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岩浆岩的含矿性问题,长期以来曾使许多地质工作者注目,他们从不同角度进行过广泛的研究,取得重要成果,但对这一问题运用数学地质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直至七十年代后期至今方有零星报导。本文试图运用贝叶斯准则以多组线性逐步判别模型对长江中下游地区岩浆岩的含矿性进行三个级别的分类判别,即:  相似文献   

2.
<正> 关于含矿溶液的地球化学专属性,通常是根据矿石和近矿交代岩石的地球化学谱来判定的。目前已经积累了有关成矿过程中造岩、成矿元素行为的大量实际资料,但是,对普通金属矿石中的稀有亲石元素的分布却研究得很少,稀有碱金属可能除外。众所周知,稀土元素行为的分析对岩浆体系的起源和演化判断可以提供很重要的信息。本文的目的,是以某些金属矿床为例,阐明含矿溶液在稀土元素方面  相似文献   

3.
根据研究,江苏及邻区中生代含油气盆地按时序可依次划分为海相裂陷盆地(T_1-T_2~1)、前陆盆地(T_2~2-J_(1+2))、陆内走滑一拉张盆地(J_3-K_1)、陆内拗陷盆地(K_(2p+2c))和陆内断陷盆地(K_(21)—E)五类。这些盆地随着时间和空间的变化,在沉积充填序列、沉积-构造演化、油气储集等方面均具不同特征,反映它们是在不同地球动力学背景下发生变化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正> 引言把阿拉伯板块和努比亚板块隔离开来的红海是一个近2000公里长,平均宽度为300公里的狭长凹陷。它相对较深,轴部带超过2000米,它南端几乎封闭,只有较浅的曼德海峡通过亚丁湾将其与印度洋连接起来。虽然红海的研究历史可上溯到十九世纪末,但60年代中期才标志着对红海科学考察的真正开始,在海洋学研究的数量和多样化方面均有增加(表1)。第一个主要结果是证明了轴部裂谷带的玄武质性质,  相似文献   

5.
宁芜和庐枞盆地是长江中下游地区重要的铁矿产区,两盆地内含矿岩体的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特征既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又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文章对两个盆地内主要含矿岩体的岩相学、主量元素、微量元素、稀土元素、Sr-Nd同位素和锆石Hf同位素等进行对比研究,以期进一步探讨两盆地中成矿岩体的差异。镜下观察结果显示宁芜和庐枞盆地主要含矿岩体具有相同的矿物组合,主量元素特征表明这些岩体具有中硅、富钾和高镁的特点,均为中—基性火成岩。与宁芜盆地含矿岩体相比,庐枞盆地含矿岩体的∑REE、∑LREE和∑HREE含量均较高,明显富集Th、U等大离子亲石元素,具有明显的Eu负异常,说明庐枞盆地含矿岩体的地壳物质较多。两个盆地含矿岩体的Sr-Nd同位素组成指示岩体均来源于富集地幔,庐枞盆地含矿岩体较低的锆石Hf同位素组成说明在岩浆侵入和演化过程中可能有更多的地壳物质加入,导致岩浆的粘稠度降低,更有利于庐枞盆地铁矿的形成。  相似文献   

6.
一、地球动力学的定义 地球动力学就是研究地球在运动过程中的受力状态及其动力演化的科学。 地球所受的力既包括内力,也包括外力。地球动力学的任务是揭示各种地质作用过程中的力学机制。所谓动力演化即包括力的来源,地球演化过程中的各种能量转换。  相似文献   

7.
地层地球化学的研究范围正在日益拓宽.但其中心任务仍然是研究地层及其各类岩石中化学元素的分散与富集规律。实际上,元素的集散可回答成矿作用曾否发生,尤其是成矿作用发生的可能性问题.也就是地层含矿性的评价问题。本文以浙江省湖州─长兴地区地层岩石样品化学元素光谱分析数据为基本素材,对该区各地层组进行比较系统的地球化学研究.查明了各地层层位中Au、Ag、Cu、Pb、Zn和B共六个成矿元素的丰度及其它地球化学特征,着重从地层中成矿元素的相对富集与贫化、后期作用叠加强度、变化性以及元纱共生组合几个方面考察地层中成矿元素的分散与富集规律,在此基础上确定地层含矿性评价的准则与标志,进而对地层的含矿性进行评价.以揭示本区主要矿产的可能赋矿层位。  相似文献   

8.
矿产远景地质调查过程中,在江西华齐铜多金属矿区发现含矿硅质岩.测试分析显示,区内硅质岩贫Al2O3、TiO2,Co、Cr等元素含量低,贫∑REE,δ(Eu)为负异常,δ(Ce)为弱正异常,HREE相对富集等热水沉积物的特征.在判别硅质岩形成的系列图解上,样品均指示热水沉积作用和大陆边缘环境,这与SiO2/Al2O3、SiO2/(K2O+Na2O)、SiO2/MgO、MnO/TiO2、K/Rb等特征值所指示的结果相一致.本区硅质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对比结果说明该区域构造演化的复杂性.在元古代华南海槽构造演化中在华夏地块边缘发生断裂拉张,形成断陷盆地,并发生了热水喷流沉积成岩成矿作用.本区硅质岩与成矿关系密切,研究硅质岩对于认识区域构造演化及寻找矿化体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地球化学的基本任务就是要阐明地球及其各部分的化学组成与化学变化,而目前人们所能直接观察、采样和化学分析的,仅仅是占整个地球质量约0.3%的地壳部分,要得到整个地球的数据,只能间接地依赖于对地球内部的地球物理探测,室内高温、高压模拟实验和对陨石、月球、太阳系行星和太  相似文献   

10.
单一学科的知识领域已不能适应人们对客观物质世界的深刻认识,于是各学科的综合以及相互间的交叉和渗透则成为当代科学发展的一个显著特点。  相似文献   

11.
<正> 引言 Tarson和Kozlov(1973)曾利用Rb/Ba和Rb/Sr比值作为花岗岩含Sn、W、Mo潜势的指标。Lawrence(1974)也认为Rb/Sr比值可作为酸性花岗岩含矿潜势的有用标志。Beus和Grigorian(1977)把Mg/Li作为含锡花岗岩的标志。Oliveira和Pereira(1980)认为,花岗岩的K/Rb、Ba/Rb、Mg/Li和Rb/Sr比值  相似文献   

12.
目前,大多数研究者认为,可以有三种不同的途径形成花岗岩。大部分花岗岩类,特别是显晶花岗岩,显然是由于大陆地壳物质的重熔而形成。主要在活动带发育的小部分花岗岩类,是由地球上地幔物质经选择熔融而产生的基性或中性岩浆  相似文献   

13.
<正> 撰写本文是为了答复Я.Н.Белевцев对我们关于岩浆作用与内生成矿作用之间成因关系概念的评论。这些概念是我们根据许多作者的实验资料综合而成的。从这些实验资料来看,在硅酸盐熔体与热液的平衡中,成矿金属主要留存在熔体内,只有很少一部分转入与熔体平衡的溶液中。表1列出了锡在花岗岩熔体与水、水-氯化物热液中分布的例子。可以看出,在与熔体(甚至非常富集锡)平衡的溶液中锡含量极微。在热液离析的情况下,锡基本上留存在花岗岩熔体中,然后在花岗岩熔体内副矿  相似文献   

14.
<正> 根据对太平洋底进行深海钴探和挖掘工作而获得的大量已发表的和原始的资料进行的综合研究,可将玄武岩划分为八种主要的地球化学类型:Ⅰ.洋中脊拉斑玄武岩;Ⅱ.洋中脊铁质拉斑玄武岩;Ⅲ.原始板块内拉斑玄武岩;Ⅳ.夏威夷型拉斑玄武岩;Ⅴ.亚碱性过渡型玄武岩;Ⅵ.夏威夷型碱性分异玄武岩;Ⅶ.萨摩亚型霞石碧玄岩和玄武岩;Ⅷ.兰方粗安岩和响岩。  相似文献   

15.
银是人类最早应用的金属之一,自古以来就很珍贵。在现代,银被广泛地应用于工业及新技术的各个领域。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全世界对银的需求量超过了它的开采量。表1列出了资本主义国家(主要是美国)在这方面的简况。  相似文献   

16.
水岩作用是一种基本的地球化学作用。它的发生是以热液、地下水和岩石之间存在的化学或同位素的不平衡为前提的。因此,它是开放体系中的一种非平衡的地球化学过程。水岩作用研究的一个关键理论问题就是阐明整个过程的化学动力学效应。目前,在水岩作用的研究中所建立的地球化学动力学理论主要和水-硅酸盐体系有关,涉及化学和同位素这两个方面。前者重点解释水硅酸盐体系中由于化学不平衡所造成的溶解过程,其反应机理主要和表面作用有关;后者则处理主要由于同位素不平衡所引起的表面反应交换及扩散交换。在发生同位素交换的过程中,未必伴随有通常所讲的化学蚀变和交代。在讨论水岩作用时,水岩比是一个重要的特征参数。  相似文献   

17.
地震是地球内部物质运动过程中突然释放能量的一种表现形式。从震源深度来看,有地壳地震和地幔地震两类。在地壳某局部地区由于各种来源的力的作用,形成应力集中,当岩石达到破裂条件时,就发生一种快速断裂过程,从而形成地壳地震。这类地震对人民  相似文献   

18.
<正> 今年是《地球动力学新十年》的第一年。随着对大陆及其边缘探索的加强,不仅美国地球动力学委员会,而且新的国际计划,即联合会间岩石圈计划的活动中心都转向地壳动力学。 十年计划的制订并不能予知1980年的主要地球动  相似文献   

19.
<正> 美国地球动力学委员会于3月在奥斯汀举行了一次专题讨论会,就岩石圈的一些学术争论问题进行了讨论。人们期望这样一次讨论会能为将来研究一些最有潜力的领域提供借鉴(正在撰写一份报告将发表在《科学》杂志上)。奥斯汀会议集中讨论了人们对全球大地构造的现有认识的性质:我们已经作过哪些假设?这些假设的正确程度如何?全球大地构造的主要问题是什么?面对不断出现的、不符合传统板块构造模式的大量资料应该怎么处理?按照新的资料应该对这个模式作哪些改进等。讨论岩石圈的障碍之一,就是它  相似文献   

20.
<正> 七十年代期间,地球动力学的活动继续在检验和完善板块构造模式。这个模式在解释和预测有关大洋和大洋边缘的许多现象方面获得了明显的成功。而在大洋边缘所观察到的作用又提供了有关地球历史最近38亿年以来火山弧、山系,最后是陆壳的形成和演变的信息。然而,尽管板块构造学说获得了成功,但问题和矛盾仍然存在,其部分原因是其模式过于简化。国际岩石圈委员会关于重点研究岩石圈动力学及其演化的决定,就反映了对岩石圈及其下面的地幔物质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