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绿色搜索     
《环境》2012,(5):56-58
今年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绿色消费你行动了吗?” 环境保护部新闻发言人陶德田16日向媒体通报:2012年“六·五”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为“绿色消费你行动了吗?”这一主题旨在强调绿色消费理念,唤起社会公众转变消费观念和行为,节约资源能源,保护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2.
联合国环境署确定的2007年世界环境日主题为“冰川消融,后果堪忧”。为呼应这一主题,结合我国环境保护的中心任务和重点工作,展示中国政府和人民减少污染物排放、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决心和行动,国家环保总局将今年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确定为“污染减排与环境友好型社会”。  相似文献   

3.
屈万祥 《环境保护》2007,(5A):12-14
联合国环境署确定的2007年世界环境日主题为“冰川消融,后果堪忧”。为呼应这一主题,结合我国环境保护的中心任务和重点工作,展示中国政府和人民减少污染物排放、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决心和行动,环保总局将今年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确定为“污染减排与环境友好型社会”。  相似文献   

4.
《安全与环境工程》2006,13(2):65-65
国家环保总局2006年4月28日对外发布了2006年“六·五”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生态安全与环境友好型社会”,同时公布了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标识和宣传挂图。国家环保总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联合国环境署确定2006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为“莫使旱地变荒漠”。为呼应这一主题,展示中国政府和人民维护生态安全、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决心和行动,同时普及生态安全知识,进行环境警示教育,提高广大公众的生态安全意识和参与维护生态安全的积极性,环保总局确定今年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为“生态安全与环境友好型社会”。今年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关注环境…  相似文献   

5.
《环境》2005,(4):88-89
联合国环境署确定2005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为“营造绿色城市,呵护地球家园”(Green Cities——plan for the Planet!)。为呼应这一主题,展示中国政府和人民创建绿色家园,营造和谐社会的决心与行动,鼓励公众参与,弘扬生态文明,繁荣环境文化,国家环保总局确定今年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为“人人参与,创建绿色家园”。该主题旨在号召全社会行动起来,  相似文献   

6.
1972年 10月 ,联合国将 6月 5日定为“世界环境日”。联合国系统和各国政府每年都在这一天开展各种活动 ,宣传保护和改善人类环境的重要性。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同时发表《环境现状的年度报告书》,表彰“全球环境保护 5 0 0佳”,并根据当年的世界主要环境问题及环境热点 ,有针对性地制定每年的“世界环境日”主题。2 0 0 2年 6月 5日是第 30个“世界环境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已经将其主题定为“让地球充满生机”(英文为 give earth a chance)。该主题呼吁全人类高度重视环境问题 ,并采取切实有效的行动 ,拯救我们共有的家园——地球。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7.
《中国ISO14000认证》2007,(B06):0004-F0004
联合国环境署确定的2007年世界环境日主题为“冰川消融,后果堪忧”。为呼应这一主题,结合我国环境保护的中心任务和重点工作,展示中国政府和人民减少污染物排放、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决心和行动,环保总局将今年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确定为“污染减排与环境友好型社会”。[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2003年“6·5”主题:水———二十亿生命之所系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每年6月5日选择在一个成员国举行“世界环境日”纪念活动,发表《环境现状的年度报告书》并表彰“全球500佳”,同时根据当年的主要环境问题及环境热点,有针对性地制定每年的“世界环境日”主题。由于联合国2002年12月12日宣布启动“国际淡水年”计划,并根据塔吉克斯坦总统拉赫莫诺夫的提议决定将2003年定为“国际淡水年”,因此,2003年“6·5世界环境日”的主题就与水有关,就是:水———二十亿生命之所系。61974年:只有一个地球。1975年:人类居住。1976年:水:生命的重要源泉。197…  相似文献   

9.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确定2009年“六.五”世界环境日的主题为“你的星球需要你,联合起来应对气候变化”,强调气候变化和更广范围的环境变化。为呼应这一主题,结合我国环境保护部的中心任务和重点工作,环境保护部确定今年“六.五”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为“减少污染———行动起来”,旨在引导公众关注污染防治,积极参与到节能减排工作中来。转自国家环境保护部网站2009年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  相似文献   

10.
2007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冰川消融,后果堪忧”,而中国区主题则是“污染减排与环境友好型社会”。国内外均举行了多种纪念活动,宣传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紧迫性。2007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暨全国绿色创建表彰大会在京召开。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局长周生贤在会上发表了题为“减少污染物排放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讲话。本文为周生贤局长在会上的讲话。[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96“六·五”世界环境日电视讲话江西省人民政府省长助理胡长青同志们:1996年的“6·5”世界环境日到来了,今年“6·5”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我们的地球、居住地、家园。值此纪念之际,我谨代表江西省人民政府向全省环保战线的全体职工和为保护我省环境作出...  相似文献   

12.
今年6月 5日,是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确定的第26个世界环境日,今年又是联合国确定的国际海洋年,故主题定为“为了地球上的生命——拯救我们的海洋”。为纪念“六五”世界环境日,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座谈会和市委市府两个基  相似文献   

13.
图片新闻     
2013年6月5日.是第42个“六·五”世界环境日,联合国把今年的世界环境日主题定为“思前,食后,厉行节约”。中国的主题是“同呼吸,共奋斗”。各地举办了内容形式丰富多彩的纪念活动。  相似文献   

14.
钟奇振 《环境》2004,(6):6-7
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把今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定为“海洋存亡,匹夫有责”,呼吁世界人民行动起来,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海洋。广东是海洋大省,保护海洋的任务非常繁重。记者就海洋保护的相关问题采访了广东省环保局陈光荣副局长。  相似文献   

15.
孙钰 《环境保护》2007,(6A):15-19
近期以来,世界各地气候异常现象接连频繁发生。中国各地气温也出现数十年、上百年未有的异常表现。科学家们警告,气温上升很可能与人类活动产生的温室气体有关,而持续的气温上升将造成冰川消融、海平面上升、水资源短缺、物种加速灭绝等严重后果。为了警醒世人气候变化造成的影响,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将2007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定为“冰川消融,后果堪忧”。与世界环境日主题相呼应,结合中国环境保护的中心任务和重点工作,国家环保总局将今年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确定为“污染减排与环境友好型社会”。[编者按]  相似文献   

16.
自1972年6月5日在斯德哥尔摩召开人类环境会议以来,到今年6月5日已经是第17个年头了。也就是说,今年的“世界环境日”是第17个环境日。每年的6月5日,是全世界从事环境保护工作者集中思考环境问题,并采取实际步骤来解决环境问题的重要节日,也是向全世界人们宣传环境保护重要性的宣传日。今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警惕全球变暖”。这一主题的出现将意味着,世界环境  相似文献   

17.
“世界环境日”与历年的主题[6.5]世界环境日是1972年首届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提议,经联合国第二十六届大会审议通过而确定的,至今已有22个年头了。[世界环境日]宣传纪念活动的意义在于提醒全世界人民保护全球环境,防止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危害。并要求联合国...  相似文献   

18.
在千年更迭之际,联合国把今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确定为:“环境千年,行动起来”。这反映了世界各国人民改善环境、创建美好未来的共同愿望,也是全球环境与发展相协调的历史呼唤。  相似文献   

19.
环境保护部有关负责人今日向媒体发布2009年“六.五”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减少污染———行动起来”。这位负责人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确定2009年“六.五”世界环境日的主题为“你的星球需要你,联合起来应对气候变化”(Your planet needs YOU!Unite to combat climate change),强调气候变化和更广范围的环境变化。为呼应这一主题,结合我国环境保护的中心任务和重点工作,环境保护部确定今年“六.五”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为“减少污染———行动起来”,旨在引导公众关注污染防治,积极参与到节能减排工作中来。这位负责人表示,“六.五”期间,环境保护部将以污染防治为重点,举行“六.五”世界环境日纪念大会暨“千名青年环境友好使者在行动”启动仪式,举办“探索中国特色环保新道路”高层论坛,并组织集中新闻宣传活动。各地环保部门将开展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的宣传活动,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支持环境保护,为建设生态文明和探索环保新道路营造强大宣传声势和良好舆论氛围。2009年4月22日环境保护部发布2009年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  相似文献   

20.
随着环境保护意识日益深入人心 ,6月 5日已成为世界各国人民和环保工作者的重要节日。在“6·5”世界环境日来临之际 ,我代表部环境保护委员向交通系统环保工作者和干部职工致以节日的问候 !“让世界充满生机”是今年世界环境日主题 ,这个主题寓意深刻 ,一方面人类创造世界 ,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