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应用CMB模型和FA法对区域大气颗粒物的综合源解析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受体模型CMB法和FA法的综合解析技术,对武汉某区域的14个TSP(总悬浮颗粒物)监测点及4种主要尘源的元素组分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识别TSP的主要污染源及各源对环境污染的贡献率.将两种方法所得解析结果相互验证,得到和实际情况比较符合的结论.CMB模型分析结果为: A区域TSP主要污染源为土壤尘源(贡献率为54.09%)、交通道路尘源(30.47%)和煤烟尘源(9.33%); B区域主要污染尘源为土壤尘源(41.65%)和建筑尘源(19.05%).对TSP元素组分数据进行FA法分析,结果为: 该区域TSP污染源约有5种,分别为建筑尘源(57.524%)、土壤尘源(19.46%)、煤烟尘源(14.50%)、交通道路尘源(6.74%)和钢铁尘源(0.95%).CMB法和FA法综合解析结果与研究区域的实际情况基本吻合,主要污染源为土壤尘源、建筑尘源和交通道路尘源.根据解析结果及研究区域的TSP实际污染特征,有针对性地提出各污染源控制对策.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吉林市城区的大气容量,以2018年吉林市气象数据和污染物质量浓度数据为基础,分别采用单箱模型法和保证达标率法对A值进行修正,同时对吉林市城区控制区内大气环境容量和低架源年允许排放总量进行估算.结果表明:单箱模型法修正A值为6.600,概率公式达标率保证法得到 SO2、NO2、PM10和 PM2.5的A值分别为5.600、5.600、5.665、5.777;单箱模型法修正A值日分布呈单峰分布,月变化无明显规律;两种方法修正A值得到的大气环境容量Qa和低架源年允许排放总量限值Qb有一定差异.研究可为控制吉林市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和产业结构优化与调整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是地下水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解析法预测过程主要由模型选取、预测因子确定、预测源强核算、预测结果分析等几个环节组成,为了能够更好地指导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实践,本次对各环节中存在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地下水解析法预测应选用二维水动力弥散预测模型,预测因子选取时应充分考虑特征因子对于预测模型的适用性,源强确定时应充分结合防渗技术要求或者具体的防渗措施,正常状况下场界应达标,但非正常状况下,场界可出现超标,并给出场界和地下水保护目标处特征因子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4.
水体沉积物中多环芳烃(PAHs)污染对生态系统和人体健康产生的潜在危害日益严重,许多学者利用各种源解析技术研究沉积物中多环芳烃的来源,以更好地保护水体生态环境.从多环芳烃的物理化学性质和受体模型两方面出发,介绍了现行判断水体沉积物PAHs污染来源的方法,概述应用这些方法的基本原理.根据多环芳烃的物理化学性质可以初步定性解析主要污染源,而受体模型主要是根据受体各污染物质浓度解析所有污染源的贡献,最后从这两个方面出发初步探讨了水体沉积物多环芳烃源解析技术发展趋势和新方法.  相似文献   

5.
为了实现对有毒推进剂泄漏扩散浓度的快速估算,对液体推进剂偏二甲肼在发射场泄漏蒸发扩散的实际情况进行理论分析,建立扩散模型,并从泄漏源、沉积效应、地面反射、大气稳定度等方面对扩散模型进行完善;应用数值模拟方法进行仿真,将数值模拟结果与实验数据、理论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气体扩散模型与数值模拟及实验结果基本一致,但扩散模型计算结果偏小,这是由于推进剂进行了燃烧和氧化反应,扩散区域温度上升,大气稳定度降低,实际浓度更大。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集装箱港口吞吐量持续增长,港区大气污染物排放亦日益增加,港作机械等非道路移动源排放更逐渐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借鉴OFFROAD模型的基本方法,通过调查分析集装箱港区作业机械的保有量、活动水平和设备参数等,修正排放因子,采用"自下而上"基于集装箱港作机械发动机活动水平的动力法建立集装箱港作机械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并以南京港龙潭集装箱港区(NPLC)为案例,构建排放清单。结果表明:2014年NPLC港作机械排放总量为PM_(10) 4.25 t、PM_(2.5) 3.91 t、NO_x 82.98 t、SO_x 1.06 t、CO 23.84 t和HC16.39 t;集装箱拖车为最大排放贡献源,NO_x为高值排放污染物;与港区其他排放源相比,港作机械为颗粒物质(PM)与碳氢化合物(HC)的最大排放源。相较NPLC 2013年基于燃油消耗的研究,基于活动的排放量较低。  相似文献   

7.
危险气体泄漏扩散的实验方法研究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综述了研究危险气体事故泄漏扩散的3种实验方法,即全规模大型现场实验、实验室模拟和小型现场实验,详细讨论该3种试验方法在实施和应用中的优缺点。对小型现场实验的无量纲长度、速度、时间、大气稳定度、大气湍流、液滴的尺寸分布和沉降、源动量通量比例等重要参数的确定方法重点进行分析和阐述。小型试验法特别适用于模拟化学性质活泼的危险气体的泄漏扩散研究,可为安全评价、应急救援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8.
埋地管道长期受多种复杂因素作用而出现腐蚀、裂纹等多种损伤,很难由管道内检测数据以解析模型描述和评价管道健康状况问题,笔者提出了一种基于Vague集的多源信息多级融合方法,充分利用层次间信息特征的冗余性和互补性进行管道健康状况评价。建立了多信息源多级融合模型,定义了基于Vague集的多源信息数学描述,给出了该方法的数据组织形式和算法实现过程,并将其应用于埋地供水管道健康评价体系,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合理性。  相似文献   

9.
为了计算加油站无组织挥发性有机污染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VOCs)排放的强度,将扩散模型反推法应用于加油站的无组织VOCs排放溯源研究。对加油站区域建立笛卡尔空间坐标系,并构建监测站实测值和基于大气污染物高斯扩散模式预测值之间的代价函数,进而使用有条件约束的最优化方法求解该代价函数,得到该加油站VOCs无组织排放源强的反演模型。研究结果显示,加油站无组织VOCs的排放速率反演结果为1.8~3.8 g/s,该结果与加油站给车辆加油时未采取二次油气回收系统情形下的挥发量相符,反映了加油站无组织排放源强反演模型合理可信。模型参数分析结果表明,大气稳定度的不确定性对模型收敛和反演结果的影响较大,无组织排放溯源和源强反演需要高质量的气象扩散风场观测数据。  相似文献   

10.
人工电磁辐射源固有危险性指数法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总结现有安全评价方法基础上,结合电磁辐射中对污染危害有影响的因素建立了电磁辐射源固有危险性评价的指数法评判模型.在该模型里,就电磁辐射源固有危险性评判的评价指标与等级选取、评价指标标准以及权重确定等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1.
煤矿井下监控系统测量的风速数据并不能用来判断故障源位置,只能反映风速传感器所在巷道的风量变化情况。引起井下风速变化的原因很多,如巷道冒落、巷道堵塞、巷道变形等,从整个通风网络角度考虑,都可以归结为分支的风阻发生变化。由于井下通风网络中任一分支风阻的变化都可能引起自身及其他相关分支风量变化。提出用逐步线性回归分析法,确定引起通风系统风速传感器报警的分支集合。建立了逐步线性回归分析的通风系统故障源诊断数学模型。通过具体实例给出了风速传感器安设在不同位置下,可能引起此分支风速超限的故障巷道集合的结果。分析了关联分支的风阻变化对角联分支的影响,从而确定选择那些对角联分支影响大且自身风量容易发生变化的巷道安设风速传感器。  相似文献   

12.
Large TNT equivalent explosions usually arise from accidents occurring during the transportation, storage, and manufacturing of chemicals relevant to process industries. The blast wave generated by the explosion will spread and interact with the surrounding factories and storehouses, damaging the building structures within several kilometers and causing significant casualties and property losses. This study aims to develop an efficient numerical simulation method to predict blast loads to estimate the consequences of accidents involving far-field free air bursts or surface burst explosions. Before its interaction with the interested target, a blast wave is generated in the numerical model by specifying the initial and boundary conditions of the disturbed air. Based on empirical data of incident overpressure, an explicit formula to calculate the air particle velocity is derived from the governing equations of a perfect inviscid gas. A simplified path line method is proposed to calculate the air density. The proposed method is applied to the LS-DYNA CESE solver to simulate the blast loads on building structures in the far field. Validations against empirical data and experiments indicate that the proposed method is sufficiently accurate for engineering applications and, through a case study, presents a more efficient performance than the LOAD_BLAST_ENHANCED (LBE) and mapping methods.  相似文献   

13.
针对近些年频繁发生的突发性大气污染事件,构建了数字化动态应急预案系统。该系统由基础信息数据库、气象环境模式与健康风险评估系统、数字化动态应急预案三部分组成,并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将三者有机结合,将事故基本信息、事故发展预测及救援状况直观、动态地展现在系统界面,使应急行动得以及时、高效地展开。实地外场综合应急演习证明,该系统技术路线稳定畅通,运行高效,功能强大,具有较好的可行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14.
阐述了建设民用航空承运人审定监察系统的必要性,探讨了航空承运人审定监察系统的概念和特征,指出航空承运人审定监察系统是国家民用航空监管部门使用的,利用系统构型模型和数据收集工具完成对航空承运人系统设计评估和系统运行绩效的评估,进而对航空承运人依据规章提出改进系统设计和运行的要求,对航空承运人开展风险管理的流程、工具、信息系统的集合。此系统具有管理性、系统性、自动化三个特征。文中研究并提出了该系统的框架结构、主要功能模块设置,分析了该系统与不同组织机构间的协调关系。其中系统以"两个闭环流程","六个的功能模块"实现了审定监察工作的闭环管理,实现了正式的风险管理与安全保证功能在局方审定监察工作中的强化与落实。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决目前各系统安全分析方法侧重点不同,而分析对象又各有差异,在安全分析过程中各方法无法协同交叉使用,导致危险源辨识不够全面的问题。采用“霍尔三维模型”中,“逻辑维”分析问题的方法,研究了系统安全分析过程中的思维方式,提出了一种适用于企业安全分析的“系统安全分析四阶段法”。该方法明确了安全分析方法的选择过程,提出了系统安全分析方法循环使用的组合矩阵,并构建了系统自己的多阶段安全分析的普适性模型。  相似文献   

16.
为有效防范拥挤踩踏事故发生,减少事故造成的损失,运用统计分析法和案例分析法对2000-2014年我国拥挤踩踏事故发生规律和诱发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拥挤踩踏事故发生次数及人员伤亡年际变化较大,总体呈现下降的趋势;秋季踩踏事故发生次数及人员伤亡最多,冬季次之,春夏季节最少;拥挤踩踏事故主要发生在内陆中南部、西北和西南边疆等地区; 学校、商场及节庆场地和楼梯(台阶)是踩踏事故易发场所位置;人为因素、场所因素、管理因素和自然因素是拥挤踩踏事故四大诱发因素。根据踩踏事故发生规律和诱发因素分析,构建踩踏事故防控的PPC模型并提出具体的防控策略,为相关部门预防和处置事故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7.
为得到地铁区间隧道竖井送风有效风量的无量纲计算模型,通过推导地铁区间隧道竖井送风有效风量的无量纲公式,并采用数值模拟方法明确竖井送风有效风量与火源功率、火源距离、阻塞比和竖井送风量之间的量化关系。结果表明:火源功率、火源距离与竖井送风有效风量之间不存在函数关系;阻塞比对竖井送风有效风量影响显著,随着阻塞比的增大,有效风量逐渐减小,单侧列车停靠时,无量纲有效风量Qe*与阻塞比β呈-1.08次方减小关系,两侧列车停靠时,无量纲有效风量Qe*与阻塞比β呈-0.22次方减小关系;有效风量随竖井送风风量的增大逐渐增大,且有效风量增大比例高于送风风量,单侧列车停靠时,无量纲有效风量与无量纲送风风量呈1.11次方增大关系,两侧列车停靠时,无量纲有效风量与无量纲送风风量呈1.07次方增大关系。  相似文献   

18.
空中交通管制是一项高负荷、高压力的工作。为了减轻进近管制员的压力,提出具有针对性的缓解措施,提高民航业的安全水平,建立了进近管制员压力源量表,引入五元联系数法,对进近管制员的压力情况实现了静态与动态、定性与定量的多重结合分析,构建了进近管制员压力评价模型。以某空管局为例收集数据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进近管制员的压力存在波浪式的发展趋势,且各压力源的态势两级分化较为严重,业务层面的因素大多处于强反势,而人为因素及设备层面的一些因素为强同势。研究表明,五元联系数法用于进近管制员压力研究是可行的,并验证了该评价模型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9.
制浆造纸工业的恶臭污染评价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大量的实测数据为基础,探讨了制浆造纸工业所产生恶臭的源强计算方法,然后借用了澳大利亚臭气扩散模式对空气中的臭气质量浓度进行模拟,最后提出了臭气的污染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0.
城市中心商业区环境安全的管理与控制是城市诸多问题中的热点.通过分析中心商业区的环境空气质量和环境噪声、防火防爆设施及应急装备、人流车流秩序、公共卫生系统,提出了在城市中心商业区环境安全的管理与控制中应执行的相关标准,设立了相关部门和管理措施.对中心商业区环境安全控制的规制化具有一定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