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柴油机排出颗粒物致突变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Ames试验,检测6种国产和进口牌号柴油机排出颗粒物的诱变性,研究发现,6种柴油机排出颗粒物均呈阳性,其颗粒提取物和诱变性之间,存在剂量一反应关系。Ames试验结果,主要引起TA98-S9的回变菌落落数加,显示受试物中含有移码型直接致突物,试验还发现,国产和进口柴油机排出颗粒物的致突突变性,在怠速和加速工况下,其诱变活性有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2.
大气颗粒物致突变性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上海市10个大气采样点的飘尘,应用Ames试验进行致突变性研究。结果表明,各点试样对TA_(98)和TA_(100)菌株加或不加S_9的致突变性,均出现阳性结果;其中,尤以TA_(98)不加S_9最为敏感。飘尘剂量与回变菌落数,均呈良好的线性关系。飘尘中均含有直接和间接致突变物,且以直接致突变物的作用更强些。各点每微克飘尘净回变菌落数,基本处于同一数量级;而空气净回变菌落数则为89.2~259.2个/米~3。 相似文献
3.
大气飘尘中不同有机组分致突变性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采用化学分离与Ames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上海市飘尘中粗提物5个有机组分的致突变性。结果表明,其中以极性化合物(F_3)组分致突变性最强,约占76%~86%;其次为有机碱(F_2)化合物组分,占10%~19.6%;多环芳烃化合物(包括Bap)组分致突变性最小,仅占2.6%~11%;脂肪烃(F_4)没有致突变性;F_1主要组分有机酸,在25μg/皿低剂量时,仍出现抑菌现象,其致突变性尚准确定。研究结果提示了环境致癌因子的来源。 相似文献
4.
柴油车尾气的致突变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大鼠肝细胞悬液程序外DNA合成试验(UDS),来检测5种柴油机颗粒物的致突变活性,结果显示国产及进口的轻、中、重型柴油机,其排出颗粒提取物均能引起大鼠肝细胞UDS试验的CPM值升高,且有一定的剂量-反应关系,说明柴油机排出的颗粒提取物存在细胞遗传毒性;各牌号比较发现其颗粒物致突变性的轻型车大于中、重型车,国产车大于同类进口车的趋势。 相似文献
5.
助动车尾气对哺乳动物的致突变作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对3种牌号助动车排出尾气中的颗粒提取物,采用小鼠微核试验进行研究。结果表明,3种牌号助动车排出的颗粒提取物有导致小鼠微核出现的提高,且有一定的剂量一反应关系,提示助动车排出的颗粒提取物对哺乳类动物染色体有损伤作用。研究中未发现各牌号车型之间 核出现率的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6.
不同粒径柴油机排出颗粒物UDS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DFJ-1五码分级器对国产495A-3中型柴油机颗粒物进行分级采样,并对各种不同粒径的颗粒提取物进行程序外DNA合成试验(UDS试验)。结果发现,颗粒物中以粒径≤1.1μm颗粒最多,占总重量的45.2%。此部分颗粒提取物对DNA损伤能量最强,其致突活性随粒径增大而逐渐减小,提示了在控制柴油机排出颗粒物的污染时,既要减少其总量,更要注意降低小粒径颗粒在共分散度中所占的比例。 相似文献
7.
8.
本文应用蚕豆根类微核技术,研究了哈尔滨市沿江排污口污水致突变污染的程度及其变化规律,筛选出了对松花江哈尔滨江段致突变污染影响严重的排污口。 相似文献
9.
含氧柴油对柴油机排放及细颗粒物碳质组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乙缩醛(1,1-diethoxyethane)与柴油互溶性好, 可替代乙醇作为生物质来源的柴油含氧添加成分. 生物柴油掺混可以提高乙缩醛和柴油混合燃料的闪点及含氧量. 在柴油发动机台架上, 考察柴油和2种含氧柴油(10%乙缩醛+90%柴油和10%乙缩醛+10%生物柴油+80%柴油)在2个固定转速不同负荷的5个工况点的排放特性, 分析了NOx、HC、CO和PM2.5排放情况, 并用DRI的碳分析仪分析了PM2.5中的碳质组分.结果表明, 与普通柴油排放相比, 含氧柴油对NOx排放速率的影响不大, 在某些工况点HC排放速率有较显著的增加. 含氧柴油降低了柴油机PM2.5排放速率, 最大降低幅度29%. 从碳质组成上看, 含氧燃料降低了PM2.5中总碳 (total carbon,TC) 的排放速率, 最大降低幅度24%. 含氧柴油的元素碳(elemental carbon,EC)排放速率普遍低于普通柴油; 有机碳(organic carbon,OC)的排放速率在发动机高转速工况时明显低于普通柴油; PM2.5的OC/EC值在大多数工况下高于普通柴油. 3种燃料排放PM2.5的碳质组成百分比相似, OC和EC主要为OC1和EC1. 含氧柴油降低了柴油机PM2.5的排放速率, 颗粒物中OC的比例有所增加, 但对颗粒物的碳质组分组成没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以小鼠微核试验检测上海市有代表性的13个点大气颗粒物的致突变活性,结果表明,上海市大气颗粒物有机提取物能引起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率的升高,且有剂量-反应关系,而各采样点的致微核作用相似.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本文提出了目前用于柴油机尾气净化的几种催化剂所存在的问题,从催化剂的活性、机械性能、矿石来源、制备方法和成本等方面论述了用矿石制备催化剂净化柴油机尾气的可行性,并在柴油机台架上进行了可行性验证实验.结果表明,用矿石制备的催化剂除能有效地净化CO外,还能净化部分NO_X.而且具有一定的抗积碳性能.用矿石制备催化剂净化柴油机尾气是环境保护和矿产综合利用的一个新途径. 相似文献
15.
黄浦江水质致突变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黄浦江水质受到有机污染后的致突变性特点进行了研究。5个样点的试样和自来水样的Ames试验结果表明,均对TA_(98)菌株(加或不加S_9)敏感。自上游到下游,致突变性有逐步加重的趋势。Ames试验,上游为阴性,中、下游为阳性至强阳性:自来水佯也呈阳性。最低致突变剂量(MADM),上游样点比其余4个水样和自来水样平均商3.78倍。 相似文献
16.
无铅汽油尾气颗粒物组分及其毒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研究无铅汽油的降铅效果。及其排出尾气颗粒物的有机提取物组分对小鼠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采用大流量采样仪采集无铅汽油尾气颗粒物,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检测了颗粒物的铅含量,并采用气相色谱和质谱方法分析了颗粒物有机提取物的组分,同时,用凝胶电泳方法比较无铅汽油颗粒物的有机提取物在加铅和不加铅的条件下,对小鼠巨噬细胞的凋亡影响,结果显示,无铅汽油尾气排出颗粒物上仍有微量的铅,约为0.11mg/g。颗粒物有机提取物中含有大量的有害物质,如多环芳烃,杂环化合物等,通过凝胶电泳法显示,无论是有铅还是无铅,颗粒物有机提取物都能引起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凋亡,在有铅的情况下,对巨噬细胞的凋亡影响更为明显,通过研究可以认为,无铅汽油对减轻汽车尾气的铅污染具有积极作用。但颗粒物上仍吸附大量的有害物质,对机体的免疫功能仍具有危害。 相似文献
17.
水质致突变性评价基准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Ames试验和鲫鱼外周血红细胞核异常研究的基础上,采用直线回归模型和指数模型,建立可用于水质分级的水质致突变性评价基准。综合应用鱼血红细胞核异常率(RT)、水质污染指数(Ⅰ)和污染变化幅度(RI),形成适合于核异常分级的水质致突变性评价基准。对两者差异的拦要原因,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8.
长江水质致突变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长江中下游5个城市的源水和自来水应用Ames试验进行致突性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是源水还是自来水均对TA98菌株有明显的致突作用。通过计算最低致突变剂量发现各城市水样的致突变除与地理位置有关外,还与该城市的工业发展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9.
柴油机尾气净化用的钙钛矿型催化剂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浸渍法制备了多种ABO_3型催化剂,考察了多种因素对其活性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柴油机台架实验结果表明,在A位掺杂Sr可提高催化剂的活性;稀土在最后一次浸渍液中浸渍,以二次浸渍为宜;堇青石陶瓷蜂窝状催化剂的性能优于γ-Al_2O_3球状催化剂。蜂窝状催化剂上CO的起燃温度T_(50)%=110℃,而T_(90)%=157℃;在温度仅为200℃,而空速高达70000h~(-1)的条件下CO的净化率仍达90%;积碳起燃温度为323℃,优于Pt族贵金属催化剂;热稳定性和对CO浓度的适应性较好,且具有抗SO_2中毒能力。 相似文献
20.
扬中市地表水的致突变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诮蚕豆根尖微枋试验对扬中市不同水体的遗传毒物污染状况进行了初步调查。结果表明,扬中市水体的遗传毒物污染集中在汇集了乡镇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排污河道和死水沟塘。各主要河道及通江闸口基本没有污染。除新坝大桥处,各样点底泥浸担液的微枋率均高于相应原水样微核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