to the watercourse (average 4.30 mg/L; range 3.60–4.91 mg/L). On an average dried sludge contained 1452 mg AS/kg dry weight. Mass balance at three STPs indicated that, AS load of the order of 5–17% and ≈12% is removed by adsorption in UASB reactors and polishing ponds (PP) respectively. Biodegradation of AS under anaerobic conditions in UASB reactors and PP does not seem to take place. In the sludge stream, appreciable biodegradation (≈46%) of adsorbed AS under aerobic conditions on the sludge drying beds takes place. If influent AS mass flux is normalized to 100 units, than average of ≈74 and ≈7 units are discharged with treated effluent and dried sludge respectively, while 12 and 6 units are adsorbed/settled in PP and aerobically biodegrade on sludge drying beds respectively. At two STPs (34 and 56 ML/d), the filterable fluxes in UASBR increased so that the mass balance could not be comput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