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拼装式反应器是一种采用栓接方式将经过防腐处理的钢板现场拼接的新型的污水处理设备.反应器的设计由反应器罐体结构设计、基础设计及配套产品的嵌接设计3个方面构成;拼装式反应器与成熟的污水处理技术(如UASB、水解工艺、SBR、BAF等)的结合提高了污水处理设备的技术含量.拼装式反应器已在猪场废水、食品加工废水、制药废水、啤酒废水及城市污水等废水处理工程中得到了成功应用.  相似文献   

2.
吕建国 《环境工程学报》2010,4(8):1776-1778
膜生物反应器工艺是新型污水处理工艺。实验采用超滤(UF)+膜生物反应器(MBR)处理马铃薯淀粉工艺废水,重点研究了MBR处理马铃薯淀粉废水的工艺参数。结果表明,当进水COD浓度为5 000~9 000 mg/L、HRT为30 h时,对COD的去除率大于90%。MBR具有较强的耐冲击能力。但是,实现马铃薯淀粉废水达标排放,尚需其他工艺与MBR集成技术进行处理。  相似文献   

3.
新型竖流气浮反应器工作性能与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紊流气浮理论,开发了一种新型竖流气浮反应器,试验研究了它的工作性能以及实际应用效果.该反应器采用气液混合泵作为溶气设备,分离区内原水与溶气水逆向流动,采用水力方式排渣.试验结果表明,溶气效率随工作压力和吸气量的增大丽增大,但同时大气泡也会随之增多;试验条件下微气泡平均尺寸为50 μm左右,工作压力对释放的微气泡尺寸影响不大;分离区高度影响气泡-絮体共聚悬浮层的厚度和稳定性,进而影响处理效果.应用新型竖流气浮反应器处理实际的乳品废水和机械加工废水,COD去除率分别达到50%和75%以上,SS去除率超过85%.新型竖流气浮反应器作为小型污水处理设备,具有良好的可应用性.  相似文献   

4.
中国是抗生素生产大国,抗生素生产过程伴随产生大量的含抗生素残留的有机废水,通常采用厌氧生物技术进行处理。然而传统的厌氧处理技术对抗生素废水存在效能不高的问题,并且难以实现废水中常规污染物、抗生素与耐药基因的协同控制。厌氧膜生物反应器同时具有厌氧处理与膜处理技术的优点,在处理抗生素废水方面展现出很好的应用前景。本文总结了厌氧膜生物反应器处理抗生素废水的研究进展,从常规污染物去除和耐药基因削减两方面阐述了厌氧膜生物反应器的处理优势;重点梳理了抗生素对厌氧膜生物反应处理过程中生物效能的抑制和耐药基因赋存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强化水解预处理去除抗生素残留效价(抑菌活性)-厌氧膜生物反应器”组合处理工艺作为短流程的抗生素废水处理最佳策略,在提升污水处理效能的同时实现对耐药性的协同控制,为制药废水绿色、高效和安全处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豆制品生产废水处理技术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简介豆制品生产废水的来源、废水水质及废水资源概况,着重介绍了豆制品废水处理的工艺,讨论了UASB反应器及在此基础上开发出的新型厌氧反应器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针对农村分散式生活污水的处理,设计了侧向回流一体化生物膜反应器,缩短了污水处理工艺流程,减小了设施占地面积,可以实现污水的就地就近处理,有利于提高农村污水处理的覆盖率.为了寻求反应器的最佳运行条件,在填料填充率为35%的条件下,依次调节反应器运行的水力停留时间和气水比,对COD、氨氮、总氮和总磷的处理效果进行监测.研究...  相似文献   

7.
MBR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膜生物反应器是生物降解与膜分离相互影响、共同作用的过程。综述了膜生物反应器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及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人工湿地是模拟自然湿地人为设计建造的,它通过过滤、吸附、共沉淀、离子交换、植物吸收和微生物分解来实现对废水的高效净化.论文从南京市浦口区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水污染现状及发展趋势、污水处理及需求等方面,分析并论证了人工湿地对污水处理技术在该区的应用及经济可行性.最后对该技术在浦口地区的应用提出了一些实施建议.  相似文献   

9.
通过监测西安可口可乐饮料有限公司污水处理站的上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反应器,探讨饮料废水厌氧处理过程中COD去除率、沼气组分、氢分压、出水挥发性脂肪酸、产甲烷活性以及污泥形态。结果表明,UASB反应器对饮料废水中的COD去除率达到84.55%,产生的沼气中甲烷组分含量高达74.5%。反应器内的氢分压仅2.5 Pa,为水解发酵和产氢产乙酸过程创造了良好的条件。UASB反应器中污泥具有较高的产甲烷活性,以乙酸、丙酸和丁酸为基质时,最大比产甲烷活性分别为407.14、331.74和241.27 m L CH4/(g VSS·d)。UASB反应器中的污泥形态主要为絮状,甲烷菌中的优势菌为甲烷丝菌,同时存在少量甲烷杆菌。针对该厂UASB反应器中污泥的现状,提出了影响颗粒化的因素和控制措施,为后期的运行和管理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新书介绍     
污水处理机械设备设计与应用本书共11章,分别对多种国产和部分国外污水处理机械设备的使用性能、技术参数、安装尺寸等内容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书中所介绍的污水处理机械设备包括拦污设备、排砂排泥设备、曝气与搅拌设备、污泥浓缩和脱水设备、投药与消毒设备、膜处理设备、SBR工艺的滗水器设备、污泥处置设备、水泵、鼓风机和闸阀。本书所介绍的技术和设备均为近来在污水处理厂得到推广和使用的新技术和新设备,对给排水技术人员、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与管理者、大专院校相关专业师生、水工业设备工作者和企业制造商,在研究、设计、使用污水处…  相似文献   

11.
时间 :2 0 0 3年 3月 2 5日 - 2 7日地点 :苏州国际会议展览中心 (苏州市干将西路 1 2 96号 )参展内容1.空气净化 ●消烟除尘技术与设备 ●粉煤灰清洁技术 ●排放物的脱硫、脱氮技术 ●低污染燃烧技术 ●排放过滤技术 ●排放控制技术 ●溶剂再生、更新回收 ●工业废气净化设备 ●机动车尾气治理 ●空气污染检测分析仪器及设备等2 .污水处理 ●工业废水处理及循环利用技术 ●废水回用装置 ●大、中、小型城市污水处理技术及设备 ●优质饮用水、纯水、超纯水生产 ●苦咸水淡化 ●膜技术与设备 ●滤材、滤料 ●水处理剂、净…  相似文献   

12.
厌氧生物技术能在无氧条件下,通过厌氧微生物的新陈代谢将废水中的有机物转化为无机物,同时产生具有能源回收价值的甲烷,并减少温室气体(CO2)的排放,符合节能环保的原则和发展趋势.在回顾厌氧技术以及厌氧反应器发展的基础上,从现代厌氧反应器的发展理念角度分析了新型厌氧反应器-降流式厌氧悬浮填料床(DASB)的工艺特性.降流式厌氧悬浮填料床在生物量的保持、微生物的多级多相和推流流态等方面较好地符合了新型现代厌氧反应器的发展要求,结构、运行简单,具有较好的处理效果,是中国农村污水处理或预处理的较佳选择.  相似文献   

13.
流动床生物膜反应器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现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给出了流动床生物膜反应器的定义、分类及其特点,并对各种流动床生物膜反应器的优缺点及近年来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状况进行了总结,根据实际应用效果,提出了各类反应器的适用处理对象。  相似文献   

14.
微电解反应器应用于印染废水深度处理的小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铁炭微电解反应器对印染废水的深度处理进行了实验研究,检验了微电解设备的性能,确定了其设备的最大负荷、反冲洗周期以及填料更换的周期,并对曝气影响反应器运行的状况进行了研究。该工艺对COD的去除率均达到70%以上,色度去除率为99%,盐度达1000mg/L以下,硬度达220mg/L以下,出水水质达到印染废水的回用水质标准。  相似文献   

15.
给出了流动床生物膜反应器的定义、分类及其特点 ,并对各种流动床生物膜反应器的优缺点及近年来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状况进行了总结 ,根据实际应用效果 ,提出了各类反应器的适用处理对象  相似文献   

16.
为解决低C/N污水和高浓度白酒废水(HCBW)处理所面临的问题,采用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MBBR),构建了白酒窖底废水与模拟低C/N生活污水协同处理系统,以改性海绵填料和流化床填料分别探究HCBW作为反硝化外加碳源对低C/N生活污水处理的影响.结果表明:海绵填料协同处理系统(A1)对COD、NH4+-N、TN和色度的平...  相似文献   

17.
厌氧附着膜膨胀床反应器预处理有机氯农药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有机氯农药废水可生化性差的特点,研究了采用厌氧膨胀床颗粒活性炭反应器对其预处理以提高可生化性的效果.未经处理的有机氯农药废水及经混凝、Fenton氧化处理后的有机氯农药废水分别进入厌氧反应器,在进水pH为6.8~7.2,水力停留时间为48 h,有机物容积负荷为1.41~3.19 kg COD/m3.d时,3种废水的出水B/C值分别为0.35、0.41和0.42;出水COD分别为1280、1050和659 mg/L;出水色度分别为50倍(灰白)、20倍(灰白)和20倍(灰白).从运行稳定、经济的角度,选择混凝-厌氧组合作为该农药废水的预处理工艺.研究提出采用单位表面面积生物膜底物降解速率LW作为厌氧膨胀床反应器的设计指标,并根据试验数据得出厌氧膨胀床颗粒活性炭反应器的动力学模型,为工程设计及运行管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以印染废水为主的城镇废水中含有大量难降解有机物,可生化性较差。为提高该类废水的可生化性,采用HUSB反应器对环太湖城镇的实际混合工业废水进行预处理,通过紫外-可见光光谱、GC-MS等手段对废水中的有机组分在处理前后的变化进行表征,评价了废水可生化性的差异。结果显示,废水B/C值从0.251提升至0.423,废水中部分大分子有机物分解为小分子有机物,含有不饱和键的芳香类及环烃化合物含量有所下降,说明该类废水经过HUSB反应器处理后可生化性得到了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9.
前言管道厌氧消化器是作者(1982年)为了将污水处理的主体设施设置于地下,便于其与下水排放管道在某种程度上结合起来,以期节省设施的占地面积和运行动力,并有利于冬季保持消化液的温度,同时还能具有较高的运行效率而研制成。这种装置先后用于处理屠宰废水、丝绸印染废水等低浓度废水,以及平均COD 浓度为30500毫克/升的柠檬酸发酵废水,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此种厌氧消化器之所以有较高水平的技术效用,这可能与其具有良好的结构性能有关。经利用放射性同位素追踪研究证明,它属于一种近塞流式的反应器,它的实际水力滞留时间  相似文献   

20.
针对有机氯农药废水可生化性差的特点,研究了采用厌氧膨胀床颗粒活性炭反应器对其预处理以提高可生化性的效果。未经处理的有机氯农药废水及经混凝、Fenton氧化处理后的有机氯农药废水分别进入厌氧反应器,在进水pH为6.8~7.2,水力停留时间为48h,有机物容积负荷为1.41~3.19kgCOD/m^2.d时,3种废水的出水B/C值分别为0.35、0.41和0.42;出水COD分别为1280、1050和659mg/L;出水色度分别为50倍(灰白)、20倍(灰白)和20倍(灰白)。从运行稳定、经济的角度,选择混凝一厌氧组合作为该农药废水的预处理工艺。研究提出采用单位表面面积生物膜底物降解速率LW作为厌氧膨胀床反应器的设计指标,并根据试验数据得出厌氧膨胀床颗粒活性炭反应器的动力学模型,为工程设计及运行管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