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用苯及其在生物体内代谢物酚,醌处理大鼠,24h后取其肝、肾、肺、脾诸组织,用~(32)P后标记方法测4种器官中DNA加合物含量,其结果是:在上述各器官中均发现有DNA加合物的形成,4种器官中总加合物量值对苯、酚、醌依次为9.18─89.13、20.9─243.8、53.1─308.9加合物/10~8正常核酸,3种系列化合物对大鼠4种器官中DNA加合物形成能力依次为醌>酚>苯。而大鼠中4种器官对同一化合物的加合物形成能力依次为肝>肾>肺>脾。这种结果较好地反映出3种系列化合物的代谢过程和生态毒理效应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通过对150只大鼠二个月甲基汞染毒和一个月的驱汞试验,对硒和驱汞剂联合应用对大鼠体内主要脏器甲基汞再分布的影响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硒本身不能够明显地影响甲基汞在肝、肾、脑中的蓄积,也不能明显地改变体内再分布。驱汞剂本身能够降低甲基汞在肝、肾、脑中的含量。西和驱汞剂联合应用能够明显地改变体内再分布的作用、降低肝、肾、脑中的甲基汞含量,并且与何时给硒无关。  相似文献   

3.
重金属铜和放射性核素^3H在鲫鱼体内的分布规律及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重金属铜和放射性核素^3H在鲫鱼不同组织和器官内的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并作了比较。结果表明:①铜在鲫鱼不同组织和器官内的分布规律为:肝>鳃>骨赂肌肉;②放射性核素^3H在鲫鱼不同组织和器官内的分布规律为:内脏>鳃>尾鳍≈肌肉;③两种毒物在鲫鱼不同组织和器官内的分布规律大致相同。  相似文献   

4.
二氧化硫衍生物对小鼠心、肝、肺蛋白质的氧化损伤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二氧化硫(SO2)衍生物--亚硫酸钠和亚硫酸氢钠混合物(分子比为3:1),对小鼠心、肝、肺中蛋白质的氧化损伤作用,探讨其分子作用机制.连续5 d对动物腹腔注射SO2衍生物,每天注射剂量为0、0.025、0.100、0.400 g·kg-1.用2,4-二硝基苯肼比色法测定不同器官组织中蛋白质羰基含量.结果表明,SO2衍生物染毒剂量为0.025、0.100 和0.400 g·kg-1时,小鼠心、肝、肺蛋白质羰基含量染毒组与对照组相比均呈现不同程度的增加,不同器官羰基含量增量大小的次序为:肝>肺>心;其染毒剂量与心、肝、肺蛋白质羰基含量之间存在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p<0.05),线性拟合确定系数分别为0.894、0.893和0.903.由此认为,SO2衍生物可引起小鼠心、肝、肺组织蛋白质的氧化损伤,以及不同组织器官的蛋白质氧化损伤程度不同.  相似文献   

5.
利用自动汞分析仪、GC-ECD和原子荧光分析了汞污染暴露1,3,7,20,30,90d后,大鼠脑、肝、肾中的总汞、甲基汞和硒的含量.结果表明,总汞、甲基汞含量随暴露时间的延长而显著增加;各组织对总汞和甲基汞蓄积量的顺序是肾>肝>脑;从甲基汞和总汞的比率分析发现,甲基汞很容易透过血脑屏障,并且在脑中有较高的蓄积;硒能够拮抗汞在脑、肝、肾中的蓄积水平.  相似文献   

6.
人体微量元素的生理学作用,近来已引起了研究者们的兴趣。获得微量元素在人体组织器官内的浓度和分布情况,对于判断环境污染中有毒元素对人体的影响,是有很大帮助的。因此,日本Yukuwa等人采用中子活化分析,对人体中10个组织器官,即肝、肾、大脑、小脑、心脏、脾、胰脏、肺和肌肉、主动脉内等20种微量元素的含量进行了分析,其结果是:铝(Al)、铁(Fe)、镁(Mg)、锌(Zn)在所有的器官都检出了相当的数量,其中铁在脾(57~590微克/克)、肺(112~280微克/克)、肝(26~240微克/克)内含量最高,锌在肝(17~180微克  相似文献   

7.
用苯及其在生物体内代谢物酚,醌处理大鼠,24h后取基肝、肾、肺、脾诸组织,用^32P后标记方法测4种器官中DNA加合物含量。其结果是:在上述各器均发现有DNA加合物的形成,4咱器官中总加合物量值对苯、酚、醌依次为9.18-89.13、20.8-243.8、53.1-308.9加合物/10^8正常核酸,3种系列化合物对大鼠4种器官中DNAL中合物形成能力依次为醌〉酚〉苯。而大鼠中4种器官对同一化合物  相似文献   

8.
渤海江豚体内汞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1990年采于辽东湾的10头江豚标本,分别测定了其皮肤、骨骼、肌肉、肝脏、肺、肾、心、胃、肠、胰、脾、肾上腺及生殖腺等13种组织中汞的含量。其主要累积于肝、脾、肾。约在7龄以前,各组织中汞的浓度有随年龄、体长、体重的增加而有增加的趋势。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讨水中110mAg在鲤鱼体内的行为,将鲤鱼喂养在110mAg比活度为3.7×102Bq/L、3.7×103Bq/L、3.7×104Bq/L水中,于喂养后隔一定时间取样解剖,测各组织器官的放射性,结果表明,鲤鱼通过鳃和消化管将110mAg很快吸收到体内,并随血液运输到全身各处,主要分布在软组织中。在相同喂养时间内,鱼体各组织器官110mAg积累量随水中110mAg比活度增加而增加。鳃、消化管、心脏、肌肉、骨骼等组织器官中110mAg积累量随喂养时间呈单峰曲线变化;肝胰脏中110mAg积累量随喂养时间则直线上升。它们对110mAg的积累能力依次为:肝胰脏>鳃>消化管>心脏>肌肉>骨骼。  相似文献   

10.
松花江上游金矿开采区环境中汞污染的空间分布特征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邹婷婷  王宁  张刚  赵丹丹 《环境科学》2010,31(9):2228-2233
采用俄罗斯Lumex公司生产的RA-915+汞自动分析仪采集松花江上游桦甸金矿开采区环境中的气态总汞,并同步采集水体、土壤和植物样品,测定各环境要素中的汞含量,旨在研究金矿开采区周围大气汞的分布特征、影响因素及其与其它环境要素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环境中大气汞污染的时间分布规律为夏季大于秋季,傍晚高于午间;空间分布规律以金矿开采和汞源为中心随距离加大而逐渐衰减;金矿开采区附近环境要素中汞污染的规律为:沉积物土壤植物水,植物中总汞污染特征为:根茎叶,秋季植物中汞的含量普遍大于夏季,这与植物随生长发育不断通过土壤向体内富集污染元素有关.无论夏季还是秋季,气汞与植物根部的相关性均最高,分别为0.83和0.97.  相似文献   

11.
通过测定校园学生主要食物中(包括主食、鱼类、肉类、蔬菜等)总汞和甲基汞浓度,同时采集志愿者头发作为生物指示物,结合外暴露和内暴露数据系统评估学生群体的汞暴露风险.校园食堂食物总汞浓度范围为0.57~207.50ng/g(以湿重计),甲基汞浓度范围为0.06~49.20ng/g(以湿重计),与已有研究相比处于较低水平.不同食物中汞浓度水平存在显著差异,如水产品中总汞和甲基汞浓度均比其他食物要高.所调查人发中总汞浓度为0.03~0.77 μg/g,甲基汞浓度为0.02~0.67 μg/g,男性发汞浓度要显著高于女性.人体汞浓度与个人饮食习惯存在一定联系,水产品食用频次较高的人群中发汞浓度也相对较高.男性学生总汞摄入量约为9200ng/d,女性约为7500ng/d.总汞摄入主要通过主食摄入,而甲基汞则主要通过水产品摄入.根据现行人群汞摄入风险评价标准,本研究中校园人群汞暴露风险较低,但水产品食用频次增加仍可能造成大量的汞摄入.  相似文献   

12.
The use of biopsy plugs to sample fish muscle tissue for mercury analyses is a viable alternative to lethal sampling; however, the practice has yet to be widely implemented in routine monitoring due to concerns about variability of mercury concentrations in fish muscle tissues. Here we examine distribution of mercury in fillets of four fish species (Walleye, Northern Pike, Smallmouth Bass and Lake Trout), suitability of left/right side of fillet for biopsy sampling, and appropriateness of re-using a biopsy punch.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average mercury concentrations in left and right fillets of fish are similar. Mercury concentrations in biopsy plug samples, taken from the anterior dorsal area of the fish fillet, were statistically equivalent to the mercury concentrations in homogenized fillets. There was no discernible cross contamination between samples when a biopsy punch was reused after washing in hot soapy water, and as such, biopsy punches can be recycled during sampling to reduce the sampling cost. If a tissue mass collected from a specific site on the fillet is insufficient, then we suggest sampling corresponding locations on the other fillet rather than sampling two adjacent sites on one fillet to obtain more tissue. The results presented here can improve the accuracy of fillet biopsy plug sampling, minimize fish mortality for mercury monitoring, and reduce labor and material costs in monitoring programs.  相似文献   

13.
建立了全自动烷基汞分析仪测定水中的烷基汞(甲基汞,乙基汞)的方法.实验中衍生化反应所用的试剂为含有2.0 mol/L醋酸缓冲液,1%(g/v)NaBEt4(四乙基硼化钠)和1%(g/v)NaBPr4(四丙基硼化钠)的2%(g/v)氢氧化钾-水溶液,经衍生化的水样直接吹扫捕集后,进入气相色谱柱中分离并高温裂解,最后进入冷原子荧光检测器(CVAFS)中检测甲基汞和乙基汞的含量.甲基汞和乙基汞的方法检出限分别为0.002 ng/L和0.005 ng/L.  相似文献   

14.
第二松花江中下游沉积物汞的时空变化规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孙晓静  王起超  邵志国 《环境科学》2007,28(5):1062-1066
将1973、1976、1983、1991年和本次的研究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得出了第二松花江中下游表层沉积物汞含量的时间变化规律.1976年以前汞含量处于增加趋势;1976~1982年汞含量有所下降;1982年汞污染源被切断,汞含量骤降;随后,汞污染浓度处于缓慢净化时期.将本次采集的沉积物样品分为3个粒度等级,最后以63 μm粒级的沉积物汞含量为代表分析了汞的水平变化规律,总体趋势是,排污口处汞含量最高;哨口至朝阳桥断面汞含量增加;朝阳桥至五家站断面,汞含量骤降,在五家站断面汞含量达到最小值;五家站至泔水缸断面汞含量又略有增加.并给出了本次研究中各断面沉积物汞的垂直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5.
我国大气环境中汞污染现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综述了最近几十年中国大气汞的排放、分布、传输和沉降方面的研究.中国人为源每年汞排放量为世界最高,达到500~700t左右,超过全球人为排放量的25%~30%,并以每年4.2%的速度增加.通过已有观测和模型估算,中国来自自然地表过程(包括裸露地、地表水和森林土壤等)的汞排放量与人为源汞排放量相当,不容忽视.中国城市、农村和偏远地区大气汞浓度分布和变化范围很大,城市地区的总气态汞(TGM)浓度是北美和欧洲地区相似城市类型TGM的1.5~5倍左右;中国城市颗粒态汞(PHg)浓度比北美和欧洲地区高出2个数量级;中国沿海地区和偏远的背景区TGM、PHg和活性汞(RGM)低于中国内地城市地区,但是也明显高于背景值和北美和欧洲地区.相应地,高含量的大气汞浓度导致大量的大气汞沉降到地表,城市地区和背景区大气汞沉降分别比北美地区高出1~2个数量级和1~2倍.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水样、沉积物和背角无齿蚌中汞含量的测定,研究杭埠-丰乐河汞的污染特征,并利用单项污染指数法、地累积指数法评估了汞的生态风险.结果表明:水样总汞的浓度为0.04~0.20μg/L(均值为0.10μg/L),H5、H9、F2、S4和S5处水样中汞含量超过地表水Ⅲ类限值.沉积物中汞、甲基汞含量分别为29.13~251.49μg/kg(均值为65.42μg/kg)和0.22~3.31μg/kg(均值为0.68μg/kg),H5、H9和F2处沉积物中汞为轻度污染,S4、S5为偏中度污染,工业排污是主要污染来源.背角无齿蚌中汞、甲基汞含量分别为101.34~171.15μg/kg(干重)和54.22~89.63μg/kg(干重),均符合GB18406.4-2001中汞的限量要求.背角无齿蚌对汞和甲基汞均有明显的富集,其组织对汞的积累也具有明显选择性(浓度高低依次为:外套膜 > 内脏 > 腮和肌肉).背角无齿蚌中汞含量与水和沉积物中汞含量相关性良好,表明背角无齿蚌作为指示生物其生物监测结果可进一步验证水和沉积物中的汞污染水平.  相似文献   

17.
黄浦江江水和沉积物中汞的分布和形态特征   总被引:21,自引:4,他引:17  
黄浦江江水的总汞、溶解态汞和颗粒汞含量变化较大,其平均值分别为(0.4±0.44)ng/mL、(0.27±0.42)ng/mL和(0.13±0.10)ng/mL,江水中汞以溶解态汞为主.黄浦江沉积物的总汞含量为70.52ng/g~387.30ng/g,平均汞含量为(204.03±97.41)ng/g.江水和沉积物中汞的沿江分布具有中游高,上游和下游低的特征,西渡—南浦大桥江段汞含量为整个黄浦江最高的江段,汞的分布特征与两岸工农业布局相一致.沉积物总汞与有机质显著相关,沉积物中高汞含量的地点都在高水汞点的下游,与河流的动力沉积特点一致.沉积物中汞以可交换态、腐殖酸结合态、残渣态为主,少量为碳酸盐结合态.从上游到下游,沉积物中可交换态汞具有两端高中间低的特点,而残渣态汞与此相反.在剖面方向上,沉积物中的汞主要集中在残渣态,少量为腐殖酸结合态,可交换态及碳酸盐结合态,随着深度增加残渣态所占比例不规则增加.愈接近长江口,沉积物中的重金属愈容易被重新激活.  相似文献   

18.
红枫湖出入库河流汞浓度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基于冷原子荧光测定方法对红枫湖出入库河流中总汞、溶解态汞、甲基汞及溶解态甲基汞的时空分布特征及控制因素进行了分析。河流总汞浓度在2.2~350ng/L之间,平均值为51ng/L。由于受到人为源的污染,总汞含量显著高于世界其它一些天然水体。河流中总汞和颗粒态汞之间存在极显著相关性(r=0.99,p0.001)。河流汞季节变化主要受河水流量以及暴雨引发的地表径流所控制。河流输入红枫湖水库的汞大部分蓄积在水库中,仅有少量汞输出水库,水库已成为河流汞输入一个巨大的汇。入湖河流中的总甲基汞和溶解态甲基汞并没有显著的季节差异。春季暴雨期间,更多的地表甲基汞随着地表径流进入到河流中,成为河流甲基汞一个重要甲基汞源。  相似文献   

19.
废干电池中锌和汞的分布及其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民众缺乏环境意识和国家没有相应法规 ,大多数废干电池都随手丢弃 ,回收的废电池处于不同程度的腐蚀状态。介绍了锌、汞在废干电池中的分布状态以及腐蚀对其分布的影响 ,并根据它们的分布特点提出用真空法回收废干电池中的锌、汞。  相似文献   

20.
湘黔汞矿区土壤汞的化学形态及污染特征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以湘黔汞矿带内典型矿区土壤为对象,基于BCR三步法和氢化发生-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技术,研究了湘黔汞矿区土壤中汞的形态含量及污染特征.结果表明,矿区土壤中汞以残渣态为主,其次为有机-硫化态,酸交换态和铁锰氧化态所占比例较少,各形态汞的分配系数依次为:残渣态(85.77%)>>有机-硫化态(12.44%)>>Fe-Mn氧化态(0.93%)≈酸交换态(0.86%);土壤中各形态汞含量与砂粒含量正相关,与粘粒含量负相关,并随土壤pH升高而增加;各形态汞含量存在明显的空间分异,垂直空间上体现为表层土壤中的含量高于亚表层土壤,水平空间上表现为随着与污染源距离的增加而含量急剧降低,并因土地利用类型不同、区域不同而差异明显.人类活动引起的外源输入性汞污染对矿区土壤中汞的环境毒性和污染特征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