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总氮时由于受到试剂质量、消化温度、消化时间、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往往使空白吸光值偏高,标准曲线线性和结果重现性差,直接影响测定结果.本文通过对上述因素的研究,提出保证测定质量的条件,找到消除干扰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关于化学需氧量测定中化学反应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了高氯样品COD测定中的化学反应,发现测定中产生的白色沉淀是AgCl而不是HgCl2,并推断了Cl-在COD测定中的反应机理.讨论了AgNO3、HgSO4加入量对测定结果的影响,重点分析了当AgNO3不足与过量时的数据.当试样体积20.00ml,按0.4g HgSO4络合2000mg/LCl-的比例,投加HgSO4掩蔽10000mg/L Cl-可取得满意结果.  相似文献   

3.
微波消解-分光光度法测定土壤中的全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分光光度法测定土壤中的全硼时样品的微波消解方法.建立了合理的分析步骤.进行了微波消解条件的选择及测定结果精密度、准确度实验.实验结果为:消解完全仅需25min,相对标准偏差7.6%,其方法的加标回收率为98.4%~112%.结果表明,微波消解-分光光度法测定土壤中的全硼是一种快速、准确且低环境污染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自配动植物油的四氯化碳溶液.用红外分光光度法进行测定,测定浓度小于配制浓度.测定浓度与配制浓度线性相关性良好.测得相关性方程.在水样测定时,将测定值作为信号值代入线性方程,对测定值进行校正,校正后所得结果更加符合动植物油的实际浓度.  相似文献   

5.
荧光法快速测定水中粪大肠菌群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研究荧光法测定水中粪大肠菌群的适用性,在6家实验室使用荧光法对粪大肠菌群的标准菌株和实际水样进行测定,并与多管发酵法进行比对。结果表明:6家实验室对标准菌株的监测结果均在误差范围内,实验室内相对误差为-2. 75%~1. 71%,准确度较高;对3个不同浓度实际水样进行精密度测定,实验室内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1. 30%~3. 93%、1. 94%~4. 72%、1. 88%~4. 54%,实验室间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1. 14%、1. 59%、1. 72%,精密度较高;用荧光法与多管发酵法同时测定实际水样,2种方法测试结果线性相关性良好且变化趋势相同,对测试数据进行t检验,2种方法测试结果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6.
分光光度法测定大气中的过氧化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液氮冷冻法采集大气中的过氧化物,并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其浓度.研究中对大气采样条件和样品测定条件进行了探讨,并将测定结果与高压液相色谱法的测定结果进行了对比.在野外大气监测中应用该方法测定了长江三角洲地区大气中过氧化物浓度及日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分光光度法显色稳定,灵敏度高,检测下限为7.92×10-8mol/L,可用于测定大气中的H2O2和有机过氧化物,是一种操作方便,易于推广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以MnSO4作催化剂快速测定水中COD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立了酸性条件下,以MnSO4代替Ag2SO4作催化剂快速测定水中COD的方法.考察了K2Cr2O7用量、MnSO4用量、H2SO4浓度、消解温度、消解时间等因素的影响,确定了最佳试验条件和最佳测定范围.方法精密度和准确度均能满足测定要求,与重铬酸钾法作对比试验,测定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实际水样中NH3-N的测定结果的精密度及总不确定度检验,比较快速凯氏定氮法和纳氏试剂光度法测试结果,置信概率为95%.双侧DIXON检验、精密度和不确定度检验,结果表明,两方法测定结果之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具有一致性.  相似文献   

9.
采用定电位电解法测定固定污染源废气中SO2,根据CO标准气体干扰SO2 测定的规律建立数学模型,并在实验室用CO标气对数学模型进行验证.用该数学模型对5家企业固定污染源废气中SO2 监测,将测定结果与碘量法的测定结果比对,绝对误差与相对误差在允许范围内.  相似文献   

10.
采用消解仪替代高压蒸汽灭菌器消解水样,用麝香草酚分光光度法替代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总氮.试验表明,方法在0mg/L~10.0mg/L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R为0.9999;方法检出限为0.04mg/L;测定低、中、高质量浓度的标准溶液,RSD为1.1% ~5.5%;对3份实际水样进行加标回收试验,回收率为94.6% ~98.2%,测定总氮标准品,结果在保证值范围内;用该方法与国标方法同时测定水样,测定结果的相对偏差〈5%.  相似文献   

11.
跨界河流的水质监测(1)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水质监测是任何水资源管理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水质监测与评价不仅可对水污染问题进行鉴别和评估,而且可以验证污染控制措施是否正确以及污染源是否遵守了相关的环保法规、制度、文章讨论了综合监测系统的对策、网络设计、采样与分析、数据处理与报告,还讨论了必需的科学的组织形式。以4条跨界河流[欧洲的莱茵河(Rhine)和多瑙河(Danube)、南美的拉普拉塔河(La Plata)、东南亚的湄公河(Mekong)]为例阐述了现代意义的监测方法学。对于工业化程度高的流域(如莱茵河和多瑙河),早期预警系统尤为重要。最后探讨了新的性价比好的污染监测方法以及如何避免产生数据很多,但信息量很少的状况。  相似文献   

12.
水质监测是任何水资源管理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水质监测与评价不仅可对水污染问题进行鉴别和评估,而且可以验证污染控制措施是否正确以及污染源是否遵守了相关的环保法规、制度。文章讨论了综合监测系统的对策、网络设计、采样与分析、数据处理与报告,还讨论了必需的科学的组织形式。以4条跨界河流[欧洲的莱茵河(Rhine)和多瑙河(Danube)、南美的拉普拉塔河(La Plata)、东南亚的湄公河(Mekong)]为例阐述了现代意义的监测方法学。对于工业化程度高的流域(如莱茵河和多瑙河),早期预警系统尤为重要。最后探讨了新的性价比好的污染监测方法以及如何避免产生数据很多,但信息量很少的状况。  相似文献   

13.
湖北省重点区域及周边表层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湖北省内9类不同重点区域及周边表层土壤环境质量进行检测,测定重金属镉、汞、砷、铅、铬、铜、镍、锌含量水平,采用内梅罗污染指数法和Hakanson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检测结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9类不同重点区域及周边土壤环境质量整体良好,未受重金属污染的土壤监测点位比例为68.2%~92.6%,轻度污染的点位比例为5.8%~20.4%,中度污染为0.0%~8.6%,重度污染为0.0%~9.1%;污染企业周边、油田采矿区周边、固废处置场地周边、工业遗留遗弃场地及周边4类重点区域受重金属污染相对较严重,影响其土壤环境质量的重金属主要是镉、砷、铜、铅;9类不同重点区域周边土壤环境质量的潜在生态风险等级以轻微、中度为主,对应的监测点位比例分别为36.4%~80.5%、18.1%~47.7%,潜在生态风险等级为强度、很强、极强的监测点位比例总和为1.4%~15.9%,主要分布在受重金属污染严重的监测区域。  相似文献   

14.
对京杭运河苏州市区段4个点位进行了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进行多年研究,并进行了水质评价。结果表明,底栖动物共12种,寡毛类的克拉泊水丝蚓为各点位的优势种;从时间尺度来看,S1点位的物种种类数量从2008年开始明显增加,软体类物种出现,种群密度也在增加,生物污染指数下降,水质明显改善;从空间尺度来看,京杭运河苏州市区段上游和中游物种种类数量要多于下游和老运河城区段,下游水质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15.
生活垃圾焚烧烟气中重金属排放水平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浙江省生活垃圾焚烧炉排放烟气中重金属的监测,分析生活垃圾焚烧烟气中重金属排放水平。结果表明,汞及其化合物的检出率最高,为95.7%,其次为铬和锰,检出率均为60%,且在不同的焚烧炉中重金属排放浓度差异较大,检出率最低的为铊和镉,且排放浓度均较低;焚烧炉排放烟气中汞及其化合物、镉+铊及其化合物、锑+砷+铅+铬+钴+铜+锰+镍及其化合物排放浓度均低于国标排放限值,最大占标率分别为76%、4%、21.9%。焚烧烟气中的重金属含量与焚烧垃圾中的重金属含量有关,烟气通过废气处理设施,可有效地减少重金属等污染物的排放。  相似文献   

16.
秦皇岛石河口海域沉积物重金属污染及生态风险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研究石河口海域的沉积物环境,于2009年9月对石河口海域表层沉积物的Cu、Pd、Zn、Cd、Hg、As含量进行了测定,探讨了重金属含量的分布特征和相关关系,采用地累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重金属的富集程度和潜在生态风险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Cu和Pd、Cu和Cd、Pd和Cd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性。重金属富集程度排序为CdHgCuZnPdAs。石河口海域多种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指数属于轻微风险状态。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排序为CdHgPdCuAsZn,Cd的生态风险指数属中度风险状态,研究区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Cd的污染。  相似文献   

17.
免疫荧光法测定水中贾第鞭毛虫孢囊和隐孢子虫卵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滤囊过滤、振荡洗脱、离心浓缩、免疫磁珠分离、荧光染色和微分干涉相衬镜检计数等技术,检测水体中贾第鞭毛虫孢囊和隐孢子虫卵囊,介绍了其显微特征,方法加标回收率〉35.0%,相对标准偏差≤13.0%。  相似文献   

18.
The anthropogenic activity on the surface can modify and introduce new mechanisms of recharging the groundwatersystem, modifying the tax, the frequency and the quality ofrecharge of underground waters.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semechanisms and the correct evaluation of such modifications arefundamental in determining the vulnerability of groundwatercontamination. The groundwater flow of the South ParaíbaCompartment, in the region of São José dos Campos, São Paulo, is directly related to structural features of theTaubaté Basin and, therefore, the analysis of its behaviourenhances the understanding of tectonic structure. The methodologyadopted for this work consists in pre-processing and processing of the satellite images, visual interpretation of HSI products, field work and data integration. The derivation of the main structural features was based on visual analysis of the textureelements of drainage, and the relief in sedimentary and crystalline rocks.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the feature densitiesand the metric-geometric relations between the analysed elementshave been conducted. The crystalline rocks, on which the sediments were laying, conditions and controls the structural arrangement of sedimentary formations. The formation of the SouthParaíba Grabén is associated with Cenozoic distensive movement which reactivated old features of crust weakness and generated previous cycles with normal characteristics. The environmental analysis is based on the integration of the existing methodology to characterise vulnerability of an universal pollutant and density fracture zone. The digital integration was processed using GIS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to delineate five defined vulnerability classes. The hydrogeological settings were analysed in each thematic map and,using fuzzy logic, an index for each different vulnerability class was compiled. Evidence maps could be combined in a seriesof steps using map algebra.  相似文献   

19.
对白马湖3种甲壳动物体内的Pb、Cd、Cu、Cr、Zn的含量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Cu、Zn含量较高;同种重金属元素在不同种类的软体动物体内含量差异较大,富集能力的次序是克氏原敖虾>日本青沼>秀丽白虾;Cd 和 Pb 在克氏原螯虾体内的不同器官和组织中富集程度不同,其中以肌肉中含量最低,鳃中的含量居中,虾壳中的含量为最高。  相似文献   

20.
鄱阳湖沉积物重金属空间分布及潜在生态风险评价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通过分析鄱阳湖沉积物重金属空间分布特征,评价其潜在生态风险,并探讨了主要重金属污染来源。结果表明:鄱阳湖沉积物7种重金属元素Cd、Hg、As、Cu、Pb、Cr、Zn含量平均值分别为0.67、0.078、17、51、72、42.9、117 mg/kg,除Cd外,其余6种元素均明显高于相应的背景值。从空间分布来看,Cd、Cr含量总体呈现东南、西北部偏高的现象,而Hg、Cu、Pb含量总体呈现东南部偏高的现象,As、Zn的含量分布相对平均。Hg、Cu、Pb、Zn 4种金属元素之间存在极显著相关性,表明这些元素污染具有同源性。潜在生态风险评价结果显示,单个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顺序为CuHgPbCdAsCrZn;从综合潜在生态风险分析来看,整个湖区的RI值为46.4~476.3,平均值为165.4,属于中等潜在生态危害,其中湖区东南部综合潜在生态风险最高。Cu、Hg、Pb等重金属主要来自乐安河流域工业排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