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将D301树脂与FeCl3-NaOH体系反应进行改性,制备一种改性树脂作为吸附剂,吸附去除废水中的β-萘磺酸的研究。通过SEM技术对改性树脂进行了结构表征;考察了pH值、吸附时间和温度因素对改性树脂吸附β-萘磺酸的影响:最佳的实验条件pH值为3、反应时间为7 h、温度为298 K,且最大吸附量达778 mg/g。改性树脂对β-萘磺酸的吸附等温线符合Freundlich方程;热力学实验数据:ΔG<0,ΔH<0,该吸附过程为放热、自发过程;吸附动力学符合二级动力学方程。  相似文献   

2.
超临界水氧化法改善有机污染物可生化性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难生化有机污染物二甲基甲酰胺、乙睛、氨基萘磺酸或羟基萘磺酸的高浓度水溶液(4777-28244mg/L),经超临界水氧化处理后,其可生化性能都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二甲基甲酰胺、乙睛、氨基萘磺酸和羟基萘磺酸处理前的BOD5/CODcr,分别为8.4%、1.56%、1.56%和2.73%。经过超临界水氧化处理,它们的BOD5/CODcr可分别达到23.2%、55.1%、50.2%和38.8%。且随着处理温度的升高和COD去除率的上升,可生化性越来越好。这表明,超临界水氧化法不仅可以用来彻底降解有机污染物,也可以用于难生化有机污染物的预处理,为难生化有机污染物的生物处理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3.
环糊精聚合物对苯胺的吸附和脱附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环氧氯丙烷为交联剂,合成和表征了β-环糊精聚合物(β-CDP),从动力学和热力学角度研究了β-CDP对苯胺的吸附性能。研究结果表明,β-CDP对水溶液中的苯胺具有一定的吸附量。用Langmuir, Freundlich和DubininRadushkevich(D-R)吸附等温式拟合了平衡等温数据,并计算出每个模型的参数。苯胺在β-CDP上的吸附符合D-R方程,吸附过程是热力学自发行为。在乙醇中,β-CDP的脱附能力很强,且可循环使用多次。  相似文献   

4.
简介在pH 1~2时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乙酮形成的重氮盐和萘乙二胺偶联生成红色染料,加β—萘磺酸,用正丁醇萃取,萃取物的最大吸收在550毫微米波长处。克分子吸光系数为4.8×10~4,检出限为0.004毫克(氮)/升。仪器分光光度计  相似文献   

5.
难生化有机污染物二甲基甲酰胺、乙睛、氨基萘磺酸或羟基萘磺酸的高浓度水溶液 (4777— 2 82 4 4mg/L) ,经超临界水氧化处理后 ,其可生化性都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二甲基甲酰胺、乙睛、氨基萘磺酸和羟基萘磺酸处理前的BOD5/CODCr,分别为 8.4 %、1.5 6 %、1.5 6 %和 2 .73%。经过超临界水氧化处理 ,它们的BOD5/CODCr可分别达到 2 3.2 %、5 5 .1%、5 0 .2 %和 38.8%。且随着处理温度的升高和COD去除率的上升 ,可生化性越来越好。这表明 ,超临界水氧化法不仅可以用来彻底降解有机污染物 ,也可以用于难生化有机污染物的预处理 ,为难生化有机污染物的生物处理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6.
采用恒界面池研究了二壬基萘磺酸(简称DNNSA或HD)-煤油体系萃取废水中镉离子的动力学。考察了搅拌转速、二壬基萘磺酸浓度、镉离子浓度和温度对萃取速率的影响,并得到了DNNSA萃取废水中镉离子的萃取动力学方程。实验结果表明,镉离子的萃取速率在200 r/min时出现与搅拌强度无关的化学反应动力学“坪区”,FT-IR结果表明,反应产物为磺酸盐;在动力学“坪区”,镉离子萃取速率随着萃取剂浓度、水相中的镉离子浓度增加而增加;随着温度升高,萃取速率增加,萃取活化能为11.8 kJ/mol。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厌氧-缺氧-好氧(A2O)活性污泥工艺对生活污水中天然雌激素雌酮(Estrone,E1)、17β-雌二醇(17β-Estradiol,E2)以及17α-乙炔基雌二醇(17α-Ethynylestradiol,EE2)的去除性能。在对COD、N和P具有良好去除效果的前提下,对E1、E2和EE2的去除率可分别达到92.7%、100%和62.7%。通过对各反应单元内3种雌激素的物料平衡分析,表明A2O工艺对雌激素的去除主要发生在厌氧段和好氧段。以失活污泥作为对照组,好氧硝化过程中雌激素去除的小试实验发现,好氧过程中E1、E2的去除主要依靠生物降解作用,而EE2的去除则主要依赖于活性污泥对其的吸附作用。  相似文献   

8.
A2O工艺中雌激素的行为变化和去除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厌氧-缺氧-好氧(A2O)活性污泥工艺对生活污水中天然雌激素雌酮(Estrone,E1)、17β-雌二醇(17β-Estradiol,E2)以及17α-乙炔基雌二醇(17α-Ethynylestradiol,EE2)的去除性能。在对COD、N和P具有良好去除效果的前提下,对E1、E2和EE2的去除率可分别达到92.7%、100%和62.7%。通过对各反应单元内3种雌激素的物料平衡分析,表明A2O工艺对雌激素的去除主要发生在厌氧段和好氧段。以失活污泥作为对照组,好氧硝化过程中雌激素去除的小试实验发现,好氧过程中E1、E2的去除主要依靠生物降解作用,而EE2的去除则主要依赖于活性污泥对其的吸附作用。  相似文献   

9.
由于NO_2~-与二级胺反应生成致癌物亚硝胺,亚硝酸根的测定很受重视(1),一般均用改进的Griess法,但在ppb级时只能目视定量。为提高灵敏度,萃取法已有报导。近来Tei在pH9时,用甲苯萃取偶氮染料,摩尔消光系数为2.3×10~4,但该法用碱性介质。选择性较差,且溶剂甲苯污染。我们在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一新体系,即用对胺基苯乙酮与亚硝酸重氮化再与萘乙二胺偶联后,加β-萘磺酸与染  相似文献   

10.
为改善β-环糊精的水溶性,将β-环糊精和甘氨酸在碱性条件下用环氧氯丙烷连接起来,得到水溶性极好的甘氨酸-β-环糊精,研究了甘氨酸-β-环糊精对菲的增溶、解吸行为,考察了pH、甘氨酸-β-环糊精初始浓度、温度、不同环糊精类型对菲解吸的影响。结果表明,甘氨酸-β-环糊精对菲的增溶效果显著,其初始质量浓度为30 g/L时,对菲的增溶倍数可以达到近30倍;甘氨酸-β-环糊精对菲的解吸随pH的升高而降低;升高甘氨酸-β-环糊精初始浓度和温度有利于菲的解吸;甘氨酸-β-环糊精对菲的解吸好于α-环糊精和β-环糊精,甘氨酸-β-环糊精对菲污染土壤的解吸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该静态解吸研究可以为菲污染土壤的修复提供基础信息。  相似文献   

11.
以含硫丹废物(硫丹乳油生产废弃物)和含多溴联苯醚废物(废旧打印机外壳)为研究对象,分别研究了在含硫丹废物堆存和含多溴联苯醚废物简单填埋场景下的浸出动态变化规律,并采用相关模型对其浸出规律进行模拟。结果表明,在0~48 h这段时间内,硫丹和多溴联苯醚(BDE-28、BDE-47和BDE-66)的浸出量增加较多,48 h之后,渐趋稳定;整个过程的浸出速率均随时间的延长而减小;其中,累积浸出量和浸出速率大小依次为:α-硫丹>β-硫丹,BDE-47>BDE-28>BDE-66。并且α-硫丹、β-硫丹和多溴联苯醚(BDE-28、BDE-47和BDE-66)的累积浸出量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可用Elovich方程进行拟合,表明硫丹与多溴联苯醚的浸出过程是非均相扩散过程。  相似文献   

12.
在碱性条件下,β-环糊精与2,3-环氧丙基三甲基氯化铵合成了阳离子化的β-环糊精(CCD),并用于改性沸石获得环糊精改性沸石(CDMZ).研究了CCD合成条件对CDMZ吸附对.硝基苯酚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2,3-环氧丙基三甲基氯化铵与β-环糊精的配比为7:1,溶液pH=13的合成条件下,合成的CCD改性沸石所得CDMZ对对-硝基苯酚的吸附能力最佳.同时研究了沸石改性前的活化处理,CCD改性沸石的初始浓度和改性时间对CDMZ吸附对-硝基苯酚性能的影响.实验表明,改性前用NaCl溶液活化沸石有助于CDMZ吸附性能的改善;当CCD改性沸石的初始浓度和改性时间分别为15 g/L(以β-环糊精计)和8 h时,所得CDMZ对对-硝基苯酚(120 mg/L)的吸附能力可达263.7μg/g.  相似文献   

13.
应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以活性炭-膜生物反应器净化微污染水源水为例,研究影响反应器处理效率主要因素的重要性顺序,试验数据进行关联度计算分析所得的结论与理论分析一致。从而表明,用该方法分析影响好氧反应器处理效率的各因素的重要性.具有要求试验数据少、结果可靠的特点,同时也得到了影响活性炭-膜生物反应器处理效率各因素的重要性顺序。  相似文献   

14.
萃取净化电镀含镉废水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了二壬基萘磺酸(DNNSA)形成的微乳液从模拟含镉废水中萃取镉离子的工艺条件。分别考察了相体积比(O/A)、萃取时间、温度及萃取剂浓度对废水中镉离子萃取的影响。结果表明,萃取平衡时间为10 mim,降低温度及增加萃取剂浓度均有利于萃取。紫外光谱证实当DNNSA萃取镉时,所形成萃合物对萘环的结构无影响,且不会破坏微乳相的结构;分子荧光光谱表明镉离子对配体DNNSA有荧光猝灭作用。  相似文献   

15.
以红枣核为原料,Zn Cl2为活化剂制备了活性炭,研究了其对苯酚的吸附性能。采用低温氮气吸附脱附及FTIR等手段对活性炭的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制备所得活性炭收率为42.1%,碘吸附值为1 086 mg·g~(-1),BET比表面积达1 096 m2·g~(-1),总孔容为0.603 cm3·g~(-1),平均孔径为2.200 nm,活性炭表面具有羟基、羧基等活性基团。通过Langmuir、Freundlich、Redlich-Peterson、Toth和Temkin等吸附等温模型对数据进行拟合,表明Redlich-Peterson和Toth 3参数模型能较好地描述苯酚在活性炭上的吸附平衡。动力学研究表明枣核基活性炭对苯酚的吸附过程符合二级吸附动力学方程。  相似文献   

16.
为了评估甘氨酸-β-环糊精对环境中有机污染物和重金属的生态毒理影响,以斜生栅藻为受试生物,分别进行了甘氨酸-β-环糊精对斜生栅藻和甘氨酸-β-环糊精存在时西玛津、镉对斜生栅藻的毒理试验。结果表明,甘氨酸-β-环糊精对斜生栅藻无明显毒性;西玛津、镉、西玛津-镉对斜生栅藻有较大毒性作用,且随着其投加量的增加,其抑制率明显升高;在西玛津、镉以及西玛津-镉溶液中分别加入适量的甘氨酸-β-环糊精后,其对斜生栅藻的抑制率明显下降,且随着甘氨酸-β-环糊精投加量的增加,其对西玛津、镉和西玛津-镉的毒性抑制效果越好。甘氨酸-β-环糊精对西玛津和镉的毒性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7.
采用神经网络技术对松江污水厂污水处理活性污泥系统进行建模试验研究,在对实际运行数据按机理准则和范围准则剔除异常数据后,将样本数据随机分成训练样本、检验样本和测试样本。用试凑法确定合理的神经网络隐层节点数,以避免采用过大或过小的网络结构,在训练过程中用检验样本实时监控从而避免“过训练”现象的影响,较好地解决神经网络方法建模的两大难题,从而建立可靠、有效的活性污泥系统神经网络模型。并应用建立的网络模型对活性污泥系统的运行情况进行了仿真研究。建模研究表明,神经网络技术能较好地应用于活性污泥系统的建模,模型具有较好的泛化能力,有很好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KH-560交联壳聚糖固载β-环糊精薄膜对4-硝基苯酚、2,4-二硝基苯酚和2,4,6-三硝基苯酚的吸附行为,测定了吸附质浓度、pH、温度和吸附时间对其吸附性能的影响,并进行了热力学拟合。研究结果表明,在中性条件下,298K下吸附4-硝基苯酚在40min时可以达到平衡;随着硝基数目的增加,吸附量增大;随着温度的升高,吸附量减小;吸附过程用Langmuir模型描述更合适。  相似文献   

19.
针对松江污水厂污水处理活性污泥系统,采用神经网络技术进行建模试验研究,在对实际运行数据剔除异常数据后,将样本数据随机分成训练样本、检验样本和测试样本。用试凑法确定合理的神经网络隐层节点数,用检验样本实时监控训练过程从而避免“过训练”现象,用多次改变网络初始连接权值求得全局极小点,从而建立了泛化能力较好的基于神经网络的活性污泥系统数学模型。利用建立的神经网络模型,对活性污泥系统运行情况的仿真与控制进行了分析研究。示例研究表明:神经网络技术能较好地应用于活性污泥系统的建模与控制,有很好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0.
气相介质阻挡放电氧化降解酸性红88的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有效处理难生物降解的染料废水,采用气相介质阻挡放电产生以羟基自由基为主的氧化性物质,对偶氮染料酸性红88(AR88)进行了氧化降解,并对放电过程中各化学效应对AR88降解的作用机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当用相对湿度100%的空气为气源时,放电过程中生成的活性物种如OH·、O,和H2O2是引起放电过程中AR88氧化降解反应的主体,其中OH·在AR88的降解过程中起主要作用,O3参与了对AR88的氧化降解,H2O2对AR88的降解没有明显作用。采用GC/MS分析AR88的主要降解中间产物为萘磺酸、1,2-萘醌、1,2-苯并吡喃酮、萘酚和邻苯二甲酸。通过产物测定和前线电子密度理论,推测了降解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