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不良生活方式是导致我国人群高血压患病持续增长的主要因素。不良生活方式主要指高盐饮食、摄入过多脂肪及垃圾食品、过量饮酒、蔬菜水果摄入少、体力活动不足等。2012年10月8日为我国"全国高血压日",以"健康生活方式,健康血压"为主题。  相似文献   

2.
目的:掌握职工所患疾病的流行现状和分布特征,制定职工常见疾病的控制策略和干预措施。方法:以北京铁路局2014年健康体检的员工作为本次研究的调查对象,进行现状描述。结果:总体参检男、女职工常见相同疾病患病情况差异性比较,在血脂异常、超重与肥胖、血糖增高、血压增高、痛风、痔疮、颈椎异常,P<0.05;总体参检男、女职工常见共同体征检出情况差异性比较,在牙结石、脂肪肝、低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增高、高密度脂蛋白降低、肾功能异常、肝功能异常、胱抑素增高、癌胚抗原(CEA)增高、尿常规异常、甲状腺B超异常,P<0.05。结论:总体参检男女员工间相同疾病和共同体征的情况不同;针对不同性别、不同部门制定职工常见疾病体征的控制策略和干预措施,是十分必要的。应在今后工作中按照总公司"三个健康"行动计划要求,进一步完善职工健康管理工作,促进职工参加保健活动,养成健康生活方式,提高自我保健意识。  相似文献   

3.
世界卫生组织原总干事Nakajima在1991年6月世界卫生刊物中强调:“健康行为始于出生之时。未来的医学属于预防医学,正如谚语所说“一口两”预防胜于一吨治疗”。不良的生活方式会对健康有影响,引起人们患慢性的非传染性疾病。现将不良的生活方式诸如不合理膳食,过度饮酒,吸烟,缺乏锻炼,紧张,空气污染对健康的影响简述于下。  相似文献   

4.
评估某企业35~59岁职工缺血性心血管病10年发病风险,为制定有针对性健康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收集2021年该企业职工健康体检数据及职工健康调查信息,选取19 912例35~59岁、既往无缺血性心血管病史的在职职工为研究对象,采用“国人缺血性心血管病10年发病危险度评估表”评估10年发病风险,并进行两组间Mann-Whitney秩和检验、多组间Kruskal-Wallis秩和检验、χ2检验和趋势χ2检验。结果表明,该企业35~59岁职工缺血性心血管病10年发病绝对危险度M(P25,P75)为2.1%(0.8%,3.9%),其中男性M(P25,P75)为2.1%(0.1%,3.9%),女性M(P25, P75)为0.3%(0.2%,0.8%),男性明显高于女性(P<0.05);男性40~49岁、55~59岁人群的绝对危险度高于同年龄段人群的平均危险;发病绝对危险度随着年龄增加而上升(P<0.05)。10年发病风险高危、中危和低危分别为4.04%、15.5%和80.43%,男性高危和中危比例高于女性(P<0.05);高危、中危比例随着年龄增长逐渐升高,吸烟、超重、肥胖、高收缩压、高总胆固醇、糖尿病人群高危和中危比例均高于正常人群(P<0.05)。说明该企业35~59岁职工有4.04%的人在未来10年发生缺血性心血管病的可能性超过10%,应关注男性职工,采取综合管理措施,降低缺血性心血管病发病风险。  相似文献   

5.
最近,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中岛宏告诫人们:“大约到2015年,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死亡原因大致相同——生活方式疾病将成为世界头号杀手!” 众所周知,生活方式疾病主要是由不良饮食习惯、精神紧张、吸烟及减少运动等不健康的生活方式造成的。目前,在发达国家中,每天都有许多人死于心脏病、中风、癌  相似文献   

6.
从健康意识逐渐提高、健康知识不断增加、健康生活方式逐步建立及健康状况有所改善等方面阐述铁路实施健康行动计划后取得的成效,分析健康维护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即专业人员不足、服务方式较单一及高血压控制率有待提高,进而提出加强专业队伍建设、引进研发新设备、强化铁路健康教育及深化“四高”联防联控等进一步开展健康维护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我们大多以听天由命的态度对待疾病,只知道疾病是遗传基因、细胞和免疫系统病变造成的,却忽略了心理、行为和生活习惯对健康的影响。实际上我们很多习以为常的生活习惯严重地损害着我们的身体。据医学专家介绍,目前我国各年龄段的几大“健康杀手”,很大程度上与我们的不良生活习惯有关:中老年:心脑血管病、高血压、糖尿病;青年:溃疡性疾病(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儿童:白血病。现代化的办公环境和生活设施使人  相似文献   

8.
了解某铁路局机关食堂就餐人员膳食习惯,为该单位健康食堂创建活动及开展相关人员膳食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采用整群抽取某机关食堂餐饮服务人员134人,分层随机抽取机关工作人员224人,采用自制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结果显示,69.2%的人认为自己膳食均衡,但具体膳食情况不乐观,各项目达到膳食指南推荐标准的人数占比分别为食物种类达标占比29.2%、果蔬摄入达标15.3%、奶类摄入达标16.9%、膳食口味达标35%、饮酒习惯达标32.8%,均低于自评膳食均衡人数占比。不同职业、性别、年龄人群间膳食习惯差异显著:餐饮服务人员自评“膳食均衡”者比例显著高于机关工作人员(P<0.05),但具体膳食习惯并无显著差异((P>0.05)。该机关工作人员及食堂餐饮服务人员膳食习惯不佳,并且对膳食均衡认识理解存在偏差,餐饮服务人员偏差更为明显,应加强膳食均衡相关知识培训及行为指导。  相似文献   

9.
随着公众对环境健康认知的不断提升,开展规划环评人群健康评价,从宏观优化产业布局、保障环境健康和公众生活质量已成为迫切需求。通过对国内外健康影响评价的概念和评价框架进行分析,提出规划环评中人群健康影响评价的概念内涵和评价程序,对推进人群健康评价的保障措施提出建议,为实现源头优化产业布局、保障环境健康和公众生活质量提供科学支撑。  相似文献   

10.
调查与分析煤矸石制砖企业职业安全与健康风险与控制现状,为预防与控制职业安全健康风险提供依据。采用填表、现场监测与核查等方法,对13家煤矸石制砖企业的基本情况、危险和有害因素、防护措施等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与评价。工作场所可能存在坍塌、机械伤害、挤压伤害、烧伤/灼烫、触电/电击、车辆伤害/撞击、中毒和窒息和砸伤、粉尘、噪声、高温和有害气体、不良工效学因素等危险、有害因素。防护罩、活动栏杆、地沟盖板、人行过梯、高压保护和隔离栏杆、通风除尘设施、喷淋设施、窑口引风机、烟尘脱硫除尘系统等为该类企业配置的主要防护设施;防尘口罩、防护手套和劳动护肤品为该类企业使用的个体防护装备,所有企业均未为噪声接触人员提供护听器。煤矸石制砖企业存在多种危险、有害因素,企业配有相应防护设施,但其效果欠佳,企业应加强对工作场所噪声危害的预防与控制。  相似文献   

11.
浅析企业员工健康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企业员工实行健康管理的必要性 健康管理是对个人及人群健康危险因素进行全面管理的过程,以达到改善健康状况、防止慢性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提高生存质量、降低医疗费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概述了1994-2006年国内外对我国农村室内空气污染干预的研究成果,从中总结了改炉改灶、健康教育与行为干预、开发和使用清洁能源、社会动员等4项干预措施.其中,使用改良炉灶和清洁能源可直接而有效地改善室内空气质量; 健康教育、行为干预与社会动员通过帮助人们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达到改善室内空气质量的目的,这些措施在我国农村室内空气污染干预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建议结合我国各地实际,采用综合干预措施控制农村室内空气污染.  相似文献   

13.
了解某铁路辖区噪声危害作业点和作业人员双耳高频平均听阈情况,为职业性噪声聋的防控和保护接触噪声作业人员的身心健康提出建议。通过体检管理系统收集2021年某铁路辖区接触噪声作业人员职业健康检查资料,采用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2021年的职业健康体检中,5671名接触噪声作业人员中检出双耳高频平均听阈异常550人,异常率为9.70%;随着年龄增加,听力损失也随之增加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8.31,P<0.001)。进而提出应加强该铁路辖区接触噪声作业人员高年龄、长工龄职工的个体防护和健康宣教,需要通过相关单位的共同努力,进一步提升职业健康监护水平。  相似文献   

14.
健康和生活习惯关系密切,世界卫生组织官员预测到2015年,发达国家和发展国家人的死亡原因大体相同,即均为不良的生活习惯引起的疾病.不良的生活方式将成为人们健康的“头号杀手”.  相似文献   

15.
熬夜五宗罪     
《江苏劳动保护》2005,(11):45-45
夜班司机、24小时便利店员工、自由职业……越来越多的人群加入到“熬夜族”的行列,专家指出,与自然规律相悖的行为;往往对人体的健康存在着潜在的危害。对于“熬夜族”来说,捍卫自身的健康可是生活中的头等大事。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为开展健康行动计划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计算健康知识宣传普及率。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43 891名职工调查健康知识知晓率。调查37 222名食堂就餐职工的健康行为生活方式改变情况。结果职工健康知识宣传普及率为100%。健康知识知晓率为90%以上。食盐、食油摄入量达标率明显提升,水果、蔬菜摄入达标率提高不明显。结论职工健康知识宣传普及率、健康知识知晓率提升明显,健康行为生活方式有所改善,但水果、蔬菜摄入达标率仍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作业人员心脏性猝死(SCD)发生情况及原因,旨在探讨相关对策措施。方法利用年度统计资料和职工健康体检数据库,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和χ2检验进行分析。结果某企业作业人员的SCD发生率为2.6/万,绝大多数发生在41~4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3.4岁,工务系统线路工的发生率与心血管系统异常检出率明显高于其他工种。结论某企业线路工、40~50岁的男性作业人员,是预防作业人员SCD发生的重点人群;坚持以人为本,建立企业现场作业人员岗位健康标准,开展职业场所健康促进活动,采取健康干预措施,是预防SCD发生的治本之策。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首部《企业健康管理及公司人员心理健康状况大调查白皮书》中,百万企业员工的体检数据显示,职场肥胖超过脂肪肝、血糖异常,排在疾病榜的首位。一项调查显示,84.8%的受访者表示参加工作后体重增加,其中33.2%的人体重增加至超重。同时,62.0%的人直言身边有不少人“过劳肥”,19.8%的人认为这种情况非常多。媒体从业者、IT工作者、销售人员等是主要人群。  相似文献   

19.
基于劳动力健康视角,研究近期公开征求意见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草案三次审议稿)》,为进一步完善提供技术支撑。依据循证决策的原理,针对法律草案的相关内容,梳理研究涉及劳动力人群和职业健康的国内外法律和实践。研究结果表明:保障劳动力健康的有关表述,在法律草案的总则、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卫生人员、健康促进5章仍需要强化,为此提出了14条具体建议和修改意见。  相似文献   

20.
不少人以为,心脏病的发生,主要与不良的生活方式有关:不健康的饮食习惯、缺乏运动、吸烟等;其实肥胖、高血压、糖尿病、家族病史也是心脏病发生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